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惯性力的无限长线接触热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1
作者 林秀娟 衣雪娟 王优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0,55,共3页
运用一种新的数值方法研究了油润滑条件下无限长线接触热弹流润滑在考虑惯性力这一因素时 ,油膜厚度、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惯性力对油膜的压力。
关键词 润滑 线接触 润滑 惯性力 油膜厚度 数值分析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法研究无限长线接触弹流问题发展状况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建军 邱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共5页
基于现代弹流润滑理论,在数值分析法研究无限长线接触弹流问题方面,指出了考虑各种实际工况如热效应、非牛顿效应、瞬态效应、表面粗糙度等的必要性及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无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 热效应 非牛顿效应 非稳态(瞬态)效应 表面粗糙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弹流润滑效应的三点接触球轴承刚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贺朝霞 杨云飞 +1 位作者 常乐浩 谢江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5,共8页
为获得润滑状态下三点接触球轴承更为准确的刚度特性,应考虑弹流润滑效应对轴承刚度的影响。文中基于拟静力学模型考虑高速离心力和陀螺力矩效应,根据给定轴承的结构参数和工况,计算滚动体与内外圈的法向接触载荷和各部件的运动速度。... 为获得润滑状态下三点接触球轴承更为准确的刚度特性,应考虑弹流润滑效应对轴承刚度的影响。文中基于拟静力学模型考虑高速离心力和陀螺力矩效应,根据给定轴承的结构参数和工况,计算滚动体与内外圈的法向接触载荷和各部件的运动速度。将拟静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和润滑介质参数代入弹流润滑模型,求解出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的压力分布和油膜厚度分布。进一步研究了转速、轴向载荷和润滑油的初始黏度对油膜压力和最小油膜厚度的影响。基于弹流润滑理论分析了转速和轴向载荷对轴承接触刚度、油膜刚度及综合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的提高会大幅增加润滑油膜的整体厚度;润滑油初始黏度的增大会增加油膜厚度;随着轴承转速的提高,轴承的整体轴向刚度和轴向油膜刚度减小;随着轴向载荷的增大,轴承轴向刚度和轴向油膜刚度增大,且差值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接触球轴承 拟静力学法 润滑 油膜压力 油膜厚度 接触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接触弹流润滑摩擦副刚度阻尼拟合公式
4
作者 夏伯乾 王双猛 张泽斌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6,共7页
弹流润滑油膜具有显著的弹簧阻尼作用,对齿轮、滚动轴承、凸轮等高副接触零件的动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关于弹流摩擦副刚度阻尼的认识还不统一。运用数值方法求解线接触弹流润滑摩擦副的摩擦学-动力学耦合模型,获得线接触弹流... 弹流润滑油膜具有显著的弹簧阻尼作用,对齿轮、滚动轴承、凸轮等高副接触零件的动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关于弹流摩擦副刚度阻尼的认识还不统一。运用数值方法求解线接触弹流润滑摩擦副的摩擦学-动力学耦合模型,获得线接触弹流润滑摩擦副在简谐激励下的阻尼环,通过阻尼环识别出线接触弹流润滑摩擦副的刚度和阻尼;用变量控制的方法研究载荷、卷吸速度、材料参数等对线接触弹流润滑摩擦副刚度和阻尼的影响,并分析载荷、卷吸速度影响线接触弹流润滑摩擦副刚度阻尼的机制。结果表明,线接触弹流润滑摩擦副刚度阻尼随载荷增加而变大,随速度增加而减小。在数值解的基础上,拟合出线接触弹流润滑摩擦副刚度和阻尼公式,结果显示,载荷对弹流润滑摩擦副的刚度和阻尼影响最显著,而且弹流润滑摩擦副的刚度随载荷、速度和材料参数的变化幅度比阻尼的大。对拟合公式精度的检验表明,在很宽的参数范围内,拟合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解的相对误差小于10%,所提出的刚度和阻尼拟合公式具有很高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接触 润滑摩擦副 刚度 阻尼 拟合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相对曲率齿轮热弹流润滑分析
5
作者 陈峙玮 刘雷 孔荣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7,共9页
等相对曲率齿轮(CRC齿轮)是一种新型非渐开线齿轮,需要通过热弹流润滑分析,对其进行胶合承载能力的评估。基于CRC齿轮啮合原理获取热弹流分析所需参数,采用多重网格法在模拟工况下进行数值分析,并与同参数渐开线齿轮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等相对曲率齿轮(CRC齿轮)是一种新型非渐开线齿轮,需要通过热弹流润滑分析,对其进行胶合承载能力的评估。基于CRC齿轮啮合原理获取热弹流分析所需参数,采用多重网格法在模拟工况下进行数值分析,并与同参数渐开线齿轮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齿面间的相对曲率半径较大且恒定、卷吸速度较高,等相对曲率齿轮具有更大的油膜厚度,减少了强度校核所需的算例数量。结合CRC齿轮的设计理念开展单因素影响分析,探讨卷吸速度、温度、相对曲率对润滑油膜压力、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卷吸速度的提高,油膜厚度不断增大,油膜压力的最大值无明显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润滑油黏度下降,油膜厚度也显著下降,但温度对最大油膜压力影响较小;减小相对曲率有助于降低油膜压力,提高油膜厚度,进而改善油膜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相对曲率齿轮 渐开线齿轮 多重网格法 线接触润滑 强度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对油膜界面滑移及弹流润滑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郭闯 赵二辉 +1 位作者 权龙 汪成文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0,117,共10页
目的研究机械系统摩擦副间相对速度的变化对润滑油膜界面滑移及弹流润滑特性的影响,为探究极限工况下机械传动系统中摩擦副润滑失效的形成和演变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考虑油膜界面滑移的点接触弹流润滑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开展... 目的研究机械系统摩擦副间相对速度的变化对润滑油膜界面滑移及弹流润滑特性的影响,为探究极限工况下机械传动系统中摩擦副润滑失效的形成和演变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考虑油膜界面滑移的点接触弹流润滑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开展双色光干涉弹流润滑试验,研究速度对弹流润滑中油膜界面滑移的影响,进而研究界面滑移状态下卷吸速度、流体动压、油膜厚度、滑移参数等随速度变化的特性。结果界面滑移主要发生在润滑入口区域,滑移部位卷吸速度明显下降;界面滑移导致动压变化,二次压力峰减弱,动压分布向滑移区域偏移;界面滑移影响膜厚分布,润滑油堆积导致入口油膜凹陷,在高速工况下出口区域膜厚减小。随着速度的增大,滑移部位向入口区延伸;界面滑移范围占比与平均滑移长度均显著增大;滑移区域动压分布趋于均匀;滑移部位承载能力呈现先略有增大后显著减小的特征;滑移范围占比、平均滑移长度和滑移部位承载能力均趋于稳定。结论工况速度会对界面滑移产生显著影响,滑移量的增加导致承载能力下降,从而加速机械系统的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滑移 接触 润滑 极限剪切力 滑移长度 入口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动工况下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浩洋 陈晓阳 +1 位作者 王文 杨沛然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7-251,共5页
针对对数凸型滚子接触副,推导出滚子按照正弦规律摆动时的等温有限长弹流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分别建立两套坐标系统的方法解决了求解过程中润滑入口区和出口区在摆动周期内交换的问题,揭示了摆动过程中油膜压力和厚度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 针对对数凸型滚子接触副,推导出滚子按照正弦规律摆动时的等温有限长弹流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分别建立两套坐标系统的方法解决了求解过程中润滑入口区和出口区在摆动周期内交换的问题,揭示了摆动过程中油膜压力和厚度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摆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摆程不变的条件下,膜厚随摆动频率增加而增大,有利于润滑膜的建立,但同时会增加1个周期中的最大压力及压力波动幅度,使工件易于疲劳;对于相同凸度量,在低频摆动工况下边缘效应较高频工况下的严重,因此在低频摆动工况下使用滚子设计时需要增大其凸度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长线接触 摆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长线接触非牛顿热弹流润滑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明勇 朱才朝 刘怀举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5,共8页
建立有限长圆柱滚子的非牛顿流体热弹流润滑模型,选取Ree-Eyring流体和Power-Law流体进行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接触线长度增大,端部效应减弱;Ree-Eyring流体特征剪切力对润滑温升和剪切力影响较大,而对润滑压力与膜... 建立有限长圆柱滚子的非牛顿流体热弹流润滑模型,选取Ree-Eyring流体和Power-Law流体进行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接触线长度增大,端部效应减弱;Ree-Eyring流体特征剪切力对润滑温升和剪切力影响较大,而对润滑压力与膜厚影响甚微;Power-Law流体随指数增大,润滑膜厚明显降低;随载荷、转速升高,热解与等温润滑结果差异增大,热效应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长线接触 圆柱滚子 润滑 Ree—Eyring Power—La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长线接触的直齿轮弹流润滑数值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欧阳天成 陈南 +1 位作者 赵家琦 王攀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6-700,共5页
针对具有旋转与轴向2个方向速度的胶印机窜墨棍直齿轮润滑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长线接触的直齿轮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的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对模型进行几何分析,并运用有限长弹流理论建立了包含2个方向速度的控制方程,如Reynolds方程、油... 针对具有旋转与轴向2个方向速度的胶印机窜墨棍直齿轮润滑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长线接触的直齿轮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的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对模型进行几何分析,并运用有限长弹流理论建立了包含2个方向速度的控制方程,如Reynolds方程、油膜几何方程、润滑油黏度、密度方程和载荷平衡方程;然后,对控制方程进行无量纲化以提高数值计算效率和求解的收敛性;最后,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具有强非线性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并采用多重网格法进行数值求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获得直齿轮不同工况下的润滑油膜压力、膜厚分布,同时还可得到相应的油膜摩擦系数,为研究具有2个方向速度的直齿轮摩擦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速度 有限长线接触 直齿轮 润滑 多重网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卷吸条件下有限长线接触热弹流润滑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晓玲 杨沛然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26,共4页
应用多重网格技术和逐列扫描法,求得了零卷吸条件下有限长线接触热弹流润滑问题的完全数值解,给出了两固体表面和油膜中层的温度分布以及油膜内的流速分布。结果表明,油膜的最大压力、最小膜厚和最高温度均位于滚子的端部;在接触区中央... 应用多重网格技术和逐列扫描法,求得了零卷吸条件下有限长线接触热弹流润滑问题的完全数值解,给出了两固体表面和油膜中层的温度分布以及油膜内的流速分布。结果表明,油膜的最大压力、最小膜厚和最高温度均位于滚子的端部;在接触区中央一带出现了油膜局部增厚现象,温度-粘度楔效应是弹流油膜局部增厚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卷吸 有限长线接触 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长线接触斜齿轮副瞬态弹流润滑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明勇 刘亚东 +3 位作者 吴晨辉 郭凤 陈龙 戚得众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36,98,共8页
采用统一Reynolds方程建立斜齿轮有限长线接触瞬态弹流润滑模型,研究瞬态效应与表面粗糙度对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瞬态效应的斜齿轮副润滑参数在单齿啮合区域剧烈变化,其接触区域膜厚较低且摩擦因数较大,容易处于混合润滑状态... 采用统一Reynolds方程建立斜齿轮有限长线接触瞬态弹流润滑模型,研究瞬态效应与表面粗糙度对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瞬态效应的斜齿轮副润滑参数在单齿啮合区域剧烈变化,其接触区域膜厚较低且摩擦因数较大,容易处于混合润滑状态;在单齿啮合区域,瞬态解有效承载区变窄且二次压力峰明显增大。当前算例表明全膜弹流润滑状态下,粗糙度对斜齿轮副的瞬态弹流润滑特性影响较少,仅在双齿啮合区域考虑粗糙度的平均膜厚较大,且对应接触压力与膜厚围绕光滑解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有限长线接触 润滑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速度与温度滑移对有限长线接触纯滑动热弹流接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明宇 王静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2-1106,共15页
随着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润滑界面发生滑移的现象已比较常见.除了发生界面速度滑移,在有显著温升的弹流接触界面也有可能发生温度滑移.本研究在有限长线接触纯滑动热弹流润滑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4种界面滑移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揭示... 随着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润滑界面发生滑移的现象已比较常见.除了发生界面速度滑移,在有显著温升的弹流接触界面也有可能发生温度滑移.本研究在有限长线接触纯滑动热弹流润滑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4种界面滑移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揭示了在运动和静止表面分别发生速度和温度滑移时接触区润滑特性的变化.研究发现,运动表面的速度滑移会阻碍接触区的润滑油流动,而静止表面的速度滑移则促进润滑油流动;运动表面的温度滑移会降低接触区内的温升,静止表面的温度滑移则会显著增加接触区的温升并降低摩擦系数.速度和温度滑移都可能将摩擦系数降到0.01以下,实现超滑,但静止表面的温度滑移对摩擦系数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滑移 温度滑移 润滑 有限长线接触 数值分析 超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长线接触光干涉弹流润滑试验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晓阳 沈雪瑾 刘颖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508-514,共7页
为了研究纯滚动线接触摩擦副的润滑特性,本文介绍了用光干涉测量原理所设计的一台有限长线接触光干涉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给出了富油润滑和纯滚动工况下对数母线滚子与玻璃盘之间的油膜形状与膜厚的光干涉实... 为了研究纯滚动线接触摩擦副的润滑特性,本文介绍了用光干涉测量原理所设计的一台有限长线接触光干涉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给出了富油润滑和纯滚动工况下对数母线滚子与玻璃盘之间的油膜形状与膜厚的光干涉实验结果,并提出今后需改进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长线接触 光干涉 线接触 润滑 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接触热弹流润滑的油膜刚度建模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斌 陈剑 +1 位作者 董玛莉 鲁豫鑫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75,共6页
在弹流动力润滑情况下,球轴承内部由于球滚动体与套圈滚道之间润滑油膜的存在,油膜刚度对轴承的整体刚度产生影响。针对点接触弹流润滑油膜刚度分析计算的建模问题,基于稳态热弹流动力润滑理论,考虑热效应、润滑油卷吸速度、油膜分布状... 在弹流动力润滑情况下,球轴承内部由于球滚动体与套圈滚道之间润滑油膜的存在,油膜刚度对轴承的整体刚度产生影响。针对点接触弹流润滑油膜刚度分析计算的建模问题,基于稳态热弹流动力润滑理论,考虑热效应、润滑油卷吸速度、油膜分布状态等因素,提出点接触时接触区弹流油膜刚度分析的计算模型,并推导量纲一油膜刚度方程和用于数值计算的离散方程、松弛迭代形式等,在此基础上利用多重网格理论和Newton-Raphson迭代法建立方程的计算求解方法,并与相关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点接触热弹流润滑油膜刚度分析计算模型正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轴承 接触 润滑 油膜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供油条件下点接触弹流润滑乏油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谭洪恩 杨沛然 尹昌磊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7-361,共5页
从实验中观测到的特殊乏油现象出发,提出1种特殊供油条件函数,求出点接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完全数值解,定性模拟实验中的特殊乏油现象,并分析供油条件函数中的参数与中心膜厚和最小膜厚的关系.结果表明:供油油膜的两突起导致相应的压... 从实验中观测到的特殊乏油现象出发,提出1种特殊供油条件函数,求出点接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完全数值解,定性模拟实验中的特殊乏油现象,并分析供油条件函数中的参数与中心膜厚和最小膜厚的关系.结果表明:供油油膜的两突起导致相应的压力、部分油膜比例和润滑油膜分布中也出现两突起;供油油膜的两突起能够扩大压力区和充分供油区域,能够局部改善润滑效果,但是对中心膜厚和最小膜厚影响很小;供油油量主要影响润滑状态,而供油油膜的形状在不同程度上也会影响润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油 接触 供油油膜 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弹流润滑效应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刚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余永健 陈国定 李济顺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5-131,共7页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刚度特性对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态特性有着重要影响。为获得油润滑条件下角接触球轴承刚度特性,需要考虑弹流润滑效应对轴承刚度的影响。基于Jones拟静力学模型,建立了考虑弹流润滑影响的耦合滚动体/套圈接触刚度...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刚度特性对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态特性有着重要影响。为获得油润滑条件下角接触球轴承刚度特性,需要考虑弹流润滑效应对轴承刚度的影响。基于Jones拟静力学模型,建立了考虑弹流润滑影响的耦合滚动体/套圈接触刚度和油膜刚度的滚动轴承刚度计算模型。应用滚动轴承刚度计算模型分析了弹流润滑效应对角接触球轴承刚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不考虑弹流润滑效应的情况相比,考虑弹流润滑效应的角接触球轴承刚度有较明显的降低;较之轴承轴向刚度,轴承径向刚度对弹流润滑效应更为敏感;在考虑弹流润滑效应的情况下,润滑油动力黏度和黏压系数的增大均使得轴承刚度减小,黏温系数的增大仅使得轴承径向刚度增大,但对轴向刚度几乎没有影响;随着转子转速的升高,弹流润滑效应对轴承径向刚度的影响愈加明显,但对轴向刚度的影响逐渐弱化;随着轴向载荷的增加,弹流润滑效应对轴承刚度的影响缓慢增大;随着径向载荷的增加,弹流润滑效应对轴向刚度的影响缓慢减小,而对径向刚度的影响则几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球轴承 润滑效应 接触刚度 油膜刚度 轴承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长滚子线接触热弹流润滑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晓玲 杨沛然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5-299,共5页
应用多重网格解法 ,求出了有限长滚子线接触热弹流润滑的完全数值解 .结果表明 :在滚子的中部 ,油膜压力、温度和最小膜厚与无限长线接触热弹流润滑的解几乎一致 ;在滚子端部的圆角处 ,油膜压力、温度和最小膜厚与中部均显著不同 ,且最... 应用多重网格解法 ,求出了有限长滚子线接触热弹流润滑的完全数值解 .结果表明 :在滚子的中部 ,油膜压力、温度和最小膜厚与无限长线接触热弹流润滑的解几乎一致 ;在滚子端部的圆角处 ,油膜压力、温度和最小膜厚与中部均显著不同 ,且最大油膜压力、最大油膜温度和最小油膜厚度均发生在此处 ,端部圆角半径对弹流润滑性能有显著影响 .同时 ,将有限长线接触热解与有限长线接触等温解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长线接触 润滑 多重网格解法 圆柱滚子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接触弹流润滑综合数值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尹昌磊 杨沛然 杨萍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0-73,76,共5页
应用多重网格法和多重网格积分法数值求解了Newton流体和Ree-Eyring流体线接触等温和热弹流润滑问题,分析了滑滚比对摩擦因数的影响,指出了润滑油的流变性和热效应对线接触弹流润滑油膜粘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滑滚比时压力、膜厚和温度的... 应用多重网格法和多重网格积分法数值求解了Newton流体和Ree-Eyring流体线接触等温和热弹流润滑问题,分析了滑滚比对摩擦因数的影响,指出了润滑油的流变性和热效应对线接触弹流润滑油膜粘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滑滚比时压力、膜厚和温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等温润滑时的摩擦因数随着滑滚比的增加而增加,热弹流润滑时的摩擦因数随着滑滚比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热效应和非牛顿流体的剪稀作用均会使润滑油的等效粘度降低,从而影响摩擦因数;热效应的存在使油膜变薄,且在所讨论的工况条件下Newton流体的膜厚比Ree-Eyring流体的稍薄,热效应使第二压力峰变矮,且Ree-Eyring流体的第二压力峰矮于Newton流体的第二压力峰;纯滚动时,Ree-Eyring流体的温度比Newton流体的温度高,有滑滚比时,Newton流体的温度比Ree-Eyring流体的温度高,且油膜的温度随滑滚比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ton Ree-Eyring 线接触 等温和热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动工况下有限长线接触弹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华同曙 陈晓阳 丁建宁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3-547,共5页
针对对数型凸度滚子,在自制的滚子接触光弹流试验装置上开展了摆动工况弹流的实验研究.在2种不同摆动频率下,测量了弹流润滑油膜厚度和形状.结果表明:在一定载荷范围内,对数凸型滚子弹流润滑状态下的油膜厚度沿轴向呈均匀分布.摆动工况... 针对对数型凸度滚子,在自制的滚子接触光弹流试验装置上开展了摆动工况弹流的实验研究.在2种不同摆动频率下,测量了弹流润滑油膜厚度和形状.结果表明:在一定载荷范围内,对数凸型滚子弹流润滑状态下的油膜厚度沿轴向呈均匀分布.摆动工况下润滑油膜的变化受到楔形效应和挤压效应的共同作用;低频时卷吸速度变化较小,以挤压效应为主;高频时卷吸速度变化较大,楔形效应增强.在卷吸速度为零时,油膜被封入接触区内,高频时形成的凹陷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接触 摆动 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表面带单粗糙峰的线接触时变微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萍 崔金磊 杨沛然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21,共4页
通过数值求解研究了一个固体表面的单粗糙峰对两固体形成的线接触时变弹流润滑区压力、膜厚分布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 :粗糙峰的出现 ,使其对应位置上的压力、膜厚发生急剧变化 ;粗糙峰的移动 ,对压力和膜厚的变化、固体表面的凹陷现象... 通过数值求解研究了一个固体表面的单粗糙峰对两固体形成的线接触时变弹流润滑区压力、膜厚分布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 :粗糙峰的出现 ,使其对应位置上的压力、膜厚发生急剧变化 ;粗糙峰的移动 ,对压力和膜厚的变化、固体表面的凹陷现象以及Hertz接触区的出口颈缩均有不同的影响 ;另外 ,压力峰和油膜形状随着粗糙峰幅值和半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结果亦表明 :准稳态解比时变解过高地估计粗糙峰对压力和膜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 固体表面 时变 膜厚 稳态解 颈缩 数值求解 润滑 线接触 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