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论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学校体育思潮的历史变迁》一文看体育史学研究的方法——兼与杨正云、王颖商榷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喜和
马春华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2,共3页
体育史研究注重实证研究和史实的考察,说明某种体育现象的形成过程及它的存在意义,并通过客观可信的结论给人以启迪,是一种客观事实基础上的研究.
关键词
《论
日本明治维新
以来学校体育思潮的历史变迁》
体育史学
研究方法
杨正云
王颖
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前川峯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泰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95-103,110,共10页
“譬犹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这是左宗棠奏设福州船厂时,对中日两国近代化进展情况的描写。如果说,日本的近代化始于明治维新,那末,中国的近代化可以说是发韧于洋务运动。中国与日本乃一苇之隔,在历史上有着...
“譬犹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这是左宗棠奏设福州船厂时,对中日两国近代化进展情况的描写。如果说,日本的近代化始于明治维新,那末,中国的近代化可以说是发韧于洋务运动。中国与日本乃一苇之隔,在历史上有着源远流长的联系,两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所处国际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几乎是同时发生在中国和日本土地上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却是那样不同,正如左棠说的,明治维新是操舟跨骏,洋务运动则是结筏骑驴。在日本明治维新的1868年至1893年的二十五年里,工厂企业由四百零五个(主要是手工业工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
洋务派
藩国
德川幕府
近代化
将军
天皇
外洋
明治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
被引量:
3
3
作者
董以山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37-41,共5页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董以山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由于二者是发生在大体相同的国际背景之下和大体相同的时间里,更由于二者在某些口号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因此人们往...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董以山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由于二者是发生在大体相同的国际背景之下和大体相同的时间里,更由于二者在某些口号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因此人们往往愿意将二者进行比较。一、明治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
新兴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萌芽
日本
社会
明治
政府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下级武士
维新
运动
资产阶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赵瑞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4-81,共8页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研究赵瑞芳长期以来,一直在使专家学者、志士仁人反思的一个问题是:近代史上何以中国和其它东方国家未能摆脱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却能迅速发展成为能与发达资...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研究赵瑞芳长期以来,一直在使专家学者、志士仁人反思的一个问题是:近代史上何以中国和其它东方国家未能摆脱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却能迅速发展成为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驾齐驱的资本主义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
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成败原因
维新
派
戊戌变法
维新
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
封建统治
农村资产阶级
下级武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发展的原因
5
作者
赵瑞芳
《思想战线》
1979年第6期40-42,共3页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处在幕府的独裁统治之下,闭关锁国,与世隔绝。幕府实行“士、农、工、商”的森严等级制度,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受着大小封建领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十九世纪中叶,欧...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处在幕府的独裁统治之下,闭关锁国,与世隔绝。幕府实行“士、农、工、商”的森严等级制度,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受着大小封建领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十九世纪中叶,欧美列强妄图变日本为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用炮舰冲开了闭关自守的日本大门。一八五四年,美国用武力迫使幕府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压迫日本开放下田、函馆两港口。美国在这两港设领事和享有最惠国待遇。一八五八年,美国又强迫幕府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规定日本对美国开放五港通商,实行对美国有利的低关税率,美国还在日本进一步攫取了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和建立租界等特权。接着,英、俄、法、荷等国援例与幕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企业
日本
人
不平等条约
领事裁判权
治外法权
闭关锁国
半殖民地
闭关自守
留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遵宪的明治维新观及其思想表现
被引量:
4
6
作者
章扬定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63-70,共8页
黄遵宪的明治维新观及其思想表现章扬定近代中国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实现国家的近代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作了艰苦不懈的追求,到19世纪后期,他们几乎都将学习西方的目光转向了日本,希冀从东邻岛国的维新事业中...
黄遵宪的明治维新观及其思想表现章扬定近代中国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实现国家的近代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作了艰苦不懈的追求,到19世纪后期,他们几乎都将学习西方的目光转向了日本,希冀从东邻岛国的维新事业中得到启迪。在这一过程中,黄遵宪无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遵宪
维新
观
《
日本
国志》
《
日本
杂事诗》
日本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
君主立宪政体
近代化
民族工商业
地主阶级改革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指导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
2
7
作者
江秀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83-88,共6页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是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的起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是“和魂洋才”.这两者颇多相似之处,但产生的实际效果却大不一样.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洋务运动后...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是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的起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是“和魂洋才”.这两者颇多相似之处,但产生的实际效果却大不一样.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洋务运动后中国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越陷越深。这不能不令人潜心思考. (一) 鸦片战争失败后,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不过这一思想当时并未发生实际的效用.时过二十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是“中体西用”思想的最初表述。此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推动洋务运动,基本上也是循着这一思路.于是,“中体西用”便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
中体西用
指导思想
和魂洋才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近代化
西方文化
中日两国
李鸿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舜水与明治维新
8
作者
胡文新
雷新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63-66,共4页
朱舜水与明治维新胡文新雷新时(陕西师范大学外语系,西安710062;第一作者,女,48岁,馆员)朱舜水,明清之交流亡日本的中国学者,对当时日本的思想文化影响很大。但是,朱舜水对其去世近200年之后所发生的日本明治维新...
朱舜水与明治维新胡文新雷新时(陕西师范大学外语系,西安710062;第一作者,女,48岁,馆员)朱舜水,明清之交流亡日本的中国学者,对当时日本的思想文化影响很大。但是,朱舜水对其去世近200年之后所发生的日本明治维新运动是否也存在影响?是怎样的一种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舜水
水户学派
日本
社会
日本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改革
幕府政治
“义”
日本
文化
程朱理学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康有为明治维新观的政治思想表现
被引量:
1
9
作者
章扬定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31-36,共6页
这里所说的明维新是指日本完成了成为近代国家所必经的历程,也即是从“王政复古”到在日本历史上如开第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议会为止.在时间上指的是从1867年到1890年.在这个阶段,日本资本主义得到了飞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
这里所说的明维新是指日本完成了成为近代国家所必经的历程,也即是从“王政复古”到在日本历史上如开第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议会为止.在时间上指的是从1867年到1890年.在这个阶段,日本资本主义得到了飞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得到了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已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变法
维新
维新
观
日本明治维新
政治思想
光绪帝
资产阶级
官制改革
议院
君主立宪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康有为明治维新观的文化思想表现
10
作者
章扬定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4期90-94,共5页
本文所说的明治维新,是指日本完成了成为近代国家所必经的历程,也即是从“王政复古”到在日本历史上召开第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议会为止,在时间上指的是从1867年到1890年.在这个阶段,日本资本主义得到了飞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
本文所说的明治维新,是指日本完成了成为近代国家所必经的历程,也即是从“王政复古”到在日本历史上召开第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议会为止,在时间上指的是从1867年到1890年.在这个阶段,日本资本主义得到了飞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得到了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已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新
观
康有为
文化思想
戊戌
维新
日本
近代史
资产阶级
书院
学制
日本明治维新
议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治维新与戊戌维新成败原因试析
11
作者
朱红勤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5年第3期25-31,共7页
在近代日本和中国均面临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状况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戌维新却遭到失败,未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是何原因导致日中两国迥然不同的维新...
在近代日本和中国均面临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状况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戌维新却遭到失败,未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是何原因导致日中两国迥然不同的维新结局?这是因为日中维新运动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不同;两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和维新派力量的强弱有别;两国内部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
维新
维新
运动
维新
派
成败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下级武士
发展资本主义
西方列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国志》与《日本变政考》的关系试探
被引量:
4
12
作者
郑海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82-90,共9页
戊戌变法前夕,光绪皇帝曾迫不及待地指名要读两部书,其一是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另一本则是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考》。关于《日本国志》,翁同龢在戊戌正月廿三日记道:“上向臣索黄遵宪口本国志,臣对未洽,颇致诘难。”次日又记道:“是日...
戊戌变法前夕,光绪皇帝曾迫不及待地指名要读两部书,其一是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另一本则是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考》。关于《日本国志》,翁同龢在戊戌正月廿三日记道:“上向臣索黄遵宪口本国志,臣对未洽,颇致诘难。”次日又记道:“是日以日本志两部进呈。”光绪看到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考》则要迟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国志
康有为
黄遵宪
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改良派
维新
派
官制改革
光绪皇帝
梁启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林则徐研究的现状与课题
13
作者
大谷敏夫
《东南学术》
CSSCI
1991年第1期69-72,共4页
一九八五年十月,在纪念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田中正美氏就日本鸦片战争研究和林则徐研究之现状与课题发表了论稿,他注重林则徐的进步性而进行研究,现将其论点作一介绍。一、林则徐调查西洋状况,正视现实,客观的分析事实,并...
一九八五年十月,在纪念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田中正美氏就日本鸦片战争研究和林则徐研究之现状与课题发表了论稿,他注重林则徐的进步性而进行研究,现将其论点作一介绍。一、林则徐调查西洋状况,正视现实,客观的分析事实,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施行了适当政策。林则徐的军事技术现代化和方法论,与其后的洋务运动有紧密关系。在政治志向上坚决抵抗外来侵略,这与洋务派有根本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研究
洋务运动
学术讨论会
洋务派
日本明治维新
进步性
魏源
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
14
作者
刘学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康有为
维新
变法思想
“公车上书”
日本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
维新
派
光绪帝
文化教育
政治体制改革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君权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国志》以及黄遵宪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
2
15
作者
沈惠
《学习论坛》
1998年第4期45-46,共2页
黄遵宪是我国近代一位杰出的爱国思想家,他的《日本国志》是一部系统地记述日本当代史的著作。这部著作在写作时采用详今略古的方法,以夹叙夹议的形式,结合中国当时的情况,阐述了作者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国情变化和学习西方挽救中华民族...
黄遵宪是我国近代一位杰出的爱国思想家,他的《日本国志》是一部系统地记述日本当代史的著作。这部著作在写作时采用详今略古的方法,以夹叙夹议的形式,结合中国当时的情况,阐述了作者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国情变化和学习西方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一系列观点,倾注了黄遵宪深深的爱国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遵宪
《
日本
国志》
经济思想
日本
政府
日本明治维新
民族资本主义
清政府
详今略古
爱国思想
学习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日本国志》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
3
16
作者
郑海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6-77,共12页
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作中,有一部系统地研究和全面地介绍日本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著作,它就是黄遵宪的《日本国志》。该书分十二类:国统志、邻交志、天文志、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刑法志、学术志、礼俗志、物产志、...
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作中,有一部系统地研究和全面地介绍日本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著作,它就是黄遵宪的《日本国志》。该书分十二类:国统志、邻交志、天文志、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刑法志、学术志、礼俗志、物产志、工艺志共四十卷,五十万言。其中专门讨论经济问题的就有《食货志》六卷,其次如《职官志》、《物产志》、《工艺志》皆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经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遵宪
日本
国志
清朝政府
日本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改良派
资本主义经济
西方国家
预算决算
物产
民族工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启超与日本
被引量:
2
17
作者
谢俊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51-60,共10页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学识渊遂、冠绝等伦”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和学者。他从1893年投身国事,到1929年去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动了近40年。 梁氏在近40年的政治生涯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日本渡过的。戊戌政变后,梁氏亡命日本,直...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学识渊遂、冠绝等伦”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和学者。他从1893年投身国事,到1929年去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动了近40年。 梁氏在近40年的政治生涯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日本渡过的。戊戌政变后,梁氏亡命日本,直到1912年9月回国。旅日15年,可以说是梁启超政治思想最为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日本明治维新
康有为
维新
变法
戊戌变法
维新
派
学习西方
光绪帝
洋务运动
《饮冰室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近代化与教育
被引量:
1
18
作者
金子治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53-156,共4页
本文是我校名誉教授日本创価大学教授金子治先生于今年9月14日在我校的演讲记录,由樊军同志根据录音整理而成。作者从分析日本近代化与教育的关系入手,阐明“一个国家的近代化并不是全盘西方化的问题,而是要从自己国家的整个的文化、政...
本文是我校名誉教授日本创価大学教授金子治先生于今年9月14日在我校的演讲记录,由樊军同志根据录音整理而成。作者从分析日本近代化与教育的关系入手,阐明“一个国家的近代化并不是全盘西方化的问题,而是要从自己国家的整个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出发,从各方面进行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近代化
日本
人
大学教授
日本
侵略
日本明治维新
政治
国民教育
行动
教育立国
全面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日本近代化对孙中山的影响
被引量:
1
19
作者
章扬定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5-48,共4页
19世纪中叶,与中国开始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半殖民地的同时,日本也被迫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有损民族利权的不平等条约,同样存在着受奴役、被殖民的危险。因此,在中日两国面前摆着近似的课题需要解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
19世纪中叶,与中国开始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半殖民地的同时,日本也被迫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有损民族利权的不平等条约,同样存在着受奴役、被殖民的危险。因此,在中日两国面前摆着近似的课题需要解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但是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运动,终于维护了民族独立,并实现了国家的近代化。中国却由于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屈膝投降,日益陷入了半殖民地的痛苦深渊。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对于日本维新后的迅速富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认为“明治维新是中国革命之第一步”。寄希望于中国能象日本那样迅速近代化,并且要迈出“第二步”,满怀信心地超越日本。日本所实现的近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中国近代化
日本
近代化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革命
不平等条约
半殖民地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
维新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日本杂事诗》
被引量:
1
20
作者
徐位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88-99,共12页
黄遵宪不但是一个著名的诗人,而且首先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生活的年代,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统治集团,视祖宗成法为万世不变的真理,视一切民主革新为洪水猛兽,当然不可能发挥黄遵宪在思想政治上的才干。他一生宦途坎坷,屈居于中...
黄遵宪不但是一个著名的诗人,而且首先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生活的年代,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统治集团,视祖宗成法为万世不变的真理,视一切民主革新为洪水猛兽,当然不可能发挥黄遵宪在思想政治上的才干。他一生宦途坎坷,屈居于中下级幕僚的地位,政治上的抱负终于无法施展。不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遵宪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
政府
资产阶级改革
中日两国
中国人民
日本
人
日本
国志
中国士大夫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论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学校体育思潮的历史变迁》一文看体育史学研究的方法——兼与杨正云、王颖商榷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喜和
马春华
机构
日本广岛大学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2,共3页
文摘
体育史研究注重实证研究和史实的考察,说明某种体育现象的形成过程及它的存在意义,并通过客观可信的结论给人以启迪,是一种客观事实基础上的研究.
关键词
《论
日本明治维新
以来学校体育思潮的历史变迁》
体育史学
研究方法
杨正云
王颖
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前川峯雄
分类号
G813.13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泰来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95-103,110,共10页
文摘
“譬犹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这是左宗棠奏设福州船厂时,对中日两国近代化进展情况的描写。如果说,日本的近代化始于明治维新,那末,中国的近代化可以说是发韧于洋务运动。中国与日本乃一苇之隔,在历史上有着源远流长的联系,两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所处国际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几乎是同时发生在中国和日本土地上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却是那样不同,正如左棠说的,明治维新是操舟跨骏,洋务运动则是结筏骑驴。在日本明治维新的1868年至1893年的二十五年里,工厂企业由四百零五个(主要是手工业工场)。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
洋务派
藩国
德川幕府
近代化
将军
天皇
外洋
明治
政府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
被引量:
3
3
作者
董以山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37-41,共5页
文摘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董以山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由于二者是发生在大体相同的国际背景之下和大体相同的时间里,更由于二者在某些口号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因此人们往往愿意将二者进行比较。一、明治维新...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
新兴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萌芽
日本
社会
明治
政府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下级武士
维新
运动
资产阶级化
分类号
K25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赵瑞芳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4-81,共8页
文摘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研究赵瑞芳长期以来,一直在使专家学者、志士仁人反思的一个问题是:近代史上何以中国和其它东方国家未能摆脱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却能迅速发展成为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驾齐驱的资本主义强国。...
关键词
戊戌
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成败原因
维新
派
戊戌变法
维新
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
封建统治
农村资产阶级
下级武士
分类号
K313.41-03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发展的原因
5
作者
赵瑞芳
出处
《思想战线》
1979年第6期40-42,共3页
文摘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处在幕府的独裁统治之下,闭关锁国,与世隔绝。幕府实行“士、农、工、商”的森严等级制度,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受着大小封建领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十九世纪中叶,欧美列强妄图变日本为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用炮舰冲开了闭关自守的日本大门。一八五四年,美国用武力迫使幕府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压迫日本开放下田、函馆两港口。美国在这两港设领事和享有最惠国待遇。一八五八年,美国又强迫幕府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规定日本对美国开放五港通商,实行对美国有利的低关税率,美国还在日本进一步攫取了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和建立租界等特权。接着,英、俄、法、荷等国援例与幕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关键词
日本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企业
日本
人
不平等条约
领事裁判权
治外法权
闭关锁国
半殖民地
闭关自守
留学生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遵宪的明治维新观及其思想表现
被引量:
4
6
作者
章扬定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63-70,共8页
文摘
黄遵宪的明治维新观及其思想表现章扬定近代中国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实现国家的近代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作了艰苦不懈的追求,到19世纪后期,他们几乎都将学习西方的目光转向了日本,希冀从东邻岛国的维新事业中得到启迪。在这一过程中,黄遵宪无疑...
关键词
黄遵宪
维新
观
《
日本
国志》
《
日本
杂事诗》
日本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
君主立宪政体
近代化
民族工商业
地主阶级改革派
分类号
D092.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指导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
2
7
作者
江秀平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83-88,共6页
文摘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是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的起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是“和魂洋才”.这两者颇多相似之处,但产生的实际效果却大不一样.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洋务运动后中国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越陷越深。这不能不令人潜心思考. (一) 鸦片战争失败后,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不过这一思想当时并未发生实际的效用.时过二十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是“中体西用”思想的最初表述。此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推动洋务运动,基本上也是循着这一思路.于是,“中体西用”便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
中体西用
指导思想
和魂洋才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近代化
西方文化
中日两国
李鸿章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舜水与明治维新
8
作者
胡文新
雷新时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外语系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63-66,共4页
文摘
朱舜水与明治维新胡文新雷新时(陕西师范大学外语系,西安710062;第一作者,女,48岁,馆员)朱舜水,明清之交流亡日本的中国学者,对当时日本的思想文化影响很大。但是,朱舜水对其去世近200年之后所发生的日本明治维新运动是否也存在影响?是怎样的一种影...
关键词
朱舜水
水户学派
日本
社会
日本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改革
幕府政治
“义”
日本
文化
程朱理学
知识分子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康有为明治维新观的政治思想表现
被引量:
1
9
作者
章扬定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31-36,共6页
文摘
这里所说的明维新是指日本完成了成为近代国家所必经的历程,也即是从“王政复古”到在日本历史上如开第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议会为止.在时间上指的是从1867年到1890年.在这个阶段,日本资本主义得到了飞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得到了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已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
关键词
康有为
变法
维新
维新
观
日本明治维新
政治思想
光绪帝
资产阶级
官制改革
议院
君主立宪政体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康有为明治维新观的文化思想表现
10
作者
章扬定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4期90-94,共5页
文摘
本文所说的明治维新,是指日本完成了成为近代国家所必经的历程,也即是从“王政复古”到在日本历史上召开第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议会为止,在时间上指的是从1867年到1890年.在这个阶段,日本资本主义得到了飞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得到了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已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
关键词
维新
观
康有为
文化思想
戊戌
维新
日本
近代史
资产阶级
书院
学制
日本明治维新
议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治维新与戊戌维新成败原因试析
11
作者
朱红勤
出处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5年第3期25-31,共7页
文摘
在近代日本和中国均面临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状况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戌维新却遭到失败,未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是何原因导致日中两国迥然不同的维新结局?这是因为日中维新运动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不同;两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和维新派力量的强弱有别;两国内部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也有差异。
关键词
戊戌
维新
维新
运动
维新
派
成败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下级武士
发展资本主义
西方列强
分类号
K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国志》与《日本变政考》的关系试探
被引量:
4
12
作者
郑海麟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82-90,共9页
文摘
戊戌变法前夕,光绪皇帝曾迫不及待地指名要读两部书,其一是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另一本则是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考》。关于《日本国志》,翁同龢在戊戌正月廿三日记道:“上向臣索黄遵宪口本国志,臣对未洽,颇致诘难。”次日又记道:“是日以日本志两部进呈。”光绪看到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考》则要迟些。
关键词
日本
国志
康有为
黄遵宪
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改良派
维新
派
官制改革
光绪皇帝
梁启超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林则徐研究的现状与课题
13
作者
大谷敏夫
机构
日本鹿儿岛大学法文学部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1年第1期69-72,共4页
文摘
一九八五年十月,在纪念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田中正美氏就日本鸦片战争研究和林则徐研究之现状与课题发表了论稿,他注重林则徐的进步性而进行研究,现将其论点作一介绍。一、林则徐调查西洋状况,正视现实,客观的分析事实,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施行了适当政策。林则徐的军事技术现代化和方法论,与其后的洋务运动有紧密关系。在政治志向上坚决抵抗外来侵略,这与洋务派有根本区别。
关键词
林则徐研究
洋务运动
学术讨论会
洋务派
日本明治维新
进步性
魏源
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
14
作者
刘学军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康有为
维新
变法思想
“公车上书”
日本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
维新
派
光绪帝
文化教育
政治体制改革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君权变法
分类号
K25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国志》以及黄遵宪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
2
15
作者
沈惠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学习论坛》
1998年第4期45-46,共2页
文摘
黄遵宪是我国近代一位杰出的爱国思想家,他的《日本国志》是一部系统地记述日本当代史的著作。这部著作在写作时采用详今略古的方法,以夹叙夹议的形式,结合中国当时的情况,阐述了作者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国情变化和学习西方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一系列观点,倾注了黄遵宪深深的爱国之情。
关键词
黄遵宪
《
日本
国志》
经济思想
日本
政府
日本明治维新
民族资本主义
清政府
详今略古
爱国思想
学习西方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日本国志》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
3
16
作者
郑海麟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6-77,共12页
文摘
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作中,有一部系统地研究和全面地介绍日本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著作,它就是黄遵宪的《日本国志》。该书分十二类:国统志、邻交志、天文志、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刑法志、学术志、礼俗志、物产志、工艺志共四十卷,五十万言。其中专门讨论经济问题的就有《食货志》六卷,其次如《职官志》、《物产志》、《工艺志》皆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经济问题。
关键词
黄遵宪
日本
国志
清朝政府
日本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改良派
资本主义经济
西方国家
预算决算
物产
民族工商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启超与日本
被引量:
2
17
作者
谢俊美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51-60,共10页
文摘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学识渊遂、冠绝等伦”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和学者。他从1893年投身国事,到1929年去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动了近40年。 梁氏在近40年的政治生涯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日本渡过的。戊戌政变后,梁氏亡命日本,直到1912年9月回国。旅日15年,可以说是梁启超政治思想最为活跃。
关键词
梁启超
日本明治维新
康有为
维新
变法
戊戌变法
维新
派
学习西方
光绪帝
洋务运动
《饮冰室文集》
分类号
B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近代化与教育
被引量:
1
18
作者
金子治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53-156,共4页
文摘
本文是我校名誉教授日本创価大学教授金子治先生于今年9月14日在我校的演讲记录,由樊军同志根据录音整理而成。作者从分析日本近代化与教育的关系入手,阐明“一个国家的近代化并不是全盘西方化的问题,而是要从自己国家的整个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出发,从各方面进行革新”。
关键词
日本
近代化
日本
人
大学教授
日本
侵略
日本明治维新
政治
国民教育
行动
教育立国
全面质量管理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日本近代化对孙中山的影响
被引量:
1
19
作者
章扬定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5-48,共4页
文摘
19世纪中叶,与中国开始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半殖民地的同时,日本也被迫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有损民族利权的不平等条约,同样存在着受奴役、被殖民的危险。因此,在中日两国面前摆着近似的课题需要解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但是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运动,终于维护了民族独立,并实现了国家的近代化。中国却由于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屈膝投降,日益陷入了半殖民地的痛苦深渊。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对于日本维新后的迅速富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认为“明治维新是中国革命之第一步”。寄希望于中国能象日本那样迅速近代化,并且要迈出“第二步”,满怀信心地超越日本。日本所实现的近代化。
关键词
孙中山
中国近代化
日本
近代化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革命
不平等条约
半殖民地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
维新
运动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日本杂事诗》
被引量:
1
20
作者
徐位发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88-99,共12页
文摘
黄遵宪不但是一个著名的诗人,而且首先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生活的年代,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统治集团,视祖宗成法为万世不变的真理,视一切民主革新为洪水猛兽,当然不可能发挥黄遵宪在思想政治上的才干。他一生宦途坎坷,屈居于中下级幕僚的地位,政治上的抱负终于无法施展。不过。
关键词
黄遵宪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
政府
资产阶级改革
中日两国
中国人民
日本
人
日本
国志
中国士大夫
清政府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论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学校体育思潮的历史变迁》一文看体育史学研究的方法——兼与杨正云、王颖商榷
孙喜和
马春华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
徐泰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
董以山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研究
赵瑞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发展的原因
赵瑞芳
《思想战线》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黄遵宪的明治维新观及其思想表现
章扬定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指导思想之比较
江秀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朱舜水与明治维新
胡文新
雷新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康有为明治维新观的政治思想表现
章扬定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康有为明治维新观的文化思想表现
章扬定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明治维新与戊戌维新成败原因试析
朱红勤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日本国志》与《日本变政考》的关系试探
郑海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日本林则徐研究的现状与课题
大谷敏夫
《东南学术》
CSSCI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
刘学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日本国志》以及黄遵宪的经济思想
沈惠
《学习论坛》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日本国志》的经济思想
郑海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梁启超与日本
谢俊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日本近代化与教育
金子治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试论日本近代化对孙中山的影响
章扬定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试论《日本杂事诗》
徐位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