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量纲模型的空地导弹强化学习制导律
1
作者 黄晓阳 周军 +2 位作者 赵斌 许新鹏 沈昱恒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5-1455,共11页
针对空地导弹对地打击的终端角度约束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量纲模型和终端奖励的强化学习末制导方法。首先,基于导弹飞行运动学方程建立了无量纲弹目相对运动模型,降低了强化学习环境状态空间和观测空间规模,有效提高了终端角度约... 针对空地导弹对地打击的终端角度约束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量纲模型和终端奖励的强化学习末制导方法。首先,基于导弹飞行运动学方程建立了无量纲弹目相对运动模型,降低了强化学习环境状态空间和观测空间规模,有效提高了终端角度约束制导的强化学习网络训练效率;其次,综合考虑终端命中精度和终端攻击角度精度,不依赖过程奖励函数,构建了基于终端奖励的强化学习策略,避免了传统强化学习制导过程中存在的奖励稀疏问题;第三,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在典型场景下完成了考虑输入优化的末制导律训练。数学仿真实验表明,所述方法相比现有方法具有更高的命中精度和攻击角度精度,显著降低需用过载,能够有效克服现有强化学习制导方法中存在的计算资源占用高、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无量纲模型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终端奖励函数 攻击角度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无量纲模型及弯曲系数的三波段红外测温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石东平 吴超 +2 位作者 李孜军 贾楠 潘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90,共6页
以红外辐射基本理论为基础,将红外温度测量同被测物发射率相分离,构建未涉及发射率的红外三波段测温向量组,解决红外测温结果同发射率耦合度低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三波段向量组,提出无量纲发射率模型及适宜波段条件。通过对发射率线性函... 以红外辐射基本理论为基础,将红外温度测量同被测物发射率相分离,构建未涉及发射率的红外三波段测温向量组,解决红外测温结果同发射率耦合度低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三波段向量组,提出无量纲发射率模型及适宜波段条件。通过对发射率线性函数进行优化,引入弯曲指数n,拓展发射率函数的应用范围。适宜波段条件的提出则保证了三波段测温向量组结果的精确性。对四个硫化矿样本应用三波段测温法同传统红外测温法进行实验测温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三波段测温法同真实温度吻合度较常规红外测量好,且相对误差明显小于传统红外测温,验证了三波段测温法的可用性及精确性。三波段测温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拓宽了普通单波段红外热像仪的应用范围,保证了硫化矿自燃红外预测数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波段 发射率 红外测温 无量纲模型 弯曲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电磁复合动能采集器无量纲参数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夏桦康 陈仁文 +2 位作者 朱莉娅 任龙 周秦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8-133,共6页
针对压电-电磁复合动能采集器的物理参数模型难以提供统一的性能比较标准,以及最大输出功率及最优负载直接求解困难等问题。通过引入无量纲参数建立了采集器的无量纲参数模型,理论推导了归一化输出功率,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了最大输出功... 针对压电-电磁复合动能采集器的物理参数模型难以提供统一的性能比较标准,以及最大输出功率及最优负载直接求解困难等问题。通过引入无量纲参数建立了采集器的无量纲参数模型,理论推导了归一化输出功率,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了最大输出功率及最优负载;数值分析了无量纲参数对采集器性能的影响,并实验验证了模型和遗传算法求解的正确性。结果表明:(1)减小线圈负载可提升性能;(2)增大机械品质因子将提高频率选择能力;(3)当压电和电磁均为弱耦合作用时,性能受二者共同影响,且在二者匹配时获得最优;(4)当电磁为强耦合作用时,性能基本只受电磁端影响,且随其增强而不断趋近最优;(5)压电-电磁双耦合机制可增大采集器的最优负载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采集 压电-电磁 无量参数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反应中酶的动态平衡系统模型
4
作者 边馥萍 高韡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44-46,共3页
建立了化学反应中酶的动态平衡系统模型和基质与酶在拟稳定状态下的无量纲模型 ,应用扰动理论分析了边界解 。
关键词 化学反应 基质 无量纲模型 动态平衡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透气性系数新的测试计算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秦跃平 刘佳 苏向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3-844,共12页
煤层透气性系数是衡量煤层瓦斯流动难易程度的关键参数。现行的煤层透气性系数计算式中,将变压力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系数假定为常数,理论推导结果存在较大缺陷,使得现场测定的透气性系数存在较大偏差。为解决煤层透气性系数测定失准的问... 煤层透气性系数是衡量煤层瓦斯流动难易程度的关键参数。现行的煤层透气性系数计算式中,将变压力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系数假定为常数,理论推导结果存在较大缺陷,使得现场测定的透气性系数存在较大偏差。为解决煤层透气性系数测定失准的问题,推导了钻孔径向流量法测试煤层透气性系数的过程,并在推导过程中指出该方法存在的问题。以朗格缪尔式瓦斯含量和达西定律为基础,建立无量纲模型,将模型解算结果进行反演拟合,得到新的煤层透气性系数计算式,并通过现场实测钻孔数据进行验证,修正了现行的煤层透气性系数测试方法,提出准确可靠的计算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新方法。结果表明:用抛物线式表示煤层瓦斯含量并将变量煤层瓦斯压力p^(1.5)视为常量推导而来的煤层透气性系数计算式,相当于将瓦斯含量拟合成与压力平方成正比关系,理论与实际测算均存在较大误差。采用朗格缪尔式无量纲模型计算出的无因次瓦斯涌出速度Y’进行反演拟合,可解决现行计算方法的缺陷;当吸附常数b与原始瓦斯压力p_(0)的乘积(无因次原始瓦斯压力)不同时,Y’与无因次时间Fo’的函数曲线明显不同,由此得到了含有无因次原始瓦斯压力的透气性系数计算式;当煤层和钻孔条件一定时,由不同时间测试的瓦斯涌出量计算得到的煤层透气性系数λ值具有良好的再现性。新的煤层透气性系数现场测定方法与现行方法完全相同,不增加额外工作量,但新方法的计算更加精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透气性系数 无量纲模型 反演方法 朗格缪尔 达西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冷流动沸腾汽泡浮升直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肖仁杰 闫晓 昝元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49-1954,共6页
汽泡浮升直径模型已成为两相流领域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方法的重要子模型。为研究各力对汽泡浮升的影响规律,本文理论推导了过冷流动沸腾汽泡的受力方程,建立了预测汽泡浮升直径的无量纲模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了汽泡浮升... 汽泡浮升直径模型已成为两相流领域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方法的重要子模型。为研究各力对汽泡浮升的影响规律,本文理论推导了过冷流动沸腾汽泡的受力方程,建立了预测汽泡浮升直径的无量纲模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了汽泡浮升直径随各无量纲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量纲模型能准确预测水与R113工质中汽泡的浮升直径;浮升直径随Ja的增加而升高,随Re、Ca、Pr与Ar的增加而降低;结合无量纲数的定义,可认为生长力与表面张力抑制了汽泡的浮升效应,导致浮升直径升高;剪切升力与浮升力促进了汽泡的浮升效应,导致浮升直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冷流动沸腾 汽泡浮升直径 受力分析 无量纲模型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UPS/S并联转台球铰链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魏敏和 韩先国 张军 《航天制造技术》 2011年第3期19-23,38,共6页
受球铰链最大转角的影响,并联机构的最大倾角通常在30°左右。3-UPS/S并联转台的大倾角要求,需要有大转角空间的球铰链。本文首先建立了转台球铰链的无量纲模型,运用二维空间搜索的方法得到了最优的球铰链法线和球铰链最大转角。然... 受球铰链最大转角的影响,并联机构的最大倾角通常在30°左右。3-UPS/S并联转台的大倾角要求,需要有大转角空间的球铰链。本文首先建立了转台球铰链的无量纲模型,运用二维空间搜索的方法得到了最优的球铰链法线和球铰链最大转角。然后研究了转台参数对球铰链最大转角的影响,并选择了合适的转台初始角度。针对转台的大运动空间要求,对转台的参数和球铰链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对球铰链的转角和转台的运动空间进行了验证。为物理样机的设计制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UPS/S并联转台 球铰链 无量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大巍 杜海金 张高峰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9-111,123,共4页
收集了邯郸市6个代表性工程36组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据,借助无量纲计算模式,计算出不同荷载组合下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度指标,并分析了不同荷载效应比ρ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为评价规范法设计的复合地基的可靠性提... 收集了邯郸市6个代表性工程36组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据,借助无量纲计算模式,计算出不同荷载组合下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度指标,并分析了不同荷载效应比ρ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为评价规范法设计的复合地基的可靠性提供了一种客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搅拌桩 复合地基 承载力 可靠性 无量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航空铝材力学性能试验的平面压入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尹东霞 肖怀荣 +2 位作者 李纪涛 蔡力勋 吴旻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7-72,86,共7页
在役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微损测试是结构完整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旨在获取航空铝材基本力学性能的毫微级平面压入试验方法尚需进一步发展。基于平面压入试验获取航空铝材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并建立获取材料洛氏硬度HRB的平面压入试验方法。针... 在役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微损测试是结构完整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旨在获取航空铝材基本力学性能的毫微级平面压入试验方法尚需进一步发展。基于平面压入试验获取航空铝材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并建立获取材料洛氏硬度HRB的平面压入试验方法。针对5种航空铝材进行平面压入试验、单轴拉伸试验和洛氏硬度测试,对比结果表明:由平面压入试验预测得到的材料单轴拉伸力学性能及洛氏硬度与单轴拉伸试验及洛氏硬度测试结果密切吻合,单轴拉伸力学性能误差均在6%以内,洛氏硬度误差在7%以内;表明平面压入试验方法可通过单次单调加-卸载试验实现航空服役构件材料力学性能的微损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压入 能量-无量位移模型 洛氏硬度 航空铝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