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言之美的跨媒介阐释——以塞尚的诗与画为例
1
作者 李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7,87,共9页
塞尚的诗与画都是他艺术创作的组成部分,其诗歌是艺术探索起步阶段的美感经验的记录,与他的速写所起的作用相似。塞尚的诗与画相通的基础是无言之美,即艺术通过媒介召唤的无法直接表达的审美经验。因此塞尚的诗与画都是一首完整大诗的... 塞尚的诗与画都是他艺术创作的组成部分,其诗歌是艺术探索起步阶段的美感经验的记录,与他的速写所起的作用相似。塞尚的诗与画相通的基础是无言之美,即艺术通过媒介召唤的无法直接表达的审美经验。因此塞尚的诗与画都是一首完整大诗的一部分。它们是塞尚的诗意生存状态的见证与痕迹。虽然塞尚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经历了弃诗从画的转变,但是他的诗隐入了画中,画也从传统意义上的视觉艺术转变成综合艺术,借助眼睛这个视觉器官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带入世界,与世界融为一体。塞尚的绘画就是感性经验的汇聚之处。通过这种汇聚,塞尚的绘画才成为突破笛卡尔以来的心物二元论哲学知识体系的创新性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尚 无言之美 跨媒介 诗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东美论中国艺术的理想 被引量:2
2
作者 易宪容 舒中民 《中国文学研究》 1994年第1期3-8,共6页
“形同草木,名坚金石”的一代哲人方东美,融铸文学的神思、生命的情调,对中国艺术做出了深入而精到的研究。他把中国艺术的理想与宇宙实象合而为一,认为艺术创造宇宙形象之美,乃竟契合天然,而宇宙汇露艺术神机之秘,适以完成自我。艺术... “形同草木,名坚金石”的一代哲人方东美,融铸文学的神思、生命的情调,对中国艺术做出了深入而精到的研究。他把中国艺术的理想与宇宙实象合而为一,认为艺术创造宇宙形象之美,乃竟契合天然,而宇宙汇露艺术神机之秘,适以完成自我。艺术天才鬼斧神工,使生命的醉意与艺术的梦境深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方东 艺术理想 中国哲学 生命精神 宇宙人生 宇宙生命 气韵生动 的本质 无言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空白审美特征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幼奇 《中国文学研究》 1993年第1期11-18,共8页
文学空白作为特殊的艺术形态,在作 品中表现的是无言之美。诚如朱光潜指出 的:“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 尤在无穷之意。推广地说,美术作品之所 以美,尤其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 分”。(《无言之美别但是,从接受美学角 度... 文学空白作为特殊的艺术形态,在作 品中表现的是无言之美。诚如朱光潜指出 的:“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 尤在无穷之意。推广地说,美术作品之所 以美,尤其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 分”。(《无言之美别但是,从接受美学角 度审视,文学空白审美价值的实现,需要 读者艺术补充的再创造。因此,在双向选 择的阅读活动中,文学空白这一艺术形 态,既是审美对象,又是沟通作者创作意 识与读者接受意识的艺术桥梁。作为文学 作品审美的形态和中介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空白 性审 文学作品 特征 判断 作品空白 空白 无言之美 阅读活动 行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哲学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邦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4-677,共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乎语言的哲学思想异彩纷呈,独树一帜。王弼具有鲜明工具主义倾向的言不尽意论,不仅是魏晋玄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且逐渐渗透到谈坐论辩、文学艺术、经籍训诂、文字研究、佛经翻译等广泛领域,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具... 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乎语言的哲学思想异彩纷呈,独树一帜。王弼具有鲜明工具主义倾向的言不尽意论,不仅是魏晋玄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且逐渐渗透到谈坐论辩、文学艺术、经籍训诂、文字研究、佛经翻译等广泛领域,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范式和方法论原则,影响极为深远。它与僧肇对语言的空观思想,较为重视文字音、形背后之意义的文字训诂思想,以及强调诗言志传统的文学语言观念等一道,成就了一种言无言的意境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实关系论 王弼 言意之辨 语言的空观 无言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河尽涵泳——陈慧瑛论
5
作者 傅子玖 《当代文坛》 1985年第12期12-15,共4页
别开生面的《无名的星》,封面设计近似意象画的七星拥月,上端凸印一只灰黄的雏鸽展翅飞翔,浅浅的;作者陈慧瑛签名在下端,淡淡的。设计者唐磊,显然很善于体察这部散文处女集的艺术个性,纯朴装璜,耐人寻味,使人仿若置身于南方海滨银灰色... 别开生面的《无名的星》,封面设计近似意象画的七星拥月,上端凸印一只灰黄的雏鸽展翅飞翔,浅浅的;作者陈慧瑛签名在下端,淡淡的。设计者唐磊,显然很善于体察这部散文处女集的艺术个性,纯朴装璜,耐人寻味,使人仿若置身于南方海滨银灰色的黄昏,感受到一种无言之美:素雅、温馨、沉静。 蒙作者携赠,我把赏良久,思绪似乎沉浸在星河涵泳的海滩,但觉南风徐徐,芳郁沁心,细品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泳 星河 曼陀林 海色 散文诗 无名 祖国 小人鱼 无言之美 处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处难与君说
6
作者 哲良 《当代文坛》 1984年第9期34-36,共3页
南宋词人张孝祥游洞庭湖时,被那水天一色的光明澄澈之美所吸引,自觉其美无穷。
关键词 无言之美 香菱 南宋词人 欣赏者 苔丝 无穷 不可解 神境 张孝祥 “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说《乔子口》
7
作者 李良 《当代文坛》 1983年第11期40-41,共2页
中国古代的美学家们很讲究“韵外之致”,“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追求“画之妙在于无笔墨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其实说穿了,他们崇尚的正是“无声之美”、“无言之美”,也可以说就是一种... 中国古代的美学家们很讲究“韵外之致”,“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追求“画之妙在于无笔墨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其实说穿了,他们崇尚的正是“无声之美”、“无言之美”,也可以说就是一种“朴素美”、“自然美”、“含蓄美”。川剧《乔子口》便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言之美 刑场 朴素 象外之象 含蓄 川剧艺术 真理 笔墨 血手印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哲学对文学鉴赏论的沾溉与浸润
8
作者 徐应佩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6-9,共4页
关键词 鉴赏论 道家哲学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鉴赏 无言之美 儒家 庄子 沾溉 鉴赏者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