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日苏中立条约和雅尔塔秘密协定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春良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1-8,共8页
1985年2月11日,是美英苏雅尔塔秘密协定签订四十周年。在我国世界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中,由于长期受苏联史学著作以及“左”的思想影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雅尔塔秘密协定,很少作深入研究。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中,有一个时期甚至采取... 1985年2月11日,是美英苏雅尔塔秘密协定签订四十周年。在我国世界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中,由于长期受苏联史学著作以及“左”的思想影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雅尔塔秘密协定,很少作深入研究。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中,有一个时期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把它看作“禁区”。尤其是五、六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课题的教学中,盲目地美化了雅尔塔秘密协定。其实,雅尔塔秘密协定的产生,对苏联说来,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它只不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远东战略的一个侧面。本文试图对日苏中立条约、雅尔塔秘密协定以及为什么苏联在1945年8月9日对日宣战的史实,作一系统评述。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尔塔秘密协定 日苏中立条约 苏联政府 斯大林 本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莫斯科 希特勒 德国 世界现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日苏中立条约》
2
作者 黄泽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86-90,100,共6页
1941年4月13日,苏联同正在疯狂侵略我国的日本法西斯缔结了有效期为五年的《日苏中立条约》(以下简称《条约》)。自该条约签订之时起,国内外史学界对它的评价各有褒贬。本文对此条约不妄加全面评论,只就条约给我国抗日战争带来的不利和... 1941年4月13日,苏联同正在疯狂侵略我国的日本法西斯缔结了有效期为五年的《日苏中立条约》(以下简称《条约》)。自该条约签订之时起,国内外史学界对它的评价各有褒贬。本文对此条约不妄加全面评论,只就条约给我国抗日战争带来的不利和危害,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日苏中立条约 签订条约 本南进 互不侵犯条约 蒋介石 莫洛托夫 解放区 美英 本法西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日中立条约的作用与意义辨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钟家栋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71-73,43,共4页
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在莫斯科签订了一项中立条约。它的正文共四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双方维护彼此间和平友好互不侵犯; 二、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一国或数国的军事行动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期间应守中立; 三、条约有效... 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在莫斯科签订了一项中立条约。它的正文共四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双方维护彼此间和平友好互不侵犯; 二、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一国或数国的军事行动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期间应守中立; 三、条约有效期为五年,可自行延长; 四、条约应速批准,尽速在东京交换批准书。在签订苏日中立条约的同时,苏日双方代表还签署了一个言简意赅的共同宣言:“苏联保证尊重满州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立条约 日苏中立条约 苏联政府 本陆军 苏德战争 莫斯科 领土完整 军事行动 双方代表 远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日本外交和战略方针的调整及其影响
4
作者 万柏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53-62,72,共11页
本文论述二战前夕,德国背着其盟国日本,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引起了日本的强烈不满。日本迅速调整和改善日苏关系,改变原先“北进攻苏”的方针,重新确立了“北守南攻”的战略方针;日德关系则裂痕日深,互不信任,难以协... 本文论述二战前夕,德国背着其盟国日本,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引起了日本的强烈不满。日本迅速调整和改善日苏关系,改变原先“北进攻苏”的方针,重新确立了“北守南攻”的战略方针;日德关系则裂痕日深,互不信任,难以协调,无法形成统一的军事作战实体。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由此改观,朝着有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日苏中立条约 处理时局纲要 基本国策纲要 北守南攻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德意苏“四国同盟”构想及演进述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武向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107,共6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为了实现独霸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张政策,与德国订立了"防共协定"和军事同盟,企图利用日德同盟力量,实现日德意苏"四国同盟",并希望借助"四国同盟"力量压制美国,使美国放弃参战,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为了实现独霸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张政策,与德国订立了"防共协定"和军事同盟,企图利用日德同盟力量,实现日德意苏"四国同盟",并希望借助"四国同盟"力量压制美国,使美国放弃参战,最终完成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扩张计划,实现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1941年《日苏中立条约》实质是该"四国同盟"构想的畸变。以此可全面透视日本推动日德同盟政策变化的动因及对策,以及对东亚国际关系和侵华战争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战争 四国同盟构想 日苏中立条约 远东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1935-1945年日本与苏联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春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7,共5页
 日本侵占中国"南满"迫使苏联势力退出"北满"。苏联为避免与日本冲突,在获取一定权益后退守西伯利亚东部与中国外蒙古。1941年"日苏中立条约"是日、苏瓜分中国"满蒙"之侵略事件。1945年苏联...  日本侵占中国"南满"迫使苏联势力退出"北满"。苏联为避免与日本冲突,在获取一定权益后退守西伯利亚东部与中国外蒙古。1941年"日苏中立条约"是日、苏瓜分中国"满蒙"之侵略事件。1945年苏联对日作战是日俄战争以来俄(苏)、日在远东矛盾与争夺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5—1945年 简论 苏联 张鼓峰事件 诺门坎事件 日苏中立条约 中东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日本投降和日苏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春良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0年第3期1-10,共10页
一九七九年五月,笔者在山东省历史学会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作了题为《关于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问题》的发言,批判了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某些大国主义倾向,引起了部分到会同志的兴趣。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九七九年五月,笔者在山东省历史学会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作了题为《关于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问题》的发言,批判了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某些大国主义倾向,引起了部分到会同志的兴趣。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特提出个人学习的粗浅意见,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投降 苏联政府 本帝国主义 学术讨论会 太平洋战场 本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人民 中国战场 日苏中立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