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菌塑料袋分离单个核细胞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建斌
张伟
+1 位作者
张晓丽
赵林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9-521,共3页
目的:研究适合用于人体的利用无菌塑料袋分离单个核细胞(MNC)的方法。方法:随机抽查20份样本,单份采集量65~400ml,分为2组,15~58岁为第1组(n=15),59~76岁为第2组(n=5)。将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加入一次性无菌塑料袋内,将采集的血液...
目的:研究适合用于人体的利用无菌塑料袋分离单个核细胞(MNC)的方法。方法:随机抽查20份样本,单份采集量65~400ml,分为2组,15~58岁为第1组(n=15),59~76岁为第2组(n=5)。将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加入一次性无菌塑料袋内,将采集的血液或骨髓样本缓慢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液面上,离心,收集MNC层,然后洗去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根据临床需要调整MNC的液体悬浮量。结果:第1组分离后MNC的细胞数为(4.90±2.69)×108,回收率为(71.96±12.43)%,CD34+细胞占MNC的比率为(2.31±0.93)%。第2组分离后MNC的细胞数为(1.11±0.74)×108,回收率为(69.98±2.23)%,CD34+细胞占MNC的平均比率为(0.98±0.04)%。结论:利用无菌塑料袋分离MNC,分离效果和MNC、CD34+回收率均能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无菌塑料袋
细胞分离
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菌透气塑料袋蘑菇菌种活力比较
被引量:
2
2
作者
曾辉
戴建清
程翔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25,共1页
对无菌透气塑料袋蘑菇麦粒菌种与瓶装麦粒菌种在 15℃、 2 3℃和 30℃温度下 ,在含水量 5 5 %、 6 0 %、6 5 %、 70 %的发酵棉籽壳中走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无菌透气塑料袋蘑菇麦粒菌种在 2 3℃下表现出最好的萌发和走菌 ,30℃走...
对无菌透气塑料袋蘑菇麦粒菌种与瓶装麦粒菌种在 15℃、 2 3℃和 30℃温度下 ,在含水量 5 5 %、 6 0 %、6 5 %、 70 %的发酵棉籽壳中走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无菌透气塑料袋蘑菇麦粒菌种在 2 3℃下表现出最好的萌发和走菌 ,30℃走菌情况较好 ,15℃下走菌比较差 ,除 70 %略差外 ,在 5 5 %~ 6 5 %的含水量之间走菌速率没有较大区别 ,袋装菌种与瓶装麦粒菌种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含水量下没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
透气
塑料袋
蘑菇
菌
种活力
含水量
发酵棉籽壳
含水量
走
菌
速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扇扫配备附加导向器用国产穿刺针诊断占位性病变
3
作者
王宪尧
夏克良
+4 位作者
张宇虹
李云生
李兆荣
周宗文
陈光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0年第3期59-59,共1页
本组80例中,男57名,女23名,年龄11~77岁,平均56岁。B超提示可疑恶性肿瘤48例,经细胞学、组织病理学、手术及临床最后确诊为恶性肿瘤42例,诊断符合率为87.5%。穿刺前先扫查确定病灶部位,选择进针角度及方向,荧光屏上显示出引导线,然后...
本组80例中,男57名,女23名,年龄11~77岁,平均56岁。B超提示可疑恶性肿瘤48例,经细胞学、组织病理学、手术及临床最后确诊为恶性肿瘤42例,诊断符合率为87.5%。穿刺前先扫查确定病灶部位,选择进针角度及方向,荧光屏上显示出引导线,然后用电子卡尺测量皮肤及穿刺点的距离,另加探头本身厚度即为进针的深度,常规消毒皮肤,套上无菌塑料袋,固定穿刺架,局部浸润后,穿刺针沿导槽刺入体内,此时可显示出进针的深度,进入病灶后拔出针芯,接上10~20ml注射器抽吸,在保持负压的状态下,均匀上下提插3~4次,去掉负压拔针,抽吸物涂片,如取组织芯则推置于纸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针
导向器
进针角度
穿刺点
诊断符合率
电子卡尺
无菌塑料袋
穿刺架
出针
提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菌塑料袋分离单个核细胞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建斌
张伟
张晓丽
赵林娜
机构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9-521,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适合用于人体的利用无菌塑料袋分离单个核细胞(MNC)的方法。方法:随机抽查20份样本,单份采集量65~400ml,分为2组,15~58岁为第1组(n=15),59~76岁为第2组(n=5)。将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加入一次性无菌塑料袋内,将采集的血液或骨髓样本缓慢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液面上,离心,收集MNC层,然后洗去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根据临床需要调整MNC的液体悬浮量。结果:第1组分离后MNC的细胞数为(4.90±2.69)×108,回收率为(71.96±12.43)%,CD34+细胞占MNC的比率为(2.31±0.93)%。第2组分离后MNC的细胞数为(1.11±0.74)×108,回收率为(69.98±2.23)%,CD34+细胞占MNC的平均比率为(0.98±0.04)%。结论:利用无菌塑料袋分离MNC,分离效果和MNC、CD34+回收率均能满足临床需要。
关键词
CD34^+细胞
无菌塑料袋
细胞分离
单个核细胞
Keywords
CD34+ cell
bacteria-free plastic bag
separation
mononuclear cell
分类号
R392-33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菌透气塑料袋蘑菇菌种活力比较
被引量:
2
2
作者
曾辉
戴建清
程翔
机构
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
出处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25,共1页
文摘
对无菌透气塑料袋蘑菇麦粒菌种与瓶装麦粒菌种在 15℃、 2 3℃和 30℃温度下 ,在含水量 5 5 %、 6 0 %、6 5 %、 70 %的发酵棉籽壳中走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无菌透气塑料袋蘑菇麦粒菌种在 2 3℃下表现出最好的萌发和走菌 ,30℃走菌情况较好 ,15℃下走菌比较差 ,除 70 %略差外 ,在 5 5 %~ 6 5 %的含水量之间走菌速率没有较大区别 ,袋装菌种与瓶装麦粒菌种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含水量下没有明显区别。
关键词
无菌
透气
塑料袋
蘑菇
菌
种活力
含水量
发酵棉籽壳
含水量
走
菌
速率
温度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扇扫配备附加导向器用国产穿刺针诊断占位性病变
3
作者
王宪尧
夏克良
张宇虹
李云生
李兆荣
周宗文
陈光荣
机构
解放军第九十医院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0年第3期59-59,共1页
文摘
本组80例中,男57名,女23名,年龄11~77岁,平均56岁。B超提示可疑恶性肿瘤48例,经细胞学、组织病理学、手术及临床最后确诊为恶性肿瘤42例,诊断符合率为87.5%。穿刺前先扫查确定病灶部位,选择进针角度及方向,荧光屏上显示出引导线,然后用电子卡尺测量皮肤及穿刺点的距离,另加探头本身厚度即为进针的深度,常规消毒皮肤,套上无菌塑料袋,固定穿刺架,局部浸润后,穿刺针沿导槽刺入体内,此时可显示出进针的深度,进入病灶后拔出针芯,接上10~20ml注射器抽吸,在保持负压的状态下,均匀上下提插3~4次,去掉负压拔针,抽吸物涂片,如取组织芯则推置于纸片上。
关键词
穿刺针
导向器
进针角度
穿刺点
诊断符合率
电子卡尺
无菌塑料袋
穿刺架
出针
提插
分类号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菌塑料袋分离单个核细胞
李建斌
张伟
张晓丽
赵林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无菌透气塑料袋蘑菇菌种活力比较
曾辉
戴建清
程翔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扇扫配备附加导向器用国产穿刺针诊断占位性病变
王宪尧
夏克良
张宇虹
李云生
李兆荣
周宗文
陈光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