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势”与人类学的日常语言视角和方法
1
作者 朱晓阳 《社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23,共32页
本文从政治人类学的发问:“不以西方为出发点的‘政治学’何以可能”出发,提出政治生活中的“势”话说蕴含着其他选择途径之观点,进而从日常语言视角人类学入手讨论“势说”政治进路。本文在讨论理解“势说”政治的关键——日常语言视... 本文从政治人类学的发问:“不以西方为出发点的‘政治学’何以可能”出发,提出政治生活中的“势”话说蕴含着其他选择途径之观点,进而从日常语言视角人类学入手讨论“势说”政治进路。本文在讨论理解“势说”政治的关键——日常语言视角论时,受到当代语言人类学和视角论人类学的启示,并特别以当代语言人类学的田野发现和文学翻译的“田野”经验作为支持。基于语言现象学所秉持的反还原论预设,本文将“地势”视为由一些相异成分以“中间链接”而成的“一般图景”,并在最后部分对“地势”作为实地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虽然“势说”政治或“地势”话说与一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根本预设上有所区别,但是在田野调查技术层面,两种范式是相互兼容的。基于此,本文以测度方法为例,对“地势”方法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势 政治人类学 日常语言视角 一目了然/综观演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语言视角的人类学本体论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晓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5,共11页
本文讨论“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这一人类学本体论的进路。对这一进路的介绍从近年来有关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争论开始。本文提出金岳霖的常识实在论与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人类学有内在契合,并对金岳霖的核心概念“势”与地势本体视角的... 本文讨论“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这一人类学本体论的进路。对这一进路的介绍从近年来有关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争论开始。本文提出金岳霖的常识实在论与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人类学有内在契合,并对金岳霖的核心概念“势”与地势本体视角的关联进行论述。本文还对潘光旦的“位育论”与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的关联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 本体论转向 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人世界”:滇池沿岸宗教生活的语言形式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晓阳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共25页
本文从“日常语言视角”讨论基层社会宗教生活中的语言形式。本文认为,直到最近的宗教人类学研究仍然没有触碰到与宗教/信仰生活有关的一个维度,即日常语言述说视角下的宗教/信仰生活。在田野中,我们常常遇到的是“说—做”一体,而非仅... 本文从“日常语言视角”讨论基层社会宗教生活中的语言形式。本文认为,直到最近的宗教人类学研究仍然没有触碰到与宗教/信仰生活有关的一个维度,即日常语言述说视角下的宗教/信仰生活。在田野中,我们常常遇到的是“说—做”一体,而非仅仅“做”宗教。虽然“做宗教”论也包含“说”(例如话语模式和灵验模式),但本文的“说”是与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有关的“言和行”以及“话与事”。这种基于日常语言视角的研究,不仅依赖于长期的田野观察,还需要有当代影音技术作为测度手段。从与宗教生活有关的日常谈话中,我们发现,地方话编织的是一个家人、亲属、乡亲或差序性的生活世界。本文将这种由日常言语编织的人—鬼—物的世界称为“家人世界”。当然,“家人世界”并不是指亲属关系意义上的实际存在,而是对日常交往言谈效果的概念化或表征化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人世界 日常语言视角 本体论转向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