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瓶葡萄汁饮料无菌冷灌装工艺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曙光 蔡冬波 +2 位作者 李振虎 贺强之 王义法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8年第2期42-43,46,共3页
葡萄富含糖、有机酸、矿物质、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被誉为“水果皇后”,葡萄汁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饮料长期以来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随着PET瓶包装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果汁和软饮料的灌装正在由热灌装向无菌冷灌装进发。液态... 葡萄富含糖、有机酸、矿物质、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被誉为“水果皇后”,葡萄汁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饮料长期以来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随着PET瓶包装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果汁和软饮料的灌装正在由热灌装向无菌冷灌装进发。液态食品的无菌灌装属于最具发展前景的包装技术领域,它集中了现代制造和控制技术之精华,国内外众多厂商都在此领域开展了多项研究。将无菌冷灌装技术应用到PET瓶葡萄汁饮料的生产中,对提高产品质量,节约生产成本,降低能耗都有很大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冷灌工艺 葡萄汁饮料 PET瓶 质量控制 无菌冷灌装技术 技术 生产成本 营养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饮料首次采用无菌冷灌装
2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0-90,共1页
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最近投资2.5亿元人民币在普洱茶产地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原生茶饮料生产厂。其原料采用海拔1800m原生大叶茶鲜叶。为了在原产地保持原生态,对生产工艺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首先,不允许采用传统... 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最近投资2.5亿元人民币在普洱茶产地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原生茶饮料生产厂。其原料采用海拔1800m原生大叶茶鲜叶。为了在原产地保持原生态,对生产工艺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首先,不允许采用传统灌装法——热灌装,必须采取无菌冷灌装技术。这就对制造灌装设备厂家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冷灌装技术 茶饮料 企业集团 南澜沧江 生产工艺 设备 原产地 普洱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营养推动无菌冷灌装
3
作者 冯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52,共1页
如今,愈来愈多的消费者希望喝到纯天然的饮品,比如,不加防腐剂、便于消化、更有益于健康的饮品。而对于生产商来说.如何向消费者提供碳酸化作用小或无碳酸化作用饮品就成了当务之需。
关键词 无菌冷灌装技术 营养成分 健康 酸化作用 产品品质 热灌工艺 受热时间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瓶是饮料包装的主流
4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51,共1页
目前,在我国饮料包装材料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应是PET切片,因此,PET瓶吹拉技术,PET热灌装、亚热灌装技术以及现在流行的PET无菌冷灌装技术,推动了全球PET瓶装饮料的蓬勃发展,成为继玻璃瓶、无菌纸盒、复合包装等包装形式后,最成功... 目前,在我国饮料包装材料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应是PET切片,因此,PET瓶吹拉技术,PET热灌装、亚热灌装技术以及现在流行的PET无菌冷灌装技术,推动了全球PET瓶装饮料的蓬勃发展,成为继玻璃瓶、无菌纸盒、复合包装等包装形式后,最成功的一项包装技术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瓶 饮料包 无菌冷灌装技术 热灌技术 PET切片 材料 饮料 无菌纸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上好佳集团采用江苏新美星超洁净(中温)灌装生产线
5
作者 林少华 《中国乳业》 2008年第11期81-81,共1页
日前,江苏新美星超洁净(中温)灌装生产线落户东南亚和中国休闲食品行业领军企业上好佳集团。该生产线的灌装速度为18000瓶/h,集2道消毒液冲洗、无菌水洗瓶、灌装、封盖于一体,是以无菌冷灌装技术为基础,根据茶、果汁、功能性饮... 日前,江苏新美星超洁净(中温)灌装生产线落户东南亚和中国休闲食品行业领军企业上好佳集团。该生产线的灌装速度为18000瓶/h,集2道消毒液冲洗、无菌水洗瓶、灌装、封盖于一体,是以无菌冷灌装技术为基础,根据茶、果汁、功能性饮料等饮品的灌装工艺要求,自行创新设计、研制而成的一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瓶装生产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线 超洁净 江苏 菲律宾 无菌冷灌装技术 功能性饮料 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缩小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
6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1期59-59,共1页
2001~200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农产品加工领域投入力度最大,研究面最广、最深,涉及学科最宽,参与人数最多,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程度最高,带动和示范效应最明显的一项系统工程。截至2004年底,该专项共获得211项新产品、新材... 2001~200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农产品加工领域投入力度最大,研究面最广、最深,涉及学科最宽,参与人数最多,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程度最高,带动和示范效应最明显的一项系统工程。截至2004年底,该专项共获得211项新产品、新材料、新装置以及73项鉴定成果;申请120项专利,其中3l项获得授权;颁布实施51项标准,正在制定另外23项;建立77条生产线;筛选出59个加工专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产品深加工技术 国际先进水平 膜分离技术 物性修饰技术 无菌冷灌装技术 冷榨技术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