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电视剧《司马迁》观后
1
作者 王洪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4,共1页
千古流传的《史记》曾被鲁迅赞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凡读《史记》者也无不赞之。然而,对该书的创作过程,往往了解有限。如今,从电视剧《司马迁》中,看了著述《史记》的中国大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的艰辛创作历... 千古流传的《史记》曾被鲁迅赞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凡读《史记》者也无不赞之。然而,对该书的创作过程,往往了解有限。如今,从电视剧《司马迁》中,看了著述《史记》的中国大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的艰辛创作历程,其字字句句无不浸透着他的斑斑血泪,令人感慨万分,潸然泪下。 司马迁曾著《太史公书》,可汉武帝深恐书中有不满朝政之词流传于世,下令将此书运往宫中焚毁。司马迁见自己的多年心血被毁之一旦,深感痛心。可当父亲司马谈即将告别人世时,又叮嘱儿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 《史记》 电视剧 《太史公书》 创作历程 创作过程 中国文学史 大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人小说的“诗意”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节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64-69,共6页
唐代小说素有“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的美誉。这种艺术魅力的产生,主要由于唐代小说家往往兼有诗人的身分。他们深受抒情诗的陶冶,必然将诗的文艺学和美学的审美特质带进小说创作的领域。小说和诗的交融,有隐、显两种表现。前者着眼... 唐代小说素有“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的美誉。这种艺术魅力的产生,主要由于唐代小说家往往兼有诗人的身分。他们深受抒情诗的陶冶,必然将诗的文艺学和美学的审美特质带进小说创作的领域。小说和诗的交融,有隐、显两种表现。前者着眼于意境的营造、气氛的渲染等,后者则将小说形式部分地诗化。它们的合作,使唐小说具有了诗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小说 小说作者 唐代小说 外部形式 无韵之《离骚》 《任氏传》 文艺学 诗歌 《长恨歌》 叙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史记》的人物描写看司马迁的审美观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大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3期341-343,共3页
几千年来,司马迁的《史记》不仅被当作一部空前的历史著作,同时,也被誉为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作为史书,它总结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的中华民族3000多年发展的历史,内容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达到了... 几千年来,司马迁的《史记》不仅被当作一部空前的历史著作,同时,也被誉为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作为史书,它总结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的中华民族3000多年发展的历史,内容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达到了作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人物描写 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 项羽本纪 审美情感 悲剧人物 无韵之《离骚》 悲壮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史记》研究的工具书——《史记辞典》评介 被引量:1
4
作者 文川 书学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3期112-113,共2页
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耗费了长达十五年的心血完成的一部巨著。自从这部巨著问世以后,注家蜂起,历代不衰,以《史记》名家者甚众,以至形成专门学问。在汉代就有徐广等人为之注... 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耗费了长达十五年的心血完成的一部巨著。自从这部巨著问世以后,注家蜂起,历代不衰,以《史记》名家者甚众,以至形成专门学问。在汉代就有徐广等人为之注解,随后增补辑注的主要有:南朝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等三家。《集解》以广征博引为胜,《索隐》以探幽发微为著,《正义》则详于地名注释,它们为后世研读《史记》提供了种种方便。但是,“三家注”也存在许多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研究 工具书 《史记索隐》 三家注 无韵之《离骚》 大读者 中华书局标点本 司马贞 补辑 史记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的悲剧性
5
作者 蔡孝莲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悲剧气氛 悲剧人物 以悲为美 总结历史经验 《永昌府文征》 无韵之《离骚》 反抗强暴 精神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中的骚影
6
作者 吴汝煜 《人文杂志》 1986年第6期108-109,103,共3页
鲁迅先生把《史记》比作“无韵之《离骚》”。这是非常有见地的。《史记》中不仅有《骚》之情,《骚》之旨,而且《史记》与《离骚》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也基本相似。一句话,《史记》中明显地存在着《骚》影。 司马迁富于诗人气质,感情... 鲁迅先生把《史记》比作“无韵之《离骚》”。这是非常有见地的。《史记》中不仅有《骚》之情,《骚》之旨,而且《史记》与《离骚》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也基本相似。一句话,《史记》中明显地存在着《骚》影。 司马迁富于诗人气质,感情特别丰富。刘熙载说他是“学《离骚》得其情者。”(《艺概》卷一)。可见《史记》与《离骚》在情韵上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诗与史之间,本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离骚》中有着饱含激情的史:“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而《史记》中则处处流露出带有《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无韵之《离骚》 《骚》 屈原 诗与史 寻觅知音 桀纣 《大雅》 诗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