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结节性无色素性黑素瘤
1
作者 何萍秀 夏碧霞 +1 位作者 吴忆 程丽芳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0,共3页
报告1例皮肤结节性无色素性黑素瘤。患者女,66岁。左小腿屈侧结节9个月。曾于外院手术切除皮损,术后2个月复发。皮肤科检查:左小腿屈侧可见20余个成片分布的粟粒至花生米大红色丘疹及结节,表面光滑,无破溃。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 报告1例皮肤结节性无色素性黑素瘤。患者女,66岁。左小腿屈侧结节9个月。曾于外院手术切除皮损,术后2个月复发。皮肤科检查:左小腿屈侧可见20余个成片分布的粟粒至花生米大红色丘疹及结节,表面光滑,无破溃。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肿瘤细胞呈团块状、结节状增生,部分细胞异形性。免疫组化:S-100蛋白、Melan-A及波形蛋白(vimentin)均(+);平滑肌肌动蛋白(SMA)、Friend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Fli-1)及人类黑素瘤抗体45(HMB45)均(-)。诊断:皮肤结节性无色素性黑素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无色素性 结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薇 刘佳玮 +1 位作者 马东来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报告1例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患者女,46岁。因左侧拇趾长期不愈的溃疡和结节1年余就诊。患者20余年前发现左侧拇趾甲周一小黑痣,无自觉症状,1年前因外伤致小黑痣及周围皮肤破溃、流脓,随后溃疡一直未愈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溃疡形... 报告1例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患者女,46岁。因左侧拇趾长期不愈的溃疡和结节1年余就诊。患者20余年前发现左侧拇趾甲周一小黑痣,无自觉症状,1年前因外伤致小黑痣及周围皮肤破溃、流脓,随后溃疡一直未愈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溃疡形成,溃疡表面可见坏死物质,其下方真皮可见密集分布的肿瘤细胞,细胞核大、深染,有异形性,胞质内未见色素颗粒。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100蛋白、HMB-45及Melan-A均(+)。诊断: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无色素性 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例女性生殖道无色素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安菊生 吴令英 +3 位作者 李斌 鲁海珍 李宁 马绍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无色素性黑色素瘤(Amelanotic melanoma in female genital tract,AMFG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例AMFG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无色素性黑色素瘤(Amelanotic melanoma in female genital tract,AMFG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例AMFG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AMFGT中原发于外阴、阴道、宫颈各2例。患者发病时年龄在28~67岁之间,中位年龄52岁;4例为绝经后女性。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Ⅰa~Ⅱa期。4例患者术前曾分别被误诊为绒毛膜癌、肉瘤、腺癌和淋巴瘤,其中2名患者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100蛋白及抗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HMB-45),结果阳性而更正诊断为本病。所有病例术后病理检查S-100蛋白及波状蛋白(Vimentin)均为阳性。5例检测HMB-45中3例阳性。本组治疗后随诊8~30个月(中位15.5个月),6例患者中4例分别在初次诊断后的6、6、12、19个月复发。其中3例于初次诊断后的13、18、19个月死于本病,l例带瘤生存。另2例治疗后分别生存8个月和30个月,无复发迹象。结论:AMFGT由于缺少色素沉着易被误诊,采用正确的方法活检并结合S-100、Vimentin及HMB-45等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检测是确诊本病的关键。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的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总体预后差。避免对本病的误诊是治疗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无色素性 女性生殖道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无色素性痣10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邢嬛 伏利兵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19-621,共3页
为了解无色素性痣的临床特征,分析总结了106例儿童无色素性痣的临床特点,对其中10例做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本病发病年龄早,79.2%白斑于1岁内发现;躯干部最常见,占43.4%;局限型占60.4%,节段型占39.6%;66.0%白斑边缘很不规则,部分呈锯... 为了解无色素性痣的临床特征,分析总结了106例儿童无色素性痣的临床特点,对其中10例做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本病发病年龄早,79.2%白斑于1岁内发现;躯干部最常见,占43.4%;局限型占60.4%,节段型占39.6%;66.0%白斑边缘很不规则,部分呈锯齿状或泼溅状。组织病理学显示基底层黑素细胞数目无明显减少。其临床特征及组织学改变与其它局限性白斑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素性 黑素细胞 儿童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端无色素性黑素瘤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林 张颖 +1 位作者 江阳 卢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09-611,共3页
报告1例肢端无色素性黑素瘤。患者男,72岁。左足跟部红色结节2个月。皮肤科检查:左足跟部一蚕豆大红色结节,表面溃疡,溃疡面清洁干燥,压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变薄,局部与真皮分界不清,真皮全层及皮下见大量肿瘤细胞,部分呈巢状... 报告1例肢端无色素性黑素瘤。患者男,72岁。左足跟部红色结节2个月。皮肤科检查:左足跟部一蚕豆大红色结节,表面溃疡,溃疡面清洁干燥,压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变薄,局部与真皮分界不清,真皮全层及皮下见大量肿瘤细胞,部分呈巢状分布,肿瘤细胞胞质丰富,核大深染,异形性显著,可见脉管,未见溃疡;Breslow厚度约13.6 mm,Clark 5级,核分裂1个/mm^(2);侧切缘及基底切缘可见肿瘤细胞。免疫组化:HMB45、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盒转录因子10(SOX10)及S-100蛋白均(+);增殖核抗原(Ki-67)(约5%+);波形蛋白(vimentin)、肌酸激酶(CK)、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及上皮膜抗原(EMA)均(-)。诊断:肢端无色素性黑素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无色素性 肢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结节性无色素性黑素瘤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洪晓 刘卫兵 +4 位作者 荆鲁华 岳喜昂 荀乙峰 杨华 蔡春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6-187,共2页
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类型较多,临床表现各异。其中无色素性黑素瘤占黑素瘤的2%~8%,因缺少色素,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均无明显特异性,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本病国内文献报道的6例,4例单发于足部... 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类型较多,临床表现各异。其中无色素性黑素瘤占黑素瘤的2%~8%,因缺少色素,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均无明显特异性,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本病国内文献报道的6例,4例单发于足部,2例发生转移或可疑转移。而发生于上肢的原发于色素痣的结节性、非转移性皮肤无色素性黑素瘤罕见报道。笔者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无色素性 结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病理诊断释疑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天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8-78,共1页
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病理诊断释疑陈天水黑色素瘤(简称恶黑)临床误诊率较高,尤其是无色素性者,即使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在光镜下诊断也比较困难。现就无色素性恶黑的几个问题释疑如下。问:无色素性恶黑的比例占多少?答:约25%皮肤恶... 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病理诊断释疑陈天水黑色素瘤(简称恶黑)临床误诊率较高,尤其是无色素性者,即使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在光镜下诊断也比较困难。现就无色素性恶黑的几个问题释疑如下。问:无色素性恶黑的比例占多少?答:约25%皮肤恶黑,50%粘膜恶黑和60%软组织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无色素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色素性色素失禁症并发白癜风 被引量:1
8
作者 杜娟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100,共2页
报告1例无色素性色素失禁症并发白癜风。患儿女,10岁。出生后1年面部、躯干及左下肢出现色素减退斑。皮肤科检查:面部、躯干、左下肢见特殊形状的色素减退斑,部分色素减退斑呈旋涡状或泼墨状;左下肢及右胸部各有1枚钱币大界限清楚的色... 报告1例无色素性色素失禁症并发白癜风。患儿女,10岁。出生后1年面部、躯干及左下肢出现色素减退斑。皮肤科检查:面部、躯干、左下肢见特殊形状的色素减退斑,部分色素减退斑呈旋涡状或泼墨状;左下肢及右胸部各有1枚钱币大界限清楚的色素减退斑。腰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基底层见较多色素颗粒及个别黑素细胞,真皮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失禁症 无色素性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下无色素性黑素瘤远端淋巴结转移
9
作者 马蕾 齐瑞群 高兴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3-154,共2页
报告1例甲下无色素性黑素瘤远端淋巴结转移。患者女,28岁。左拇指甲下淡红色肿物1年半。结合病史、皮损特点、实验室检查、皮损及肿大淋巴结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确诊为该病。
关键词 黑素瘤 无色素性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4例儿童无色素性痣临床分析
10
作者 邢嬛 伏利兵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36-39,共4页
为了解无色素性痣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掌握其与其它局限性白斑的鉴别要点,以免误疹,本文分析总结了154例儿童无色素性痣的临床特点,并对其中14例做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本病发病年龄早,83.8%白斑于1岁内发现;躯干部最常受累,... 为了解无色素性痣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掌握其与其它局限性白斑的鉴别要点,以免误疹,本文分析总结了154例儿童无色素性痣的临床特点,并对其中14例做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本病发病年龄早,83.8%白斑于1岁内发现;躯干部最常受累,占42.2%;局限型占62.3%(96/154),节段型占35.7%(55/154),泛发型占1.9%(3/154);其中96例(62.3%)白斑边缘很不规则,部分呈锯齿状或泼溅状。组织病理学显示基底层黑素细胞数目无明显减少。提示:无色素性痣是先天性稳定性白斑,其相对大小及分布终生不变,其临床特征及组织学改变与其它局限性白斑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无色素性 组织学 局限性白斑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窦原发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
11
作者 韩恩善 梁惠琴 赵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0-50,共1页
筛窦原发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1韩恩善2梁惠琴3赵霞1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左眼肿胀伴视力下降1月。CT检查发现左筛窦肿物,体积约1cm×1cm×1cm,肿物以左筛窦为中心,向上侵犯左侧筛板,向前侵犯左侧眼眶,... 筛窦原发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1韩恩善2梁惠琴3赵霞1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左眼肿胀伴视力下降1月。CT检查发现左筛窦肿物,体积约1cm×1cm×1cm,肿物以左筛窦为中心,向上侵犯左侧筛板,向前侵犯左侧眼眶,向两侧侵犯左侧上颌窦。临床诊断:左筛窦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鼻窦肿瘤 无色素性 病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端无色素性黑素瘤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敏 杨帆 +1 位作者 曾学思 王立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87-588,共2页
报告1例肢端无色素性黑素瘤。患者女,51岁。因右足第2趾背水疱、糜烂1年余就诊。皮肤科检查见右足第2趾背有一浸润性斑块。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内可见一浸润性肿瘤团块,免疫组化染色示S-100蛋白(+),gp100及melanoma(pan)均(±... 报告1例肢端无色素性黑素瘤。患者女,51岁。因右足第2趾背水疱、糜烂1年余就诊。皮肤科检查见右足第2趾背有一浸润性斑块。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内可见一浸润性肿瘤团块,免疫组化染色示S-100蛋白(+),gp100及melanoma(pan)均(±)。诊断为无色素性黑素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无色素性 肢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端无色素性黑素瘤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宝怡 伍洲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1-324,共4页
患者女,64岁。主诉:左足底快速增生的肉芽状斑块伴瘙痒1个月余。现病史:患者数年前发现左足底远端近拇趾处一黑色斑点,未予诊治。1个月前此部位被木屑刺伤,自觉足底皮损面积逐渐扩大,形成肉芽状增生性斑块伴瘙痒,于2017年2月28日来我院... 患者女,64岁。主诉:左足底快速增生的肉芽状斑块伴瘙痒1个月余。现病史:患者数年前发现左足底远端近拇趾处一黑色斑点,未予诊治。1个月前此部位被木屑刺伤,自觉足底皮损面积逐渐扩大,形成肉芽状增生性斑块伴瘙痒,于2017年2月28日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及遗传病史:既往体健,否认其他慢性病史及其他遗传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无色素性 肢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囊外根鞘NKI/beteb和HMB-45免疫组化及胰酶消化后细胞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汝芝 朱文元 +1 位作者 马慧军 王大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70-572,共3页
目的:研究头皮毛囊外根鞘中无活性黑素细胞的存在部位以及毛囊经胰酶消化的细胞组成。方法:拔取正常头发,琼脂预先包埋后,切片行NKI/beteb和HMB-45单抗染色。另取毛囊用胰酶消化,收集细胞,在透射镜下进行观察。结果:拔取的正常毛囊外根... 目的:研究头皮毛囊外根鞘中无活性黑素细胞的存在部位以及毛囊经胰酶消化的细胞组成。方法:拔取正常头发,琼脂预先包埋后,切片行NKI/beteb和HMB-45单抗染色。另取毛囊用胰酶消化,收集细胞,在透射镜下进行观察。结果:拔取的正常毛囊外根鞘中存在NKI/beteb阳性细胞,而HMB-45染色阴性。在毛母质中有大量的HMB-45阳性细胞。毛囊经胰酶消化的细胞为有活性的黑素细胞(MC)、无色素性黑素细胞(AMMC)、毛皮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结论:毛囊外根鞘中存在功能和形态不成熟的AM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外根鞘 无色素性黑素细胞 免疫组化法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