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DC加固震损无腹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寇佳亮 蔡鹏阳 +1 位作者 王栋 周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4-133,178,共11页
利用高延性混凝土(high ductile concrete,HDC)良好的黏结性能和裂缝控制能力,对19根达到极限承载力的无腹筋混凝土梁进行加固处理,并对其进行四点弯曲性能试验,研究了HDC加固震损混凝土梁受弯的裂缝开展情况、破坏形态、承载力、挠度... 利用高延性混凝土(high ductile concrete,HDC)良好的黏结性能和裂缝控制能力,对19根达到极限承载力的无腹筋混凝土梁进行加固处理,并对其进行四点弯曲性能试验,研究了HDC加固震损混凝土梁受弯的裂缝开展情况、破坏形态、承载力、挠度及应力变化的影响,分析了不同HDC厚度、配筋率对HDC加固震损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HDC加固震损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峰值荷载最高提升89%;破坏后的裂缝较原梁多且发展完全;提高加固层厚度的加固效果要明显优于提高配箍率;开裂荷载及破坏时的极限挠度分别最大提高了250%和189%,延性得到明显改善;最大裂缝没有发生在界面处,新旧混凝土之间黏结非常好,协同工作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混凝土(HDC) 震损无腹筋混凝土梁 受弯性能 变形能力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腹筋钢筋混凝土梁抗冲击行为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曾翔 许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3-73,共11页
为了深入了解冲击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对六根无腹筋简支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落锤冲击试验研究,对试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分析冲击锤重、冲击速度和冲击能量对梁抗冲击行为的影响,测量混凝土以及钢筋的应变时程和冲击力时程,并... 为了深入了解冲击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对六根无腹筋简支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落锤冲击试验研究,对试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分析冲击锤重、冲击速度和冲击能量对梁抗冲击行为的影响,测量混凝土以及钢筋的应变时程和冲击力时程,并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了试件在冲击荷载下裂缝的发生、发展和破坏全过程。获得梁的裂缝分布图和典型的破坏模式,并与相关梁抗冲击试验的破坏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分析通过应变片测得的数据发现,在冲击开始时,跨内靠近支座附近和半跨跨中位置处梁截面上部出现受拉应变,下部出现受压应变。当这些应变达到应变峰值后,拉压应变状态朝反向转变,反映出冲击开始时在梁跨内产生了明显负弯矩,惯性效应明显。最后对冲击过程中梁弯矩分布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的梁抗冲击计算方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无腹 抗冲击行为 破坏模式 应变分布 惯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荷载下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受损混凝土无腹筋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寇佳亮 郑东东 张浩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79-289,共11页
通过不同高延性混凝土(HDC)加固厚度,对10根受损严重的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采用HDC进行加固,并进行了重复荷载作用下正截面受弯试验,研究了不同厚度的HDC对受损无腹筋梁的受弯承载力以及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梁采用三面U形加固方式,试验... 通过不同高延性混凝土(HDC)加固厚度,对10根受损严重的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采用HDC进行加固,并进行了重复荷载作用下正截面受弯试验,研究了不同厚度的HDC对受损无腹筋梁的受弯承载力以及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梁采用三面U形加固方式,试验过程中观察加固梁的裂缝分布形态、荷载-位移曲线等试验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C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会使梁的破坏形态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变,加固梁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与HDC加固层厚度为0的梁相比,加固厚度为1 cm、1.5 cm和2 cm的梁,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9.8%、32.7%以及46.3%,而残余变形值分别减少了8.96%、13.3%和20.47%。根据加载试验得出的试验结果,以及通过将受压区曲线应力图形等效为矩形应力图形的方法,推导出了简单实用的不同HDC厚度加固受损混凝土无腹筋梁在重复荷载下的极限承载公式,且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混凝土(HDC) 受损混凝土无腹 重复荷载 受弯性能 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尺寸效应的无腹筋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切强度公式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林 王启智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619,共14页
取无腹筋钢筋混凝土梁的临界斜裂缝及其顶端横截面所截隔离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极限平衡法,建立平衡方程组。分析临界剪压区主应力与梁斜截面破坏形式的关系,并对临界剪压区进行应力分析,再应用Baant提出的尺度律,得到同时适用于斜拉破... 取无腹筋钢筋混凝土梁的临界斜裂缝及其顶端横截面所截隔离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极限平衡法,建立平衡方程组。分析临界剪压区主应力与梁斜截面破坏形式的关系,并对临界剪压区进行应力分析,再应用Baant提出的尺度律,得到同时适用于斜拉破坏和剪压破坏的无腹筋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切强度公式,其中,临界剪压区高度是该公式的未知参数。通过对Baant试验数据库进行Levenberg-Marguardt非线性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得到临界剪压区高度与各参数的幂指数关系。最后经与Collins试验数据库比较可知,相对于ACI 318-08和GB 50010-2010对应的剪切强度公式,所得的剪切强度公式能更好地与试验数据吻合,且和Baant的剪切强度公式计算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腹混凝土 剪切强度 极限平衡法 尺寸效应 临界剪压区高度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腹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基于力学分析的受剪计算 被引量:2
5
作者 熊二刚 祖坤 +2 位作者 胡勤斌 张倩 梁兴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5-124,132,共11页
从无腹筋混凝土梁构件临界破坏斜截面出发,分析临界破坏斜截面上的各部分受力,通过理论推导与合理简化,确定计算参数的取值,建立了基于力学分析的无腹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该模型基于经典力学原理,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能够较... 从无腹筋混凝土梁构件临界破坏斜截面出发,分析临界破坏斜截面上的各部分受力,通过理论推导与合理简化,确定计算参数的取值,建立了基于力学分析的无腹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该模型基于经典力学原理,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能够较好地反映混凝土强度、剪跨比、纵筋配筋率等受剪参数以及尺寸效应的影响。然后,基于9根试验梁试件的剪切试验数据对比评估了基于力学分析的计算模型和现行的中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的规范及Zsutty计算公式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最后,对该公式在无腹筋FRP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力学分析的受剪分析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无腹筋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真实地反映梁斜截面剪切破坏机理;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可以较好反映受剪承载力与剪跨比及纵筋配筋率之间的非线性变化关系;且随参数变化预测结果具有一致稳定性,对无腹筋FRP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腹筋混凝土梁 力学分析 剪切试验 受剪承载力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脱俗 余勇 +3 位作者 陈文广 郭雄伟 王忠东 徐金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2-250,共9页
受剪承载力是开展钢筋再生混凝土结构设计和修复加固所依据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发展其计算理论具有较强的科学与实践意义.然而受制于有限的试验数据及再生混凝土材性离散较大等原因,现行规范在预估此类构件受剪承载力时,往往简单对混凝... 受剪承载力是开展钢筋再生混凝土结构设计和修复加固所依据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发展其计算理论具有较强的科学与实践意义.然而受制于有限的试验数据及再生混凝土材性离散较大等原因,现行规范在预估此类构件受剪承载力时,往往简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折减,套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计算公式.该法通常存在精度低和稳定性差等问题.为此,首先尝试建立包含206根再生混凝土无腹筋梁的抗剪试验数据库,用以评估现存规范与经验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紧接着,选定预测效果较好的ACI318-2014规范和学者Zsutty建议公式为先验模型,基于贝叶斯统计理论对先验模型和试验信息进行统计推断,构建起无箍筋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概率模型;随后通过未知参数的筛选剔除,修正得到后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贝叶斯方法充分融合了先验模型的完备性及大量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能更精准地预测再生混凝土无腹筋梁的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无腹 受剪承载力 贝叶斯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