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梅盛前 陈其昕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2期124-126,共3页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是指没有骨折或脱位的颈部创伤所导致的急性颈脊髓损伤。通常多见于儿童,具体损伤机制至今仍不明了。X线、CT检查提示颈椎无骨折脱位,MRI检查有脊髓损伤的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脊髓中央型损伤综合征常见。临...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是指没有骨折或脱位的颈部创伤所导致的急性颈脊髓损伤。通常多见于儿童,具体损伤机制至今仍不明了。X线、CT检查提示颈椎无骨折脱位,MRI检查有脊髓损伤的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脊髓中央型损伤综合征常见。临床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本文就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病因、损伤机制、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损伤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与单开门椎管成形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秋伟 王林 王弘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比较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与单开门椎管成形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5例,女10例,年龄33~83(60.1±11.4)岁。按手术方... 目的:比较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与单开门椎管成形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5例,女10例,年龄33~83(60.1±11.4)岁。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者(36例)与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C3-C6单开门椎管减压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揭盖”的方式掀开C3-C6全椎板,侧块螺钉植骨固定融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轴性疼痛、脑脊液漏、术后C5神经麻痹);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Nurick疼痛量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损伤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相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的JOA评分、VAS、ASIA、Nurick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在C5神经根麻痹、轴性疼痛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脊液漏并发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手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与单开门椎管减压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在恢复神经功能、缓解疼痛、改善日常行为能力等方面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但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损伤 减压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3
作者 沈永帅 张海博 冷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9-20,共2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CSCIWFD)早期诊断价值,并分析NLR与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CSCIWFD)早期诊断价值,并分析NLR与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9月就诊于我院137例CSCIWFD患者,记录临床资料、神经系统评估、血常规和MRI检查,随机收集137例健康人血常规检查结果。计算NLR并用ROC曲线评价NLR对CSCIWFD早期诊断价值和脊髓损伤程度区分价值。结果(1)CSCIWFD组NLR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NLR早期诊断CSCIWFD,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灵敏度为89.1%,特异性为89.8%,最佳cut-off值2.95。(3)CSCIWFD组内,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 A级)患者NLR值高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 B/C/D)患者(P<0.05)。当NLR=7.35时,其区分脊髓损伤程度预测诊断效能最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735,灵敏度为95.2%,特异性为43.1%。结论外周血NLR值对早期诊断CSCIWFD具有较高价值,可作为早期区分脊髓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急性脊损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丁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392-39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对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方法: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经过CT和X线检查,未发现患者存在骨折受损。MRI对其进行检... 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对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方法: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经过CT和X线检查,未发现患者存在骨折受损。MRI对其进行检查,发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髓受损,分析MRI在颈髓损伤下表现,与预后关系。结果:所选取的50例患者中,经MRI对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诊断,脊髓信号发生改变为:脊髓无变化为7例,髓内水肿患者为25例,髓内出血患者为12例,脊髓囊性或软化为6例。脊髓形态变化:颈髓肿胀为14例,脊髓压迫出现变化为19例,脊髓萎缩为17例。MRI清晰显示出脊髓变化及其信号强度。结论:MRI对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及时准确检查,对其病症进行准确归类,发现患者出现损伤的原因及具体病症,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对于临床治疗患者有其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核磁共振成像 临床诊断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颈椎疾病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诊治分析
5
作者 王昌兴 曹根洪 +1 位作者 吴建民 姜滔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7期526-526,共1页
关键词 颈椎疾病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治疗 牵引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4
6
作者 胡磊 胡召云 +1 位作者 匡文忠 周俊 《安徽医学》 2010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21例患者行颈椎X线平片、CT、MRI检查,颈部制动,并给予脱水剂、激素、神经营养药物运用,结合影像学资料酌情选择手术及具体术式。结果 21例患者中18例在经治疗后脊髓功能均获得...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21例患者行颈椎X线平片、CT、MRI检查,颈部制动,并给予脱水剂、激素、神经营养药物运用,结合影像学资料酌情选择手术及具体术式。结果 21例患者中18例在经治疗后脊髓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手术时机、方式的选择不同,显示不同的治疗效果。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有其特定的受伤机制,MRI对于该类损伤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应根据脊髓损伤表现及变化和MRI显示脊髓的病理状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有脊髓压迫的病例手术时机最好在1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手术时机与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研究
7
作者 魏延冕 周玫彤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9期161-166,共6页
目的研究评价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的各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山东文登整骨烟台医院脊柱脊髓科行手术治疗的74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性研究,按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为颈... 目的研究评价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的各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山东文登整骨烟台医院脊柱脊髓科行手术治疗的74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性研究,按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为颈椎前路手术A组(33例)、颈椎后路手术B组(29例)和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C组(12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颈椎前路手术A组、颈椎后路手术B组和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C组在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前路手术A组并发症及手术时间少于颈椎后路手术B组和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确切,各手术路径均对患者脊髓神经恢复有促进作用,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颈椎前路手术优于颈椎后路手术和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损伤 手术方式 手术时间 手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旭 秦东京 +3 位作者 曹新山 姜兴岳 王静 张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1829-183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技术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病例组2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和对照组27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及MR-DTI检查,分别测定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技术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病例组2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和对照组27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及MR-DTI检查,分别测定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正常人颈髓MR-DTI的FA值=0.645±0.016,ADC值=(0.919±0.017)×10-3 mm2/s。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MR-DTI的FA值=0.501±0.022,ADC值=(1.008±0.287)×10-3 mm2/s;与对照组对比: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FA值明显降低,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C值略增高,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可以更加敏感的探测到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发生,可为颈髓损伤程度的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损伤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指数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林阳 马楚平 +1 位作者 刘磊 梁江山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7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确诊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男24例,女32例;年龄21~73岁,平均54岁。脊髓损伤平面与类型:C22例,C31例,C45例,C518例,C615例,C711例,C84例。完全性脊...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确诊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男24例,女32例;年龄21~73岁,平均54岁。脊髓损伤平面与类型:C22例,C31例,C45例,C518例,C615例,C711例,C84例。完全性脊髓损伤11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45例。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表现为脊髓中央综合征的29例,脊髓前侧综合征为10例,BrownSepuard综合征3例,脊髓后部损伤的为3例。结果:56例无颈椎骨折或脱位的颈髓损伤患者中,48例伤后1周之内接受颈椎CT扫描检查,颈髓病变的检出率为79.17%。52例在伤后1周之内、4周后接受MRI检查,脊髓病变阳性检出率为90.38%。A组:26例在伤后1周之内接受手术治疗,完全改善2例,明显改善15例,部分改善6例,无改善3例。B组:3例在2周内接受手术治疗,明显改善1例,部分改善1例,无改善1例。C组:5例在2个月内接受手术治疗,脊髓功能均无改善。D组:17例进行非手术治疗,完全改善1例,明显改善9例,部分改善2例,无改善5例。有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并发症死亡。结论:MRI对了解脊髓病变部位与程度,原发病病变的情况,预测病理变化的转归,都明显优于CT检查。治疗方面非手术治疗不可缺少,但适时选择手术治疗会取得更好的治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损伤 诊断 临床方案 无骨折脱位型颈损伤 治疗方法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不完全性脊损伤 中央综合征 非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磊 陈子华 +2 位作者 刘丹 陈鑫营 周孝斌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93-96,共4页
目的:探究颈前路减压融合用于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SCIWOR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43例SCIWORA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检查确认病情后采用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比较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 目的:探究颈前路减压融合用于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SCIWOR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43例SCIWORA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检查确认病情后采用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比较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疗效和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患者随访结束前神经功能分级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JOA评分、NDI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患者优13例,良15例,中11例,差4例,优良率为65.11%(28/43);术后3例出现吞咽困难患者,1例声音嘶哑患者,无内固定松动以及植骨愈合较差并发症出现; 21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复查时即发现植骨开始融合,36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复查时可见植骨融合良好。结论:SCIWORA治疗采用颈前路减压融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受损脊椎功能和神经功能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融合 无骨折脱位型颈损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疗法与保守疗法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林东 李海波 +3 位作者 陈睿 胡健 林洋 吴立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1期74-75,共2页
目的:对比用手术疗法与保守疗法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泗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目的:对比用手术疗法与保守疗法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泗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与采用保守疗法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效果相比,采用手术疗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脊髓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损伤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36例疗效分析
12
作者 牛云峰 刘金榜 +1 位作者 邹群 闫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损伤 疗效分析 损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入路脊髓前后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与颈椎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疗效观察
13
作者 王开明 张耀暄 《淮海医药》 2002年第5期377-378,共2页
目的 探讨颈椎病及颈椎骨折脱位手术的有效途径 ,观察后入路脊髓前后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与颈椎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手术效果。方法 通过对 7例脊髓型颈椎病 ,8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后入路脊髓前后减压的方法进行治疗 ,... 目的 探讨颈椎病及颈椎骨折脱位手术的有效途径 ,观察后入路脊髓前后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与颈椎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手术效果。方法 通过对 7例脊髓型颈椎病 ,8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后入路脊髓前后减压的方法进行治疗 ,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2~ 5年取得良好的效果 ,8例颈椎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 ,大都有 2级以上功能恢复 ,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大都有 1级以上功能改善。结论 后入路脊髓前后减压术 ,可一次性解决脊髓前后及周围所有压迫 ,同时可行复位、内固定及融合 ,是治疗脊髓颈椎病 ,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减压术 型颈椎病 疗效 颈椎骨折脱位 损伤 后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预后模型的建立与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杰 郭帅 +2 位作者 蔡璇 徐嘉伟 李浩鹏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目的研究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病例资料,建立其临床治疗预后模型以评价其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9~2018-03我院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62例,... 目的研究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病例资料,建立其临床治疗预后模型以评价其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9~2018-03我院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62例,均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进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以术后6个月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后改善率≥60%为阈值。收集年龄、性别、致伤外力大小、病程、颈椎管狭窄程度、术前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7个可能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数据并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采用内部验证(internal validation)方法分析,包括自助法抽样、绘制吻合线以及计算受试者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评价预后模型的吻合力以及分辨力。结果本预后模型为logit(P)=-26. 352 3+20. 526 5VALUE+1. 315 8SCORE-4. 322 3TIME,其中VALUE表示颈椎管狭窄所对应的Pavlov比值(取实际数值); SCORE表示术前JOA评分分值(0-17分); TIME表示病程(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受试者曲线下面积(AUC)=0. 882 3(95%CI 0. 753 0-0. 983 2)。结论本预后模型的吻合力和分辨力较好,颈椎管狭窄以及病程是影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临床预后的危险性因素;术前JOA评分是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预后的保护性因素。当logit(P)≥-2. 620 3时可认为预后良好,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尚待完善改进,但已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损伤 颈椎管狭窄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洪 蒋成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58-165,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6年11月被诊断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且接受手术治疗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32例;年龄32~76(51.6±7.3)岁。选择年龄... 目的:探讨影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6年11月被诊断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且接受手术治疗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32例;年龄32~76(51.6±7.3)岁。选择年龄、性别、脊髓损伤ASIA分级、MRI中脊髓损伤长度、Pavlov比值、后纵韧带骨化、椎间盘突出、MRI中脊髓损伤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12个因素,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手术疗效的各因素,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脊髓损伤ASIA分级、MRI中脊髓损伤长度、Pavlov比值、后纵韧带骨化、椎间盘突出、MRI中脊髓损伤类型均与手术疗效相关(P<0.05)。对筛选出的因素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按照作用强度,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依次为MRI中脊髓损伤类型、MRI中脊髓损伤长度、Pavlov比值、脊髓损伤ASIA分级(P<0.05)。结论:影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疗效的因素为MRI中脊髓损伤类型、MRI中脊髓损伤长度、Pavlov比值、脊髓损伤ASIA分级,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为MRI中脊髓损伤类型和长度。相较于其他患者,术前MRI提示脊髓损伤类型为水肿+出血或者损伤长度≥45 mm的患者,手术疗效欠佳的风险更高,术前需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损伤 外科手术 预后因素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血压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薇 陈迎春 +1 位作者 唐顺玲 杜国红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血压变化及相关因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记录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从脊髓休克期至肌力基本恢复期的血压及24h出入量,观察分析其血压变化。结果随着脊髓休克的好转及肌力的恢复,血压逐渐...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血压变化及相关因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记录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从脊髓休克期至肌力基本恢复期的血压及24h出入量,观察分析其血压变化。结果随着脊髓休克的好转及肌力的恢复,血压逐渐回升。结论颈脊髓损伤患者血压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在护理中主张脊髓休克期取平卧位,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逐渐进行斜立位训练,以提高自身对血压的调节能力;注意避免自主神经不良反应(AD)的诱因,对出现AD者立即采取措施,控制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损伤 变化分析 患者血压 损伤患者 血压变化 护理质量 休克 神经功能 立位训练 调节能力 不良反应 自主神经 控制血压 采取措施 休克期 出入量 24h 恢复期 平卧位 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与预后
17
作者 王剑英 刘云蛟 江天蔚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2期748-748,共1页
关键词 手术治疗 无骨折脱位型颈损伤 急性 预后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邓艳 邓卫红 +1 位作者 杨月楼 刘晓艺 《现代医院》 2010年第4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呼吸功能和气管食管推移练习;术后实施体位护理、脊...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呼吸功能和气管食管推移练习;术后实施体位护理、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2例患者因合并肺部感染于术后3~6w死亡,26例颈髓不完全损伤患者有17例恢复行走能力,8例颈髓完全损伤患者术后部分感觉功能改善。经8~16个月随访,34例患者均获稳定骨性融合,无手术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脱位 损伤 前路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的临床护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金茹 程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3期114-115,共2页
目的:对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60例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牵引护理、体位护理、伤口护理、康复训练,并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60例颈椎骨... 目的:对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60例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牵引护理、体位护理、伤口护理、康复训练,并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60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经精心护理后,改善率为66.7%,优良率为74.9%。结论:只有加强医护合作,更新专业知识,对病情不同、受伤机制不同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临床护理计划,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损伤 临床 护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放射影像脊柱骨折脱位颈髓损伤30例
20
作者 周英杰 赵庆安 +1 位作者 李志伟 李凤春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5期300-301,共2页
关键词 无放射影像脊柱骨折脱位 损伤 治疗 X线诊断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