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股权溢价之谜:基于Hansen-Jagannathan方差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林鲁东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23,共12页
本文使用HJ方差界检验了我国的股权溢价之谜,并比较了CRRA、递归效用与习惯形成三种不同的效用函数下模型的定价能力。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也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该结论有别于以往的研究;(2)对该结论的可... 本文使用HJ方差界检验了我国的股权溢价之谜,并比较了CRRA、递归效用与习惯形成三种不同的效用函数下模型的定价能力。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也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该结论有别于以往的研究;(2)对该结论的可能解释在于,较高的股权溢价来自于对消费风险的补偿,而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抵消了借贷以增加当期消费的效应;(3)相对基于CRRA效用函数的模型,引入递归效用和习惯形成的模型具有更强的定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溢价之谜 无风险利率之谜 Hansen—Jagannathan方差界 递归效用 习惯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定价、选择偏差与消费资本资产定价谜团——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2
作者 游家兴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72,共8页
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的存在集中反映了收益与风险不对等的关系,对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定价思想构成强有力的挑战,是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实证检验中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中国1991年至2003年期间的证券市场为研究对象,讨论了... 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的存在集中反映了收益与风险不对等的关系,对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定价思想构成强有力的挑战,是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实证检验中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中国1991年至2003年期间的证券市场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研究方法的选择偏差对两大谜团可能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由于存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偏差,两大谜团存在与否的结论本身不具备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不能为理性定价学派与非理性定价学派孰是孰非提供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定价 选择偏差 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股权溢价之谜 无风险利率之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定价异常及其研究方法评述
3
作者 郑振龙 胡韡 史若燃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30,共6页
在经典的资产定价框架下,任何或有索取权的最终收益经随机贴现因子贴现后取数学期望便得到该或有索取权的价格。然而,该理论并不能很好地吻合实际数据,资产定价异常问题的总结及相应理论解释方法的探索应运而生。资产定价的异常问题主... 在经典的资产定价框架下,任何或有索取权的最终收益经随机贴现因子贴现后取数学期望便得到该或有索取权的价格。然而,该理论并不能很好地吻合实际数据,资产定价异常问题的总结及相应理论解释方法的探索应运而生。资产定价的异常问题主要体现在随机贴现因子的矩特征和因子结构两个方面。针对资产定价异常问题,有古典理论解释和行为金融解释两种解释。总体来看,现有各种方法缺乏同时解释各定价异常的一致性方案与结论。现有的定价异常问题理论解释方法也均局限于对一般均衡定价中的异常现象的解决,未能触及无套利定价异常问题的领域。因此,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是,如何在更加基础的层面对资产定价理论进行修改和完善。即对资产定价框架的支持理论做出创新修正,对风险回报度量方式进行修改,增加风险回报刻画的自由度指标,以拓展资产定价理论的解释领域,从而内在化各类资产定价异常问题成为一般性定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定价异常 股权溢价之谜 动量效应 无风险利率之谜 随机贴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