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多线叠交盾构施工对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0
1
作者 李磊 张孟喜 +1 位作者 吴惠明 王永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6-1043,共8页
针对上海地铁新建11号线先下后上近距离穿越既有4号线,形成三层隧道四线叠交的特殊工况,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考虑既有隧道周围土压力的分布规律,研究了盾构下穿施工时土仓压力和注浆压力以及上穿施工时压重范围... 针对上海地铁新建11号线先下后上近距离穿越既有4号线,形成三层隧道四线叠交的特殊工况,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考虑既有隧道周围土压力的分布规律,研究了盾构下穿施工时土仓压力和注浆压力以及上穿施工时压重范围和压重量对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下穿施工结束时,既有隧道的沉降量不随土仓压力比的改变而改变,但随注浆压力比的减小而增大;上穿施工应采取压重措施预防既有隧道的上浮和局部隆起变形,宜遵循新建隧道同步压重为主,既有隧道压重为辅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叠交隧道 盾构施工 土仓压力 注浆压力 既有隧道变形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上跨施工对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赵宇鹏 陈道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25-1530,共6页
文章针对昆明新建地铁4号线双线盾构隧道上跨既有6号线双线隧道,形成两层四线叠交的特殊工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盾构上跨施工引起既有隧道纵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土仓压力、注浆压力及径向环形注浆... 文章针对昆明新建地铁4号线双线盾构隧道上跨既有6号线双线隧道,形成两层四线叠交的特殊工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盾构上跨施工引起既有隧道纵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土仓压力、注浆压力及径向环形注浆加固对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盾构二次穿越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小于盾构单次穿越;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的夹角越小,既有隧道受新建隧道施工的影响越大;既有隧道的竖向位移不随土仓压力的改变而变化,但随注浆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采取对既有线周围土体进行径向环形注浆加固的方式可显著减小既有线隧道管片的变形。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地质条件下多线叠交盾构施工设计以及隧道加固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叠交隧道 上跨施工 土仓压力 注浆压力 既有隧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盾构不同穿越形式对既有隧道扰动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有成 张孟喜 +2 位作者 李磊 吴惠明 张晓清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3-585,共13页
以上海某实际隧道叠交段土层分布为背景,采用3维有限元方法对新建隧道分别以先下后上夹穿、下穿和上穿3种形式穿越既有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在每种穿越形式下既有隧道的变形,给出了每种穿越形式下控制既有隧道变形的合理措施.研... 以上海某实际隧道叠交段土层分布为背景,采用3维有限元方法对新建隧道分别以先下后上夹穿、下穿和上穿3种形式穿越既有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在每种穿越形式下既有隧道的变形,给出了每种穿越形式下控制既有隧道变形的合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盾构开挖过程中,既有隧道圆形断面不仅出现变形,而且也出现了扭转;新建隧道先下后上夹穿既有隧道的控制重点不是既有隧道最终沉降,而是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最大沉降值;下穿形式下,控制重点为既有隧道最终状态沉降曲线;上穿形式下,控制重点为既有隧道的大幅度上浮.同时对比了实测和模拟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研究成果为地铁叠交段穿越形式的选择、施工及既有隧道保护技术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维有限元方法 上穿 下穿 先下后上夹穿 既有隧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直径盾构不同角度下穿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杨芝璐 张孟喜 +2 位作者 肖晓春 吴惠明 包蓁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8,共7页
研究超大直径隧道不同角度下穿既有隧道对其变形的影响,对超大直径盾构施工控制尤为重要。以上海市北横通道盾构下穿地铁11号线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超大直径盾构施工引起的既有双线隧道变形,得到不... 研究超大直径隧道不同角度下穿既有隧道对其变形的影响,对超大直径盾构施工控制尤为重要。以上海市北横通道盾构下穿地铁11号线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超大直径盾构施工引起的既有双线隧道变形,得到不同叠交角度下既有隧道变形规律。超大直径盾构施工会导致既有隧道在叠交范围内产生沉降,叠交范围两侧出现上浮,使既有隧道衬砌呈倾斜的“竖鸭蛋”形状。叠交角度是影响既有隧道变形的重要因素,角度越小,既有隧道变形越大。叠交角度的存在还会使既有隧道在叠交环两侧产生不对称竖向变形,角度越小,变形差异越大,且既有隧道在靠近掘进方向一侧会产生较大上浮。因此,超大直径盾构以较小角度穿越既有隧道时可对叠交范围和靠近掘进方向一侧的既有隧道进行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隧道 盾构隧道 不同叠交角度 既有隧道变形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