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us De Haan)的种苗生产方法与技术
1
作者 庞景贵 《现代渔业信息》 1988年第7期23-24,共2页
(1)亲蟹的采捕:该蟹从秋季至春季溯河,在河口或沿岸水域产卵、孵化。广岛市水产协会,利用幡川河口栖息的亲蟹,甲壳宽40-60毫米捕获产卵,进行人工培育种苗、捕获期为3-6月。
关键词 产卵 采捕 日本 种苗生产 人工培育 秋季 栖息 壳宽 甲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种性腺发育和生化组成的比较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旭干 龙晓文 +3 位作者 刘乃更 何杰 王武 成永旭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共6页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日本绒螯蟹(E.japonica)及其杂交种成蟹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及其常规生化成分,结果显示:(1)中华绒螯蟹的精巢指数显著高于其它两种群蟹,但其肝胰腺指数、出肉率和总可食率均...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日本绒螯蟹(E.japonica)及其杂交种成蟹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及其常规生化成分,结果显示:(1)中华绒螯蟹的精巢指数显著高于其它两种群蟹,但其肝胰腺指数、出肉率和总可食率均无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的卵巢指数也显著高于日本绒螯蟹和杂交蟹,而杂交蟹的肝胰腺指数显著高于其它两种群蟹。(2)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和杂交种精巢中水分、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最低,日本绒螯蟹精巢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杂交种肝胰腺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最高,日本绒螯蟹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它两种群。(3)日本绒螯蟹卵巢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种群蟹,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低于其它两种群;日本绒螯蟹肝胰腺的水分和蛋白含量最高,但脂肪含量最低,杂交种肝胰腺中脂肪含量最高、水分含量最低;日本绒螯蟹肌肉中的水分含量最高,其它生化成分含量最低;中华绒螯蟹肌肉的水分含量最低,其它生化成分含量最高。整体上,中华绒螯蟹具有早熟特性,不同种群绒螯蟹性腺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可能与其发育阶段有关,杂交蟹肝胰腺中脂肪含量较高,日本绒螯蟹肌肉中脂肪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eriocheir sinensis) 日本(e.japonica) 杂交 性腺发育 生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研究 被引量:56
3
作者 孔晓瑜 喻子牛 +2 位作者 刘亚军 高天翔 武云飞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61-866,共6页
以相应引物 PCR扩增了黄河口中华绒螯蟹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 I亚基基因 (COI)片段 ,PCR产物经 T载体连接之后进行克隆、测序 ,得到 70 9bp的碱基序列 ,其 A,T,G,C含量分别为 34.4 1% ,2 7.93% ,2 0 .0 3%和 17.6 3%。并比较它与珠江流... 以相应引物 PCR扩增了黄河口中华绒螯蟹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 I亚基基因 (COI)片段 ,PCR产物经 T载体连接之后进行克隆、测序 ,得到 70 9bp的碱基序列 ,其 A,T,G,C含量分别为 34.4 1% ,2 7.93% ,2 0 .0 3%和 17.6 3%。并比较它与珠江流域中华绒螯蟹 COI序列和日本绒螯蟹 COI序列的差异 ,发现黄河口中华绒螯蟹与珠江流域中华绒螯蟹 COI序列完全相同 ,而与日本绒螯蟹差异非常明显 ,70 9或 6 5 8(不计引物 )位点中核苷酸差异数为 32 ,核苷酸差异率为 4 .5 1%或 4 .86 % (不计引物 ) ,其中 2 5个位点为转换 ,7个位点为颠换。作者倾向于支持存在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日本 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基因 序列测定 碱基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种成体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赵磊 吴旭干 +2 位作者 龙晓文 马明君 成永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09-113,118,共6页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种成体肌肉、性腺和肝胰腺中的主要矿物质元素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1)3种群绒螯蟹雄体肌肉中,K、P和Zn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的Na、Mg和C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但Mn和Fe含量最低;日本绒螯...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种成体肌肉、性腺和肝胰腺中的主要矿物质元素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1)3种群绒螯蟹雄体肌肉中,K、P和Zn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的Na、Mg和C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但Mn和Fe含量最低;日本绒螯蟹肌肉中的Ca含量最低。就精巢而言,3种群蟹精巢中的Na和Mg含量无显著差异;日本绒螯蟹的Mn和Fe含量最高,杂交种的K、P和Zn含量最低,而中华绒螯蟹的Ca和Cu含量最低。就肝胰腺而言,3种群蟹的Mg、Ca和P含量无显著差异;杂交蟹的Na、K和M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蟹,但其Fe含量最低;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则分别具有最高的Cu和Zn含量。(2)3种群绒螯蟹雌体肌肉中,5种常量元素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的Cu、Zn和Mn元素含量最高,而日本绒螯蟹的上述微量元素含量最低。3种群绒螯蟹卵巢中的9种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卵巢中的Na、P、Mg和Zn含量高于其他种群,除杂交种的Na和中华绒螯蟹的K含量最低外,日本绒螯蟹卵巢中其他6种元素含量均最低。肝胰腺中,3种群绒螯蟹的矿物质整体含量排序为:日本绒螯蟹>中华绒螯蟹>杂交蟹。整体上,3种群绒螯蟹肌肉中的Na、Mg、Cu和Zn含量低于海水蟹类,但Ca、P和K含量高于大部分海水蟹;3种群绒螯蟹矿物质元素组成模式较为接近,但仍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日本 杂交 矿物质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酚氧化酶、抗菌力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艾春香 陈立侨 +2 位作者 刘晓玲 高露姣 温小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在以鱼粉、豆粕、玉米粉和麦麸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每kg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VE0、100、200、400、600mg配制成五种试验饲料,对均重为(37.52±2.19)g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为期60天的饲养试验,以酚氧化酶(PO)、抗菌力(Ua)、溶菌酶活性(UL... 在以鱼粉、豆粕、玉米粉和麦麸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每kg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VE0、100、200、400、600mg配制成五种试验饲料,对均重为(37.52±2.19)g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为期60天的饲养试验,以酚氧化酶(PO)、抗菌力(Ua)、溶菌酶活性(UL)等指标为依据,探讨VE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VE对中华绒螯蟹各组织、器官中PO、Ua、UL等活性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1),在适宜范围内,随着VE添加量的增加,PO、Ua和UL活性显著增强,从而增强中华绒螯蟹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综上所述,VE作为免疫刺激剂能有效地增强中华绒螯蟹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增强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VE适宜添加量为200—400mg/kg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维生素e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日本绒螯蟹群体与中华绒螯蟹形态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高天翔 张秀梅 +1 位作者 柳广东 渡精辺一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277,共5页
以10个日本绒螯蟹Eriocheirjaponica群体和1个中华绒螯蟹E sinensis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了18个形态性状参数,数据经标准化后,对绒螯蟹群体形态差异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冲绳以外的日本绒螯蟹群体的形态学特征存在较大... 以10个日本绒螯蟹Eriocheirjaponica群体和1个中华绒螯蟹E sinensis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了18个形态性状参数,数据经标准化后,对绒螯蟹群体形态差异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冲绳以外的日本绒螯蟹群体的形态学特征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个体间有明显交叉;2)冲绳日本绒螯蟹群体与其它群体间形态差异较大,其多数个体与其它群体的个体分为两大支;3)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存在明显差异,可分为明显的两大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中华 群体 形态学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仔蟹维生素E营养需求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艾春香 陈立侨 温小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5,共5页
以酪蛋白、明胶、糊精和去维生素E的鱼油为原料,配制成等氮等能的半纯化基础饲料,每100g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VE0,10,20,40,60,80mg制成试验饲料,对淡化5d的河蟹大眼幼体和后继仔蟹进行了为期25d的饲养试验,探讨了VE 对大眼幼体和仔蟹生... 以酪蛋白、明胶、糊精和去维生素E的鱼油为原料,配制成等氮等能的半纯化基础饲料,每100g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VE0,10,20,40,60,80mg制成试验饲料,对淡化5d的河蟹大眼幼体和后继仔蟹进行了为期25d的饲养试验,探讨了VE 对大眼幼体和仔蟹生长、存活、蜕皮的影响和适宜需求量。结果表明,每100g饲料中分别添加20mg和40mgVE 时,Ⅲ期仔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和蜕皮频率均较高,分别为436.06 %,51.17 %和2.54及487.61 %,61.50 %和2.58;而VE 缺乏组,同期仔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和蜕皮频率最低,仅分别是264.94 %,26.17 %和2.21,但是当每100g饲料中VE 的添加量提高到80mg时,仔蟹的上述三项指标,不但没有随之升高,反而明显下降,并与VE 缺乏的对照组相接近,表明VE 添加过量,也会抑制仔蟹的正常生长、存活和蜕皮。VE 对仔蟹的正常生长发育、存活和蜕皮是必需的,其适宜添加量为每100g饲料中添加20~4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维生素e 营养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绒螯蟹线粒体DNA序列研究I.12SrRNA 被引量:26
8
作者 高天翔 张秀梅 +1 位作者 吉崎悟朗 渡边精一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43-47,共5页
参考果蝇与蚤状序列进行了日本绒螯蟹线粒体DNA的12SrRNA基因片段的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得到457bp的碱基序列,其中A、T、G、C含量分别为159bp(34.79%)、178bp(38.95%)、50bp(10.94%)、70bp(15.32%)
关键词 日本 线粒体DNA 12SrRNA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F_1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董颖 周遵春 +1 位作者 宋伦 阎有利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5-138,共4页
通过4对引物组合对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群体,俄罗斯的日本绒螯蟹群体及其杂交F1代(辽河蟹♀×俄罗斯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4对引物共扩增出233条带(100bp^1000 bp),其中辽河群体多态条带184条,多态位点比例78.9... 通过4对引物组合对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群体,俄罗斯的日本绒螯蟹群体及其杂交F1代(辽河蟹♀×俄罗斯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4对引物共扩增出233条带(100bp^1000 bp),其中辽河群体多态条带184条,多态位点比例78.97%;俄罗斯群体177条多态带,多态位点比例75.97%;杂交群体182条多态带,多态位点比例78.11%。3个群体的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7074±0.0469,0.7171±0.0475,0.7406±0.0449,香农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85±0.128,0.194±0.119,0.176±0.138。变异来源有79.13%来自群体内,20.87%来自群体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日本 遗传多样性 AFLP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绒螯蟹太平洋群体和日本海群体12SrRNA序列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天翔 张秀梅 +1 位作者 楼东 张军生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275-278,共4页
参考果蝇与蚤状■线粒体 DNA12S r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日本绒螯蟹太平洋群体和日本海群体的相同片段的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序列测定。4群体日本绒螯蟹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为457 bp,其 A、T、G、C含量分别为... 参考果蝇与蚤状■线粒体 DNA12S r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日本绒螯蟹太平洋群体和日本海群体的相同片段的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序列测定。4群体日本绒螯蟹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为457 bp,其 A、T、G、C含量分别为159 hp(34.79%)、178 bp(38. 95%)、50 bp(10. 94%)、70 bp(15. 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太平洋群体 日本海群体 12SrRNA 序列分析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绒螯蟹线粒体DNA序列研究Ⅱ.16S rRNA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天翔 任一平 +2 位作者 张秀梅 渡边精一 杨永恒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482-486,共5页
参考果蝇、卤虫与锯缘青蟹的线粒体 DNA16 S r RNA基因序列进行了日本绒螯蟹相同基因片段的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得到 56 7bp的碱基序列 ,其 A、T、G、C含量分别为194 bp(34.2 2 % )、2 16 bp(38.10 % )、98bp(17.2 8% )、59bp... 参考果蝇、卤虫与锯缘青蟹的线粒体 DNA16 S r RNA基因序列进行了日本绒螯蟹相同基因片段的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得到 56 7bp的碱基序列 ,其 A、T、G、C含量分别为194 bp(34.2 2 % )、2 16 bp(38.10 % )、98bp(17.2 8% )、59bp(10 .4 1% ) ,与果蝇、卤虫及锯缘青蟹类的 16 S r RNA基因片段序列含量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线粒体DNA 16SrRNA 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与日本沼虾对两菌株的中草药筛选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惠仙 薛俊增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4-85,共2页
就中华绒螯蟹和日本沼虾病原性嗜水气单胞菌菌株CL99817和QXS-1进行了中草药的抑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此两菌株的药敏存在一定差异,但均对五倍子高度敏感,而对蒲公英、板蓝根等则不敏感;并以其对抗生素的拮抗作用为对照,阐明了此类病... 就中华绒螯蟹和日本沼虾病原性嗜水气单胞菌菌株CL99817和QXS-1进行了中草药的抑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此两菌株的药敏存在一定差异,但均对五倍子高度敏感,而对蒲公英、板蓝根等则不敏感;并以其对抗生素的拮抗作用为对照,阐明了此类病害的最佳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日本沼虾 中草药 菌株 筛选 嗜水气单胞菌 敏感性试验 拮抗作用 防治方法 病原性 五倍子 蒲公英 板蓝根 抗生素 药敏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日本绒螯蟹线粒体DNA 12S rRNA序列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秀梅 高天翔 王溪宏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1-15,共5页
采集日本冲绳源河川和边野古川的日本绒螯蟹样品 ,参考果蝇与蚤状氵蚤线粒体 DNA12 Sr 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其相同片段的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冲绳两河川 4只日本绒螯蟹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 ,为 4 58bp,其 A、T、G、... 采集日本冲绳源河川和边野古川的日本绒螯蟹样品 ,参考果蝇与蚤状氵蚤线粒体 DNA12 Sr 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其相同片段的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冲绳两河川 4只日本绒螯蟹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 ,为 4 58bp,其 A、T、G、C含量分别为 16 0 bp(34.94 % )、 179bp(39.0 8% )、4 9bp(10 .70 % )、70 bp(15.2 8% ) ,同果蝇与蚤状氵蚤相同基因片段的序列含量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线粒体DNA 12SrRNA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绒螯蟹血淋巴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4-666,共3页
关键词 日本 血淋巴细胞 超微结构 甲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A/EPA比例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和肝胰腺中气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庄柯瑾 陈力 +5 位作者 王锡昌 吴旭干 王帅 吴娜 郭燕茹 龙晓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0-146,共7页
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和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是水生动物所需的重要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DHA/EPA比例对蟹类生长发育和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大,而对气味物质的影响尚未见报道。采用电子鼻(E-nose)和整体材料吸附萃取气相色谱-... 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和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是水生动物所需的重要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DHA/EPA比例对蟹类生长发育和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大,而对气味物质的影响尚未见报道。采用电子鼻(E-nose)和整体材料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MMSE-GC-MS)对不同DHA/EPA比例下各组中华绒螯蟹卵巢和肝胰腺的整体气味轮廓、气味物质含量及气味活性值(OAV)进行区分和比较。结果表明:(1)各组样品整体气味轮廓差异较大,第3组(DHA/EPA=2.30)、第4组(DHA/EPA=2.97)和对照组差异最小;(2)醛类是卵巢和肝胰腺中最主要的气味物质,第3组、第4组与对照组气味物质含量最为接近;(3)在卵巢和肝胰腺中,第3组的OAV值最高,对照组香气物质的OAV值最低,而不良气味物质(如三甲胺和2-戊基呋哺)的OAV值最高。以上结果表明,DHA/EPA比值为2.30左右有利于雌体河蟹香气物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气味物质 DHA/ePA比例 e—nose MMSe—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日本沼虾池塘套养大规格罗氏沼虾模式氮磷收支及养殖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聃 刘梅 +3 位作者 房伟平 倪蒙 邹松保 原居林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82,共7页
为揭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sis)-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池塘内套养不同密度的大规格罗氏沼虾(M.rosenbergi i)的氮磷收支变化及养殖效果,评价其生态和经济效益,确定最佳套养密度,本研究在中华绒螯蟹(10kg/667 m 2)-... 为揭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sis)-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池塘内套养不同密度的大规格罗氏沼虾(M.rosenbergi i)的氮磷收支变化及养殖效果,评价其生态和经济效益,确定最佳套养密度,本研究在中华绒螯蟹(10kg/667 m 2)-日本沼虾(15kg/667 m 2)套养池塘内每667 m 2分别投放规格为75~80只/kg的罗氏沼虾5kg(T1)、15kg(T2)和25 kg(T3),并定期监测罗氏沼虾生长情况,计算池塘氮磷收支,分析成本和收益。结果显示:T1罗氏沼虾生长速度要快于T2和T3;饲料为池塘氮、磷输入的主要来源,分别占T1、T2和T3氮输入的(81.99±2.14)%、(81.94±2.20)%和(81.91±2.21)%,磷输入的(85.16±2.33)%、(84.99±2.31)%和(84.85±2.40)%;水生植物是主要支出方式,分别占T1、T2和T3氮支出的(61.21±1.93)%、(56.99±2.03)%和(52.05±1.89)%,磷支出的(38.90±1.34)%、(37.72±1.36)%和(33.75±1.33)%;T1和T2的氮、磷相对和绝对利用率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T3;T1和T2的氮、磷排污系数差异不大,均显著低于T3;T2的单位面积效益要高于T1和T3。结果表明,T2密度套养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佳套养密度为每667 m 2投放中华绒螯蟹10 kg,日本沼虾15 kg和罗氏沼虾1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eriocheir sinesis)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罗氏沼虾(M.rosenbergii) 不同密度 氮磷收支 养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绒螫蟹与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的杂交一代能正常繁育后代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士桥 陈卫新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233,共2页
日本绒螯蟹与中华绒螯蟹是同一物种还是不同物种,学术界已争论了近20年。 辽宁盘山县河蟹技术研究所自2004年5月与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合作,从俄罗斯海参崴地区引进日本绒螯蟹1200只,进行自繁及杂交试验。结果发现日本绒螯蟹♀... 日本绒螯蟹与中华绒螯蟹是同一物种还是不同物种,学术界已争论了近20年。 辽宁盘山县河蟹技术研究所自2004年5月与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合作,从俄罗斯海参崴地区引进日本绒螯蟹1200只,进行自繁及杂交试验。结果发现日本绒螯蟹♀×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在海水中能自行交配,获抱卵蟹18只,获F1大眼幼体6.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日本 辽河水系 杂交一代 水产科学研究院 后代 繁育 杂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绒螯蟹雌蟹生长和成熟过程中外骨骼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兴川 《水产科技情报》 1995年第2期78-82,共5页
日本绒螯蟹雌蟹生长和成熟过程中外骨骼形态的变化小林哲,松浦修平(日本九州大学农学院水产系)节肢动物在蜕皮生长过程中一般都存在着明显的外骨骼形态变化。如昆虫类,未成熟阶段的幼虫、蛹与成熟阶段的成虫在外骨骼形态上有着显著... 日本绒螯蟹雌蟹生长和成熟过程中外骨骼形态的变化小林哲,松浦修平(日本九州大学农学院水产系)节肢动物在蜕皮生长过程中一般都存在着明显的外骨骼形态变化。如昆虫类,未成熟阶段的幼虫、蛹与成熟阶段的成虫在外骨骼形态上有着显著的区别(福田,1977)。十足国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生长 成熟 外骨骼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绒螯蟹的生殖生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兴川 《水产科技情报》 1994年第6期269-271,共3页
日本绒螯蟹的生殖生态研究小林哲,松浦修平(日本九州大学农学部水产学科)日本绒螯蟹EriocheirjaponicusdeHaan在日本各大河流及浅海中几乎都有分布,最大个体的背甲宽可达80mm,步足伸直后的全宽有30... 日本绒螯蟹的生殖生态研究小林哲,松浦修平(日本九州大学农学部水产学科)日本绒螯蟹EriocheirjaponicusdeHaan在日本各大河流及浅海中几乎都有分布,最大个体的背甲宽可达80mm,步足伸直后的全宽有300mm。活体的背甲为青绿色,螫足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生殖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向泰、越出口日本绒螯蟹苗种
20
作者 张平远(编译)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5-265,共1页
日本绒螯蟹是日本特有的优质蟹种,它肉质丰满,出肉率比普通蟹多40%-50%。其生态习性是在海水中产卵孵化,然后蟹苗进入淡水河流生长至成蟹。优良的日本绒螯蟹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均供不应求。
关键词 日本 苗种 出口 产卵孵化 生态习性 供不应求 国际市场 出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