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的媒介化认知:《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对日本核泄漏报道的框架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全燕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71,共6页
2011年发生在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件再一次将"风险社会"拉进人们的视野。在这场全球性风险中,媒体的参与使风险有了媒介化的语境。本文选取《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对日本核泄漏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观察两报在风险报道上的... 2011年发生在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件再一次将"风险社会"拉进人们的视野。在这场全球性风险中,媒体的参与使风险有了媒介化的语境。本文选取《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对日本核泄漏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观察两报在风险报道上的框架差异。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呈现风险科学框架,《人民日报》呈现风险控制框架。前者易形成对风险的过分放大,后者对风险后果估计不足并刻意管控,两者都不符合有效风险传播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时报》 《人民日报》 日本核泄漏 风险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日本核泄漏引发的公民环境安全权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开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14-22,共9页
肇始于2011年3月11日,由日本地震引发大海啸,并由此造成的福岛核泄漏事故,不仅给日本国民,也给我国境内公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损害威胁。从公民环境安全权入手对核泄漏下的环境安全、环境健康、信息公开等内容进行考究,顺应了理... 肇始于2011年3月11日,由日本地震引发大海啸,并由此造成的福岛核泄漏事故,不仅给日本国民,也给我国境内公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损害威胁。从公民环境安全权入手对核泄漏下的环境安全、环境健康、信息公开等内容进行考究,顺应了理论与实务的需求。公民环境安全权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综合性、集合性权利。其产生有着深刻的认识论、经济学和法学基础。公民环境安全权是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是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统一,是公民环境安全权益和维护环境安全义务的统一。公民环境安全权与其他公民权利,并行不悖,并与其他法律制度相融合。本次日本核泄漏也在一定程度上拷问了公民环境安全权的实践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核泄漏 辐射 公民环境安全权 环境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核泄漏污染俄罗斯输华鱼粉的风险评估
3
作者 仇松寅 刘建 +1 位作者 林祥梅 徐丽丽 《湖北畜牧兽医》 2013年第8期65-68,共4页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地震,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燃料泄漏,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至环境中。因此,为了保护国内民众不受日本核泄露事件带来的危害,对俄罗斯输华鱼粉进行风险评估。经分析,核泄漏发生70-75d后,俄罗斯...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地震,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燃料泄漏,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至环境中。因此,为了保护国内民众不受日本核泄露事件带来的危害,对俄罗斯输华鱼粉进行风险评估。经分析,核泄漏发生70-75d后,俄罗斯捕捞船作业区将受到较明显的核污染影响。建议限制俄罗斯输华鱼粉的作业捕捞作业范围,处于风险区之内的全面禁止向中国出口鱼粉,并进一步加强风险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核泄漏 俄罗斯 鱼粉 污染 洋流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事件中“噪音”的传播与消解——以“日本强震引发核泄漏危机”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田新玲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49,共3页
噪音分为现象性噪音和本体性噪音。在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噪音以"沉默的螺旋一民间传播一整合传播一沉默的螺旋"模式进行传播。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跟进,使突发公共事件传播系统具有噪源泛化、噪音强化的特征。当局者一... 噪音分为现象性噪音和本体性噪音。在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噪音以"沉默的螺旋一民间传播一整合传播一沉默的螺旋"模式进行传播。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跟进,使突发公共事件传播系统具有噪源泛化、噪音强化的特征。当局者一旦陷入"危机迷情"就会变成噪源,制造并传播噪音。随着政府的公关和权威信息的公开,现象性噪音逐渐消解,本体性噪音则需要长时间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核泄漏 新媒体环境 突发公共事件 噪音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