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转型期基于制度要素的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以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鉴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绮霞 王志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0-110,共11页
在新常态的经济转型期,保持经济增长并兼顾经济的平稳性与协调性发展是当前我国的重要战略性课题。笔者选取了代表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5个省份在1995—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就影响收入分配差... 在新常态的经济转型期,保持经济增长并兼顾经济的平稳性与协调性发展是当前我国的重要战略性课题。笔者选取了代表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5个省份在1995—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就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城市化水平、对外贸易依存度、人力资本积累度以及政府财政干预度的四个制度变量对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检验了人力资本积累度要素下收入分配差距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解析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策略的基础上,立足于提高社会人力资本积累度的视点,为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加大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科技教育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企业内职业培训等可供参考的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经济可持续发展 门限回归模型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人力资本积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背景、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全毅 孙鹏 刘婉婷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4-157,共14页
2010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被称为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在1960年提出在十年内实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取得巨大成功。本文阐述了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的背景、措施及其效果,并指出其不足之... 2010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被称为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在1960年提出在十年内实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取得巨大成功。本文阐述了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的背景、措施及其效果,并指出其不足之处。最后,比较分析中日两国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异同及其日本的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背景比较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敬水 黄秋虹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7,39,共8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收入倍增计划,具有划时代意义。从国际经验看,日本20世纪60年代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国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收入倍增计划,具有划时代意义。从国际经验看,日本20世纪60年代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国强民富。其重要举措在于加大公共投资,鼓励民间投资,充实社会资本;引导产业结构升级,鼓励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增加教育科技投入、振兴科学技术;缓和双重结构、确保社会稳定;提高劳动者报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经验教训,为中国2020年实现"收入翻番"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经验教训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探讨——基于日本经验的启示
4
作者 张晶 梁斯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5-16,共2页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提出对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等有着积极的正面效应。本文借鉴日本推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经验,分析其成功之处,结合我国国情,探讨我国"国民收入倍...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提出对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等有着积极的正面效应。本文借鉴日本推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经验,分析其成功之处,结合我国国情,探讨我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日本 济增长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5
作者 陈兴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曾对日本经济的起飞和现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工作的成功典范。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对该计划进行全面分析,能够为我们计划工作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倍增计划 日本经济 收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兴产业 经济社会 年功序列工资制 计划工作 经济发展 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宇轩 林瑞馥 《广东商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25,共9页
综合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提高与国民可支配收入提高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及《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日本经济增长影响率的分析发现,该计划不仅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有正相关关系,而且对于日本1961年~1970年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也不容忽视。该计划... 综合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提高与国民可支配收入提高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及《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日本经济增长影响率的分析发现,该计划不仅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有正相关关系,而且对于日本1961年~1970年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也不容忽视。该计划实施时日本国情与我国国情有一定的相似性,以此为鉴解决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问题以及扩大内需、促进国民消费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日本经济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灰色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及对策
7
作者 徐四清 《针织工业》 2011年第12期60-61,共2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和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此背景下,论述了该计划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出口导向型模式遭遇瓶颈,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国民收入增加会促使纺织业开拓国内市场。在此基础上,提出...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和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此背景下,论述了该计划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出口导向型模式遭遇瓶颈,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国民收入增加会促使纺织业开拓国内市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对策: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东南沿海地区纺织业转型;中小型纺织企业自主创新。对于纺织行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纺织业 成本优势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路径与经验借鉴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绮霞 王志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28,共8页
为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并实现居民收入倍增,除了国内的决策部门和专家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之外,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并吸取其教训。笔者立足于我国日益深化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围绕现阶段我国在2020年实现居民收入倍... 为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并实现居民收入倍增,除了国内的决策部门和专家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之外,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并吸取其教训。笔者立足于我国日益深化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围绕现阶段我国在2020年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现实目标,解析了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核心内容和实施路径,总结该计划对日本经济持续增长所产生的推动效果和负面效应,并比较和分析了中日两国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的异同点。旨在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缓解经济二元结构以扩大有效需求、加大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振兴科技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由注重"强国"转向"富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路径为我国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从而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使人民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收入倍增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实施路径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高速增长”——关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与长期教育计划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忠义 《外国教育研究》 1979年第1期1-12,共12页
战后日本经济,在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后的所谓“战争景气”下,加速其恢复和发展,1955年达到战前最高水平,开始进入所谓“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直到1973年。此时期日本经济的增长率居资本主义世界之前列,年平均在10%以上,其... 战后日本经济,在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后的所谓“战争景气”下,加速其恢复和发展,1955年达到战前最高水平,开始进入所谓“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直到1973年。此时期日本经济的增长率居资本主义世界之前列,年平均在10%以上,其中1960年至1970年即“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期间尤为突出。是什么条件促成这一高速发展呢?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本文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倍增计划 经济高速增长 日本教育 教育计划 六十年代 高中毕业生 日本经济 教育投资 教育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配正义视角下的“收入倍增计划”——基于“收入倍增计划”的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健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1-46,共6页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十年计划,该计划与日本20世纪60年代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有诸多相似之处,这就为人们提供了比较研究的对象。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个"收入倍增计划"虽有诸...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十年计划,该计划与日本20世纪60年代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有诸多相似之处,这就为人们提供了比较研究的对象。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个"收入倍增计划"虽有诸多不同之处,但两者的实质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分配正义。实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计划"的关键是迅速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农业生产率,并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最终目标,但如果过分强调居民收入增幅超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则可能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政府虽然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着重致力于建立和完善政府的权力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分配正义 二元结构 双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的中国收入倍增计划实现对策研究:中日比较视角
11
作者 张璟 郭凤林 王志刚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29,共3页
中国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收入倍增计划对这一转型意义重大,日本曾通过成功实施这一计划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当前鲜有文献对收入倍增计划进行翔实系统的阐述。文章通过对两国收入倍增计划的概念内涵、提出背... 中国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收入倍增计划对这一转型意义重大,日本曾通过成功实施这一计划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当前鲜有文献对收入倍增计划进行翔实系统的阐述。文章通过对两国收入倍增计划的概念内涵、提出背景、面临的争议挑战和实现对策上的对比研究发现,尽管中日两国在实施收入倍增计划时所处的发展阶段相同,面临的主要问题相似,但中国实施收入倍增计划面临的国际环境、国内问题比日本更加复杂和严峻,加之缺乏系统的前期讨论和统一的领导咨询机构,致使实施对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呈现出内容宽泛但不具体,条目众多但不系统,措施全面但重点不突出的局面。最后文章提出可供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倍增计划 中国 日本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应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 被引量:4
12
作者 寇静 朱晓青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23,共3页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存两大突出问题,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和贫富差距拉大。要解决这两大突出问题,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就应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尽快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即按照2011~2020年经济增长翻番的规划要求,实...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存两大突出问题,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和贫富差距拉大。要解决这两大突出问题,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就应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尽快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即按照2011~2020年经济增长翻番的规划要求,实施与之相应的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规划,使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扣除物价影响因素)增长能够与GDP同步增长,使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能够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收入倍增计划 国民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泽喜一提出《十年资产倍增计划》
13
《国际展望》 1984年第14期23-,共1页
6月7日自民党内宏池会长、前外相宫泽喜一发表了《十年资产倍增计划》。该计划认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是日本经济的“第二个飞跃时代”,要充分发发掘日本经济的潜力,使日本的住宅、社会基础设施以及个人资产在10年内翻一番。其具体目标... 6月7日自民党内宏池会长、前外相宫泽喜一发表了《十年资产倍增计划》。该计划认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是日本经济的“第二个飞跃时代”,要充分发发掘日本经济的潜力,使日本的住宅、社会基础设施以及个人资产在10年内翻一番。其具体目标是: 1、住宅:现在平均每户(4口之家)居住面积是86平方米,计划到1995年提高到95平方米。 2、社会基础设施:现在下水道普及率只有33%,计划到1995年提高到60%。城市中人均公园面积现为4.4平方米,1995年将增加为7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增计划 日本经济 社会基础设施 十年 公园面积 内翻 田勇 稻山嘉宽 国民所得 个人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后日本应对经济新常态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岩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2,共7页
经济新常态是指一国经济在经济发展规律作用下发生的阶段性转变。二战后日本经济发生过两次常态性变化,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高速增长新常态和70年代中期开始的中低速增长新常态。日本在应对经济常态性变化的过程中,既有值得借... 经济新常态是指一国经济在经济发展规律作用下发生的阶段性转变。二战后日本经济发生过两次常态性变化,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高速增长新常态和70年代中期开始的中低速增长新常态。日本在应对经济常态性变化的过程中,既有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也有值得吸取的深刻教训。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日本有诸多相似性。总结日本发生的两次常态性变化过程及主要应对策略;结合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日本应对经济新常态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广场协议 科技立国战略 国际经济新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日本“把钱留在农村”的经验
15
《养猪》 2010年第3期2-3,共2页
《环球时报》4月21日刊登蒋丰的文章说,不久前,一位旅日华人企业家在参加完“两会”后向笔者透露,“我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制定一个类似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五年计划’以促进内需,拉动消费”。此言不虚,笔者也认为,日本当... 《环球时报》4月21日刊登蒋丰的文章说,不久前,一位旅日华人企业家在参加完“两会”后向笔者透露,“我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制定一个类似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五年计划’以促进内需,拉动消费”。此言不虚,笔者也认为,日本当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把农民收入与工人收入同比例提高的思路应该值得中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借鉴 农村 国民收入 农民收入 企业家 倍增 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几手“绝招”
16
作者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4年第5期122-122,共1页
日本在倍增计划十年间,所以能够取得被称之为“奇迹”的发展,是和制订与实行了一系列其他国家所未采取的、可以称之为“绝招”的新政策分不开的。例如把能源、原料和粮食都依赖于外国的资源政策;把国家防卫依赖外国以节省军事开支的防... 日本在倍增计划十年间,所以能够取得被称之为“奇迹”的发展,是和制订与实行了一系列其他国家所未采取的、可以称之为“绝招”的新政策分不开的。例如把能源、原料和粮食都依赖于外国的资源政策;把国家防卫依赖外国以节省军事开支的防卫政策,把技术进步依赖于外国的技术引进政策;把企业的相当部分资金依赖于银行超额贷款的金融政策:优先发展一部分带状地区的地区开发政策等等,(注:指连接太平洋沿岸四大原有工业地带的带状地区)都属于这类政策,这些政策大都是和传统观念,传坑政策格格不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经济 高速增长 策格 外国石油 超额贷款 防卫政策 金依 工业地带 部分带 倍增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敎育在經济发展中的作用
17
作者 张虹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68-75,共8页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和高度评价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创建的功绩。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在纪念颁布'学制'九十周年时说:'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其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和高度评价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创建的功绩。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在纪念颁布'学制'九十周年时说:'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其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把教育视为发展经济强有力的重要因素,从而狠抓了培养具有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人材的教育,把开发'人的能力'列入议事日程,他们认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学的创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资本 文部省 教育费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理工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纵横谈之九
18
作者 董福忠 张德昂 《预测》 1985年第1期65-69,共5页
谈谈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战后,日本经济出现“高度成长”的现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视。在探讨其经济迅速发展的“诀窃”时,对于日本在1960~1970年期间执行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都十分感兴趣,请看下表。从表中可知,除了消费... 谈谈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战后,日本经济出现“高度成长”的现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视。在探讨其经济迅速发展的“诀窃”时,对于日本在1960~1970年期间执行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都十分感兴趣,请看下表。从表中可知,除了消费者物价上升率指标未达到之外,“倍增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增计划 日本经济 科学技术 国民收入 预测思路 汉字 发展趋势 信息处理 经济发展战略决策 物价上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乃兴邦之大计
19
《探索(浙江)》 1985年第1期38-,37,共2页
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管理的不断改进,教育的重要性日益被社会各阶层所认识。人们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差距,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差距,而根本的差距是教育。今天,人们... 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管理的不断改进,教育的重要性日益被社会各阶层所认识。人们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差距,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差距,而根本的差距是教育。今天,人们有必要对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一番“再认识”。我们认为,今天的教育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事业 倍增计划 教育的重要性 经济差距 战后日本 科学技术 智囊 社会各阶层 社会功能 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