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今本蒲松龄《日用俗字》形讹字考正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树铮 《蒲松龄研究》 2009年第3期89-104,123,共17页
蒲松龄《日用俗字》中存在少量讹误字形。本文比较了作为该书用字标准的《字汇》和《正字通》,参考其他字书、辞书及现代方言,发现了《日用俗字》83句中共92处讹误,并进行了初步的订正。
关键词 蒲松龄 日用俗字 形讹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日用俗字》中的俗字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树铮 《蒲松龄研究》 2012年第3期103-116,共14页
蒲松龄《日用俗字》实际上是根据权威字书为日用俗词选定正字之作,其所谓"俗字"并非文字学意义上的俗字。不过其中也确实有少数字不见于《字汇》等当时字书,这才是一般所说的俗字。本文分类胪列这些俗字,并分析蒲氏使用这些... 蒲松龄《日用俗字》实际上是根据权威字书为日用俗词选定正字之作,其所谓"俗字"并非文字学意义上的俗字。不过其中也确实有少数字不见于《字汇》等当时字书,这才是一般所说的俗字。本文分类胪列这些俗字,并分析蒲氏使用这些真正俗字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蒲氏编写《日用俗字》中选择用字的一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日用俗字 俗字 方言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用俗字》庄农章解疏——兼以《农桑经》及现代淄川方言为证 被引量:5
3
作者 何茂活 《蒲松龄研究》 2013年第3期100-106,共7页
蒲松龄《日用俗字》记录语词颇为丰赡,用字情况也较为复杂。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及语言文字的变化,今人阅读渐多困难。今以其第二章庄农章为例,参考古代字书韵书、现代辞书、蒲氏所著《农桑经》及现代淄川方言等,逐句解析其中的疑难字词... 蒲松龄《日用俗字》记录语词颇为丰赡,用字情况也较为复杂。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及语言文字的变化,今人阅读渐多困难。今以其第二章庄农章为例,参考古代字书韵书、现代辞书、蒲氏所著《农桑经》及现代淄川方言等,逐句解析其中的疑难字词,辨其音形,考其意义,以助阅读。对其中存在的借音字、异体字、训读字、方言俗字及讹误字等均予分析判定。以此就教于方家,并期助益和推动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日用俗字 农桑经 淄川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日用俗字》略考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振聚 《蒲松龄研究》 2012年第3期117-128,134,共13页
对蒲松龄的研究,学者多着眼于他的小说和诗文集,对聊斋杂著的研究并不是很充分。即《日用俗字》一书,学者们研究多集中在他的方言俗字之上,对其本身来源,版刻源流等并未明确。而路大荒所辑《蒲松龄集》之本最为常见,学者研究多据此本立... 对蒲松龄的研究,学者多着眼于他的小说和诗文集,对聊斋杂著的研究并不是很充分。即《日用俗字》一书,学者们研究多集中在他的方言俗字之上,对其本身来源,版刻源流等并未明确。而路大荒所辑《蒲松龄集》之本最为常见,学者研究多据此本立论。殊不知路大荒本未能参校众本,排印过程中亦衍生出新的讹误,故据此立论也多相沿而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用俗字 蒲松龄 杂字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用俗字》形讹字补考——兼论路本、盛本、影印本之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树铮 《蒲松龄研究》 2014年第1期85-97,共13页
对比乾隆十二年蒲立德抄本《日用俗字》(影印本),可以确认《今本蒲松龄〈日用俗字〉形讹字考正》中对路大荒本、盛伟本《日用俗字》形讹字所作的分析。由路本和盛本也可以考察影印本中的错讹字。通过对三本错讹字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印本... 对比乾隆十二年蒲立德抄本《日用俗字》(影印本),可以确认《今本蒲松龄〈日用俗字〉形讹字考正》中对路大荒本、盛伟本《日用俗字》形讹字所作的分析。由路本和盛本也可以考察影印本中的错讹字。通过对三本错讹字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印本是路、盛二本的祖本,其中路本的底本应该是影印本的再抄件,而盛本则是在影印本基础上又经文本增删而成的,但字形仍以影印本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日用俗字 形讹字 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打通古今的古籍整理力作——《蒲松龄〈日用俗字〉注》评介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祖国 《蒲松龄研究》 2016年第1期155-160,共6页
《蒲松龄〈日用俗字〉注》一书对《日用俗字》进行了全面精到的校勘与注释,特色鲜明,新见迭出,是一部注释与研究相结合的高质量古籍整理成果。
关键词 日用俗字 校注 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日用俗字〉注》词语校释商榷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淑慧 《蒲松龄研究》 2017年第2期121-129,149,共10页
蒲松龄著《日用俗字》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张树铮《蒲松龄〈日用俗字〉注》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全注本《日用俗字》,填补了学术研究空白。但该注本在部分词语的解释上存在瑕疵。对照现在河北、山东等地方言材料,对"食嗓"... 蒲松龄著《日用俗字》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张树铮《蒲松龄〈日用俗字〉注》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全注本《日用俗字》,填补了学术研究空白。但该注本在部分词语的解释上存在瑕疵。对照现在河北、山东等地方言材料,对"食嗓""细犬"等方言词进行重新考释,补《蒲松龄〈日用俗字〉注》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用俗字 方俗词语 食嗓 细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日用俗字》注释考辨
8
作者 魏启君 王闰吉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1期86-91,共6页
蒲松龄的《日用俗字》记录了清初山东淄博一带的方俗用语,在方言史上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文章选取了张树铮先生《蒲松龄〈日用俗字〉注》一书的注释中几个值得商榷的词语加以考释。
关键词 日用俗字 注释 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日用俗字》方言词例释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珏 《蒲松龄研究》 2012年第2期88-95,共8页
蒲松龄《日用俗字》以当时淄博方言撰写,今撮取字书不能解决而现存于方言中的疑难方言词作为训释对象,究其确解,裨益蒲学。
关键词 日用俗字 方言词 例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用俗字〉庄农章解疏》补正 被引量:2
10
作者 蒲先和 《蒲松龄研究》 2017年第1期132-138,共7页
蒲松龄的《日用俗字》成文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时间的跨度、地域的差异、行业的生疏、习俗的变迁造成了人们阅读的困难,即使专家学者对其内容的理解也往往不能尽善尽美。笔者作为蒲氏后裔,一直生活在蒲松龄的故乡,并且有过长期的农业生产... 蒲松龄的《日用俗字》成文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时间的跨度、地域的差异、行业的生疏、习俗的变迁造成了人们阅读的困难,即使专家学者对其内容的理解也往往不能尽善尽美。笔者作为蒲氏后裔,一直生活在蒲松龄的故乡,并且有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遂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经验,对何茂活《〈日用俗字〉庄农章解疏》一文中存在的疏漏之外提出粗浅的补正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用俗字·庄农章 疏解 补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用俗字》器物名词考释六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冠 《蒲松龄研究》 2018年第1期131-139,共9页
《日用俗字》一书蕴含了丰富的百科名物词。文章通过考察文献、方言求佐等方法对《日用俗字》中"锛榐"等六则器物名词作了考释。
关键词 日用俗字 器物名词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用俗字》方言词考释补遗
12
作者 阚楠 《蒲松龄研究》 2022年第4期94-102,139,共10页
《日用俗字》记录了蒲松龄生活年代大量的民间日常方言用词,具有极高的语言学价值。结合前辈学者研究成果,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结合现代活方言,对其中尚未考释或考释不准确的方言字词做出解释,以期有助于对《日用俗字》价值的全面发掘。
关键词 日用俗字 方言词 考释 补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用俗字·庄农章》解读札记
13
作者 焦浩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蒲松龄《日用俗字》之《庄农章》具有重要的农学参考价值。通过细读文本及相关文献,综合运用语言学研究成果、方言词语和文献用例进行佐证,对《庄农章》中的数例难解词语进行解读。这些词语涉及农具、农作物、牲畜及农事活动用语,对于... 蒲松龄《日用俗字》之《庄农章》具有重要的农学参考价值。通过细读文本及相关文献,综合运用语言学研究成果、方言词语和文献用例进行佐证,对《庄农章》中的数例难解词语进行解读。这些词语涉及农具、农作物、牲畜及农事活动用语,对于解读《庄农章》全文和中国农史研究有所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用俗字 《庄农章》 难解词语 农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日用俗字》版本、字形、字音、词汇研究综述
14
作者 张梦瑶 《蒲松龄研究》 2017年第3期110-117,共8页
蒲松龄的《日用俗字》作为一部通俗作品,对清初农村生活诸多方面的研究都很有价值,同时也是一份宝贵的清代方言语料。本文简要总结了1990-2016年在《日用俗字》版本、字形、字音、词汇等方面的研究概况,重点考察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研究... 蒲松龄的《日用俗字》作为一部通俗作品,对清初农村生活诸多方面的研究都很有价值,同时也是一份宝贵的清代方言语料。本文简要总结了1990-2016年在《日用俗字》版本、字形、字音、词汇等方面的研究概况,重点考察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研究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日用俗字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白话作品语言研究的集大成者——评《蒲松龄白话作品语言研究》
15
作者 刘祖国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1期154-160,共7页
蒲松龄不仅是以《聊斋志异》享誉世界的文言小说大家,而且是白话通俗文学的圣手。他主要于晚年创作的聊斋俚曲十五种(共计40多万字),以戏曲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在中国通俗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此外,他还编写了歌谣体的农村用字汇编《... 蒲松龄不仅是以《聊斋志异》享誉世界的文言小说大家,而且是白话通俗文学的圣手。他主要于晚年创作的聊斋俚曲十五种(共计40多万字),以戏曲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在中国通俗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此外,他还编写了歌谣体的农村用字汇编《日用俗字》,是历史上同类作品中字数最多的一部,内容丰富,可视为清初农村生活的百科词表。蒲松龄的白话作品,方言性突出,口语性强,是研究清初北方方言,特别是鲁中地区方言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的珍贵资料。作为蒲松龄作品语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张树铮《蒲松龄白话作品语言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版,下文简称《研究》)一书,首次对蒲松龄白话作品语言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填补相关学术空白,诚可谓蒲松龄白话作品语言研究的集大成者。通读过后,可深刻体会到该著作主要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方言 日用俗字 方言语音 口语性 晚年创作 蒲松龄 聊斋俚曲 鲁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研究的范式与价值选择——基于一种民间性的考察
16
作者 李汉举 《蒲松龄研究》 2015年第3期151-157,共7页
古人有"知人论世"之说,这是研究一个作家不可逾越的第一步。家世生平是蒲松龄研究的重要内容,与文本研究互有联系,对其研究越多,对其著述的理解就会越深。从胡适先生的《蒲松龄的生年考》,到袁世硕先生的《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和杨... 古人有"知人论世"之说,这是研究一个作家不可逾越的第一步。家世生平是蒲松龄研究的重要内容,与文本研究互有联系,对其研究越多,对其著述的理解就会越深。从胡适先生的《蒲松龄的生年考》,到袁世硕先生的《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和杨海儒先生的《蒲松龄生平著述考辨》,以及其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解决了许多蒲松龄的家世生平问题,丰富了对蒲松龄及其著作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家庄 现已出版 袁世硕 文本研究 生年 康利 藐孤 王士禛 蒲松龄故居 日用俗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考城隍》说起 被引量:5
17
作者 侯岱麟 《蒲松龄研究》 1986年第1期185-190,共6页
《考城隍》借“过阴”(又叫“走无常”)的故事,写作者的胸怀。显然是初创的缘故,笔力还没放开,写得有些拘谨,然文采、气韵、章法、姿质,均已初步形成《聊斋志异》独有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考城隍 聊斋志异 走无常 艺术风格 王六郎 王渔洋 日用俗字 于去恶 风云变态 农桑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杂著考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永祥 《蒲松龄研究》 1992年第2期66-77,共12页
蒲松龄杂著,见於张元所撰墓表碑阴者共五种,即《省身语录》、《怀刑录》、《历字文》、《日用俗字》、《农桑经》。今存仅《日用俗字》、《农桑经》二种,已收载于路大荒先生所辑《蒲松龄集》中。 除此之外,蒲氏还有杂著若干种,虽皆散佚... 蒲松龄杂著,见於张元所撰墓表碑阴者共五种,即《省身语录》、《怀刑录》、《历字文》、《日用俗字》、《农桑经》。今存仅《日用俗字》、《农桑经》二种,已收载于路大荒先生所辑《蒲松龄集》中。 除此之外,蒲氏还有杂著若干种,虽皆散佚,然文集中尚有序跋可考,计为《帝京景物略选》、《庄列选略》、《宋七律诗选》、《婚嫁全书》、《家政外编》、《家政内编》、《药祟书》、《小学节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用俗字 农桑经 杂著 蒲松龄集 路大荒 聊斋志异 七律诗 宋诗 三灾 黄叶村庄诗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与《药祟书》 被引量:1
19
作者 洪流 《蒲松龄研究》 1992年第3期99-108,共10页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他拚搏失意,写鬼写妖的一生中,不仅以《聊斋志异》蜚声于中外文坛,而且有多种医药科普著述问世。《药祟书》就是其中之一。 一、关于《药祟书》的发现 《药祟书》,是蒲松龄编写的一部偏、单、验方集,成书于清·...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他拚搏失意,写鬼写妖的一生中,不仅以《聊斋志异》蜚声于中外文坛,而且有多种医药科普著述问世。《药祟书》就是其中之一。 一、关于《药祟书》的发现 《药祟书》,是蒲松龄编写的一部偏、单、验方集,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五年(丙戊,公元一七○六年)。作者当时已是67岁高龄,是年“二月十五日”自有序。可惜的是,这部方集失传数百年,只见136个字的作者序言传世,收录在路大荒先生编辑的《蒲松龄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集 路大荒 聊斋志异 日用俗字 验方集 聊斋诗集 娇娜 屡试不第 孔生 农桑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蒲松龄医药卫生著述的思想倾向 被引量:1
20
作者 洪流 《蒲松龄研究》 1991年第2期182-187,共6页
清代的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他不仅长于写鬼写妖,以奋笔书成《聊斋志异》蜚声于中外文坛,而且晓歧黄之说,有多种通俗的医药卫生著述流传后世。这些医药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广泛,文笔流畅,现实性强,充分反映了作者同情人... 清代的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他不仅长于写鬼写妖,以奋笔书成《聊斋志异》蜚声于中外文坛,而且晓歧黄之说,有多种通俗的医药卫生著述流传后世。这些医药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广泛,文笔流畅,现实性强,充分反映了作者同情人民疾病之苦,撰写医药著述,“以备乡邻之急”的思想倾向,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倾向 聊斋志异 医药卫生 著名文学家 文笔流畅 知识渊博 日用俗字 歧黄 淄川县志 屡试不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