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时期日本学界“南北宗”研究状况分析
1
作者 王洪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1,191,共6页
针对划分"南北宗"问题的研究,日本学界早于民国学者2 0余年,出现这样的研究局面,主要源自三个方面:一,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文化界存在的"日本中心论",在强调日本独立意识的同时,展开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质疑,在... 针对划分"南北宗"问题的研究,日本学界早于民国学者2 0余年,出现这样的研究局面,主要源自三个方面:一,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文化界存在的"日本中心论",在强调日本独立意识的同时,展开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质疑,在学术求真之外掺杂着强烈的致用意图;二,京都学派本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目的,广泛地开展起对中国历史和学术问题的研究与辨讹,很多画学问题也受到关注,其中"南北宗"是最受关注的一个;三,针对中国传统文人画学体系的研究,在2 0世纪初期日本收藏趣味转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本文利用现有资料,对当时日本学界的"南北宗"研究进行了初步统计和价值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日本学界 “南北宗” 京都学派 田中封藏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商文化研究日趋国际化——观日本学界所感
2
作者 蔡凤书 《文博》 1990年第1期14-20,共7页
本文中所指的殷商文化实际上也包括了部分西周文化。在传统的中国史学研究中,殷与西周往往是相提并论。自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县(今安阳市)境内发现大批商代晚期的甲骨文字之后,殷商史学研究在整个世界的历史学界受到普遍的关心和重视,... 本文中所指的殷商文化实际上也包括了部分西周文化。在传统的中国史学研究中,殷与西周往往是相提并论。自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县(今安阳市)境内发现大批商代晚期的甲骨文字之后,殷商史学研究在整个世界的历史学界受到普遍的关心和重视,各国学者纷沓而至,考察、研究并且以各种方式搜求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殷商历史资料,一时间形成了一股热潮,许多贵重资料流散世界各地。接着便是对殷代和西周初期历史的探讨,此风至今不衰。在诸多国外治殷商史、殷商文化的学者中,日本学者为数众多,而且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本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在日本产生了像岛邦男、赤冢忠、白川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文化 西周初期 甲骨文字 商代晚期 殷代 中国史学 历史学界 日本学界 岛邦男 殷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医学界与七三一部队关系研究
3
作者 韩慧光 韩慧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0-75,共6页
日本侵华战争中七三一部队违反国际法,秘密研发和生产细菌武器,并实施了细菌战。而在其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的整个过程中日本医学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现有的档案资料看到日本陆军军医学校、京都大学、东京大学等高校的医学部等... 日本侵华战争中七三一部队违反国际法,秘密研发和生产细菌武器,并实施了细菌战。而在其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的整个过程中日本医学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现有的档案资料看到日本陆军军医学校、京都大学、东京大学等高校的医学部等,它们为七三一部队细菌武器研发及实施细菌战提供医学专业人力资源保障。战后,日本医学界并没有对此进行反思,反而在他们的庇佑下来自七三一部队的军医们活跃于日本医学医疗界,利用战时所获得的医学数据、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从而获取学术地位、政治地位和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 日本学界 细菌战 七三一部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的治学与日本汉学界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崇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90,162,共8页
王国维能成为中国近现代新学发展潮流的代表人物,得益于其学贯中西,更离不开他与日本汉学家的学术互动。在东西方文化思想相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他们之间形成了以继承传统、学术创新为理念,以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研究的共识。长期以来,王... 王国维能成为中国近现代新学发展潮流的代表人物,得益于其学贯中西,更离不开他与日本汉学家的学术互动。在东西方文化思想相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他们之间形成了以继承传统、学术创新为理念,以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研究的共识。长期以来,王国维与日本学人进行学术交流、思想启发,互换研究资料及信息,其结果是给中日两国的新汉学带来了超越前代的宏大气象,从而为中日近代文化交流史书写了重要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日本学界 中日近代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日本史学界近现代日本史研究的回顾与梳理——成田龙一著《近现代日本史与历史学》评介 被引量:2
5
作者 戴宇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96,共9页
成田龙一的《近现代日本史与历史学》是一部着重回顾与梳理了战后日本史学界有关近现代日本史研究状况的著作。作者在书中将战后近现代日本史研究分为"战后历史学"、"民众史研究"和"社会史研究"三个阶段... 成田龙一的《近现代日本史与历史学》是一部着重回顾与梳理了战后日本史学界有关近现代日本史研究状况的著作。作者在书中将战后近现代日本史研究分为"战后历史学"、"民众史研究"和"社会史研究"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研究范式、代表性著述和主要观点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该书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战后日本史学界的近现代日本史研究的主要状况,对解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述和把握近现代日本史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田龙一 《近现代日本史与历史学》 战后日本学界 近现代日本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20年代日本“鲁迅学”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冉秀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64,共10页
引言20世纪20年代,基于与中国相对"缓和"的双边关系,日本学界对鲁迅正进行着整而有序的研究。根据现存的文献资料显示,鲁迅的作品在日本的传播始自1920年,并于1923年起进入日本的中国语教材。同时日本对鲁迅作品的译介活动也... 引言20世纪20年代,基于与中国相对"缓和"的双边关系,日本学界对鲁迅正进行着整而有序的研究。根据现存的文献资料显示,鲁迅的作品在日本的传播始自1920年,并于1923年起进入日本的中国语教材。同时日本对鲁迅作品的译介活动也开始于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对该时期日本"鲁迅学"发展的关注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学 鲁迅作品 鲁迅的作品 文献资料 译介活动 日本学界 国内学者 双边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持人的话——为“近二十年来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辑而写
7
作者 王钦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24,共2页
正如东京大学的铃木将久教授在《近二十年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文中开头所说,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发生着剧变——或者说,中国现代文学对于日本学界的意义,以及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于中国学界的意义,都在... 正如东京大学的铃木将久教授在《近二十年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文中开头所说,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发生着剧变——或者说,中国现代文学对于日本学界的意义,以及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于中国学界的意义,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东京大学 近二十年 日本学界 主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屠杀研究:叙事、社区、记忆、创伤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朝翔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共1页
〔主持人语〕对于历史事件的审视,政治立场重要,理论反思也不可或缺。深层次的理论思考能够使国家和民族拥有审时度势、明辨是非、继往开来的政治远见,也能造就一批柏拉图所谓“哲学家国王”式的政治人物。在当今的地球村,思想资源的汲... 〔主持人语〕对于历史事件的审视,政治立场重要,理论反思也不可或缺。深层次的理论思考能够使国家和民族拥有审时度势、明辨是非、继往开来的政治远见,也能造就一批柏拉图所谓“哲学家国王”式的政治人物。在当今的地球村,思想资源的汲取不应只局限于本地、本土和本国、本洲,而应该放眼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屠杀 历史事件 政治人物 政治立场 理论反思 历史问题 伦理维度 原教旨主义 日本学界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史观下的食物史研究——评《世界历史上的食物》
9
作者 张凤岐 盛邦跃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00,共3页
自20世纪70年代食物史的概念在日本学界出现以来,食物史研究逐渐成为当今学界关注的热点。日本学者篠田统《中国食物史の研究》出版以后,被高桂林等翻译介绍到国内,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食物史的研究也开始兴起。多个国家不同研究领域的... 自20世纪70年代食物史的概念在日本学界出现以来,食物史研究逐渐成为当今学界关注的热点。日本学者篠田统《中国食物史の研究》出版以后,被高桂林等翻译介绍到国内,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食物史的研究也开始兴起。多个国家不同研究领域的多位学者对食物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多时段、分区域、多专题的研究。但各国学者对世界食物史的整体研究,仍然是付之阙如。2000年牛津大学出版了肯尼斯·F·基普尔(Kenneth F.Kiple)等主编的《剑桥世界食物史》(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Food),以全球史的视角介绍世界食物发展演变的历程,世界食物史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付之阙如 全球史 肯尼斯 牛津大学 日本学界 多时段 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之际归义军经济史研究》序
10
作者 荣新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4,共1页
经济史的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大陆史学界的重点,这是新中国建立后史学界学习马列主义的结果,虽然大多数论著都带有教条式地套用马列主义词句的毛病,但从长远的学术发展史来看,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成果... 经济史的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大陆史学界的重点,这是新中国建立后史学界学习马列主义的结果,虽然大多数论著都带有教条式地套用马列主义词句的毛病,但从长远的学术发展史来看,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成果,确实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史学界,同样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关注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虽然视角不同,目的也不一样。但日本东洋史学界和中国大陆的史学界却有着共同的爱好,甚至可以说不少优秀的研究成果交相辉映。对此,大陆彼岸的台湾史学界,经常有学者慨叹他们没有人从事经济史的研究,显得史学的发展不平衡,不免有些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史研究 唐宋之际 归义军 日本学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中国大陆 马列主义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