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的昂奋与衰竭──尼采人生哲学与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晓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23-28,共6页
哲学家尼采“上帝死了”的呼喊,曾引发了整个西方世界价值重估的运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沿习已久的生存模式。驻足于现代社会,考察尼采的人生哲学,尤其是将其与中国传统人生哲学进行比较探讨,似可获得诸多启迪:在健康人生的崭新模... 哲学家尼采“上帝死了”的呼喊,曾引发了整个西方世界价值重估的运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沿习已久的生存模式。驻足于现代社会,考察尼采的人生哲学,尤其是将其与中国传统人生哲学进行比较探讨,似可获得诸多启迪:在健康人生的崭新模式方面,尼采提出的“日神精神”、“酒神精神”与中国魏晋时“竹林七贤”人生模式的异同;在人格问题上,尼采推崇的悲剧人格与中国传统儒家向往的圣人人格的比较;在为人生价值重新定位方面,尼采的看法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人生哲学 中国传统人生哲学 日神酒神精神 悲剧人格 圣人人格 人生价值 生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拉克利特与悲剧激情——尼采论题的灵魂学探原
2
作者 叶然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0-228,共9页
按西方传统的灵魂学分析模式,尼采灵魂类型的正面意义在于,通过悲剧激情,直觉式地把自我超越看得比自我保存更高;尼采灵魂类型的负面意义在于,追求自我超越(酒神精神)时,被迫毁灭城邦这个“大我”的自我保存(日神精神),不论尼采多么敬... 按西方传统的灵魂学分析模式,尼采灵魂类型的正面意义在于,通过悲剧激情,直觉式地把自我超越看得比自我保存更高;尼采灵魂类型的负面意义在于,追求自我超越(酒神精神)时,被迫毁灭城邦这个“大我”的自我保存(日神精神),不论尼采多么敬重日神精神。尼采把自我超越的主体即悲剧激情,追溯至赫拉克利特的第一哲学。可是,尼采没有看到,在赫拉克利特背后,还有原初的第一哲学,及其配套的原初的灵魂学。依据原初的灵魂学,理性引导悲剧激情而保存城邦这个“大我”——这个过程被包含在理性的自我超越内部。这就是原初的灵魂学治疗尼采负面意义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赫拉克利特 悲剧激情 日神酒神 原初的灵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尼采的理论分析小说《哈利·波特》的魅力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85-86,共2页
小说《哈利·波特》的畅销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既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也引起了很多的批评。《哈利·波特》本属于儿童文学,但它的魅力却不限于儿童之间。这篇论文着力于用尼采的酒神和日神的理论来分析这套小说的魅力,发现... 小说《哈利·波特》的畅销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既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也引起了很多的批评。《哈利·波特》本属于儿童文学,但它的魅力却不限于儿童之间。这篇论文着力于用尼采的酒神和日神的理论来分析这套小说的魅力,发现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冲突和融合体现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上,使得故事既呈现情感方面的跌宕起伏,也有理智的克制和牺牲,从而使得这套小说别具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尼采 酒神日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