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1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过程中新生断层破裂的扩展有限单元法(XFEM)模拟
1
作者 崔泽飞 朱守彪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4-577,共14页
地震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通常是假定破裂发生在先存断层上.但是,实际地震过程中,除了沿着先存断层产生自发破裂外,很有可能会产生新的破裂.为此,本文将传统有限元与扩展有限元方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相结合,首先利用... 地震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通常是假定破裂发生在先存断层上.但是,实际地震过程中,除了沿着先存断层产生自发破裂外,很有可能会产生新的破裂.为此,本文将传统有限元与扩展有限元方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相结合,首先利用传统有限元方法模拟先存断层上的自发破裂过程,随后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模拟不同介质(内摩擦角分别为0°、22.5°和45°)中,由于先存断层破裂造成的断层尖端应力集中导致的新生破裂过程.当内摩擦角为0°时,2条新生破裂与先存断层走向之间的夹角分别为0°和90°;当内摩擦角为22.5°时,该夹角变为11.25°和78.75°;当内摩擦角为45°时,该夹角变为22.5°和67.5°.在这三种情形下,新生的2条破裂,相互垂直,但破裂特征(破裂长度及破裂速度)不同,与先存断层之间的夹角越小的新生破裂,其扩展距离越远,扩展速度也更快(甚至为超剪切破裂).此外,在模拟结果中,岩石强度越低,断层扩展的长度越长,扩展速度也越快.本研究对于地震破裂全过程的数值模拟、深刻认识地震震源过程、断层生长以及地震灾害评估等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单元 扩展有限(XFEM) 断层自发破裂 新生断层破裂 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双振型下钻井液振动筛不同颗粒筛分效率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洪斌 李传杰 +2 位作者 朱天际 罗伟 孙浩宾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693,共7页
直线型振动筛和平动椭圆振动筛作为钻井液振动筛的2种发展形式,研究2种振型振动筛在不同工作参数下的筛分效率,对实际生产、选型具有价值和意义。基于离散单元法,采用EDEM计算分析软件,对直线振型和平动椭圆振型下钻井液振动筛筛分效率... 直线型振动筛和平动椭圆振动筛作为钻井液振动筛的2种发展形式,研究2种振型振动筛在不同工作参数下的筛分效率,对实际生产、选型具有价值和意义。基于离散单元法,采用EDEM计算分析软件,对直线振型和平动椭圆振型下钻井液振动筛筛分效率进行仿真计算;研究多种颗粒在2种振型下的运动参数、黏结作用、抛物运动次数,计算透筛及出口脱筛率。研究发现:在相同振动参数下,直线振型在处理不透筛颗粒方面脱筛效果优于椭圆振型,而平动椭圆振型在避免产生颗粒团形成方面优于直线振型;颗粒黏结作用越大,颗粒在筛网上所作抛物运动次数越多,颗粒团的形成降低颗粒运移速度,导致在单位时间内筛网对不透筛颗粒处理效率降低,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尽量避免颗粒团的形成;在振动频率25~30 Hz内,黏结作用对颗粒速度的影响迅速增加,降低出口脱筛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振动筛 双振型 离散单元 EDEM 筛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耦合的平面四边形应力单元分析方法
3
作者 邓继华 谭建平 +2 位作者 邵旭东 王磊 田仲初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81,共13页
为在高耸大跨混凝土结构分析中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的耦合作用,文章基于平面应力单元开展计算方法的研究。利用共旋坐标法具有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脱耦的优点,将混凝土的徐变效应视为特殊的材料非线性而在共旋坐标系中将其等效... 为在高耸大跨混凝土结构分析中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的耦合作用,文章基于平面应力单元开展计算方法的研究。利用共旋坐标法具有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脱耦的优点,将混凝土的徐变效应视为特殊的材料非线性而在共旋坐标系中将其等效为徐变初应变荷载,几何非线性则通过共旋坐标系与结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予以考虑,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则采用能将荷载增量法与位移增量法合二为一的统一迭代求解列式,建立平面应力单元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耦合的分析方法,提供计算流程,对4个算例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已有文献的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几何非线性平面四边形应力单元及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耦合的算法是正确的,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耦合相对于考虑几何线性与徐变以及仅计入几何非线性而言,在具体计算结果、不同自由度的影响程度以及达到徐变计算稳定值所要取的徐变计算时间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文中方法较容易推广到其他更复杂的共旋法几何非线性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四边形应力单元 几何非线性 徐变 共旋 统一迭代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重组单元辊压树脂浸渍法制备重组木及其性能
4
作者 张亚梅 周云霞 +1 位作者 祝荣先 于文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7-176,共10页
【目的】重组木的传统施胶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干燥耗能高,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等技术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辊压树脂浸渍法,直接对高含水率的重组单元进行施胶。通过系统地探究该方法对重组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生... 【目的】重组木的传统施胶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干燥耗能高,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等技术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辊压树脂浸渍法,直接对高含水率的重组单元进行施胶。通过系统地探究该方法对重组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辊压树脂浸渍技术,直接对含水率为30%的杨木重组单元施加酚醛树脂,并通过调控压缩率和辊压次数优化施胶量控制工艺。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表征胶液分布和微观形貌,通过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解析树脂与木材界面之间的化学作用机制。此外,采用煮沸–干燥–煮沸循环测试法评估重组木的耐水性能,并通过三点弯曲测试法评估其力学性能。【结果】辊压压力和辊压次数的增加可显著提升高含水率重组单元的施胶量。与传统吊笼式浸胶法制备的重组木相比,辊压树脂浸渍法制备的重组木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宽度膨胀率分别降低了41.12%和21.04%,弹性模量(MOE)增大了10.57%。辊压压力促使重组单元中的细胞裂隙扩展,胶液在负压作用下渗透至细胞腔及细胞壁内部,并与纤维素发生交联。化学分析进一步证实,酚醛树脂填充了细胞间隙并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从而抑制木材吸湿膨胀,提升密实度与结晶度。因此,该技术使得胶液在重组单元中的分布更加均匀,显著提高了重组木的耐水性能,抑制了木材细胞吸水后的回弹现象,减少了重组木表面的“跳丝”现象,提高了板材整体性能的均匀性。同时,渗透到细胞壁中的酚醛树脂增强了重组木的MOE。【结论】高含水率重组单元辊压树脂浸渍技术通过优化胶液分布与界面结合,显著提升了重组木的耐水性和MOE。同时,该技术省去了干燥工序,有效降低了能耗。这一技术突破为实现重组单元的疏解—浸渍—干燥连续化生产提供了可行路径,为重组木生产工艺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重组单元 辊压树脂浸渍 重组木 连续化生产 耐水性能 弹性模量(M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丝杆单元加工成形方法研究与实现
5
作者 门全胜 刘达列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8,共7页
【目的】提出一种立体网格式循序解剖法,改进现有人造板等木质重组类材料组成单元共同缺陷,为木材加工、人造板单元制备提供新的理论方法以及新型木质重组材料研发提供基础原料。【方法】基于木材显微构造主要特征,按照原木立体网格设... 【目的】提出一种立体网格式循序解剖法,改进现有人造板等木质重组类材料组成单元共同缺陷,为木材加工、人造板单元制备提供新的理论方法以及新型木质重组材料研发提供基础原料。【方法】基于木材显微构造主要特征,按照原木立体网格设立以及原木纵向先划切后刨切的技术方案,结合组合刀具结构设计与刀具各零件及其结构的功能作用,阐述木丝杆单元加工成形过程。以小径木为研究对象,建立小径木立体网格三维直角坐标系,进行刀具切削主运动和木段进料进给运动设计;结合小径木加工区域划分与组合刀具在传输链上的布局以及与小径木加工区域的对应分配,提出一种新型人造板单元制备方法——立体网格式循序解剖法。分析立体网格式循序解剖法刀具与木料在速度、时间、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导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运动速度关系式。依据立体网格式循序解剖法,应用研制的木丝杆单元加工试验机进行加工试验验证。【结果】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运动速度关系式为v=[(N×H)/S]×V(N为每个加工区域组合刀具数量,S为传输链周长);主运动速度V=2.49 m·s^(−1)、进给运动速度v=0.0053或0.0057 m·s^(−1),可成功实现木丝杆单元连续自动加工成形,单元互相不黏连、无损伤、形态相同,尺寸为长(L)×宽(B)×高(H)=90.0 mm×1.5 mm×(1.1~1.5)mm。【结论】1)首创性提出一种新型人造板单元制备方法——立体网格式循序解剖法,具有技术可行性;2)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运动速度关系式为v=[(N×H)/S]×V,为单元加工试验和选择单元制备机的相关运动参数提供理论计算依据;3)验证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运动速度关系式的合理性;木丝杆单元高度(或厚度)(H)取决于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传动系统及其运动速度配比,木丝杆长度(L)等于原木截取长度,宽度(B)由组合刀具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丝杆单元 加工成形 立体网格式循序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单元的划分方法优化与适宜性评价指标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家宝 陈红旗 向中林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多尺度分割方法划分斜坡单元,存在分割尺度选择主观性强、试验耗时以及划分结果适宜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以福建武平十方镇为研究区,固定分割尺度,试验确定出多尺度分割方法中最佳同质性参数的组合,利用同质性局部方差变化率曲线厘定可... 多尺度分割方法划分斜坡单元,存在分割尺度选择主观性强、试验耗时以及划分结果适宜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以福建武平十方镇为研究区,固定分割尺度,试验确定出多尺度分割方法中最佳同质性参数的组合,利用同质性局部方差变化率曲线厘定可能的分割尺度,不同尺度结合同质性参数组合进行斜坡单元划分。从斜坡单元与历史滑坡几何联系、斜坡单元划分原理、斜坡单元现实应用三个方面,初步建立了评价斜坡单元划分结果是否适宜的3项指标:形状指数、坡向全局莫兰指数和地形起伏度。研究结果表明,对多尺度分割优化方法的优化降低了分割尺度选择的主观性并显著减少了处理时间,适宜单元评价指标确定出的斜坡单元更加切合实际地形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斜坡单元 划分 多尺度分割 适宜单元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CAD模型的嵌入域等几何单元几何属性快速界定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晴天 谢贤达 +2 位作者 罗年猛 杨奥迪 王书亭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嵌入域等几何分析方法可以综合嵌入域法网格划分和等几何分析高阶单元求解效率的双重优势,是复杂CAD模型进行等几何分析的主要实现方式之一。嵌入域网格单元几何属性的界定是构建嵌入域等几何分析模型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基于射线法对... 嵌入域等几何分析方法可以综合嵌入域法网格划分和等几何分析高阶单元求解效率的双重优势,是复杂CAD模型进行等几何分析的主要实现方式之一。嵌入域网格单元几何属性的界定是构建嵌入域等几何分析模型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基于射线法对嵌入域网格单元进行几何属性界定过程中存在的界定效率与准确度相矛盾的问题,本文将分离轴理论与射线法结合,建立了一种混合型网格单元几何属性界定策略,将点与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问题转化为了面与体的相交判断问题,从而在保证单元几何属性界定效率的同时,提高单元界定准确度。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混合型网格单元几何属性界定策略可有效提升界定效率及鲁棒性,为复杂模型嵌入域等几何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 等几何分析 嵌入域 单元几何属性 分离轴理论 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务单元叠加法的DRG成本核算实践与改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文涓 刘大锦 +2 位作者 李杰 徐涛 金沼伸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72,共3页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让DRG成本核算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DRG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核算结果产出的时间,也影响着核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医院了解医保结算盈余和采取对应控制手段。以云南省某公立医院为例,在...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让DRG成本核算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DRG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核算结果产出的时间,也影响着核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医院了解医保结算盈余和采取对应控制手段。以云南省某公立医院为例,在服务单元叠加法理论基础上改进DRG成本核算办法,并可同步开展项目成本核算,能较简单快捷地产出核算结果,为医院进一步的精益化管理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单元叠加 成本核算 执行科室 成本收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单元法驾驶室防翻保护结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旭荣 宋美玉 彭伟利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5,共5页
防滚翻保护装置(ROPS)设计的可靠性,直接影响驾驶员是否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根据实车尺寸和视野要求,进行ROPS结构设计和挠曲极限量DLV设计;利用UG建立驾驶室三维模型,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国家标准关于ROPS的规定,对驾驶室翻滚保... 防滚翻保护装置(ROPS)设计的可靠性,直接影响驾驶员是否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根据实车尺寸和视野要求,进行ROPS结构设计和挠曲极限量DLV设计;利用UG建立驾驶室三维模型,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国家标准关于ROPS的规定,对驾驶室翻滚保护的安全性进行分析,重点对不同方向的承载进行分析;基于驾驶室翻滚测试试验台,选取侧向加载进行测试,验证模型分析的可靠性。结果可知:当侧向力增加到140kN时,驾驶室吸收的能量为16672J,满足最小能量吸收能力要求;侧向载荷加载时,应力和位移均出现最大值,分别为372MPa和11.86mm,满足材料承载和能量加载要求;试验获得侧向加载时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满足材料和设计尺寸的要求,且与仿真结果的误差均小于4%,表明仿真分析模型是可靠的。所设计的防翻保护装置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为此类设计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室 防翻保护装置 有限单元 应力 挠曲极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sternak地基中H(t)-V受荷桩水平响应有限杆单元法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杰 艾永林 +3 位作者 柴文成 龚健 欧孝夺 邵云怡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10,共12页
为探讨桩顶水平动荷载H(t)与竖向荷载V联合作用下桩基的水平响应,基于Pasternak地基和Euler梁理论,建立了桩-土相互作用水平振动分析模型,采用改进的有限杆单元方法求解考虑P-Δ效应、土体剪切效应影响的综合刚度矩阵方程,结合桩土连续... 为探讨桩顶水平动荷载H(t)与竖向荷载V联合作用下桩基的水平响应,基于Pasternak地基和Euler梁理论,建立了桩-土相互作用水平振动分析模型,采用改进的有限杆单元方法求解考虑P-Δ效应、土体剪切效应影响的综合刚度矩阵方程,结合桩土连续边界条件得到桩身内力与位移解答.通过与已有解析解、有限元解和模型试验的结果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最后,对影响桩身内力与位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传统Win⁃kler地基相较于Pasternak地基模型,忽略了地基土体的剪切效应,将夸大桩体结构的实际受力,使得计算得到的桩身水平位移和弯矩均大于Pasternak地基所得结果,且随着桩土弹模比Ep/Es的降低,两种地基模型计算的桩身最大水平位移和弯矩的差异性呈现出增强趋势;2)随着桩顶竖向荷载的增加,桩身水平位移和弯矩受P-Δ效应的影响显著.当桩顶竖向荷载特征参数λ由0增至2时,桩身最大水平位移和弯矩分别提高40.85%和78.57%;3)相较无限长桩(L>20d_(p)),有限长桩的水平位移和弯矩的动力响应受桩身长径比L/d_(p)影响更大;桩身最大水平位移和弯矩随着水平简谐荷载幅值H_(0)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无量纲频率a_(0)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动荷载 轴向荷载 有限单元 PASTERNAK地基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rel三维地质建模的单元容积法优化及应用--以准噶尔盆地石西油田地热资源评价为例
11
作者 李冲达 管全中 +3 位作者 芦慧 张超 黄荣华 张浩竹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3-492,共10页
单元容积法是地热资源评价的常用方法,通常是在二维平面上刻画参数,将各单元参数计算后累加总量,对于范围过大且不规则的研究区,计算精度降低且计算繁复。因此,本研究基于石西油田丰富的地质资料,利用地温参数模拟成孔隙度,建立Petrel... 单元容积法是地热资源评价的常用方法,通常是在二维平面上刻画参数,将各单元参数计算后累加总量,对于范围过大且不规则的研究区,计算精度降低且计算繁复。因此,本研究基于石西油田丰富的地质资料,利用地温参数模拟成孔隙度,建立Petrel属性模型(即地温场模型)对单元容积法进行优化,实现相关参数三维上的精细刻画,自动得出温差与体积的乘积,直接用于后续计算。优化的单元容积法计算的研究区10 km以浅地热资源量为2521.58×10^(18) J,对比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模型的热储法的计算结果低12.57%,优化的单元容积法突出了热储温度的不均匀性和体积估算的准确性,提高了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基于地温模型分析了现今地温场的分布特征和主控因素,优选出研究区A、B两口井及周边区域为有利区。本研究明确了石西油田地热资源潜力及分布规律,为研究区合理利用地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西油田 地热资源 Petrel三维地质建模 单元容积优化 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典型周期板架结构动力学等效谱单元计算方法
12
作者 杨海朋 武国勋 +3 位作者 王梓丞 林伟 张宇 范凯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9-69,79,共12页
谱单元计算方法在结构振动分析中具有传播机理明确、计算效率高等优势,但在处理复杂结构谱单元矩阵时由于子结构的等效问题带来了计算结果的偏差。针对船舶典型周期性板架结构,提出了基于梁与弹簧振子子结构组成的板架结构等效物理模型... 谱单元计算方法在结构振动分析中具有传播机理明确、计算效率高等优势,但在处理复杂结构谱单元矩阵时由于子结构的等效问题带来了计算结果的偏差。针对船舶典型周期性板架结构,提出了基于梁与弹簧振子子结构组成的板架结构等效物理模型,构建了多周期格栅结构和振子格栅结构的谱刚度阵,并建立两种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将有限元及谱单元的振子格栅模型与有限元板架模型带隙与振动响应特性进行对比,确定两种模型中合适的振子质量系数与带板作用系数,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 周期结构 振动特性计算方 结构等效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单元法密封结构影响因素建模分析
13
作者 户燕会 方雅 +1 位作者 户东亮 姜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5-208,213,共5页
密封圈结构对高压试验装置的密封性、承压性具有直接影响。依据高压试验装置的结构特点,对O型密封结构进行结构参数分析,基于Mooney-Rivlin模型对特性进行分析;利用MARC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O型圈进行密封分析,分析不同密封间隙和槽深的... 密封圈结构对高压试验装置的密封性、承压性具有直接影响。依据高压试验装置的结构特点,对O型密封结构进行结构参数分析,基于Mooney-Rivlin模型对特性进行分析;利用MARC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O型圈进行密封分析,分析不同密封间隙和槽深的尺寸下,接触压应力和Von Mises应力的大小,基于分析结果,优选密封间隙和槽深参数。结果可知:密封间隙为(0.04~0.14)mm间,压缩率为(10~20)%间,能够满足设计承载条件下的密封要求;通过对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密封间隙与Von Mises应力正相关,与接触应力负相关;压缩率提升,Von Mises应力先增后降,最大接触应力先降后增;80MPa压力下,较小密封间隙、压缩率对密封结构承载是有利的;通过分析设计密封圈影响趋势,发现参数的最优解为间隙0.043mm,槽深5.357mm,压缩率为10%。分析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超高压压力容器O型密封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结构 影响因素 有限单元 O形圈 高压试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单元法的平纹织物压实形态变化研究
14
作者 颜丙越 张卓 +1 位作者 尹立 何剑飞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平纹编织复合材料因其强度高、性能稳定、结构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结构,平纹织物的几何特征对结构性能有重要影响。作为一种柔性结构,平纹织物纱线的几何形状受工艺参数影响易发生... 平纹编织复合材料因其强度高、性能稳定、结构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结构,平纹织物的几何特征对结构性能有重要影响。作为一种柔性结构,平纹织物纱线的几何形状受工艺参数影响易发生明显形变。针对玻璃纤维平纹织物,采用四种压力制备了四种复合材料试样。对四种试样内部纱线结构进行了Micro-CT扫描。使用数字单元法对平纹织物进行了细观尺度建模,并进行四种压力下的压实模拟。将Micro-CT扫描结果与模拟的纱线形态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方法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了织物在压力载荷下的纱线形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T技术 数字单元 流动压实 纱线形态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熵权TOPSIS和遗传算法的焊接单元划分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劲力 李丁 +1 位作者 卢杰 林进权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157,162,共8页
在充分分析焊接工艺特性的基础上,以降低焊接序列规划和焊接工位分配难度为目标,综合考虑单元间的平衡问题和单元复杂度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熵权TOPSIS法和遗传算法实现焊接单元合理划分的方法。首先,根据最佳单元划分公式确定基础件数量... 在充分分析焊接工艺特性的基础上,以降低焊接序列规划和焊接工位分配难度为目标,综合考虑单元间的平衡问题和单元复杂度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熵权TOPSIS法和遗传算法实现焊接单元合理划分的方法。首先,根据最佳单元划分公式确定基础件数量范围;其次,以零件的质量、体积、表面积、零件连接数量、焊缝数量、焊缝体积为评价指标,通过熵权TOPSIS法确定基础件;然后,以单元稳定性、单元平衡性和单元复杂度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得到不同单元数量时的最佳单元划分方案,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佳单元划分方案,实现焊接单元的科学合理划分;最后,以某车型前副车架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合理、有效,能够满足实际的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单元 单元划分 熵权TOPSIS 遗传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渗流侵蚀作用下桩基位移与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冬梅 张学亮 杜伟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1189,1200,共10页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桩基与隧道立体交叉分布体系的日渐复杂,隧道渗流侵蚀引发的桩基稳定性问题越发突出。然而,目前关于隧道破损引发渗流侵蚀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侵蚀发生机制方面,其与邻近桩基的相互作用尚欠关注。因此,在物理试验...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桩基与隧道立体交叉分布体系的日渐复杂,隧道渗流侵蚀引发的桩基稳定性问题越发突出。然而,目前关于隧道破损引发渗流侵蚀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侵蚀发生机制方面,其与邻近桩基的相互作用尚欠关注。因此,在物理试验揭示渗流侵蚀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土体临界细粒含量表达式,量化表征了地层侵蚀形态;随后,采用随机定量删除细颗粒的方法,基于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多区域侵蚀地层模型,进而分析了不同桩基位置、沉桩方式、桩基荷载和基础类型条件下桩基结构的侵蚀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桩基受侵蚀后均产生不同程度的下沉位移,并在不平衡力的驱动下向侵蚀区倾斜;桩端阻力受损后随桩体下沉逐渐上升,侧摩阻力损失则基本无法恢复。此外,不同沉桩方式与桩基荷载下,桩体的位移与阻力变化模式基本一致,主要是变化量的不同;相比单桩,群桩具有更好的抗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离散单元 侵蚀地层模型 影响因素 桩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弱形式自由单元法
17
作者 高效伟 刘华雩 +4 位作者 崔苗 杨恺 吕军 彭海峰 阮波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41-2751,共11页
自由单元法(FrEM)是一种单元配点法,吸收了有限元法等参单元的插值稳定性与无网格法使用灵活的优点,具有稳定性好和灵活性高的性能.FrEM在每个配置点只需要一个通过自由选择周围节点而形成的独立的等参单元,不需要考虑单元之间节点的相... 自由单元法(FrEM)是一种单元配点法,吸收了有限元法等参单元的插值稳定性与无网格法使用灵活的优点,具有稳定性好和灵活性高的性能.FrEM在每个配置点只需要一个通过自由选择周围节点而形成的独立的等参单元,不需要考虑单元之间节点的相互连接关系,这种自由性使得人们可以按照学科性质形成所需要的单元,因而FrEM既适用于固体力学,也适用于流体力学问题的求解.然而,FrEM所用单元需要至少有一个内部节点(用于方程的配点),以致有限元法中单元节点相连的网格不能在FrEM中直接使用.文章基于对应于配置点的等参单元形函数在与其不相连的边界上为0的特性和配置点等效节点力平衡关系,提出了一种广义弱形式自由单元法(GFrEM).该方法是一种使用单元逐点建立配置方程的单元配点法,具有如下特点:(1)突破了现有自由单元法中单元需要内部节点的限制,因而可以使用线性单元和高阶单元;(2)突破了现有自由单元法中一个配置点使用一个单元的限制,可以使用与配置点相连的任意多个单元;(3)可以使用任意形式的规则单元和多边形/多面体单元;(4)如果使用单元节点相连的传统有限元法网格,则GFrEM自然演变为传统的有限元法.论文将给出几个固体力学方面的应用算例,展示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自由单元 弱形式 配点 无网格 有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变形圆化多面体离散单元法
18
作者 毛佳 余健坤 +1 位作者 邵琳玉 赵兰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8-916,共9页
为真实模拟岩体的变形特性与运动形态,将圆化多面体离散元法与有限单元法结合,提出一种三维可变形圆化多面体离散单元法。该方法既能真实表征块体的不规则特征,又降低了接触判断的难度,同时能准确反映块体的变形特性。在求解切向接触力... 为真实模拟岩体的变形特性与运动形态,将圆化多面体离散元法与有限单元法结合,提出一种三维可变形圆化多面体离散单元法。该方法既能真实表征块体的不规则特征,又降低了接触判断的难度,同时能准确反映块体的变形特性。在求解切向接触力时,将接触判断对象从接触对简化为单元整体,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为分析块体变形特性,在块体离散单元内部划分有限元网格,将最外层有限元网格作为最小接触单元。采用直接平均法,将接触力转化为等效节点力,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实现对单元变形特性的精确模拟,克服了圆化多面体无法反映单元变形的缺陷。通过5个算例论证了新方法在捕捉单元变形、运动形态以及其力学特征等方面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化多面体离散单元 有限 可变形单元 等效节点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旋坐标法的几何非线性裂纹梁单元
19
作者 董正方 吴名豪 +1 位作者 王淼 李运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1979-11990,共12页
现有有限元软件模拟裂纹结构主要采用指派裂纹的实体和壳单元,但缺少梁单元。因此,在弹性梁单元的曲率函数中引入Dirac-δ函数表征局部损伤的曲率变化,得到位移分布函数;推导出应变矩阵和单元刚度矩阵,提出了裂纹梁单元。基于共旋坐标... 现有有限元软件模拟裂纹结构主要采用指派裂纹的实体和壳单元,但缺少梁单元。因此,在弹性梁单元的曲率函数中引入Dirac-δ函数表征局部损伤的曲率变化,得到位移分布函数;推导出应变矩阵和单元刚度矩阵,提出了裂纹梁单元。基于共旋坐标法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考虑裂纹损伤的几何非线性裂纹梁单元,给出了单元的具体算法及流程。利用课题组开发的有限元求解框架,在程序中实现了裂纹梁单元及共旋列式裂纹梁单元。经过典型算例,对比分析了裂纹位置、裂纹深度及外荷载对裂纹梁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单元能够准确描述裂纹结构的挠度变化,同时与现有模拟裂纹结构弯曲变形的单元相比,提出的裂纹梁和共旋列式裂纹梁在精度分别提高了约1%和4%,并且能够退化成无损伤的梁单元和几何非线性梁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旋坐标 裂纹 单元 刚度矩阵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单元剖分、电导率分块双二次插值的2.5维直流电阻率测深有限单元数值模拟
20
作者 王紫郡 张旭亮 +3 位作者 邬龙 杨云见 刘云 李雨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528,共14页
传统的有限单元数值模拟通常假定物性参数在单元内是常数。为了适应野外实际电导率连续变化的情况,提高数值模拟的精度,提出电导率在单元内连续双二次变化的2.5维直流电阻率测深有限单元数值模拟方法。首先,给出波数域点源直流电场的变... 传统的有限单元数值模拟通常假定物性参数在单元内是常数。为了适应野外实际电导率连续变化的情况,提高数值模拟的精度,提出电导率在单元内连续双二次变化的2.5维直流电阻率测深有限单元数值模拟方法。首先,给出波数域点源直流电场的变分问题;然后,设计三角单元网格以模拟起伏地形,在单元内对电导率和电位进行双二次插值,推导出一组新的插值系数,生成系数矩阵,将第三类远边界条件简化为第二类齐次边界条件,从而简化计算过程;最后,采用Cholesky分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波数域电位,根据最优化方法选取一组Fourier反变换的系数和加权系数,对波数域电位做Fourier反变换,得到空间域电位。通过对比两种边界条件下水平层状模型的模拟结果,简化的第二类边界条件既能保证计算精度又能提高计算效率。模型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单元 起伏地形 双二次插值 点源直流电场 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