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多侧面Rasch模型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姚若松
赵葆楠
刘泽
苗群鹰
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39-1049,共11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GD10CGL08)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13G59)资助
文摘
采用项目反应理论(IRT)的多侧面Rasch模型(MFRM),分析评价中心技术中无领导小组讨论(LGD)的测评结果,探讨被试能力水平、评委评分宽严度、评分内部一致性、维度难度和评定等级等问题,进而讨论各种偏差。通过MFRM分析人事测评结果,可深入了解被试能力的真实差异、甑别维度难度、探查测评误差源,从而完善测评试题编制、评估或诊断评委合格性、提高测评维度与测评目的匹配性,为拓展项目反应理论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提供独特视角。
关键词
无领导小组讨论
多侧面Rasch模型
项目反应理论
人事测评
Keywords
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
many-facet Rasch model
item response theory
personnel assessment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1
[经济管理]
题名 基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朝彬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33,共3页
文摘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一种人力资源评价方法,已受到广泛重视。基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新方法,在实际的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普通的人才测评相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有其独特的过程与作用,也有其明显的优点和不足。这种方法增加了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素养、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关键词
无领导小组讨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方法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题名 无领导小组讨论研究现状和理论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黎恒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人类工效学》
2005年第3期61-63,67,共4页
文摘
文章综合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我国人才评价技术开发的实践需求和人才评价理论发展要求两个方面对无领导小组讨论作了深入分析,并指出要基于小群体互动过程模型和人际互动印象管理策略模型构建无领导小组讨论群体互动过程,从而提高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价效度。
关键词
无领导小组讨论
社会互动评价
印象管理策略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F240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题名 无领导小组讨论应试技巧
被引量:5
4
作者
戴维新
机构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政府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5,共2页
文摘
近些年,在我国各地公推公选工作中,常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方法对候选人进行测评,效果很好。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人才评价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应试者进行集体的面试。评价者不指定每个应试者的角色,而是让所有应试者自行安排、自行组织,力求在自由讨论中形成一致意见。评价者通过应试者的活动,观察每个应试者的表现,对应试者的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无领导小组讨论
应试者
测评技术
公选工作
讨论 方法
人才评价
情景模拟
自由讨论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题名 无领导小组讨论应用的新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隆意
机构
北京物质学院劳动人事系
出处
《心理研究》
2008年第6期51-54,共4页
文摘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人员素质测评技术之一。文章总结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并以某电信运营企业为例,将无领导小组讨论技术引入其基层管理人员素质的考核中,探索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用于内部管理人员素质考核时应注意的方面,以便使无领导小组讨论技术得到更加广泛和有效的应用。
关键词
无领导小组讨论
基层管理人员
考核
Keywords
LGD
junior manager
appraisal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6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题名 基于群体互动评价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丁晓岚
黎恒
机构
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
浙大网新集团
出处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5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文摘
无领导小组讨论作为中高层管理人才选拔的重要方法被重点关注。本研究运用不等同对照组设计,并基于群体互动评价的过程,探索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任务的信息对称性特征影响群体互动行为的频次分布,对称性任务结构条件下被评价者的整合行为多于不对称性条件下的整合行为;(2)整合行为和分化行为是无领导小组讨论进行胜任力评价的信息来源,整合行为与群体互动的任务绩效和人际绩效显著正相关,分化行为与群体互动的任务绩效和人际绩效显著负相关;(3)任务结构对评价者评价策略的使用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同时评价者会针对不同的评价维度调整自己的评价策略,具有权变性。
关键词
无领导小组讨论
群体互动评价
作用机制
Keywords
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 groupinteractive assessment, ac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题名 “选项归类”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运用
7
作者
李民昌
机构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31-32,共2页
文摘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规定,在面试环节,可使用结构化面试方法,也可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其他测评方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把5-7人作为一组,不指定组长,大家围绕给定的问题进行讨论,考官则从旁观察,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言语陈述、行为表现,对其领导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评价。
关键词
无领导小组讨论
《党政领导 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归类
选项
面试方法
测评方法
行为表现
个性特征
分类号
D630.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题名 无领导小组讨论技术在邮政企业员工招聘中的应用
8
作者
周晓新
机构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邮政研究》
2018年第3期44-46,共3页
文摘
文章结合无领导小组讨论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实践,阐述了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开发的技术方法和测评实施的流程,分析了评价指标的设计以及评分方法,并提出了在邮政企业实施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无领导小组讨论
员工招聘
信效度
评价指标
分类号
F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题名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应试者特征分析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2
9
作者
唐曙光
机构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4-37,共4页
文摘
无领导小组讨论因其考察应试者素质全面、准确等优点,成为公务员考试和领导干部公选考试除结构化面试外的最重要的方式。在无领导小组讨论过程中,应试者会呈现出不同特点。下面,我们以一次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个人陈述阶段为例,分析几名典型应试者的回答,使大家更加了解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应试者的特点,也使应试者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并进行针对性改进。
关键词
无领导小组讨论
结构化面试
应试者
公务员考试
公选考试
领导 干部
个人陈述
分类号
D630.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题名 公选考生如何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脱颖而出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航
机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6-47,共2页
文摘
无领导小组讨论,又称为无角色小组讨论,是指把6—12位参加面试的参选者组成一组,让他们就一项议题进行自由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没有特定的角色,也不指定小组负责人,评委通过观察参选者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对其作出评价的一种面试方法。它是情景模拟面试技术中最典型、最常用的测评方法,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领导干部公选中。参加公选的参选者要想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表现出众,应注意以下三点。
关键词
无领导小组讨论
公选
考生
面试方法
自由讨论
面试技术
情景模拟
测评方法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题名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案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永翠
王晓庄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出处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8期26-29,共4页
文摘
作为评价中心技术的一种重要测评手段,无领导小组讨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人员招聘和晋升等领域,尤其对中高层管理者的选拔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系统介绍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实施程序,并对测评目标的设计、题目设计、提高信效度的方法等进行了阐述,以期促进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方法的使用效能。
关键词
无领导小组讨论
人才选拔
测评信效度
分类号
R17-4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题名 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打断现象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毅圆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2-66,共5页
文摘
本研究以会话分析为研究方法,以5场真实完整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为语料,对其中的打断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展示了打断的情形和分布情况。研究发现,打断的情形主要有:明确讨论方向、维护发言次序、提醒时间、提出新观点、回应当前发言者和协调分歧。其中,回应当前发言者的出现频率最高。
关键词
打断
无领导小组讨论
会话分析
Keywords
interruptions
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
convers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题名 公选中如何备战无领导小组讨论
13
作者
刘伯智
王国聘
机构
南京市领导干部考评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晓庄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6,共3页
文摘
小组讨论是人才测评中常用的技术,分为无领导小组讨论和指定角色的小组讨论两种。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近两年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面试时通常采用的测评工具。为使参加公选的同志能在以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进行的测评中脱颖而出,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无领导小组讨论
公选
备战
人才测评
测评工具
领导 干部
讨论 方式
竞争性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题名 “无领导小组讨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14
作者
邵二辉
王朝彬
出处
《领导科学论坛》
2012年第6期19-20,共2页
文摘
在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指导之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多实行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忽视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问题。因此,只有探索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诉求。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正是在此背景下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无领导小组讨论 ”
高校
传统教育观念
教学模式
主体性作用
思想指导
教学过程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题名 评价中心在领导干部选拔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万思
任玮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领导 干部选拔制度
评价中心
无领导小组讨论
选拔领导 干部
结构化面试
远程视频会议
测评手段
综合性人才
高科技手段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题名 结构化小组面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社育
机构
南京开放大学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4-77,共4页
文摘
当前,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常用的面试技术主要是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在实际操作中缺乏人际互动性,考生与情商有关的素质很难展现出来;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高、考生展现素质的机会不均等。从考生轮流答题阶段和考生互评阶段入手,可以解决无领导小组讨论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结构化小组面试进行理论建构。结构化小组面试是以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两种面试技术为基础,取长补短,重新建构的一种新的面试技术。结构化小组面试主要具备三个优点:提高了每个考生展现个人素质的充分性,却不需要增加面试总时间;增加了考生之间的互动性,展现了考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考察了考生的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结构化小组面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探讨解决考生小组人数不等、不同考生小组之间可比性的问题,正确认识结构化小组面试是一个开放的面试技术平台。
关键词
公务员
结构化小组 面试
结构化面试
无领导小组讨论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题名 领导干部公选中结构化面试的要点解析
17
作者
温玉国
机构
中共辽宁本溪市委党校
本溪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4-35,共2页
文摘
相对于公务员考试面试,公选面试更注重对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相对于其他一些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面试,公选面试则更注重考查应试者道德品质、政治素养(党性修养)、责任意识等。纵观近几年国内一些省份和地区的公选面试,虽然各有特点.但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由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考查方法现阶段从环境条件和测评技术难度的限制上来看还不够普及和不够成熟,所以本文仅就结构化面试进行分析。
关键词
结构化面试
公选
领导 干部
无领导小组讨论
中高级管理人员
解析
公务员考试
实践能力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题名 人际关系适应特征的情境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乐华
时勘
左衍涛
孙健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处
《应用心理学》
CSSCI
1996年第2期18-23,共6页
文摘
本研究运用情境评价法对人际关系适应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1以 Schutz提出的人际关系六因素为评价标准 ,采用情境评价法比问卷形式能更有效地揭示人际适应特征 ;2在情境评价中 ,以合作为主的情境设置比以竞争为主的情境设置更利于反映出人际适应特征 ;3情境评价采用定向、组织、交流和问题解决等阶段的过程设计符合情境评价的实际进程 ,有助于分阶段展开被试的行为特征 ,提高情境评价的可控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人际关系适应
情景评价
无领导小组讨论
Keyword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daptation performance test group disussion without leader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题名 运用评价中心的方式选拔管理人员
被引量:4
19
作者
宗月琴
机构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培训部
出处
《应用心理学》
CSSCI
1992年第2期12-16,共5页
文摘
本文介绍上海大众公司如何运用评价中心方法,选拔领导后备人员。首先制定了由敏捷性、系统性、创造性等三个指标组成选拔标准,由敏捷性、系统性、创造性等十三个指标组成选拔标准,通过信件处理、作文、无领导小组讨论、说服谈话和演讲五个评审内容,对32名被试进行了评审,并运用数理统计上的 Z 分数,对评审结果进行了处理,为正确选拔有潜力的后备领导人员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评价中心
敏捷性
管理人员
系统性
创造性
无领导小组讨论
选拔标准
运用
大众公司
应用心理学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