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梁模型的无轴承尾桨等效建模及模态分析
1
作者 张英琦 周如传 +1 位作者 黄国科 李晓彬 《直升机技术》 2024年第3期11-17,共7页
无轴承尾桨叶开展模态试验时,出现同一阶对称型与反对称型摆振频率差异较大的现象。为了揭示频率出现差异的原因,对该无轴承尾桨叶进行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建立无轴承尾桨有限元模型时,考虑到无轴承尾桨多路传力方式及根部边界约束... 无轴承尾桨叶开展模态试验时,出现同一阶对称型与反对称型摆振频率差异较大的现象。为了揭示频率出现差异的原因,对该无轴承尾桨叶进行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建立无轴承尾桨有限元模型时,考虑到无轴承尾桨多路传力方式及根部边界约束复杂的特点,采用分步式建模方法:第一步基于静力缩聚方法对柔性梁根部夹持区等效梁进行计算,获得根部剖面等效刚度;第二步基于三维等效梁模型计算方法,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无轴承尾桨的有限元梁模型。对不同根部边界约束下的无轴承尾桨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开展了不同根部边界条件下的静态动特性试验,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柔性梁根部边界条件对桨叶摆振模态频率影响较大,是桨叶出现同一阶对称型与反对称型摆振频率较大差异的原因;分步式建模方法可以兼顾无轴承尾桨动特性计算的精确性和计算效率,满足工程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无轴承尾桨 有限元建模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无轴承尾桨柔性元件设计计算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邓景辉 吴明忠 +1 位作者 洪蛟 张呈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2-86,共5页
无轴承尾桨柔性梁设计是无轴承尾桨设计的关键 ,设计上要满足结构的强度要求 ,同时还必须满足合理的刚度特性 ,实现尾桨的挥舞、摆振、变距运动 ,因此进行准确而快速的设计计算 ,才能适用于工程设计。本文介绍一种相当于三维弹性理论的... 无轴承尾桨柔性梁设计是无轴承尾桨设计的关键 ,设计上要满足结构的强度要求 ,同时还必须满足合理的刚度特性 ,实现尾桨的挥舞、摆振、变距运动 ,因此进行准确而快速的设计计算 ,才能适用于工程设计。本文介绍一种相当于三维弹性理论的二维有限元模型 ,计算精度高 ,速度快。经过试验 ,验证了所开发的理论方法与软件 ,可以用于无轴承尾桨柔性梁元件的特性研究 ,对层合板的厚度、铺层方向、层数、板元大小、离心力、板的安装角等的影响可进行灵敏度分析。该软件比大型商业软件 SAMCEF,NASTRAN经济实用 ,具有自主版权 ,易于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修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无轴承尾桨 柔性元件 设计 计算分析 应力分析 刚度 叠层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无轴承尾桨有限元建模及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磊 岳巍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第14期104-108,共5页
直升机无轴承尾桨结构简洁,具有良好的维护性与可靠性,是直升机尾桨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以结构刚度突变区和柔性梁大变形段为主要研究目标,应用ABAQUS软件,通过合理简化,建立了无轴承尾桨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典型工况进行了有限元应力... 直升机无轴承尾桨结构简洁,具有良好的维护性与可靠性,是直升机尾桨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以结构刚度突变区和柔性梁大变形段为主要研究目标,应用ABAQUS软件,通过合理简化,建立了无轴承尾桨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典型工况进行了有限元应力分析。通过分析研究,文章建立了一个满足工程应用的有限元模型,为无轴承尾桨的强度分析工作提供了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尾桨 有限元模型 ABAQU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尾桨柔性梁损伤对振动载荷的影响
4
作者 王伟特 王磊 张英琦 《直升机技术》 2022年第1期29-35,共7页
柔性梁是无轴承尾桨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参数会对尾桨的振动载荷和桨叶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某型机的无轴承尾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单片尾桨叶柔性梁损伤现象,其形成的差异旋翼对尾桨性能影响较大。文章基于CAMRADII软件和桨毂力合成理... 柔性梁是无轴承尾桨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参数会对尾桨的振动载荷和桨叶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某型机的无轴承尾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单片尾桨叶柔性梁损伤现象,其形成的差异旋翼对尾桨性能影响较大。文章基于CAMRADII软件和桨毂力合成理论,分析了无轴承尾桨柔性梁损伤对尾桨中心谐波载荷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柔性梁损伤程度和位置对尾桨中心载荷的一阶谐波产生影响,而二阶谐波主要与飞行速度存在较大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尾桨 柔性梁 损伤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单元法的无轴承尾桨根部动力学等效参数分析
5
作者 邱志祥 喻国瑞 《直升机技术》 2023年第4期49-54,共6页
无轴承尾桨柔性梁根部通过金属夹板夹持,在夹持区外侧袖套与柔性梁通过支撑轴承连接。传统的设置刚性梁段的简化分析方法计算低阶模态误差较大,依赖试验修正,无法满足正向工程设计需求。基于超单元理论,利用三维有限元对柔性梁根部夹持... 无轴承尾桨柔性梁根部通过金属夹板夹持,在夹持区外侧袖套与柔性梁通过支撑轴承连接。传统的设置刚性梁段的简化分析方法计算低阶模态误差较大,依赖试验修正,无法满足正向工程设计需求。基于超单元理论,利用三维有限元对柔性梁根部夹持区进行静力缩聚,得到适用于梁模型旋翼气弹分析的等效桨毂动力学参数,并分析了柔性梁缩聚长度的影响。尾桨静态特性和旋转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等效方法计算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单元 无轴承尾桨 柔性梁 动力学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