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无角性状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巴桑旺堆 任中祥 +2 位作者 朱彦宾 拉巴次仁 俄广鑫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2期225-226,共2页
选育具有无角性状的牛有利于规模化饲养管理,且可以消除断角带来的应激,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对养牛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介绍了牛无角性状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无角性状 相关基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南牛无角性状的分子鉴定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曾璐岚 郝新兴 +6 位作者 祁兴磊 林凤鹏 黄永震 党瑞华 蓝贤勇 陈宏 雷初朝 《中国牛业科学》 2017年第4期27-29,33,共4页
[目的]旨在检测夏南牛公牛和母牛的有角与无角性状及其相应的基因型,为夏南牛无角品系的选育奠定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采用PCR扩增,琼脂糖电泳分型的方法。[结果]通过对夏南牛P202ID位点进行检测,发现其基因型有三种,即PC/PC,PC/prs和... [目的]旨在检测夏南牛公牛和母牛的有角与无角性状及其相应的基因型,为夏南牛无角品系的选育奠定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采用PCR扩增,琼脂糖电泳分型的方法。[结果]通过对夏南牛P202ID位点进行检测,发现其基因型有三种,即PC/PC,PC/prs和Prs/Prs,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54%,78.76%和17.70%。分子鉴定结果表明,113头夏南牛的基因型与其无角与有角性状一致。[结论]可利用单倍型P202ID有效鉴定夏南牛无角与有角性状,并用于夏南牛无角品系的选育,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南牛 无角性状 基因型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岭牛无角性状的分子鉴定与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常 王宁 +4 位作者 刘玉香 亐开兴 张继才 黄必志 雷初朝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对云岭牛的无角性状进行分子鉴定,以加快云岭牛无角品系的培育速度。[方法]采用PCR扩增与琼脂糖电泳分型的方法。[结果]在263头云岭牛中,221头牛的基因型与其无角与有角性状完全一致,分子鉴定成功率为83.03%,还有42头云岭牛(16.9... [目的]对云岭牛的无角性状进行分子鉴定,以加快云岭牛无角品系的培育速度。[方法]采用PCR扩增与琼脂糖电泳分型的方法。[结果]在263头云岭牛中,221头牛的基因型与其无角与有角性状完全一致,分子鉴定成功率为83.03%,还有42头云岭牛(16.97%)不能正确鉴定其无角与有角性状。[结论]分子鉴定技术可以有效鉴定云岭牛的无角与有角性状,将缩短云岭牛的无角品系选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岭牛 无角性状 性状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门塔尔牛无角性状的分子鉴定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郝琴琴 任静 +4 位作者 成俊丽 朱芷葳 许冬梅 贾雪纯 李鹏飞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206-210,共5页
为鉴定西门塔尔牛有角和无角性状的相应基因型,为西门塔尔牛无角品系的培育提供数据基础,试验采集了103头无角西门塔尔牛、5头有角西门塔尔牛和5头无角安格斯牛颈静脉血,提取全血DNA后,通过PCR-测序法检测牛PC基因中P202ID突变位点的基... 为鉴定西门塔尔牛有角和无角性状的相应基因型,为西门塔尔牛无角品系的培育提供数据基础,试验采集了103头无角西门塔尔牛、5头有角西门塔尔牛和5头无角安格斯牛颈静脉血,提取全血DNA后,通过PCR-测序法检测牛PC基因中P202ID突变位点的基因型。分型与测序结果显示,108头西门塔尔牛P202ID位点的基因型与角型完全一致,其中,103头无角西门塔尔牛中4头为纯合子,基因型与无角安格斯牛一致,均为PC/PC,PC的基因频率为0.0370;82头为无角杂合子,基因型为PC/prs,其中,PC的基因频率为0.7593;剩余17头去角西门塔尔牛与5头有角西门塔尔牛基因型一致,均为prs/prs,prs的基因频率为0.2037。鉴定群体中PC的基因频率为0.4166,prs的基因频率为0.5834。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202ID基因型与检测群体中有无角性状具有极显著关联,可以利用P202ID位点对西门塔尔牛角型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无角性状 P202ID位点 分子鉴定 卡方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无角性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窦宇廷 张元旭 +9 位作者 李竟 王泽昭 陈燕 徐凌洋 张路培 高会江 高雪 李俊雅 李辉 朱波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7期61-67,共7页
角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演化出的组织结构,是反刍动物最具标志性的结构之一,对牛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现代集约化的肉牛养殖业中,牛角的存在往往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对肉牛养殖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所以对于肉牛无角性状的... 角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演化出的组织结构,是反刍动物最具标志性的结构之一,对牛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现代集约化的肉牛养殖业中,牛角的存在往往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对肉牛养殖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所以对于肉牛无角性状的研究非常重要。该文介绍了肉牛角形态结构和发育特点,并对近年来研究的无角和角发育的相关基因进行了归纳,还对一些无角肉牛培育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旨在对肉牛无角性状研究和肉牛无角新品种培育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无角性状 基因 无角品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育白牛无角性状表型遗传规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学海 张丽君 +1 位作者 杨术环 李宁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9期61-63,共3页
文章对牛角组织结构与发育、影响牛无角性状的相关基因进行简要概述,统计分析辽育白牛无角性状的表型遗传特点。结合现有研究结果认为,辽育白牛无角性状可能不是由常染色体上等位突变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突变,而是一种遗传特征较为复杂... 文章对牛角组织结构与发育、影响牛无角性状的相关基因进行简要概述,统计分析辽育白牛无角性状的表型遗传特点。结合现有研究结果认为,辽育白牛无角性状可能不是由常染色体上等位突变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突变,而是一种遗传特征较为复杂的质量性状;利用父母表型选种选配方式开展辽育白牛无角新品系选育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育白牛 无角性状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角性状候选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4
7
作者 佘平昌 吴晓云 +3 位作者 梁春年 禇敏 丁学智 阎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7-1153,共7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牦牛角性状候选基因,为角发育机制的研究和无角牦牛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采集牦牛角发育初期胎龄90d的有角和无角牛的角基及额部皮肤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比较牛角性状候选基因OLIG1、OLIG2、IFNAR1、I... 本研究旨在筛选牦牛角性状候选基因,为角发育机制的研究和无角牦牛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采集牦牛角发育初期胎龄90d的有角和无角牛的角基及额部皮肤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比较牛角性状候选基因OLIG1、OLIG2、IFNAR1、IFNAR2、C1 H21orf62、GCFC1、IFNGR2、SYNJ1、IL10RB、GART、RXFP2、FOXL2、TWIST1、TWIST2、ZEB2、E-cadherin和P-cadherin mRNA在角基间及皮肤间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候选基因OLIG1、IFNAR1、C1 H21orf62、SYNJ1、IL10RB、GART、RXFP2、TWIST2和E-cadherin在有角和无角牦牛角基间和皮肤间转录量差异不显著(P>0.05)。IFNGR2、FOXL2、TWIST1和P-cadherin在有角和无角牦牛角基间转录量差异显著(P<0.05)。IFNAR2和GCFC1在有角和无角牦牛角基间和皮肤间转录量差异都显著(P<0.05)。OLIG2和ZEB2在有角和无角牦牛角基间转录量差异极显著(P<0.01)。推测OLIG2和FOXL2可能是牛角性状的关键候选基因,同时ZEB2、TWIST1和IFNGR2基因可能对牛角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P-cadherin基因可能参与了牛角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角性状 牦牛 候选基因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无角表型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韩翠 阎明毅 +1 位作者 张强龙 吴森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08-112,共5页
角是偶蹄目反刍亚目动物特有的组织结构,是动物之间进行斗争及抵御外敌的工具,但在现代化集约养殖中容易造成畜舍的破坏及工作人员伤亡。牛羊的犄角不同于鹿科动物,属于无附加值动物产品,且会降低饲料报酬,降低饲料转化率,不适应现代化... 角是偶蹄目反刍亚目动物特有的组织结构,是动物之间进行斗争及抵御外敌的工具,但在现代化集约养殖中容易造成畜舍的破坏及工作人员伤亡。牛羊的犄角不同于鹿科动物,属于无附加值动物产品,且会降低饲料报酬,降低饲料转化率,不适应现代化高效养殖发展趋势。而人为去角,在违背动物福利的同时会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易引起动物应激。通过遗传改良培育无角型牛羊品种是发展高效畜牧业的重要任务。牛羊的洞角比较特殊,中空而外部角质化,难以直接开展组织发育的调控研究,多从基因组层面探究其遗传机制。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牛羊无角性状主效基因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牛羊犄角有无、角型发育,开展牛羊分子育种等问题提供科学参考,对后续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无角化牛羊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无角性状 主效基因 分子育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奶山羊PIS区域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侯策 粟小平 +3 位作者 王起恬 崔奎青 石德顺 刘庆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54-3562,共9页
山羊无角性状是畜牧业生产中重要的经济性状,报道显示山羊无角间性综合征(polled intersex syndrome,PIS)控制着山羊的无角和间性性状。山羊PIS序列定位于1号染色体约11.7kb的序列上,试验旨在研究这段序列对关中奶山羊(3只有角山羊、3... 山羊无角性状是畜牧业生产中重要的经济性状,报道显示山羊无角间性综合征(polled intersex syndrome,PIS)控制着山羊的无角和间性性状。山羊PIS序列定位于1号染色体约11.7kb的序列上,试验旨在研究这段序列对关中奶山羊(3只有角山羊、3只无角山羊)无角性状的影响。选用4对引物(PIS1-1、PIS1-2、PIS2、PIS3)扩增关中奶山羊的PIS序列,第5对引物(PIS whole)用于检测PIS序列的完全缺失,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多态性分析,并对序列进行基因注释。结果发现,试验成功扩增出山羊PIS的全长序列(12.814kb),BLAST比对结果正确。PIS whole引物没有扩增出任何条带,说明关中奶山羊中不存在11.7kb的完全缺失。经SeqMan软件分析拼接序列发现30个多态性位点,这些多态性位点可能与关中奶山羊有角/无角性状相关。对拼接序列进行基因注释,发现存在1个tRNA编码位点、2个微卫星、3个microRNA编码位点及L1-EN、RT-nLTR-like样保守结构域,并发现1个CpG岛、1对反向重复序列和2段串联重复序列。本试验结果对关中奶山羊无角性状的分子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奶山羊 无角性状 无角间性综合征(PIS) 多态性 序列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