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唐昌辉 周坤 张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1-1277,共7页
为探讨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状况,采用试验手段研究5根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1根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和1根型钢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通过详细分析其裂缝形态、受力性能及无黏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变化规律,基于钢筋混... 为探讨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状况,采用试验手段研究5根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1根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和1根型钢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通过详细分析其裂缝形态、受力性能及无黏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变化规律,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提出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 应力增量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潘钻峰 葛雄 +1 位作者 张海鹏 曾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3,共11页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在实际工程中,裂缝控制要求较为严格,容易出现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配筋过多,进而导致梁端承载力过剩,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3种不同连接...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在实际工程中,裂缝控制要求较为严格,容易出现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配筋过多,进而导致梁端承载力过剩,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3种不同连接形式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节点,通过6个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抗裂等级(影响梁预应力筋数量)、梁柱节点形式对节点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刚度退化等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连接形式的6个试件均发生了“梁端弯剪破坏”,而节点和柱破坏轻微,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通过使用型钢混凝土柱实现了“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目标,试件延性和耗能能力较好;二级抗裂的节点试件强度退化、割线刚度退化较三级抗裂更快,抗震性能稍差;三种形式的节点中,形式2节点的强度退化、刚度退化较慢,抗震性能较好,且施工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型钢混凝土 节点 抗震性能 反复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作用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支梁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傅传国 王玉镯 +1 位作者 于德帅 韩建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进行了两根足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支梁在火灾高温和竖向恒定加载耦合作用下的耐火性能试验,分析了试验梁的温度场分布规律、竖向变形特点和承载性能劣化过程。通过在试验梁端部预设压力传感器,实测了升温过程中梁端部预压力与升温时间... 进行了两根足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支梁在火灾高温和竖向恒定加载耦合作用下的耐火性能试验,分析了试验梁的温度场分布规律、竖向变形特点和承载性能劣化过程。通过在试验梁端部预设压力传感器,实测了升温过程中梁端部预压力与升温时间的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预压力对火灾高温作用较为敏感,当标准升温100 min时预压力已降至初始预压力的一半,试验中一根梁出现了侧向弯曲变形。因此,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高温作用下应考虑构件可能的侧向变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型钢混凝土 抗火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纤维筋有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孟履祥 陶学康 +1 位作者 关建光 徐福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8,36,共10页
对以芳纶纤维筋为有黏结预应力筋、环氧涂层钢筋为非预应力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研究,共进行了10根梁从混凝土开裂、裂缝开展直至梁受弯破坏的全过程试验。测定了梁的开裂弯矩,梁截面应变分布,变形的发展,裂缝出现、发... 对以芳纶纤维筋为有黏结预应力筋、环氧涂层钢筋为非预应力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研究,共进行了10根梁从混凝土开裂、裂缝开展直至梁受弯破坏的全过程试验。测定了梁的开裂弯矩,梁截面应变分布,变形的发展,裂缝出现、发展及分布情况,提出区分芳纶纤维筋破断及混凝土压坏的界限等效配筋率或界限中和轴高度,推导出芳纶纤维筋拉断和混凝土压坏同时发生,混凝土压坏、芳纶纤维筋未拉断及芳纶纤维筋拉断、混凝土未压坏等情况的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并提出芳纶纤维筋有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短期刚度及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筋 环氧涂层钢筋 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受弯承载力 短期刚度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左志亮 张帆 +5 位作者 罗赤宇 黄冠文 蚁原野 陈庆军 蔡健 于方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78,共10页
为研究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长期荷载与腐蚀共同作用下的耐久性能,文章进行了14根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及普通混凝土梁在荷载与氯盐干湿循环共同作用下的侵蚀试验,总结了荷载比、预应力度、干湿循环时间对不同受力部位的氯离子浓度沿... 为研究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长期荷载与腐蚀共同作用下的耐久性能,文章进行了14根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及普通混凝土梁在荷载与氯盐干湿循环共同作用下的侵蚀试验,总结了荷载比、预应力度、干湿循环时间对不同受力部位的氯离子浓度沿深度分布和钢筋锈蚀的影响规律,以及荷载比和干湿循环时间对氯离子输运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梁中施加预应力能有效减缓氯离子的渗透速度,增强构件的抗氯盐腐蚀能力;相同深度处的氯离子浓度随荷载比的增大而增大、干湿循环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与跨中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与荷载比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荷载作用加速了钢筋锈蚀的进程;在裂缝控制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承担更大荷载比的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钢筋锈蚀程度与无预应力梁相当,体现出更佳的耐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预应力混凝土 共同作用 氯离子浓度 氯离子扩散系数 钢筋锈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500MPa钢筋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建民 潘邢华 张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49,共11页
500MPa钢筋是我国现阶段大力推广的受力钢筋,其构件的抗震性能研究尤为重要。通过9根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及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配置500MPa钢筋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梁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包括梁的滞回性能、骨... 500MPa钢筋是我国现阶段大力推广的受力钢筋,其构件的抗震性能研究尤为重要。通过9根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及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配置500MPa钢筋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梁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包括梁的滞回性能、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刚度退化、耗能性能等。研究了换算配筋率、有效预应力、预应力筋合力点到构件边缘距离、预应力强度比、受压钢筋配筋量等参数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评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有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相关规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MPA钢筋 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温下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谢剑 丁衎然 +1 位作者 韩晓丹 于敬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9-75,91,共8页
为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超低温下的安全使用,借助超低温冷库和自制保温-加载装置,在不同温度点(20℃、-40℃、-70℃、-100℃)下对不同张拉控制应力(0fptk、0.75fptk)的12根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 为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超低温下的安全使用,借助超低温冷库和自制保温-加载装置,在不同温度点(20℃、-40℃、-70℃、-100℃)下对不同张拉控制应力(0fptk、0.75fptk)的12根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在超低温下仍能较好地符合平截面假定;在试件开裂前,梁的刚度受温度和预应力度的影响较小,而试件开裂后,梁的刚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提高;低温下,预应力仍能有效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抗弯刚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试件开裂荷载呈直线上升,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呈加速上升,但其提高程度小于开裂荷载,试件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的比值增大,变形性能降低;考虑材料低温效应后,代入规范公式得到的极限承载力是可靠的,而开裂荷载计算值较实测值大,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预应力 混凝土 超低温 受弯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长期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国辉 胡佳星 +1 位作者 张锴 张贤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7-111,共5页
通过4根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长期受力性能试验,对其挠度和应变进行约400d的测试,并对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比较。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对6根圆形徐变柱进行约700d的长期... 通过4根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长期受力性能试验,对其挠度和应变进行约400d的测试,并对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比较。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对6根圆形徐变柱进行约700d的长期徐变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应变实测数据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试验全过程中,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有较大的挠度、应变实测值,在持荷378d时,矩形、T形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实测数据分别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偏大9%、5%。卸载稳定后,矩形、T形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实测数据分别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偏大10%、4%,表明缓黏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具有足够的黏结力,具有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 预应力混凝土 收缩徐变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截面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楼铁炯 陶伟明 +1 位作者 郭乙木 王振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66-1469,共4页
建立了基于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的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任意截面无黏结梁整个加载历史的非线性结构响应.无黏结筋的效应以等效节点荷载替代,由此可按普通有黏结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分析,其截面内力由外荷载和... 建立了基于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的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任意截面无黏结梁整个加载历史的非线性结构响应.无黏结筋的效应以等效节点荷载替代,由此可按普通有黏结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分析,其截面内力由外荷载和无黏结筋等效节点荷载共同引起.利用修正的Rodriguez截面分析模型,混凝土的贡献通过边界顶点定义的梯形单元来实现.导出了任意截面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的标准有限元公式.无黏结试验梁的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结 预应力混凝土 有限元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琨 时金雨 +1 位作者 徐冠普 顾明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4-262,共9页
目的提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实现此类节点的工程应用。方法建立预应力及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框架中节点试件的数值模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研究预应力度、轴压比、型钢腹... 目的提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实现此类节点的工程应用。方法建立预应力及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框架中节点试件的数值模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研究预应力度、轴压比、型钢腹板厚度、钢板配箍率及角钢配钢率对试件柱顶水平荷载-曲线和节点核心区剪力-剪切变形的影响。结果提高预应力度、角钢配钢率和型钢腹板厚度以及配箍率均可一定程度提高节点核心区的受剪承载力,其中腹板的厚度对抗剪承载力影响最明显;随着轴压比的增加,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增加并不显著,但水平峰值荷载对应的位移在减小,下降段延性在降低。结论建立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应用于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型钢混凝土 角钢混凝土 受剪承载力 框架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静载及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忠平 戴公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18,共6页
为了探究疲劳荷载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服役性能的影响,设计了2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分别对其进行静载破坏试验以及实桥等效应力水平下疲劳200万次后的静载破坏试验。通过测试型钢截面应变、梁体变形等分析了疲劳荷载作用对梁体刚度、... 为了探究疲劳荷载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服役性能的影响,设计了2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分别对其进行静载破坏试验以及实桥等效应力水平下疲劳200万次后的静载破坏试验。通过测试型钢截面应变、梁体变形等分析了疲劳荷载作用对梁体刚度、裂缝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破坏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条件控制;疲劳作用后裂缝发展速度加快,裂缝宽度明显增大,用裂缝宽度作控制指标则疲劳作用使梁的承载力降低了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服役性能 试验研究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疲劳加载 裂缝宽度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张无黏结预应力BFRP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飞渭 李炳宏 +3 位作者 江世永 胡显奇 王兰民 石钱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84,共6页
采用后张法,制作了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筋(BFRP筋)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BFRP筋无黏结全预应力梁以及对比用BFRP筋非预应力梁,对其受弯性能进行对比试验,并对BFRP筋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梁中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对受弯性能的影响进行... 采用后张法,制作了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筋(BFRP筋)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BFRP筋无黏结全预应力梁以及对比用BFRP筋非预应力梁,对其受弯性能进行对比试验,并对BFRP筋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梁中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对受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BFRP筋施加预应力,可以明显提高梁的抗裂度,有效减小梁的挠度和裂缝宽度,改善BFRP筋混凝土梁的正常使用性能;与全预应力梁相比,配置有非预应力钢筋的部分预应力BFRP筋梁的延性更好;且随着非预应力钢筋配筋率的增加,梁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随之提高,裂缝间距、极限裂缝宽度则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筋 混凝土 无黏结 预应力 部分预应力 后张法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变参数受力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志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137,共6页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的可靠性是保证框架结构安全的关键。以呼和浩特东站站房为例,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节点有限元模型,通过变参数分析,研究了节点区加强环板设置方式、厚度及预应力筋截断位置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的可靠性是保证框架结构安全的关键。以呼和浩特东站站房为例,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节点有限元模型,通过变参数分析,研究了节点区加强环板设置方式、厚度及预应力筋截断位置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设置内外加强环板并进行圆弧过渡可有效降低环板的应力集中;预应力筋在2. 5倍型钢梁高以外截断时,预应力筋的截断位置对节点的受力影响不大;在设计荷载作用下节点呈非线性弹性变化,具有很好的承载力和刚度,且梁内箍筋最大应力值出现在梁端加强区以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 节点 变参数 受力分析 铁路客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承载力性能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钧 李世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9,共8页
目的研究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构件受力性能,进一步扩展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构件工程应用范围.方法通过对已有试验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建模分析,验证建模分析可靠性.设计7根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构件,考虑到型钢翼缘... 目的研究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构件受力性能,进一步扩展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构件工程应用范围.方法通过对已有试验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建模分析,验证建模分析可靠性.设计7根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构件,考虑到型钢翼缘对混凝土的约束效应的影响,将混凝土分为"核心"区与"非核心"区,采用不同的本构关系模型,以综合配筋率β、型钢含钢量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参数变量,分析加载过程中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力学特性.结果综合配筋率为1. 34%的梁构件比综合配筋率为1. 04%的梁构件承载力提高19. 3%;型钢含钢量为2. 36%梁构件相比为1. 93%梁构件承载力提高11. 3%;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改变对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承载力影响不大.结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构件建模分析中,采用考虑核心约束作用的新型建模分析方法,模拟结果更为精确,为工程实践提供依据的同时,也为大尺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更广泛的技术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核心约束 受弯承载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斜向交汇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建龙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7-151,共5页
结合某大型铁路旅客站房高架候车厅楼盖结构,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及HyperMesh网格划分功能对楼盖结构复杂的斜向交汇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进行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节点具有很好的承载力和刚度,各受力单元间具有良... 结合某大型铁路旅客站房高架候车厅楼盖结构,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及HyperMesh网格划分功能对楼盖结构复杂的斜向交汇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进行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节点具有很好的承载力和刚度,各受力单元间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同时为缩尺模型试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采用1∶4缩尺模型试验,对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节点的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可实现"强节点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 数值分析 协同工作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张拉摩阻力试验及浅析
16
作者 付强 舒竹柏 +1 位作者 周红梅 刘婷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1-53,共3页
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预应力体系,在工程设计中,其张拉摩阻力如何取值是工程技术人员一直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文基于4根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的受弯试验研究,提出测试张拉摩阻力效应的方法,给出了采用后张法一端张拉时,... 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预应力体系,在工程设计中,其张拉摩阻力如何取值是工程技术人员一直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文基于4根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的受弯试验研究,提出测试张拉摩阻力效应的方法,给出了采用后张法一端张拉时,30d左右龄期的缓黏结预应力梁折线型预应力钢绞线所需克服的摩阻力范围,其中摩阻力平均值为9.78kN/m,摩阻力范围为7.32-11.02kN/m,为设计缓黏结预应力连续受弯构件时,考虑摩阻力的效应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预应力混凝土 连续 试验研究 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迪 王连广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8-40,共3页
为了研究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工作性能,采用纤维模型法编制非线性分析程序,通过绘制曲线的方法,更直观的来研究其荷载与变形的关系。以混凝土强度等级,作用点至截面形心的距离,长细比以及构件的含钢率作为主要研究参... 为了研究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工作性能,采用纤维模型法编制非线性分析程序,通过绘制曲线的方法,更直观的来研究其荷载与变形的关系。以混凝土强度等级,作用点至截面形心的距离,长细比以及构件的含钢率作为主要研究参数来分析其对荷载-变形关系曲线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含钢率的增加会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偏心距和长细比的增大会大幅度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结预应力 型钢混凝土 偏心受压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中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林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8-751,共4页
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最近几年多应用于大跨度、大空间建筑中。有黏结预应力技术可以解决大跨度混凝土梁的挠度和抗裂问题,同时也大大减小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及钢筋的用量,提高了结构的使用空间,降低了工程造价。文章结合实... 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最近几年多应用于大跨度、大空间建筑中。有黏结预应力技术可以解决大跨度混凝土梁的挠度和抗裂问题,同时也大大减小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及钢筋的用量,提高了结构的使用空间,降低了工程造价。文章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为施工人员掌握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张有黏结预应力 混凝土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应力传递机理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长海 黄思凝 +2 位作者 战永亮 周洋 孙枭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了研究对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力传递机理,于工程现场选取一根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作为试验监测对象,寻找监测过程中混凝土的应力变化规律,得出试验梁混凝土的应力传递机理,并与传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传递规律进行简单对比... 为了研究对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力传递机理,于工程现场选取一根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作为试验监测对象,寻找监测过程中混凝土的应力变化规律,得出试验梁混凝土的应力传递机理,并与传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传递规律进行简单对比;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验梁进行建模,对试验梁在张拉阶段和缓黏结剂黏结硬化阶段进行模拟计算,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同时模拟试验梁正常使用过程中受力情况,分析试验梁危险截面并提前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预应力混凝土 应力传递 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荷载作用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宽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韩基刚 宋玉普 常继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977-3985,共9页
为了模拟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PPC)梁疲劳裂缝扩展过程,建立在疲劳荷载作用下PPC梁裂缝宽度数值计算模型。首先,以静载黏结应力-滑移关系为基础,提出非预应力钢筋疲劳黏结应力-滑移关系;然后给出疲劳荷载... 为了模拟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PPC)梁疲劳裂缝扩展过程,建立在疲劳荷载作用下PPC梁裂缝宽度数值计算模型。首先,以静载黏结应力-滑移关系为基础,提出非预应力钢筋疲劳黏结应力-滑移关系;然后给出疲劳荷载作用下开裂截面非预应力钢筋应力计算方法,重点考虑不同类型受拉钢筋之间的应力重分布、累计残余应变(混凝土和非预应力钢筋)及受拉钢筋面积损伤的影响。最后,基于黏结-滑移理论,建立疲劳裂缝宽度计算模型,并利用2组(H1和H2组)PPC梁疲劳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宽度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对于低配筋率的H1组试验梁而言,利用该模型得到的裂缝宽度相对保守,因此,适于PPC构件的抗疲劳设计及验算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裂缝宽度 疲劳黏结应力-滑移关系 钢筋应力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