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医疗损害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研究——试论日本民法与美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滕雅婷 姜柏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19-621,628,共4页
相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日本民法典与美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我国的医疗损害赔偿制度还在不断探索与改革中,尚未建立完善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而医疗损害赔偿中索要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件正在日益增多,制度上的欠缺已经带来了很多弊端。文章希... 相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日本民法典与美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我国的医疗损害赔偿制度还在不断探索与改革中,尚未建立完善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而医疗损害赔偿中索要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件正在日益增多,制度上的欠缺已经带来了很多弊端。文章希望通过分析日本与美国法律中的相关规定,为改善我国医疗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民法 加利福尼亚州医疗损害赔偿改革法 精神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监护人权益保障探究--与日本民法比较研究
2
作者 史博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73-76,共4页
大数据时代被监护人在信息爆炸和科技发达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具备了侵犯监护人权益的行为能力。当前我国关于监护人权益保障的立法模式为义务本位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及时转化为权利本位模式,更有利于保障监护人的权益。日... 大数据时代被监护人在信息爆炸和科技发达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具备了侵犯监护人权益的行为能力。当前我国关于监护人权益保障的立法模式为义务本位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及时转化为权利本位模式,更有利于保障监护人的权益。日本民法对监护人的权益规定较为详尽,更能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可以对日本监护人权益保障制度进行借鉴,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监护人权益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监护人权益 日本民法 家事法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继受德国民法的社会历史分析
3
作者 范雪飞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24,160,共6页
政界和知识界对德国的钦慕是日本继受德国民法的直接推动力,"迟到的强者"德国的崛起激励着日本,这奠定了日本继受德国民法的政治基础。德国学在日本法学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盛极一时,遮蔽了英国法和法国法在日本的光环,为日本继... 政界和知识界对德国的钦慕是日本继受德国民法的直接推动力,"迟到的强者"德国的崛起激励着日本,这奠定了日本继受德国民法的政治基础。德国学在日本法学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盛极一时,遮蔽了英国法和法国法在日本的光环,为日本继受德国民法奠定了社会和知识基础。日本通过新民法完成了立法继受德国民法,通过民法解释学完成了学说继受德国民法,立法继受并没有使日本民法全盘德国化,但学说继受却大有此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民法 立法继受 学说继受 社会历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刑法和民法是怎样制定的
4
作者 齐乃宽 《现代法学》 1980年第1期70-72,共3页
一、日本刑法和民法制定的历史背景日本的刑法典和民法典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才开始着手制定的.在此之前,日本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整个日本国土被大约二百七十个诸侯(大名)割据着.到了江户幕府时期.
关键词 民法 日本民法 明治维新 日本刑法 刑法典 日本政府 十九世纪 幕府 民法制定 历史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确立夫妻日常家事代表权制度之必要--日本夫妻家事代理权制度带来的启示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3-228,共6页
我国《婚姻法》没有明文规定夫妻相互具有家事代理权或代表权,而仅是在相关司法解释中有所涉及,这给实务运用带来一定的障碍。日本《民法》第761条是有关夫妻家事代理权的规定,然而长期以来,日本学界对该条是否是以夫妻家事代理权为理... 我国《婚姻法》没有明文规定夫妻相互具有家事代理权或代表权,而仅是在相关司法解释中有所涉及,这给实务运用带来一定的障碍。日本《民法》第761条是有关夫妻家事代理权的规定,然而长期以来,日本学界对该条是否是以夫妻家事代理权为理论根据,争论激烈,观点对立,而司法实践也各执一说。1969年,日本最高裁在判例中明确该条为夫妻家事代理权之规定,但该判例的理由部分依然存在模糊之处。从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之需求看有必要在《婚姻法》中增加类似日本《民法》第761条的规定,从而解决相关司法解释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规范审判实践。但从日本《民法》第761条规定之沿革、日本学术界和司法界的争论来看,夫妻一方因日常家事与第三人所为法律行为时,夫妻双方不是代理关系而是代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 第三人保护 日本民法》第761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建设视野下的伊藤博文民法立法观 被引量:1
6
作者 邹皓丹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8-160,共13页
作为明治国家制度建设的指导者,伊藤博文在宪政、行政、私法等领域的制度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私法学领域从继受法研究角度出发,以"泰西主义"与本国国情的二元论所构成的解释框架,并不适用于对伊藤博文民法立法观的解读。... 作为明治国家制度建设的指导者,伊藤博文在宪政、行政、私法等领域的制度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私法学领域从继受法研究角度出发,以"泰西主义"与本国国情的二元论所构成的解释框架,并不适用于对伊藤博文民法立法观的解读。只有放置在制度建设的总体框架中才可以真正理解伊藤博文的民法立法观。伊藤博文的民法立法观实际上是建基于行政权优位于立法权的"行政国家"制度构想之上。以此为出发点,他对民法立法问题的思考,始终围绕着行政命令与法律、行政权与立法权之关系而展开。为了确保政府行使行政权之独立性,伊藤博文认为,民法虽然需要在保障私权方面进行必要的规定,但是一旦有关私权的规定涉及行政权的行使问题,则不属于民法的立法范畴。这也是伊藤博文在民法立法实践中转变态度,从支持旧民法到转而反对旧民法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博文 行政国家 日本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