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基础设施的建构模式与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时晨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6,共10页
构建面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持数据的保存、获取、使用、发布以实现数据的可复用、可关联与可聚合,能有效助推人文社科研究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文章以日本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项目内容、建设... 构建面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持数据的保存、获取、使用、发布以实现数据的可复用、可关联与可聚合,能有效助推人文社科研究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文章以日本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项目内容、建设模式、项目优势等角度展开分析,发现该项目以研究者对研究数据的共享、使用流程为基础,力求在数据生产、数据处理、数据保存、数据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且该项目具有协作主体有序分工、数据标准重开放兼容、数据使用重规范、文化形成重培育等特点,能给我国的数字人文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实施统筹管理、发挥机构聚合优势与完善数据标准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学术振兴会 人文社会科学 数据基础设施 构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文部省设的特别研究员制度
2
作者 沈汉镛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3年第3期72-73,共2页
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吸引。人们认识到两个事实:一是谁掌握了一批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
关键词 日本文部省 培养关键 日本学术振兴会 兽医博士 一九 研究机关 博士毕业生 人文社会科学 千多个 专职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中国外交上的共鸣(1974—1975)
3
作者 益尾知佐子 乔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9-125,共7页
本文译自日本2006年10月号《中国研究月报》,作者为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现代中国外交研究。文章认为,20世纪70年代,在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和“一条线”战略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将对外... 本文译自日本2006年10月号《中国研究月报》,作者为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现代中国外交研究。文章认为,20世纪70年代,在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和“一条线”战略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将对外政策与经济政策相结合的“两轮政策”,这成为改革开放构想的萌芽,也是中国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因版面所限,译文略有删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邓小平 毛泽东 日本学术振兴会 共鸣 经济政策 中国研究 国际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伊斯兰主义的走向》一书摘要
4
作者 袁蕴华 《亚非纵横》 2006年第3期59-62,共4页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相对中东的“激进”或“原教旨主义”,印尼的伊斯兰教一直被认为是“稳健”的,但近年来相关的冲突和恐怖事件不断发生。日本平凡社2004年8月出版了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相对中东的“激进”或“原教旨主义”,印尼的伊斯兰教一直被认为是“稳健”的,但近年来相关的冲突和恐怖事件不断发生。日本平凡社2004年8月出版了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见市建题为《印度尼西亚伊斯兰主义的走向》一书。该书对当前印尼的伊斯兰与国家、伊斯兰与社会的关系等做了详尽分析。现摘要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主义 印度尼西亚 摘要 日本学术振兴会 “原教旨主义” 南亚研究所 伊斯兰教 恐怖事件 京都大学 研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志华教授
5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陈志华,男,汉族,1966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考入天津大学土木系,先后获得天津大学的学士(1987年)、硕士(1990年)和博士(1995年)学位,1990~1992年在中国兵器工业第六设计院工作。博士毕业后在日本HOSEI大学、日本学术振兴... 陈志华,男,汉族,1966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考入天津大学土木系,先后获得天津大学的学士(1987年)、硕士(1990年)和博士(1995年)学位,1990~1992年在中国兵器工业第六设计院工作。博士毕业后在日本HOSEI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和天津大学完成三站的博士后工作,1998年任天津大学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2005年任天津大学教授、2006年任博士生导师,2020年任兰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学术振兴会 硕士生导师 陈志华 兵器工业 土木系 兰州理工大学 博士毕业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