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芯棒拉拔过程应力应变分析及壁厚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伟玮 王仲仁 +2 位作者 陈景松 张志超 胡志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2,共4页
管材无芯棒拉拔时,直径减小的同时壁厚也会发生改变,其增厚值可达13.2%,甚至更大。但现有文献对无芯棒拉拔过程进行应力应变分析时,通常忽略壁厚的变化,这对预测管件壁厚,从而对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不利。该文不同于以往壁厚不变的假设,而... 管材无芯棒拉拔时,直径减小的同时壁厚也会发生改变,其增厚值可达13.2%,甚至更大。但现有文献对无芯棒拉拔过程进行应力应变分析时,通常忽略壁厚的变化,这对预测管件壁厚,从而对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不利。该文不同于以往壁厚不变的假设,而是采用应力应变方程统一求解的方法,按增量理论给出壁厚变化的理论解以及应力分布。同时,选取不同的初始直径管坯进行无芯棒拉拔实验,分析变形后出口端壁厚变化规律,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拉拔道次变形量的不断增大,出口端管材的壁厚变化率先增大后减小,但是最终的变形总是增厚,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芯棒拉拔 增量理论 壁厚变化率 拉拔道次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小锥孔零件无芯棒开式冷挤压刚塑性边界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鲁素玲 刘玉忠 +1 位作者 韩鹏彪 毛浩恩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2-45,共4页
运用场论及流体动力学的理论,分析了深小锥孔零件无芯棒开式冷挤压的变形特点,给出了该变形过程非稳态速度场的瞬时流函数方程,并由流函数方程建立了运动学许可速度场。分析了影响速度场变化的主要因素,从位置和形式2方面确定了刚塑性... 运用场论及流体动力学的理论,分析了深小锥孔零件无芯棒开式冷挤压的变形特点,给出了该变形过程非稳态速度场的瞬时流函数方程,并由流函数方程建立了运动学许可速度场。分析了影响速度场变化的主要因素,从位置和形式2方面确定了刚塑性变形区边界和速度间断线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小锥孔零件 开式冷挤压 速度间断 流函数 非稳态速度场 无芯棒 刚塑性 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流函数的上限模式预测无芯棒缩管时的工艺参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振纯 李双义 +2 位作者 朱新海 杨良伟 牛和彬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S1期59-63,共5页
对无芯棒缩管提出了流函数的数学模型,应用上限原理加以推导和数值运算。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当吻合。利用其运算程序,可以制定变形工步,预测各工步变形后的尺寸;并对最佳模角及影响壁厚的诸因素进行分析与讨论,提出控制壁厚的工艺措施。
关键词 无芯棒缩管 流函数法 上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式冷挤压无芯棒缩管内径尺寸的非稳态塑性有限元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连洪 徐英杰 钟宏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79-81,共3页
本文采用非稳态塑性有限元对开式挤压无芯棒缩管稳态成形内径尺寸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相符。
关键词 塑性有限元 开式挤压 无芯棒缩管 冷挤压 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芯棒旋锻径向进给参数变化匹配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孙子莹 卢曦 李栋材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以某汽车等速万向传动中间旋锻轴为研究对象,耦合旋锻成形工艺特征、强度要求和材料力学特性等进行无芯棒旋锻径向进给参数变化匹配。首先根据旋锻工艺特征确定无芯棒旋锻内外表面圆度几何质量参数;其次根据旋锻轴材料力学特性的应力约... 以某汽车等速万向传动中间旋锻轴为研究对象,耦合旋锻成形工艺特征、强度要求和材料力学特性等进行无芯棒旋锻径向进给参数变化匹配。首先根据旋锻工艺特征确定无芯棒旋锻内外表面圆度几何质量参数;其次根据旋锻轴材料力学特性的应力约束和尺寸和形状等几何特性要求的几何约束确定无芯棒旋锻的最大等效进给量;最后根据旋锻轴产品精度要求,确定无芯棒旋锻各道次进给最小锻打次数与进给道次。通过制定的无芯棒旋锻径向进给参数对旋锻轴进行生产试制并进行内外表面圆度质量测试和硬度测试,测试结果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和后续渐开线花键成形的硬度要求,进一步表明通过研究匹配的径向进给参数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芯棒旋锻 径向进给 匹配 应力约束 几何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芯棒旋锻径向进给参数匹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石松 卢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26,共6页
以某轿车等速万向传动中间旋锻轴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毛坯尺寸变化和力学特性变化的粗、中、细道次下的径向进给量和径向进给道次匹配。通过严格控制径向进给量和径向进给道次的工艺参数变化匹配,保证内外圆圆度质量要求,特别是内圆... 以某轿车等速万向传动中间旋锻轴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毛坯尺寸变化和力学特性变化的粗、中、细道次下的径向进给量和径向进给道次匹配。通过严格控制径向进给量和径向进给道次的工艺参数变化匹配,保证内外圆圆度质量要求,特别是内圆圆度质量要求,避免旋锻几何缺陷,从而保证产品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要求。首先通过应力约束和圆度质量要求确定径向进给量范围;然后,通过控制内外圆圆度质量避免出现几何缺陷,提高锻打效率,从而确定径向进给道次;最后确定粗、中、细道次下的径向进给量和径向进给道次匹配,并与国外采用的工艺参数,如锻打时间和锻打次数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匹配的无芯棒旋锻径向进给道次合理,可为下一步试制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进给量 径向进给道次 变化匹配 圆度质量 无芯棒旋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芯棒旋锻周向进给参数变化匹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朋丽 卢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131,共6页
以某汽车等速万向传动中间旋锻轴为研究对象,根据无芯棒旋锻过程中毛坯尺寸和力学特性变化,按径向进给量大小将无芯棒旋锻过程分为粗、中以及细进给量逐渐递减3个道次。提出了通过有限元仿真取点刻画无芯棒旋锻后内外圆尺寸,并将变形放... 以某汽车等速万向传动中间旋锻轴为研究对象,根据无芯棒旋锻过程中毛坯尺寸和力学特性变化,按径向进给量大小将无芯棒旋锻过程分为粗、中以及细进给量逐渐递减3个道次。提出了通过有限元仿真取点刻画无芯棒旋锻后内外圆尺寸,并将变形放大一定倍数,进而更加直观的表征内外圆几何形状和圆度质量的方法。为了在保证内外圆圆度质量的同时考虑锻打效率,分别对每个道次不同外径下的周向进给量和周向进给道次进行匹配。首先,通过无芯棒旋锻内外圆最大和最小变形位置以及实际工艺统一化确定周向进给量;然后,在确保无芯棒旋锻坯料每个部分都得到锻打和满足内外圆圆度质量要求以及锻打效率的情况下确定周向进给道次。最后将实物剖面尺寸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制定的周向进给参数匹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向进给 约束 匹配 圆度质量 无芯棒旋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lution of microstructure of aluminum alloy hollow shaft in cross wedge rolling without mandrel 被引量:3
8
作者 YU Zi-ming PENG Wen-fei +2 位作者 ZHANG Xiao OLEKSANDR Moliar TITOV Viacheslav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807-820,共14页
During the process of cross wedge rolling of aluminum alloy hollow shaft, the evolution of its microstructur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rolled piec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microst... During the process of cross wedge rolling of aluminum alloy hollow shaft, the evolution of its microstructur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rolled piec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law of aluminum alloy hollow shaft in cross wedge rolling without mandrel, a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Deform-3D. The influences of rolling temperature, sectional shrinkage,spreading angle and forming angle on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rolled piece are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The cellular automata method reveals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parameter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the rolling process parameters of aluminum alloy hollow shafts and improving the forming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the rolled piec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olling temperatur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ectional shrinkage,and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preading angle, and changes littl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orming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 wedge rolling without mandrel hollow shaft cellular automata rolling parameters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