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陆型山谷冰川冰震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老虎沟12号冰川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宇乔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56,共7页
2015年10月,利用便携式宽频带地震仪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上进行了9d的冰震观测,在台站的震动信号中识别出大量与冰川动态特性相关的冰震。根据信号的频率等特征,可将其分为短周期冰震和长周期冰震。短周期冰震的持续时间大多在0.1s以...
2015年10月,利用便携式宽频带地震仪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上进行了9d的冰震观测,在台站的震动信号中识别出大量与冰川动态特性相关的冰震。根据信号的频率等特征,可将其分为短周期冰震和长周期冰震。短周期冰震的持续时间大多在0.1s以下,频谱集中在20~100Hz之间,其数量可达每天6 600个,占所检测到冰震的绝大部分。长周期冰震持续时间可达几十秒至数小时,其地震波形频率集中在0.1~10Hz,观测期间检测到296次长周期冰震。对比冰震发震时间和当地气温发现:气温下降,短周期冰震事件数量快速增加;气温升高,短周期冰震数量逐渐减少。短周期冰震的发震时间分布呈现出以1d为周期变化的特征。利用麦克斯韦模型模拟的冰川在气温影响下的应力变化可以解释观测到的冰震日变性:当气温下降,冰川温度下降,冰体积收缩并产生应变,相应的拉张应力使得冰裂隙破裂而产生短周期冰震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冰震
日变周期
冰裂隙
麦克斯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陆型山谷冰川冰震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老虎沟12号冰川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宇乔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56,共7页
基金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项目资助(CHINARE 03-03
01-03
03-04)
文摘
2015年10月,利用便携式宽频带地震仪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上进行了9d的冰震观测,在台站的震动信号中识别出大量与冰川动态特性相关的冰震。根据信号的频率等特征,可将其分为短周期冰震和长周期冰震。短周期冰震的持续时间大多在0.1s以下,频谱集中在20~100Hz之间,其数量可达每天6 600个,占所检测到冰震的绝大部分。长周期冰震持续时间可达几十秒至数小时,其地震波形频率集中在0.1~10Hz,观测期间检测到296次长周期冰震。对比冰震发震时间和当地气温发现:气温下降,短周期冰震事件数量快速增加;气温升高,短周期冰震数量逐渐减少。短周期冰震的发震时间分布呈现出以1d为周期变化的特征。利用麦克斯韦模型模拟的冰川在气温影响下的应力变化可以解释观测到的冰震日变性:当气温下降,冰川温度下降,冰体积收缩并产生应变,相应的拉张应力使得冰裂隙破裂而产生短周期冰震信号。
关键词
冰川
冰震
日变周期
冰裂隙
麦克斯韦模型
Keywords
glacier
icequake
Laohugou Glacier No.12
diurnal cycle
fracture
Maxwell Model
分类号
P343.62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陆型山谷冰川冰震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老虎沟12号冰川为例
陈宇乔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