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姝玉 胡大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ONF)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高SLE合并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认识。方法对32例SLE合并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抽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SLE患者作对照,分为股骨头坏死组和...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ONF)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高SLE合并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认识。方法对32例SLE合并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抽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SLE患者作对照,分为股骨头坏死组和非股骨头坏死组,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分析其发病情况、临床脏器累及、实验室检查及其治疗等特点。结果合并有ONF的SLE患者比无ONF组在临床上以网状青斑与雷诺现象更常见,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激素的起始剂量、每日最高剂量、累积用量与ONF发病无明显相关,而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与ONF的发病密切相关;此外,血脂水平、SLEDAI积分、有无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均与ONF发生无相关性。结论SLE患者以血管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其脉管系统对激素敏感性增加,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容易并发O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红斑狼疮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 抗心磷脂抗体 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CT、MRI诊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强 施裕新 +2 位作者 张其恭 吴克荣 吴晓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 :研究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ANFH)的CT、MRI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健康成年中国白兔 3 0只 ,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 2 4只 ,每周两次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 7.5mg·kg-1诱发股骨头坏死模型。在第 3、6、9周采用中场MR及螺旋CT扫... 目的 :研究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ANFH)的CT、MRI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健康成年中国白兔 3 0只 ,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 2 4只 ,每周两次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 7.5mg·kg-1诱发股骨头坏死模型。在第 3、6、9周采用中场MR及螺旋CT扫描行影像学分期。参照分期处死动物对股骨头标本行病理检查 ,评价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送检的 0、Ⅰ、Ⅱ期各 12髋股骨头病理证实均存在早期骨坏死表现。中场MRI(T1WI)表现为不同程度局限性低信号改变。相应螺旋CT扫描依次为阴性 ,可疑 ,明确骨质疏松或硬化表现。结论 :中场MR结合螺旋CT扫描既可发现早期病变 ,又可进行分期 ,是研究早期ANFH的可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诊断 股骨头无菌坏死 CT MRI 实验研究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洪华 刘金凤 杨瑞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期67-67,共1页
近年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病率较高,治疗方法甚多,50~60岁以上患者可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但对中青年患者,尚系棘手的难题.利用带血管的髂骨块局部转移植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临床验证,术后3个月可代偿原坏死股骨头,有新骨生成,为关... 近年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病率较高,治疗方法甚多,50~60岁以上患者可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但对中青年患者,尚系棘手的难题.利用带血管的髂骨块局部转移植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临床验证,术后3个月可代偿原坏死股骨头,有新骨生成,为关节长时间负重奠定了基础[1].我院于1992至2003年,对112例28~42岁患者行该手术治疗,经过3~5年随访,获满意效果,为中青年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展示了良好前景,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股骨头无菌坏死 患者 护理 显微外科手术 中青年 代偿 难题 负重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大剂量激素治疗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MRI表现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宝明 由昆 +2 位作者 许国宇 白国刚 全昌斌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5期419-420,共2页
关键词 股骨头无菌坏死 MRI表现 大剂量激素 治疗后 syndrome severe 严重急呼吸 呼吸系统疾病 激素冲击疗法 acute SARS) 激素治疗 不同程度 治疗手段 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病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尚礼 何天骐 冯世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87-187,共1页
小儿般骨头无菌性坏死(legg-perthse disease简称LPD)是并不少见的小儿致残性疾病。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单纯动脉缺血所致的股骨头坏死。作者对小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病机理进行了研究,论证了般骨头颈静脉回流障碍与骨内压增高是LPD发... 小儿般骨头无菌性坏死(legg-perthse disease简称LPD)是并不少见的小儿致残性疾病。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单纯动脉缺血所致的股骨头坏死。作者对小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病机理进行了研究,论证了般骨头颈静脉回流障碍与骨内压增高是LPD发病机理的关键。这一新理论否定了单纯动脉缺血性坏死的传统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无菌坏死 发病机理 小儿 动脉缺血 LPD 颈静脉 单纯 传统观 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护理
6
作者 孟丽萍 徐丽萍 郭东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12期728-729,共2页
关键词 股骨头无菌坏死 经动脉介入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周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1期1055-1056,共2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股骨头无菌坏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所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0例X线与CT的表现与诊断
8
作者 陆东卫 陈奇蕊 高学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激素 股骨头无菌坏死 X线 CT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Ⅲ期辨证论治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许维城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2期2140-2140,共1页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因为早期治疗能使病变逆转并保留患髋的功能。目前的诊断方法仍以病人主诉髋关节疼痛为最早症状 ,而临床检查、X线平片均在较晚些时候才有异常表现。采取三期辨证、中药为主综合治疗的方法 ,取得...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因为早期治疗能使病变逆转并保留患髋的功能。目前的诊断方法仍以病人主诉髋关节疼痛为最早症状 ,而临床检查、X线平片均在较晚些时候才有异常表现。采取三期辨证、中药为主综合治疗的方法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病之病因、病机皆因“瘀” ,瘀而致痹 ,气血痹阻不通 ,不通则痛。三期用药均不离活血 ,又因其早、中、晚各期 ,病有所不同 ;治之也有所侧重。早期重在活血行气 ;中期则宜补肝肾而兼活血 ;病至晚期 ,急当固本培元 ,然补血不忘活血。三期用药宜治其本 ,使血行而新骨生。同时通过对患部施以手法 ,既能通经络 ,行气血 ,又能恢复关节功能 ,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无菌坏死 辨证论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护理
10
作者 常苏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股骨头无菌坏死 移植治疗 护理 髂骨瓣 血管 全身 髋关节 训练 年龄组 最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康灵联合^(99)Tc-MDP干预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克加 赵国定 +6 位作者 梅小刚 叶智卫 蔡瑾 肖梅芳 舒怡 朱吕佶 张芬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7-939,I0007,共4页
目的:观察骨康灵联合锝-99亚甲基二磷酸钠(99Tc-MDP)干预兔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及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将兔子随机分成两组:正常组、ANFH组;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方法制作ANFH模型,8周后进行ANFH模型鉴定... 目的:观察骨康灵联合锝-99亚甲基二磷酸钠(99Tc-MDP)干预兔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及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将兔子随机分成两组:正常组、ANFH组;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方法制作ANFH模型,8周后进行ANFH模型鉴定,将造模成功的兔子随机分成ANFH组、99Tc-MDP组、骨康灵组和99Tc-MDP联合骨康灵组,16周治疗后评价各效应指标。结果:HE染色提示,ANFH组兔骨小梁排列稀缺和断裂现象,呈骨组织明显破坏形态;99Tc-MDP组骨小梁形态较ANFH组明显的致密、增粗;骨康灵组骨小梁密度较ANFH组有所增加,骨小梁断裂现象消失;99Tc-MDP联合骨康灵组股骨头的骨组织形态排列较规则、均匀,无明显组织破坏。与ANFH组比较,99Tc-MDP组和99Tc-MDP联合骨康灵组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99mTc-MDP骨骼显像ROI比值、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等检测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骨康灵对ANFH模型有一定的抑制骨吸收作用,与99Tc-MDP联合治疗后效应更明显,可能存在增效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无菌坏死 99TC-MDP 骨康灵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多孔钽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国藩 谢亮文 陈宗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2,共2页
股骨头坏(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由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引起骨细胞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发生股骨头内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最终导致髋关节破坏... 股骨头坏(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由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引起骨细胞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发生股骨头内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最终导致髋关节破坏。临床上以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无菌坏死 股骨头缺血坏死 治疗 钽棒 多孔 植入 股骨头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P”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克加 梅小刚 +3 位作者 叶智卫 蔡瑾 朱吕佶 张芬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1-1416,共6页
目的探讨药物"99Tc-MDP"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价值。方法动物实验分为2个阶段:制作模型阶段和治疗观察阶段。第1阶段:设A组(正常组)、B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模型组),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制作ANFH动物模型... 目的探讨药物"99Tc-MDP"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价值。方法动物实验分为2个阶段:制作模型阶段和治疗观察阶段。第1阶段:设A组(正常组)、B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模型组),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制作ANFH动物模型,时间为8周。检测骨病理学、骨形态计量检测、骨密度、四环素双标记试验、核素骨骼显像感兴趣区(ROI)比值、X线摄片、CT摄片等指标,在证实ANFH动物模型成立后再进行第2阶段实验。第2阶段,在ANFH模型的基础上,设C组(正常对照组)、D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模型对照组)、E组("99Tc-MDP"治疗组)、F组(阿伦膦酸钠治疗组),治疗组的疗程为16周,治疗结束,对E组、F组的疗效进行评判。统计学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经过第1、2阶段的ANFH模型制作和治疗后,在骨病理学、骨形态计量、骨密度、四环素双标记试验骨转换值、核素骨骼显像(ROI)等检测结果显示,A组与B组各指标差异明显(P<0.01),ANFH模型成立。经治疗后的E组在骨病理学显示,股骨头骨小梁排列较规则,呈略有稀疏现象,在D组的基础上修复明显;F组则表现为股骨头骨小梁稀疏、排列不规则,偶有断裂现象,但较D组有所改善,也得到骨密度、四环素双标记试验骨转换值、"99mTc-MDP"骨骼显像ROI比值等检测结果的支持(P<0.05)。结论在ANFH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经"99Tc-MDP"、"阿仑膦酸钠"治疗后,得到不同的疗效,以"99Tc-MDP"治疗后修复明显。"99Tc-MDP"能靶向性地到达ANFH部位,除了具有抑制骨吸收,而且还存在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防止自由基对骨组织的破坏,对损伤骨组织的作用有抑制价值。从四环素双标记试验中所示的骨矿化沉积率增高可能与促进骨细胞的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无菌坏死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诚(综述) 昊欣乐(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7-69,共3页
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Legg—Cavle.Perthesdis.ease,LCPD)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头骨软骨病、扁平髋等,是发生在儿童股骨头局部的自愈性、自限性非系统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患侧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X线征为股骨头... 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Legg—Cavle.Perthesdis.ease,LCPD)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头骨软骨病、扁平髋等,是发生在儿童股骨头局部的自愈性、自限性非系统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患侧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X线征为股骨头囊性变、碎裂、塌陷,最后导致扁平髋。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以往认为此病多由于髋部局部因素导致股骨头血供全部或部分中断,这些局部因素包括外伤、产位、解剖异常、滑膜炎、关节炎骨内压及关节内压增高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全身陛病因研究做一综述,为临床进一步研究、诊断、筛查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病因学 儿童 股骨头无菌坏死 股骨头骨软骨病 局部因素 系统疾病 髋关节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股骨头坏死
15
作者 郭永昌 《农家科技》 2003年第1期39-39,共1页
股骨头坏死是骨的活性成份(骨细胞、骨髓细胞和脂肪细胞)坏死所引起的病理过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临床疑难症之一,儿童发病率较高。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功能受限,下肢肌肉萎缩等。其病程长,致残率高。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无菌坏死 髓关节 骨髓细胞 脂肪细胞 疑难症 致残率 儿童发病率 成份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影响股骨假体周围骨量的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国静 赵建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94-196,共3页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周围骨量 股骨假体 术后 双能X线骨密度仪 股骨头无菌坏死 类风湿关节炎 假体松动 关节炎 X-r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夏庆 陈统一 +1 位作者 姜晓幸 姚振钧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探讨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 1995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对 16例患者 17个髋关节 (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 14个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3个 )行混合型金属对金属人工全... 目的 探讨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 1995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对 16例患者 17个髋关节 (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 14个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3个 )行混合型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 ,术后行问卷调查、髋关节功能检查、X线和Harris评分分析 ,平均随访 5 8.2月。结果 所有患者没有一例行翻修手术 ,X线显示所有表面置换假体植入位置满意 ,没有假体松动、移位现象出现。问卷调查显示患者对 16个髋关节的术后情况表示非常满意。Harris评分平均指数从术前的 44 (31~ 5 2 )分提高到术后的 91(79~ 96 )分。结论 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不失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年青患者为保存关节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 表面置换术 金属对金属 类风湿关节炎 股骨头无菌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友病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潘丽芬 张春燕 +1 位作者 谭淑芳 丘雪梅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血友病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血友病患者,术前动态监测血Ⅷ因子水平,及时输注凝血因子,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出血情况,预防感染,加强对... 目的探讨血友病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血友病患者,术前动态监测血Ⅷ因子水平,及时输注凝血因子,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出血情况,预防感染,加强对患肢的位置观察及长度测量以防脱位的发生,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做好康复锻炼。结果本组5例患者术中出血量500~600ml,术后无异常出血,切口愈合时间为10~15 d,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合并血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风险与护理难度大,在围术期护士应积极配合治疗计划制定严谨的护理措施,配合动态监测血Ⅷ因子水平,加强预防出血的护理措施,正确进行康复锻炼,做好出血的预防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股骨头无菌坏死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凝血Ⅷ因子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P治疗与骨修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克加 梅小刚 +3 位作者 叶智卫 蔡瑾 朱吕佶 张芬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7-831,共5页
目的药物99Tc-MDP治疗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修复价值研究。方法动物试验分为二个阶段:制作模型阶段和治疗观察阶段。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制作ANFH动物模型,第一阶段设:正常组(A组)、ANFH模型组(B组),时间为8周。在... 目的药物99Tc-MDP治疗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修复价值研究。方法动物试验分为二个阶段:制作模型阶段和治疗观察阶段。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制作ANFH动物模型,第一阶段设:正常组(A组)、ANFH模型组(B组),时间为8周。在病理细胞学、骨密度、骨形态计量检测、四环素双标记试验、核素骨骼显像感兴趣区(ROI)比值、X线摄片、CT摄片等试验证实ANFH动物模型成立后再进行第二阶段试验。第二阶段设:正常对照组(C组)、ANFH模型对照组(D组)、99Tc-MDP治疗组(E组)、阿仑膦酸钠治疗组(F组),并进行99Tc-MDP和"阿仑膦酸钠"治疗,疗程为16周,行与第一阶段相同的各项检测。并对E组、F组的疗效进行评判。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数据。结果第一阶段结束,A组、B组的病理切片结果显示:A组股骨头无骨组织破坏;而B组表现为:股骨头关节表面软骨破坏,骨小梁稀疏、断裂,空骨陷窝数增多等破坏现象。B组的骨密度、骨形态计量、四环素双标记试验骨转换值明显降低(P<0.01),核素"99m Tc-MDP"骨骼显像ROI比值、血清BALP、BGP检测结果明显高于(P<0.05),X线摄片、CT摄片见B组的股骨头存在稀疏现象,显示ANFH模型成立。经过对E组、F组进行治疗16周后,各项检测指标结果显示,A组、C组与B组、D组试验结果基本相似。E组、F组均有所改善,以E组骨修复更明显,骨小梁增粗,空骨陷窝消失,各项检测指标接近于C组。结论动物试验显示,99Tc-MDP治疗动物ANFH疗效明显,不仅具有"阿仑膦酸钠"的双膦酸盐治疗作用,对ANFH治疗后的四环素双标记试验及骨小梁增粗,空骨陷窝消失现象显示,可能存在相对的促进成骨细胞功能和加快损伤骨的骨修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无菌坏死 ^99TC-MDP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thes病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立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5-67,79,共4页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Perthes病、股骨头无菌性坏死(Legg-Calvé-Perthes Disease,LCPD),是当今儿童骨科领域广受关注的髋关节疾患之一,对其病因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已有100年的历史,然而至今仍存在争议.目前认为它是一种自限性...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Perthes病、股骨头无菌性坏死(Legg-Calvé-Perthes Disease,LCPD),是当今儿童骨科领域广受关注的髋关节疾患之一,对其病因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已有100年的历史,然而至今仍存在争议.目前认为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其后遗的股骨头畸形,可导致髋关节负重和活动功能障碍,甚至致残致畸.此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预防病变的进行性加重,使股骨头能获得良好的包容,获得生物学塑形而恢复原有的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THES病 治疗方法 股骨头缺血坏死 病因 股骨头无菌坏死 髋关节疾患 自限疾病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