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布尼茨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学术背景与哲学意义——兼论我国古代学者惠施等人“尺捶”之辩的本体论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段德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48,共6页
莱布尼茨的物质无限可分思想不仅在莱布尼茨哲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西方哲学史的近代发展也具有比较深广的影响。莱布尼茨的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学术背景虽然可以一直上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与德谟克利特的哲学争论,但... 莱布尼茨的物质无限可分思想不仅在莱布尼茨哲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西方哲学史的近代发展也具有比较深广的影响。莱布尼茨的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学术背景虽然可以一直上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与德谟克利特的哲学争论,但最根本的还在于笛卡尔与原子论的近代复兴者伽森狄的哲学争论。可以说,莱布尼茨的无限可分思想及其哲学意义主要地就是在对笛卡尔的批判的再批判中发挥出来的。莱布尼茨在对笛卡尔有关思想的反思和批判中,从他的物质无限可分思想中不仅推演出了他的"单子论"实体学说,而且还推演出了他的中国盒式的自然有机主义和前定和谐系统。差不多与亚里士多德提出其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同时,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极其相似的哲学命题,这就是:"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莱布尼茨的这样一种哲学进路对我们昭示我国古代学者惠施等人"尺捶"之辩的本体论意义显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布尼茨 物质无限可分 本体论意义 “尺捶”之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无限可分性的论证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显元 《江淮论坛》 1985年第1期68-74,共7页
自古以来,对物质是否是无限可分的问题,就有着各种争论,并做了各种不同的哲学论证。近年来,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夸克幽禁”假说的提出,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争论,又逐渐地尖锐起来了。人们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自古以来,对物质是否是无限可分的问题,就有着各种争论,并做了各种不同的哲学论证。近年来,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夸克幽禁”假说的提出,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争论,又逐渐地尖锐起来了。人们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命题是否得到过证明?或者它根本就不能得到证明?这种疑问所涉及的,并不是物理学中的个别原理是否真实的问题,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继续有效的问题。事实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 无限可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物理学 哲学论证 疑问 物质无限可分 假说 原理 夸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无限可分论和现代“二难推论”对它的挑战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吾伦 李曦 《社会科学辑刊》 1986年第2期3-9,共7页
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中,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和永无变化的;并从而认为,大至天体小到原子的运动,一律都服从于牛顿力学的定律。这就是近代自然科学关于宇宙图景的机械观。自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原子的大门被打开以来,旧的原子观念... 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中,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和永无变化的;并从而认为,大至天体小到原子的运动,一律都服从于牛顿力学的定律。这就是近代自然科学关于宇宙图景的机械观。自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原子的大门被打开以来,旧的原子观念和物质分割的有限论被科学的新发现所否定,人们又倾向于物质的分割无限、层次无限论了。并且,目前它已普遍被人们当作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原理了。但这和新的科学事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可分 二难 康德 物质无限可分 统治地位 辩证统一观 基本单位 近代自然科学 二律背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无限可分论”之我见
4
作者 刘文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8-71,共4页
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哲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对物质无限可分的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物质结构问题,只关系到“物理世界”,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物质分割有一定的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就不能再行分割;“物... 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哲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对物质无限可分的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物质结构问题,只关系到“物理世界”,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物质分割有一定的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就不能再行分割;“物质无限可分论”的观点,不论在实际上或理论上都是不能成立的,等等。对于这个问题,有必要加以澄清,因为它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如何在物质结构问题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等问题。笔者试图对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无限可分 自然科学工作者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物质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观 马克思恩格斯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R^N上的算子半稳定分布
5
作者 王成 金蒙伟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91-493,共3页
对于 (c,B) -算子半稳定 (operator semi- stable)分布 μ,利用 c和 B的特征根得出∫| x |≤ 1 |x|r M(dx) <∞的充分必要条件 ,其中 M是 μ的 Lévy测度 .并利用这个条件得出 c和 B与算子半稳定过程样本函数的变差之间的关系 .... 对于 (c,B) -算子半稳定 (operator semi- stable)分布 μ,利用 c和 B的特征根得出∫| x |≤ 1 |x|r M(dx) <∞的充分必要条件 ,其中 M是 μ的 Lévy测度 .并利用这个条件得出 c和 B与算子半稳定过程样本函数的变差之间的关系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子半稳定 Levy测度 L-K 无限可分 半稳定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科研究面临的若干分类问题
6
作者 高墨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13,共3页
关于社科研究面临的若干分类问题○高墨1.所谓类,指事物某种侧面、属性或特征的集合。分类即通过一定的集合来思维、表达和检索的手段、所有科学和学科都必须借助的方法、人类特有的一种认识能力。但分类无法涵盖事物整体而只能涉及... 关于社科研究面临的若干分类问题○高墨1.所谓类,指事物某种侧面、属性或特征的集合。分类即通过一定的集合来思维、表达和检索的手段、所有科学和学科都必须借助的方法、人类特有的一种认识能力。但分类无法涵盖事物整体而只能涉及事物的某些侧面、属性或特征,分类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体系 类方法 社科研究 类序列 还原方法 逻辑前提 社会历史 无限可分 机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从微积分的创立谈起
7
作者 江燕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31-34,共4页
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本文所谓世界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不是世界的本体论的质态概括,而是世界表现形态的抽象。从这一命题出发,通过对微积分创立的两条思路的反思,论证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存在状态,自然界和... 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本文所谓世界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不是世界的本体论的质态概括,而是世界表现形态的抽象。从这一命题出发,通过对微积分创立的两条思路的反思,论证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存在状态,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表现状态都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进而论证了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的普遍性及其与哲学基本原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性 微积 无限可分 非标准 黑格尔 对立和统一 存在状态 连续量 质态 波粒二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性的有限阈
8
作者 丁长青 《求是学刊》 1986年第6期18-23,共6页
关键词 无限 全宇宙 无限 可知论 无限可分 科学事实 夸克 逻辑 引力 认识无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辨析
9
作者 刘玉殿 《求是学刊》 1986年第3期7-8,共2页
关键词 对立面 无限可分 物质可分 万世不竭 朱熹 矛盾规律 邵雍 辩证法 惠施 对立统一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兴强 肖绍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14-117,共4页
讨论了认识时间所经历的曲折漫长过程 .指出了物理学自身 ,以及物理学和哲学关于时间问题所存在的困难和矛盾 ,同时指出随着这些困难和矛盾的解决 ,必将对物理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
关键词 时间 时空观 广义相对论 黑洞 物理学 哲学 线性观 无限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Markov链嵌入问题的一个构造方法
11
作者 刘嘉焜 丁春蕾 +1 位作者 周聿飞 周俊健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2,共5页
首先讨论了矩阵幂展开式的性质,然后给出了半群可被嵌入的条件及如何构造嵌入的连续参数Markov过程。
关键词 MARKOV链 嵌入 半群 无限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世界物质的四种新认识
12
作者 彭富国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物质结构 不可穷尽性 物质观 客观实在性 潜在性 自然科 辩证唯物 结构基因 无限可分 有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宇宙爆炸模型和夸克幽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新挑战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书亭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2期30-35,共6页
近几十年来,自然科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新发现捷报频传,新理论不断涌现,而且还正蕴孕着一些重大的突破。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新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被称之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有理论的新挑战。所谓宇宙爆炸模型对宇宙无限论的新... 近几十年来,自然科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新发现捷报频传,新理论不断涌现,而且还正蕴孕着一些重大的突破。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新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被称之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有理论的新挑战。所谓宇宙爆炸模型对宇宙无限论的新挑战和夸克幽禁对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新挑战,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 新挑战 夸克 物质无限可分 爆炸模型 宇宙观 现代自然科学 宇宙无限 新发现 具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毛粒子”
14
作者 旭日 《人民论坛》 1995年第12期46-47,共2页
毛泽东基于他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刻理解,认为宇宙从大的方面来说是无限的,从小的方面看,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不但原子可以分,原子核可以分,基本粒子也可以分。建国以后,毛泽东在作出发展我国科学事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同时。
关键词 毛泽东 毛粒 基本粒子 中子 钱三强 无限可分 原子 代表团团长 自然辩证法研究 层子模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科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15
作者 王金华 《理论月刊》 CSSCI 1996年第6期20-23,共4页
试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科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王金华自然科学的认识成果是哲学家进行哲学概括的重要依据之一。毛泽东哲学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既来源于科学又高于科学,成为一般的认识论、方法论原则。本文在自然科学背景下论述了毛泽东... 试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科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王金华自然科学的认识成果是哲学家进行哲学概括的重要依据之一。毛泽东哲学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既来源于科学又高于科学,成为一般的认识论、方法论原则。本文在自然科学背景下论述了毛泽东哲学的物质观、物质结构观、真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 科学实践 科学认识 物质系统 物质无限可分 科学史 自然观 指导作用 普遍联系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完备连续性质的一个局部特征
16
作者 张文 程庆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0-483,共4页
有限表示和树性质是研究超性质的重要工具,James利用有限树和有限表示定理给出了超自反空间的重要特征.在研究超自反空间和再赋范问题时,树性质成为行之有效的研究工具.本文引入了可分有限树的概念并利用Banach空间中两个集合之间的有... 有限表示和树性质是研究超性质的重要工具,James利用有限树和有限表示定理给出了超自反空间的重要特征.在研究超自反空间和再赋范问题时,树性质成为行之有效的研究工具.本文引入了可分有限树的概念并利用Banach空间中两个集合之间的有限表示的概念,讨论了完备连续性质和具有超完备连续性质的非空有界闭凸集的性质,给出了超完备连续性质的一个局部特征,并且用可分有限树刻划了具有超完备连续性质的Banach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分有限树 可分无限 BANACH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