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黏性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解析解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闫超 晏鄂川 +4 位作者 陆文博 丛璐 朱存金 李兴明 叶世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13-2520,共8页
经典土压力理论的应用是基于半无限土体,但当墙后土体范围有限时经典土压力理论可能就不再适用,出现有限土体土压力问题。针对较复杂条件下无黏性土的有限土体土压力问题,建立了计算模型,并采用薄层单元法推导出解析公式,证明经典的郎... 经典土压力理论的应用是基于半无限土体,但当墙后土体范围有限时经典土压力理论可能就不再适用,出现有限土体土压力问题。针对较复杂条件下无黏性土的有限土体土压力问题,建立了计算模型,并采用薄层单元法推导出解析公式,证明经典的郎肯土压力和库仑土压力皆为所提出的新公式的特解。在综合考虑不同计算条件后,制定土压力计算流程,涵盖了各个条件下土压力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分析表明:极限破裂角不为定值,随计算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有限土体时,所提新公式解与库仑解较接近;出现有限土体时,新公式解趋近于模拟解,从而证明了新公式解的合理性。此时与库仑解相比,则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土体 主动土压力 无黏性 极限破裂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土管涌出砂与渗透性非均匀发展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亮 张红宇 +3 位作者 雷文 梁越 季纯波 王晨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32-1439,共8页
管涌对堤防与大坝的危害严重而常见,但对管涌发生后期细颗粒涌出以及地基土体渗透性非均匀发展的研究不够深入。由于管涌发生发展的随机性和复杂性,通过自行设计试验装置,在特定试验条件下,利用3组级配不同孔隙比变化的12种试样,从测压... 管涌对堤防与大坝的危害严重而常见,但对管涌发生后期细颗粒涌出以及地基土体渗透性非均匀发展的研究不够深入。由于管涌发生发展的随机性和复杂性,通过自行设计试验装置,在特定试验条件下,利用3组级配不同孔隙比变化的12种试样,从测压管水头、流量、渗透系数、细颗粒变化趋势、累计涌砂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渗透系数、孔隙比、试样内部细颗粒运动趋势和剩余细颗粒含量等的变化规律;结合理论计算,揭示试样内部细颗粒运动趋势、剩余细颗粒含量以及渗透系数非均匀变化的相关关系;利用渗透系数与孔隙率的关系,推导出上游水头固定下的累计涌砂量随时间变化的理论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无黏性 涌砂量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土压缩曲线的一种数学模式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颜辉 朱俊高 +1 位作者 张宗亮 刘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33-3037,3042,共6页
总结和分析了已有考虑状态相关的无黏性土压缩曲线数学模式做了。进行了不同初始密度砂土的等向压缩试验,提出了一个新的状态相关压缩曲线数学模式。该数学模式能够反映无黏性土不同初始状态等向压缩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参数物理意义明... 总结和分析了已有考虑状态相关的无黏性土压缩曲线数学模式做了。进行了不同初始密度砂土的等向压缩试验,提出了一个新的状态相关压缩曲线数学模式。该数学模式能够反映无黏性土不同初始状态等向压缩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参数物理意义明确、试验确定方法简单、方便。利用4种不同砂土的等向压缩试验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数学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模式可应用于一般应力、应变条件下状态相关本构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相关 无黏性 压缩曲线 数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土坝漫顶溃决过程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段文刚 杨文俊 +1 位作者 王思莹 李利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8-72,共5页
以室内试验为技术手段,以无黏性非连续宽级配沙砾料土坝为研究对象,首次尝试采用"埋入式轻型冲蚀捕捉器"动态记录溃决过程。在上游恒定来流量30 L/s条件下,研究了洪水漫顶条件下坝体(1 m高)的冲蚀过程和溃口水力要素变化过程... 以室内试验为技术手段,以无黏性非连续宽级配沙砾料土坝为研究对象,首次尝试采用"埋入式轻型冲蚀捕捉器"动态记录溃决过程。在上游恒定来流量30 L/s条件下,研究了洪水漫顶条件下坝体(1 m高)的冲蚀过程和溃口水力要素变化过程。明确提出了坝体溃决过程的4个阶段:即侵蚀沟形成发育阶段(下游坡面侵蚀缓慢渐进)→"多级跌坎"冲刷阶段(下游坡面冲蚀能力逐渐加大)→"瀑布状跌落水流"冲蚀阶段(坝体快速溃塌)→坝体冲蚀趋于稳定阶段。初步分析了坝体溃决的机理,揭示了冲蚀过程的非均衡性和溃口水力要素的强非恒定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溃决 试验研究 无黏性 多级跌坎 瀑布状水流 坝体冲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土管涌的临界流速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正信 陈建生 +1 位作者 陈亮 叶合欣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5,共3页
根据多孔介质中的变截面管模型,分析单个颗粒在孔隙通道中的受力情况,建立力的平衡方程,从而推导出管涌发生时的水流临界流速公式。结合试验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当作用于水流的拖曳力与静水压力的作用大于阻碍其运动的作用时,认为可动... 根据多孔介质中的变截面管模型,分析单个颗粒在孔隙通道中的受力情况,建立力的平衡方程,从而推导出管涌发生时的水流临界流速公式。结合试验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当作用于水流的拖曳力与静水压力的作用大于阻碍其运动的作用时,认为可动颗粒开始起动。算例分析表明,运用临界流速公式能够准确地预测土体的管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 管涌 临界流速 颗粒级配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粗粒土直接剪切试验的强度尺寸效应 被引量:12
6
作者 谭彩 王琛 +1 位作者 吴勇 李文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94-99,共6页
为研究无黏性粗粒土直接剪切试验的强度尺寸效应,采用相同试样尺寸直剪仪对不同最大粒径无黏性粗粒土进行直剪试验。试验土料最大粒径分别为40、20、10、5和2 mm,各组土料具自相似质量分形结构以保证土料孔隙特征相同,并采用预先植入竖... 为研究无黏性粗粒土直接剪切试验的强度尺寸效应,采用相同试样尺寸直剪仪对不同最大粒径无黏性粗粒土进行直剪试验。试验土料最大粒径分别为40、20、10、5和2 mm,各组土料具自相似质量分形结构以保证土料孔隙特征相同,并采用预先植入竖直锡丝的方法测量剪切带宽度。结果表明:随最大粒径增大,剪切带宽度和强度增大,且当最大粒径大于试样高度的1/20时,产生明显的强度尺寸效应现象;咬合力c和内摩擦角φ随试样高度与最大粒径比值的增大而减小,且与其对数呈明显的线性关系;随最大粒径增大,强度尺寸效应逐渐明显的原因为剪切带内颗粒数减少,颗粒间接触力强力链容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 尺寸效应 剪切试验 剪切带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管涌型土的BP神经网络判别法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正信 陈建生 陈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6-540,共5页
运用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NNT)建立无黏性管涌型土的预测模型,并分别以试验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该段土样的渗透破坏形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规范及试验所得结果相同,说明了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运用于无黏性... 运用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NNT)建立无黏性管涌型土的预测模型,并分别以试验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该段土样的渗透破坏形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规范及试验所得结果相同,说明了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运用于无黏性管涌型土预测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无黏性 管涌型土 管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3D)的无黏性土渗流临界水力梯度模拟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凤元 梁力 +1 位作者 樊赟赟 王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8-432,共5页
为了实现渗流作用下无黏性土临界水力梯度的计算,应用PFC3D中的渗流模型,对渗流实验算例进行了数值计算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用来模拟渗流问题是正确和有效的.对不同颗粒摩擦系数下的无黏性颗粒模型进行了渗流破... 为了实现渗流作用下无黏性土临界水力梯度的计算,应用PFC3D中的渗流模型,对渗流实验算例进行了数值计算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用来模拟渗流问题是正确和有效的.对不同颗粒摩擦系数下的无黏性颗粒模型进行了渗流破坏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黏性土的渗流临界水力梯度随着颗粒摩擦系数增加而增大;计算结果与使用经验公式计算所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对渗流临界水力梯度模拟计算的正确有效性.而相较经验公式,应用PFC3D进行渗流数值计算适用于更为复杂的工程和地质条件,因而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可为复杂条件下的渗透稳定计算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 渗流 临界水力梯度 颗粒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土中剪切带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30
9
作者 蔡正银 李相菘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提出了无黏性土中剪切带的形成机理 ,并利用耦合的有限元数值分析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剪切带的形成与材料本身的软化特性密切相关。剪切带形成后 ,土体中存在两种变形模式 :剪切带内土的特性表现为应变软化 ,而其他部分的土体表现为卸载... 提出了无黏性土中剪切带的形成机理 ,并利用耦合的有限元数值分析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剪切带的形成与材料本身的软化特性密切相关。剪切带形成后 ,土体中存在两种变形模式 :剪切带内土的特性表现为应变软化 ,而其他部分的土体表现为卸载。此外 ,剪切带内土体的体积变形比其他部分的体积变形大得多。当剪应变超过某一水平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带 无黏性 数值分析 临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各向异性无黏性土三维强度准则 被引量:7
10
作者 吕玺琳 黄茂松 钱建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5-949,共5页
忽略黏性项,采用椭圆型角隅函数对Mohr-Coulomb准则进行三维化,建立了适合于无黏性土的三维强度准则,该准则能合理反映峰值内摩擦角随中主应力比的变化特性。以垂直与平行于土体沉积面方向的强度之比引入层状各向异性系数,并根据主应力... 忽略黏性项,采用椭圆型角隅函数对Mohr-Coulomb准则进行三维化,建立了适合于无黏性土的三维强度准则,该准则能合理反映峰值内摩擦角随中主应力比的变化特性。以垂直与平行于土体沉积面方向的强度之比引入层状各向异性系数,并根据主应力轴与土体沉积面方向关系修正角隅函数,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层状各向异性无黏性土的三维强度准则。通过研究其偏平面形状及峰值内摩擦角与中主应力比关系随层状各向异性系数的变化特性,表明该准则描述层状各向异性无黏性土强度的适用性。通过预测两组砂土真三轴试验结果,进一步地证实所提出强度准则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 强度准则 层状各向异性 中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土强夯加固效果定量估算的拟静力分析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罗嗣海 龚晓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0-486,共7页
提出了强夯锤–土接触面"等效拟静力"的概念;从功能原理推导了用土质参数表达的等效拟静力公式;基于压密分布的近似假设,建立了任意夯击击数时的夯坑深度和夯点下不同深度处的相对密度计算公式,进而可确定无黏性土夯后土的设... 提出了强夯锤–土接触面"等效拟静力"的概念;从功能原理推导了用土质参数表达的等效拟静力公式;基于压密分布的近似假设,建立了任意夯击击数时的夯坑深度和夯点下不同深度处的相对密度计算公式,进而可确定无黏性土夯后土的设计控制指标(如标准贯入击数)的深度剖面;初步探讨了计算中涉及的若干参数取值;最后,用若干实例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 强夯 加固效果 拟静力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土管涌出砂及流量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建生 何海清 +3 位作者 王霜 曾明明 王婷 何文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3-630,共8页
管涌对堤防工程的危害极为严重,人类对管涌的认识也逐渐加深。目前,对管涌破坏开始的条件及其破坏后通道贯通的后果了解较多,然而,因其破坏及发展机制的复杂性,对于管涌发生后涌砂及流量的研究并不深入。通过自行设计的室内模型,改变上... 管涌对堤防工程的危害极为严重,人类对管涌的认识也逐渐加深。目前,对管涌破坏开始的条件及其破坏后通道贯通的后果了解较多,然而,因其破坏及发展机制的复杂性,对于管涌发生后涌砂及流量的研究并不深入。通过自行设计的室内模型,改变上覆黏土的厚度对3组土性相同的无黏性土试样进行试验。对测压管水头、通道范围、涌砂量和流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孔隙率、渗透系数以及流量的变化规律,发现涌砂随时间变化满足非线性关系——Boltzmann模型。最后,利用渗透系数与孔隙率以及孔隙率与累计涌砂量的关系,推导并验证了流量随时间变化的理论公式。这对于认识管涌和有效控制管涌发展以及减灾避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 管涌 黏土层 渗透系数 涌砂量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降雨下无黏性土坡破坏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缪海波 柴少峰 王功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0-308,共9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室内水槽模型试验系统,对日本#6,#7和#8硅砂试样开展了固定降雨强度(90 mm/h)下诱发无黏性土坡破坏的模型试验;描述了强降雨条件下无黏性土坡的破坏过程,探讨了坡体厚度、前缘卸荷、土样颗粒尺寸及细颗粒含量对破坏过程... 利用自行研制的室内水槽模型试验系统,对日本#6,#7和#8硅砂试样开展了固定降雨强度(90 mm/h)下诱发无黏性土坡破坏的模型试验;描述了强降雨条件下无黏性土坡的破坏过程,探讨了坡体厚度、前缘卸荷、土样颗粒尺寸及细颗粒含量对破坏过程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土坡破坏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在持续强降雨作用下,无黏性土坡的破坏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入渗、初始破坏与主要破坏阶段。②主要破坏阶段拉裂缝自坡脚向坡体中部、坡肩及坡顶渐次出现,且破坏模式受土颗粒尺寸和细颗粒含量的控制,控制机制为土体剪胀效应的强弱。③坡体厚度越小,其破坏过程的持续时间越短,但滑动距离和速率也将越小;前缘卸荷可加速土坡的破坏,并使其具有更长的滑动距离和更大的滑动速率。④当饱和土坡加速变形时,滑动面处会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进而诱发突然滑动。与此同时,滑动面处的孔隙水压力由于坡体厚度减小和剪胀效应的发生而急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土坡 影响因素 降雨入渗 孔隙水压力 剪胀效应 水槽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粗粒土强度的三轴尺寸效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谭彩 吴勇 +2 位作者 万里 王琛 李文涛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810-813,共4页
为研究粗粒土抗剪强度的三轴尺寸效应,进行了相同试样尺寸条件下不同最大粒径无黏性粗粒土的三轴压缩试验。试样直径101 mm,试验土料最大粒径分别为2 mm,5 mm,10 mm,20mm,40 mm,且具有自相似分形结构以避免几何填充特性对尺寸效应的影... 为研究粗粒土抗剪强度的三轴尺寸效应,进行了相同试样尺寸条件下不同最大粒径无黏性粗粒土的三轴压缩试验。试样直径101 mm,试验土料最大粒径分别为2 mm,5 mm,10 mm,20mm,40 mm,且具有自相似分形结构以避免几何填充特性对尺寸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最大粒径增大,无黏性粗粒土的抗剪强度增大,线性和非线性抗剪强度参数皆有增大的趋势;当最大粒径大于试样直径的1/5时,三轴试验中无黏性粗粒土的抗剪强度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粗粒土 尺寸效应 抗剪强度 最大粒径 质量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土中钻孔径向卸荷收缩理论解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春风 费逸 +2 位作者 赵程 吴悦 王有宝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5-141,共7页
在钻孔灌注桩成孔过程中会引起钻孔周边土体径向应力卸载和钻孔收缩变形,为此,基于SMP屈服准则和非相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在无黏性土中竖向钻孔径向卸荷孔周应力场位移场解析解,并结合Berezantsev和夹心墙两种土压力公式,得出孔周孔壁位... 在钻孔灌注桩成孔过程中会引起钻孔周边土体径向应力卸载和钻孔收缩变形,为此,基于SMP屈服准则和非相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在无黏性土中竖向钻孔径向卸荷孔周应力场位移场解析解,并结合Berezantsev和夹心墙两种土压力公式,得出孔周孔壁位移沿钻孔深度方向的变化曲线,并与忽略塑性区弹性变形的结果进行对比.参数分析的结果表明,卸荷因子n和钻孔半径a 0及内摩擦角?对孔壁位移均有明显影响,其中n和?的影响存在着临界点,n和?小于该值,孔壁位移则显著增大;而剪胀角ψ的影响有限,可忽略不计.卸荷因子n是一个只与内摩擦角?有关的函数;而r p/a是一个只与?、n有关的定值,与深度方向无关,故无黏性土中竖向钻孔的自立深度为0.忽略塑性区弹性变形的柱孔收缩位移解相对偏小,而塑性区半径解相对偏大,故忽略塑性区弹性变形的解答在工程应用中不保守.另外,选取不同土压力沿深度方向的孔壁位移值存在较大差别,在竖向钻孔时的土压力选取还需与现场实测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钻孔 SMP屈服准则 无黏性 径向卸荷 理论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土地区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压浆后的承载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储诚富 李小春 +1 位作者 鹿立好 席培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88-391,共4页
根据现场试桩试验,分析研究了在无黏性土地区后压浆技术对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水泥浆液上返高度在该类地质条件下达16.0 m左右,压浆后极限承载力测试值是压浆前的1.59倍... 根据现场试桩试验,分析研究了在无黏性土地区后压浆技术对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水泥浆液上返高度在该类地质条件下达16.0 m左右,压浆后极限承载力测试值是压浆前的1.59倍,压浆后端阻力是压浆前的3.23倍,压浆后桩侧阻力是压浆前的1.23倍。表明利用后压浆技术达到了节约工程投资、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及可靠性的目的,并产生了较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该结论对相同地区同类基桩的设计、施工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超长桩 桩端后压浆 无黏性 桩端阻力 桩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土层之间渗流接触冲刷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0,共4页
判别无黏性成层土产生接触冲刷的准则及确定产生接触冲刷的水力比降是研究渗流控制措施的必备要素,为工程界所关注。根据对试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明了无黏性成层土产生接触冲刷的几何条件和水力条件,同时建立了产生接触冲刷的临界水... 判别无黏性成层土产生接触冲刷的准则及确定产生接触冲刷的水力比降是研究渗流控制措施的必备要素,为工程界所关注。根据对试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明了无黏性成层土产生接触冲刷的几何条件和水力条件,同时建立了产生接触冲刷的临界水力比降与两土层特征粒径的函数关系,可以用来判别无黏性双层土之间是否会产生接触冲刷。如果判明会产生接触冲刷,可进一步计算出产生接触冲刷的水力比降,这对土工建筑物的渗流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 成层结构 渗流 接触冲刷 临界水力比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条件下无黏性土堤漫顶溃决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昉 戚园春 +3 位作者 侯庆志 吴敏睿 冉聃颉 冯卫鹏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6-156,共11页
为探究冻土条件下无黏性土堤漫顶溃决过程及溃决区域的水位、流速等水力要素变化规律,开展了弯道水槽概化模型试验。基于结构光传感器的三维成像特性,精确观测了溃堤过程中的溃口形态变化,分析了上游入流恒定时冻土深度对溃口发展过程... 为探究冻土条件下无黏性土堤漫顶溃决过程及溃决区域的水位、流速等水力要素变化规律,开展了弯道水槽概化模型试验。基于结构光传感器的三维成像特性,精确观测了溃堤过程中的溃口形态变化,分析了上游入流恒定时冻土深度对溃口发展过程及溃决区域水力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冻土条件下的溃堤过程可分为渗透过流、堤后冲刷、横向展宽、冲淤平衡4个阶段,溃堤过程中会出现"陡坎""堤身分层""沟底挑流"等现象;(2)冻土条件下溃决区域的流速变化率和水位变化率均随着冻土深度的增加而减小;(3)冻土条件下溃堤稳定后的过堤流量、溃口宽度及垂向深度均与冻土深度呈负相关;(4)冻土深度对主槽区下游侧溃口的发展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学 冻土条件 无黏性土堤 漫顶溃决 结构光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均匀沙起动临界条件的统一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亮 许光祥 马明生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6,共4页
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建立无黏性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并用实测资料对其进行验证。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基于剪切力和水流功率的均匀沙起动临界条件表达式。对基于起动流速、剪切力和水流功率的均匀沙起动临界条件进行统一,得出各表达式之间... 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建立无黏性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并用实测资料对其进行验证。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基于剪切力和水流功率的均匀沙起动临界条件表达式。对基于起动流速、剪切力和水流功率的均匀沙起动临界条件进行统一,得出各表达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证明三种起动临界条件在本质上是相互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性均匀沙 起动流速 剪切力 水流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无黏性均匀沙起动流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亮 许光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1-33,共3页
在由确定性方法建立的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的基础上,借助模糊数学方法,采用滑动平衡模式建立了考虑水流紊动影响和起动水平时的无黏性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并用实测流速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计算结果与实... 在由确定性方法建立的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的基础上,借助模糊数学方法,采用滑动平衡模式建立了考虑水流紊动影响和起动水平时的无黏性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并用实测流速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属函数 模糊理论 起动流速 无黏性均匀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