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茶树单体和聚合态儿茶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亚军
王培强
+3 位作者
蒋晓岚
庄菊花
高丽萍
夏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共17页
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单体儿茶素和聚合态儿茶素,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多酚主要组成部分,是绿茶"茶味"决定性成分。茶树儿茶素类化合物合成与积累具有显著的组织器官特异性,鲜叶中主要积累单体儿茶素,根中以积累聚合...
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单体儿茶素和聚合态儿茶素,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多酚主要组成部分,是绿茶"茶味"决定性成分。茶树儿茶素类化合物合成与积累具有显著的组织器官特异性,鲜叶中主要积累单体儿茶素,根中以积累聚合态儿茶素为主。类黄酮代谢途径下游的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AR)和花青素还原酶(ANR)是决定茶树儿茶素类化合物类型的关键酶类。本文主要综述了茶树儿茶素类化合物合成、积累、转录调控研究进展,重点关注LAR、ANR以及无色花青素双加氧酶(LODX)功能和基因转录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儿茶素合成途径待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原
花青素
无色
花青素
还原酶
花青素
还原酶
无色花青素双加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单体和聚合态儿茶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亚军
王培强
蒋晓岚
庄菊花
高丽萍
夏涛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贵州大学茶学院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0677、32072621、31902070、31902069)。
文摘
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单体儿茶素和聚合态儿茶素,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多酚主要组成部分,是绿茶"茶味"决定性成分。茶树儿茶素类化合物合成与积累具有显著的组织器官特异性,鲜叶中主要积累单体儿茶素,根中以积累聚合态儿茶素为主。类黄酮代谢途径下游的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AR)和花青素还原酶(ANR)是决定茶树儿茶素类化合物类型的关键酶类。本文主要综述了茶树儿茶素类化合物合成、积累、转录调控研究进展,重点关注LAR、ANR以及无色花青素双加氧酶(LODX)功能和基因转录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儿茶素合成途径待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儿茶素
原
花青素
无色
花青素
还原酶
花青素
还原酶
无色花青素双加氧酶
Keywords
catechins
proanthocyanidins
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
anthocyanin reductase
leucoanthocyanidin dioxygenase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茶树单体和聚合态儿茶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刘亚军
王培强
蒋晓岚
庄菊花
高丽萍
夏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