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抗战时期日本的对华俘虏政策及其暴行
1
作者 刘峰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80,共12页
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实行的一系列对华俘虏政策及其虐俘、杀俘罪行,实际上是其近代以来畸形发展军事近代化、提倡错误俘虏观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日方曾利用“事变不是战争”“不承认国民政府”等借口切断了中国俘虏从... 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实行的一系列对华俘虏政策及其虐俘、杀俘罪行,实际上是其近代以来畸形发展军事近代化、提倡错误俘虏观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日方曾利用“事变不是战争”“不承认国民政府”等借口切断了中国俘虏从“军令俘虏”向“军政俘虏”转变的通道,使之无法得到国际法的保护并遭到残忍的虐待与屠杀。而到了太平洋战争期间,在正式宣战的状态下,日方重新采用阳奉阴违、言行不一的手法,在表面上整备出了俘虏制度,使之看上去像是在按照国际法行事,实际上却依然延续着以往的反人道罪行,体现出了浓厚的虚伪性。可以说应该对近代日本的俘虏政策,进行彻底的反思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 《海牙公约 日内瓦战俘公约 俘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约公约概况简介
2
作者 邵晏清 《国际商务研究》 1985年第Z1期73-78,共6页
本世纪初期以来,人们一直设想在国际私法关系的某些领域(如商事、经济等)中建立起一种能为各国相互承认和执行的仲裁裁决法则,1958年制订的纽约公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愿望。由于纽约公约在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方面影响广泛、作用... 本世纪初期以来,人们一直设想在国际私法关系的某些领域(如商事、经济等)中建立起一种能为各国相互承认和执行的仲裁裁决法则,1958年制订的纽约公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愿望。由于纽约公约在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方面影响广泛、作用重要,我们有必要对这个世界各主要国家普遍参加的国际公约有所了解。现将这个公约的诞生经过、内容以及世界各国截至1983年止参加公约的经过情况简要介绍如下,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公约 执行仲裁裁决 国际商事 日内瓦公约 互惠 国际公约 缔约国 国际私法 仲裁条款 承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道军事干涉适用国际人道法所面临的困境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伯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69,共4页
随着民族、宗教等矛盾引发一个国家内乱或内战现象的增多,国际社会拟对其进行干涉的需要和压力也不断增加。然而,人道军事干涉在适用国际人道法时还面临诸多困境:人道军事干涉的政治性特征无法满足国际人道法的"人道化"要求... 随着民族、宗教等矛盾引发一个国家内乱或内战现象的增多,国际社会拟对其进行干涉的需要和压力也不断增加。然而,人道军事干涉在适用国际人道法时还面临诸多困境:人道军事干涉的政治性特征无法满足国际人道法的"人道化"要求、人道军事干涉有违国际人道法之人道救援中立原则的情形、人道军事干涉的商业化特征使国际人道法的实施复杂化、现代战争的高科技特征使得人道军事干涉很难遵守国际人道法、国际人道法的严重滞后性使其对人道军事干涉的规范目标可能落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军事干涉 国际人道法 日内瓦公约 中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庭管辖的战争罪与武装冲突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少群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110,共6页
本文介绍了战争与武装冲突的概念及其区别,并根据1945年《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和1946年《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91年《前南国际法庭规约》以及2002年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关于战争罪的规定,探讨了战争法规和惯例是否... 本文介绍了战争与武装冲突的概念及其区别,并根据1945年《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和1946年《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91年《前南国际法庭规约》以及2002年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关于战争罪的规定,探讨了战争法规和惯例是否适用国际性武装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罪 国际性武装冲突 非国际性武装冲突 日内瓦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民参与网络战的法律问题及其规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孔祥 《法治研究》 2013年第5期100-109,共10页
由于互联网的自身特点,网络战使平民卷入其中的概率大增。平民参与网络战使传统国际人道法的区分原则、中立原则、比例原则等受到挑战;在网络战中,平民可能因直接参与敌对行动而成为非法战斗员,进而丧失其在《日内瓦公约》之下的受保护... 由于互联网的自身特点,网络战使平民卷入其中的概率大增。平民参与网络战使传统国际人道法的区分原则、中立原则、比例原则等受到挑战;在网络战中,平民可能因直接参与敌对行动而成为非法战斗员,进而丧失其在《日内瓦公约》之下的受保护地位。为此,根据国际人道法,禁止平民参与网络战,或让平民加入正规军队后再参与网络战等可能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战 非法战斗员 直接参与敌对行动 日内瓦公约 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医学伦理中的友谊、群体和关怀
6
作者 Michael L.Gross 李阳 杨放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6-30,33,共6页
医学伦理禁止医务人员将患者划分等级。然而,在军事中,特别是战争境遇下,由于医疗资源匮乏,其医学伦理却要求首先救助同胞士兵。社群主义者、关怀伦理提出了针对同盟者、朋友和家人的特殊责任:在小群体成员有医疗关怀需求时,不管谁的伤... 医学伦理禁止医务人员将患者划分等级。然而,在军事中,特别是战争境遇下,由于医疗资源匮乏,其医学伦理却要求首先救助同胞士兵。社群主义者、关怀伦理提出了针对同盟者、朋友和家人的特殊责任:在小群体成员有医疗关怀需求时,不管谁的伤势更重,道德都会要求优先治疗同胞士兵,而后才是同盟或敌方士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医学伦理 分配正义 日内瓦公约 公平 社群主义 中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时平民保护的“上海模式”——“难民之父”饶家驹与他的上海难民区 被引量:2
7
作者 苏智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1937年11月,法国人饶家驹以他的博爱、坚韧、独创、才华与责任心,在上海创立战时平民救护的难民区——饶家驹区,延续至1940年6月,保护了30多万中国难民,被称为"难民之父"、"中国之友"。这个"上海模式"推... 1937年11月,法国人饶家驹以他的博爱、坚韧、独创、才华与责任心,在上海创立战时平民救护的难民区——饶家驹区,延续至1940年6月,保护了30多万中国难民,被称为"难民之父"、"中国之友"。这个"上海模式"推广到南京、汉口、广州,乃至法国、德国,并推动日内瓦第四公约的订立,战时保护平民成为各国的共识,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饶家驹的"博爱主义"、"慈善行为"、奉献精神、慈悲情怀的高尚人格,超越了国家、种族、宗教与党派。他的名言是"我将为不幸的人,尽最后的力量!"他是20世纪世界人道主义的光辉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家驹 难民区 战时平民保护 日内瓦第四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票据法述要
8
作者 余振龙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8-49,共2页
一、票据法法系欧洲各国的票据制度,于17世纪始进入成文法时期,19世纪末,主要形成三大法系,即法国法系、德国法系和英国法系。(一)法国是近代票据制度发展中最早推行成文法化的国家.1673年法国路易十四编制的《商事条例》,其第五。
关键词 国际票据法 票据行为 统一法规 支票法 日内瓦公约 大陆法系 法国法 行为地法 国际联盟 成文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害与受害的双重变奏——对朝鲜BC级战犯的审判及其遗留问题
9
作者 祝曙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144,共14页
因日本殖民者在朝鲜实施强制动员计划,许多朝鲜青年被迫或自愿应募为战俘营看守,协助日军看管盟军战俘。日本战败后,盟国为了追究日本法西斯虐待战俘、侵犯人权的罪行,设置军事法庭进行审判,一些战俘营的朝鲜看守作为BC级战犯被起诉和审... 因日本殖民者在朝鲜实施强制动员计划,许多朝鲜青年被迫或自愿应募为战俘营看守,协助日军看管盟军战俘。日本战败后,盟国为了追究日本法西斯虐待战俘、侵犯人权的罪行,设置军事法庭进行审判,一些战俘营的朝鲜看守作为BC级战犯被起诉和审判,129人被判决有罪。朝鲜BC级战犯背负“对日协力者”的名声,遭遇来自亲朋故旧的蔑视,同时给在故乡的亲人带来了不堪承受的精神压力,一些战犯既不能回归祖国,也无法融入日本社会,面临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困境,扮演了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双重角色。他们为了洗刷罪名、恢复名誉、争取合法权益而进行了持久的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BC级战犯 《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 战俘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时强迫失踪与国际人道法的规制考量
10
作者 邵怿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67-75,共9页
有鉴于二战后拉丁美洲各国的广泛使用,强迫失踪早期往往被定义为一项"国家镇压政策",其实质是对于人权大规模、系统的侵害。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强迫失踪与战争及武装冲突的结合开始日益密切化、常态化以及主流化,越来越多... 有鉴于二战后拉丁美洲各国的广泛使用,强迫失踪早期往往被定义为一项"国家镇压政策",其实质是对于人权大规模、系统的侵害。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强迫失踪与战争及武装冲突的结合开始日益密切化、常态化以及主流化,越来越多地被交战方视为一种作战手段来加以使用。虽然当前直接针对强迫失踪行为与相关受害人救济的规制在国际人道法渊源之中依旧处于空白,但总结日内瓦公约及其议定书的相关规定,通过对平民与战俘的拘留程序进行规范,对个人战时家庭生活权与公正司法权的保障,可以从根源上抑制战时强迫失踪的发生,进而最大限度地维护战时基本人权的享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失踪 国际人道法 日内瓦公约 国家行为 家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海上封锁“规则”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群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54-71,I0003,共19页
现代意义的海上封锁是一种经数百年演变而来的制度,其相关国家实践肇始于大航海时代,并随着军事科技及应用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目前认知的“国际规则”。关于海上封锁,尚不存在“公约”之类条约法,其仍主要由习惯国际法调整。从实践历史... 现代意义的海上封锁是一种经数百年演变而来的制度,其相关国家实践肇始于大航海时代,并随着军事科技及应用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目前认知的“国际规则”。关于海上封锁,尚不存在“公约”之类条约法,其仍主要由习惯国际法调整。从实践历史来看,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海上封锁案例占绝大多数,而涉及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海上封锁案例较少,且自二战结束迄今更少有广为认可的具有实效性的“合法”先例。在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适用“海上封锁法”的首要关键是解决交战团体的承认问题,亦当遵守适用于国际性武装冲突的相关封锁“规则”,尤其是“日内瓦四公约”所确立的国际人道法原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皆系“平时法”,在“战时”对于交战各方而言将被海上武装冲突法取代,“封锁区”及周边相关海、空域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与民航空管安排亦难免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封锁 非国际性武装冲突 圣雷莫手册 奥本海国际法 日内瓦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