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报技术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的外交角逐 被引量:2
1
作者 汪小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81,共6页
19世纪七十年代初,电报连接起了五大洲,中国也被连接其中。在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清政府因为不重视电报通讯,外交上处处被动。相反,日本充分运用电报通讯,配合军事行动,处于有利地位。该事件当中,美国的外交官也频频使用电报联络,试... 19世纪七十年代初,电报连接起了五大洲,中国也被连接其中。在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清政府因为不重视电报通讯,外交上处处被动。相反,日本充分运用电报通讯,配合军事行动,处于有利地位。该事件当中,美国的外交官也频频使用电报联络,试图执行其"中立政策"。电报的使用使得一些外交观念、行为发生了变化,促使晚清政府决心发展电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报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 中日谈判 中立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报》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连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51-57,81,共8页
在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上海<申报>通过各种中外新闻渠道,以大量篇幅及时地、反复地加以报道;<申报>通过舆论促使国人警醒,敦促清政府采取外交及军事行动.通览这一时期<申报>对日本侵台事件的报道、评论,并对照其他... 在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上海<申报>通过各种中外新闻渠道,以大量篇幅及时地、反复地加以报道;<申报>通过舆论促使国人警醒,敦促清政府采取外交及军事行动.通览这一时期<申报>对日本侵台事件的报道、评论,并对照其他历史文献,可以说<申报>所持立场基本上是公正的,报道基本上是客观的,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国人的正义呼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报》 日本侵台 清廷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鸿章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 被引量:6
3
作者 邵建东 《安徽史学》 1998年第2期47-53,共7页
关键词 李鸿章 日本侵台事件 湾的主权 清政府 兵费 中国政府 大久保利通 完整主权 中日交涉 总理衙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的报刊舆论态势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继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3-144,共12页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是近代日本武装侵华的开端,少数研究者注意到了该事件中的报刊舆论因素,但尚未系统探究其整体面貌和历史走向。本研究通过对各类报刊主体舆论表征的考察,发现该事件中的报刊舆论呈如下态势:日文报刊多持侵略论调,视...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是近代日本武装侵华的开端,少数研究者注意到了该事件中的报刊舆论因素,但尚未系统探究其整体面貌和历史走向。本研究通过对各类报刊主体舆论表征的考察,发现该事件中的报刊舆论呈如下态势:日文报刊多持侵略论调,视侵台为义举,鼓吹殖民侵略。中文报刊对当时流行的侵略或错误主张进行了多方辩驳,不仅驳斥了日方的"番地无主论"和"实地查看说",拆穿了日方所谓征得清政府同意的谎言,还驳斥了局外人的不当言论,如"合力围剿"等。英文报刊的立场则相对复杂,在日本侵台之初,在日本出版的英文报刊多持反对态度,而在中国出版的英文报刊却不乏支持的声音;当日本在台军事行动告一段落之后,两地的英文报刊均一致支持日本而贬抑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台事件 报刊舆论 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占原则”不应成为日本侵略他国的说辞——从1874年日本侵台之役说起
5
作者 刘春明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39-47,共9页
幕府末期,日本与近代国际法的先占原则有过早期接触,但未对其产生浓厚兴趣。明治维新后,日本出于吞并琉球的需要,促使其搜寻近代国际法中有关先占原则的知识,并以台湾"番地"无主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通过该役,日本掌握了以近... 幕府末期,日本与近代国际法的先占原则有过早期接触,但未对其产生浓厚兴趣。明治维新后,日本出于吞并琉球的需要,促使其搜寻近代国际法中有关先占原则的知识,并以台湾"番地"无主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通过该役,日本掌握了以近代国际法的先占原则侵略他国的精髓,并将其成功运用到窃占我国钓鱼岛列岛的行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台 钓鱼岛 先占原则 窃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八七四年日本侵略我国领土台湾与李鸿章 被引量:5
6
作者 陆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3-58,共6页
一八七四年,《中日修好条规》及《通商章程》换约一年后,日本就“背盟兴师”,“兵临我境”,侵略我国领土台湾。本文拟就日本侵台的过程和李鸿章在退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日本侵台事件对中日双方产生的影响,作一探讨,就教于史学界的... 一八七四年,《中日修好条规》及《通商章程》换约一年后,日本就“背盟兴师”,“兵临我境”,侵略我国领土台湾。本文拟就日本侵台的过程和李鸿章在退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日本侵台事件对中日双方产生的影响,作一探讨,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一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于改革不彻底,残存的封建势力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建立起联合统治,对内残酷压迫劳动人民,对外进行疯狂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湾高山族 日本 日本侵台事件 清政府 日本政府 琉球 领土 明治维新 通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治甲戌前清政府台湾移民政策之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季云飞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5期64-68,共5页
关键词 清政府 湾移民 统一 乾隆帝 大陆移民 日本侵台事件 地方官 探析 湾地区 《平纪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鸿章与日本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世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4-48,共5页
李鸿章与日本刘世华李鸿章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考查李鸿章政治生涯与日本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全面地了解李鸿章,公正地评价李鸿章。同时,反思李鸿章与日本竞争失败的原因,可以启迪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一代中国人... 李鸿章与日本刘世华李鸿章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考查李鸿章政治生涯与日本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全面地了解李鸿章,公正地评价李鸿章。同时,反思李鸿章与日本竞争失败的原因,可以启迪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一代中国人。一李鸿章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日本侵台事件 清政府 自强运动 中日《修好条规》 总理衙门 《中日修好条规》 壬午兵变 最惠国待遇 清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筚路蓝缕:同光之际清政府制定“开山抚番”政策的台前幕后 被引量:2
9
作者 赵蒙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111,共11页
"开山抚番"是晚清政府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制定的保疆御外、开发台湾的重要政策。嘉道以来,为更好地开发和治理台湾,闽台地方官多次奏请调整"封禁"政策,清廷虽有所考虑,但未下定决心废除禁令。1874年日本侵台后,... "开山抚番"是晚清政府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制定的保疆御外、开发台湾的重要政策。嘉道以来,为更好地开发和治理台湾,闽台地方官多次奏请调整"封禁"政策,清廷虽有所考虑,但未下定决心废除禁令。1874年日本侵台后,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巩固台防并将"番民"纳入政府管辖的急迫性,因而命沈葆桢、潘霨等人探索台湾"开禁""抚番"之策。在中日议和、日军撤台后,清政府命沈葆桢等人妥议善后之策。沈葆桢在总结入山开路、招抚"生番"等备战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多方参考意见,终写成《台湾善后事宜折》,揭开了"开山抚番"运动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台 “开禁” “开山抚番” 沈葆桢 湾善后事宜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海防观的萌发与海防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占元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5期101-104,共4页
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的50余年中,由于中国海疆备受列强侵扰,海防问题的严重性愈益受到国人的关注,于是不仅有近代海防观的萌发,而且通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海防之议,促成了中国近代海防的不断加强,从而冲击了传统的漠视海防观念。... 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的50余年中,由于中国海疆备受列强侵扰,海防问题的严重性愈益受到国人的关注,于是不仅有近代海防观的萌发,而且通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海防之议,促成了中国近代海防的不断加强,从而冲击了传统的漠视海防观念。但传统的以守海口为主的海防观又束缚着近代海防观的深化,制海权意识的淡薄,恰为甲午战败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宗棠 李鸿章 海防之议 北洋海军 总理衙门 中日甲午战争 林则徐 清政府 日本侵台事件 造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