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日本安全政策变化的再认知——冷战后美国学界对日研究的厘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格琴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10期23-36,共14页
冷战后,美国学界对日本安全政策是否发生质的变化展开了争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建构主义学者对日本"反军国主义文化"的研究略占上风。他们指出,冷战后的日本安全政策在"反军国主义文化"的制约下不会发生质的... 冷战后,美国学界对日本安全政策是否发生质的变化展开了争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建构主义学者对日本"反军国主义文化"的研究略占上风。他们指出,冷战后的日本安全政策在"反军国主义文化"的制约下不会发生质的变化。21世纪以来,新现实主义与制度自由主义的研究成为主流:前者认为,由于安全环境的变化,日本走向"正常化军事大国"的道路不可避免;后者指出,日本在安全态度上转向"国际主义",美国可以利用其在军事方面的主动性深化美日同盟关系。美国学界还着重从文化规范、公共舆论、选举体制、政党政治、政治体制等视角,探讨日本安全政策变化的根源。美国学界对日本安全政策变化的研究呈现路径多元、视角丰富等特点,但也存在陷入范式之争、忽视政治势力对公共舆论的逆向影响等诸多不足。总体而言,出于为自身战略利益服务的"实用主义"立场,并受缚于日本财力的支持,美国学界的研究缺乏全面的历史观,且受价值观的影响颇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学界 日本安全政策 冷战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强化军事能力面临的军工产业转型困境与前景 被引量:1
2
作者 束必铨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159,166,共21页
近十年来,伴随着安全政策的转向,日本逐步推动其军工产业发展模式从“政府保护型”向“市场竞争型”转变。但从参与军事采购份额、研发投入比重、军备出口竞争力和国际合作四项指标看,日本军工产业发展正面临转型困境。日本此困境受制... 近十年来,伴随着安全政策的转向,日本逐步推动其军工产业发展模式从“政府保护型”向“市场竞争型”转变。但从参与军事采购份额、研发投入比重、军备出口竞争力和国际合作四项指标看,日本军工产业发展正面临转型困境。日本此困境受制于其潜在的结构性因素,包括本土采购与对美采购的张力、出口管制与鼓励出口的悖论、消极和平主义与积极和平主义理念的对立,以及企业主营业务与军工生产的失衡等,进而影响其军事能力的拓展。日本“安全三文件”提出“根本性强化军事能力”目标,并对今后军工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规划,主张通过强化“官民一体”的协作性制度安排形成技术优势,完善本土产业链,提升与盟友军事装备之间的通用性,进而打造日本式的军工复合体,提升日本军事强国地位。同时,日本还追求针对竞争对手的技术领先优势与力量威慑态势,试图强化军工产业来增强自卫队的持续作战能力。日本政府推进提振军工产业的行动、放宽军事装备出口限制和拓展海外军工市场等行为,都是观察日本未来军工产业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安全政策 军工产业政策 军工复合体 武器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