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照绿茶中α-淀粉酶抑制剂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岩 王伟 +4 位作者 薄力影 裴世春 李欢 郑永杰 郭怡璠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3-65,共3页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日照绿茶中的α-淀粉酶抑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α-淀粉酶抑制剂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α-淀粉酶抑制剂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为1∶20(g/m L),提...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日照绿茶中的α-淀粉酶抑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α-淀粉酶抑制剂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α-淀粉酶抑制剂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为1∶20(g/m L),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温度为100℃。热水浸提法是提取绿茶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绿茶 淀粉酶抑制剂 热水浸提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绿茶粗多糖脱蛋白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传名 董祺 管从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74-276,共3页
以日照绿茶粗多糖为原料,采用蛋白质脱除率、茶多糖保留率和茶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鞣酸法对茶多糖粗提物脱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evag法茶多糖含量较高、茶多糖保留率较低且操作较复杂,鞣酸法茶多糖保... 以日照绿茶粗多糖为原料,采用蛋白质脱除率、茶多糖保留率和茶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鞣酸法对茶多糖粗提物脱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evag法茶多糖含量较高、茶多糖保留率较低且操作较复杂,鞣酸法茶多糖保留率较高、蛋白质脱除率较低,三氯乙酸法的脱蛋白效果最好。用三氯乙酸脱蛋白时,茶多糖溶液pH为4.0,蛋白脱除率为68.4%,茶多糖保留率为66.8%,茶多糖含量为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绿茶 茶多糖 脱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提取日照绿茶中茶多酚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1-83,共3页
微波法提取日照绿茶中茶多酚。以日照绿茶为原料,通过四组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溶剂浓度、料液比、微波处理时间和pH值,并做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结果:确定最佳组合方案:溶液乙醇浓度为60%,微波处理时间为240s,pH为6.0;通过最佳组合... 微波法提取日照绿茶中茶多酚。以日照绿茶为原料,通过四组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溶剂浓度、料液比、微波处理时间和pH值,并做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结果:确定最佳组合方案:溶液乙醇浓度为60%,微波处理时间为240s,pH为6.0;通过最佳组合方案得到的茶多酚提取率为1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绿茶 茶多酚 微波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干机在日照绿茶加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萃 高华峰 +2 位作者 范起业 王家鹏 唐小林 《中国茶叶加工》 2020年第2期17-21,共5页
为了探明新型茶叶干燥设备茶叶复干机在日照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传统加工工艺为对照,研究复干机干燥对日照绿茶感官品质和主要内含成分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干燥设备的加工效率。结果表明,采用茶叶复干机加工日照绿茶的整体品质... 为了探明新型茶叶干燥设备茶叶复干机在日照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传统加工工艺为对照,研究复干机干燥对日照绿茶感官品质和主要内含成分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干燥设备的加工效率。结果表明,采用茶叶复干机加工日照绿茶的整体品质特征与传统工艺接近,可达到烘干机和滚炒设备的作业效果。其优势在于,能够明显降低成品茶的碎茶率,提升茶叶品质,使外形条索更加紧结,色泽更加绿润;产量达60 kg/h以上,可节省人工3人,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复干机 日照绿茶 加工 品质 碎茶率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绿茶儿茶素品质指数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庆伟 《农学学报》 2014年第6期64-66,共3页
研究日照绿茶的儿茶素品质指数,是揭示日照绿茶品质特征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日照主要茶区分春、夏、秋3季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进行检测,全面分析日照绿茶儿茶素及单体含量。结果表明:日照绿茶儿茶素平均含量为136.04 mg/g... 研究日照绿茶的儿茶素品质指数,是揭示日照绿茶品质特征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日照主要茶区分春、夏、秋3季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进行检测,全面分析日照绿茶儿茶素及单体含量。结果表明:日照绿茶儿茶素平均含量为136.04 mg/g,春茶为127.96 mg/g,夏茶为136.50 mg/g,秋茶为143.27 mg/g,秋茶>夏茶>春茶;日照绿茶儿茶素单体平均含量大小为EGCG>EGC>ECG>EC>C>GC>GCG,以EGCG最高,平均达80.84 mg/g,占儿茶素总量的59.09%,其次为EGC和ECG,分别占儿茶素总量的14.90%和13.83%;日照绿茶儿茶素品质指数春茶、夏茶、秋茶分别为652.14、388.57、522.13,全年平均520.95,以春茶最好、秋茶次之、夏茶最差;较好地反映了日照绿茶的品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绿茶 儿茶素 组分 HPLC 品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日照绿茶茶鲜叶模型的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单瑞峰 甄书仙 +4 位作者 陈瑶 王萧 刘丽媛 华承彬 张淑琪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4,共5页
建立一种茶鲜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采取日照市2个主要茶叶产区60个茶园的茶鲜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优化模型进行预测。茶多酚的参考值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和... 建立一种茶鲜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采取日照市2个主要茶叶产区60个茶园的茶鲜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优化模型进行预测。茶多酚的参考值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和一阶导数处理光谱,能够有效消除光谱中的噪音及非目标因素的影响。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选择了针对目标组分茶多酚的200个信息变量,简化了模型。同时,采用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PLS)两种建模方法进行预测,其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及剩余预测偏差(RPD)分别为0.6158、0.6743和4.7238、4.314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14和0.9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日照绿茶 茶鲜叶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肥料在日照绿茶种植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
7
作者 常允康 朱友双 《南方农业》 2015年第6期13-14,共2页
通过介绍日照绿茶的规模及发展现状,调查当地茶园的施肥情况,提出一种既有效,又环保的肥料—微生物肥料。通过对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及作用机理进行阐述,列举了微生物肥料在不同农作物中的应用效果,展望了其在日照绿茶种植中的应用前景,以... 通过介绍日照绿茶的规模及发展现状,调查当地茶园的施肥情况,提出一种既有效,又环保的肥料—微生物肥料。通过对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及作用机理进行阐述,列举了微生物肥料在不同农作物中的应用效果,展望了其在日照绿茶种植中的应用前景,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绿茶 茶园施肥 微生物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绿茶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丰雪 王洪海 +1 位作者 成蕾 宋大鹏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24期112-116,共5页
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为推进日照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本文从全产业链视角,以日照绿茶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日照绿茶产业现状,提出日照绿茶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依据的原则,并构建全产业... 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为推进日照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本文从全产业链视角,以日照绿茶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日照绿茶产业现状,提出日照绿茶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依据的原则,并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框架,有针对性地分析标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绿茶 全产业链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绿茶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徐佩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4期241-244,共4页
为了解日照绿茶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本文以茶叶消费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把日照绿茶品牌形象划分为茶企形象、茶叶产品形象、消费者形象3个维度,同时引入了感知价值变量,构建了品牌形象、感知价值、购买意愿三者之间的关系模... 为了解日照绿茶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本文以茶叶消费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把日照绿茶品牌形象划分为茶企形象、茶叶产品形象、消费者形象3个维度,同时引入了感知价值变量,构建了品牌形象、感知价值、购买意愿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此外,本文从消费者角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企形象、茶叶产品形象、消费者形象对感知价值及消费意愿都有显著的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感知价值在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中有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绿茶 品牌形象 消费者 购买意愿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照绿茶温室大棚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芳 胡学飞 +2 位作者 穆洪海 杨怀亮 许世芬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6期239-239,244,共2页
进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照绿茶温室大棚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应用在日照绿茶上促早发、叶片肥厚、增产17.5%,值得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日照绿茶 温室大棚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球形绿茶与日照卷曲形绿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冉霞 丁立孝 +2 位作者 梁青 丁新 陈总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23-326,331,共5页
选用日照球形绿茶和日照卷曲形绿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HS-SPME)富集其香气物质,利用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GC-MS)方法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 选用日照球形绿茶和日照卷曲形绿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HS-SPME)富集其香气物质,利用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GC-MS)方法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绿茶香气组分类似差异不显著,两者均为栗香型绿茶,有7种共同的主要香气成分:顺-己酸-3-己烯酯、脱氢芳樟醇、β-芳樟醇、2-正戊基呋喃、2-乙烯基-1,1-二甲基-3-亚甲基-环己烷、反-β-罗勒烯、D-柠檬烯,其他香气组分几乎相同,无明显差异。因此,两种绿茶在香气组分方面差异不显著,但在外形方面日照球形绿茶优于日照卷曲形绿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球形绿茶 日照卷曲形绿茶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球形绿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冉霞 丁立孝 +2 位作者 梁青 丁新 陈总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1期7201-7204,共4页
[目的]了解日照球形绿茶加工过程生化成分的变化。[方法]以日照球形绿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组分(EGC、C、EGCG、EC、ECG)等含量的变化。同时还对日照球形绿... [目的]了解日照球形绿茶加工过程生化成分的变化。[方法]以日照球形绿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组分(EGC、C、EGCG、EC、ECG)等含量的变化。同时还对日照球形绿茶与日照绿茶及南方绿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日照球形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远高于国家标准;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及儿茶素组分变化不明显;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成品茶酚氨比为4.68。[结论]研究可为指导日照绿茶生产、提高日照绿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球形绿茶 加工 生化成分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日照市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瑜瑜 《中国茶叶》 2019年第10期50-52,共3页
茶产业是日照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难题,亟待转型升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日照绿茶品牌价值;从茶园建设、质量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提升日照绿茶品质;加快转型升级,促进茶产业与文旅... 茶产业是日照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难题,亟待转型升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日照绿茶品牌价值;从茶园建设、质量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提升日照绿茶品质;加快转型升级,促进茶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大营销力度,提高日照绿茶知名度等战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绿茶 茶产业 发展 战略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让一片片茶叶成了“金叶子”
14
作者 王延斌 《中国科技财富》 2023年第6期81-82,共2页
一场春雨过后不久,采茶人王兆生便下了地。5月的日照茶会“变魔术”,每隔几天都会冒出新的叶片,这让采茶人加紧了采摘节奏。日照绿茶是山东省日照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王兆生所在的岚山区是核心产区。长期以来,当地人遵循着“种... 一场春雨过后不久,采茶人王兆生便下了地。5月的日照茶会“变魔术”,每隔几天都会冒出新的叶片,这让采茶人加紧了采摘节奏。日照绿茶是山东省日照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王兆生所在的岚山区是核心产区。长期以来,当地人遵循着“种茶一采摘一炒制一卖茶”的传统产业链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当下,如何提升这片叶子的附加值,成了当地党员干部与种茶大户的“必答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制 山东省日照 日照绿茶 茶会 必答题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金叶子 采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