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闭式循环预冲高通量透析器在无肝素透析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吕海莲 唐业莹 +3 位作者 黄玲 李家燕 韦献锋 唐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3期871-872,共2页
[目的]探讨密闭式循环预冲高通量透析器在无肝素透析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01例次需要进行无肝素透析病人用抽号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单号为试验组401例次,双号为对照组400例次,对照组采用威高空心纤维透析器常规预冲后进行无肝素透析... [目的]探讨密闭式循环预冲高通量透析器在无肝素透析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01例次需要进行无肝素透析病人用抽号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单号为试验组401例次,双号为对照组400例次,对照组采用威高空心纤维透析器常规预冲后进行无肝素透析,试验组采用贝朗高通量透析器密闭循环预冲后进行无肝素透析,比较两种透析方法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病人透析过程中凝血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密闭式循环预冲高通量透析器进行无肝素透析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病人血液透析过程中凝血发生率,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血液 无肝素透析 密闭式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静脉壶冲洗对无肝素透析凝血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崔勤学 刘同强 +1 位作者 丁钟琴 冯曦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7期1977-1978,共2页
[目的]观察双重静脉壶冲洗对无肝素透析凝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无肝素血液透析40例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法操作,试验组应用双重静脉壶冲洗法操作。[结果]两组透析器凝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目的]观察双重静脉壶冲洗对无肝素透析凝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无肝素血液透析40例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法操作,试验组应用双重静脉壶冲洗法操作。[结果]两组透析器凝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壶凝血程度比较,试验组凝血0级例次较对照组多,凝血Ⅱ级例次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透析时间(2.85±0.85)h,试验组透析时间(3.65±0.25)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静脉壶冲洗可减轻无肝素透析凝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无肝素透析 凝血 静脉壶 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低浓度肝素封管液在高危出血患者无肝素透析后的应用
3
作者 李均平 谷红苗 +1 位作者 畅贤 许冬菊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660-661,共2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低浓度肝素盐水在高危出血患者无肝素透析后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 年1 月-6 月接受无肝素透析治疗患者,1:1 的肝素盐水封管液为对照组,2014 年7 月-12 月接受无肝素透析治疗插管患者,采用个体化低浓度封管液封管为... 目的探讨个体化低浓度肝素盐水在高危出血患者无肝素透析后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 年1 月-6 月接受无肝素透析治疗患者,1:1 的肝素盐水封管液为对照组,2014 年7 月-12 月接受无肝素透析治疗插管患者,采用个体化低浓度封管液封管为实验者,1 号封管液为1000 单位/毫升肝素(1/3),2 号封管液为781 单位/毫升肝素(1/4),3 号封管液为1562 单位/毫升肝素(1/2),观察封管后出血、感染、导管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采用个体化低浓度肝素盐水封管后,无肝素透析出血发生率23.7%降低至4.9%.结论:个体化低浓度肝素盐水封管能有效的降低无肝素透析出血的发生率,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 封管液 无肝素透析 出血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出血危险病人无肝素透析治疗17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曼萍 王振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94-395,共2页
对有高度出血危险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采用常规的肝素抗凝,有引起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险,故国内外对这一类患者的透析治疗尤为关注。Rottembourg等于1979年首次采用无肝素透析(HFD)治疗有高度出血危险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 对有高度出血危险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采用常规的肝素抗凝,有引起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险,故国内外对这一类患者的透析治疗尤为关注。Rottembourg等于1979年首次采用无肝素透析(HFD)治疗有高度出血危险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2年3月应用HFD治疗共40例次,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出血 无肝素透析 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型透析器在无肝素透析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兰英 季丹 晏志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2期23-24,共2页
对有高度出血危险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使用常规抗凝方法往往会加重出血。为了保证尿毒症合并出血患者的安全血透,采用平板型透析器对71例患者实施无肝素透析96次,透析时间3h,血流量20Oml/min,观察透析器发生凝血情况及凝血与超滤... 对有高度出血危险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使用常规抗凝方法往往会加重出血。为了保证尿毒症合并出血患者的安全血透,采用平板型透析器对71例患者实施无肝素透析96次,透析时间3h,血流量20Oml/min,观察透析器发生凝血情况及凝血与超滤率、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平板型透析器用于有出血倾向的尿毒症患者,尤其对超滤少于2000ml的患者是一种较理想的无肝素透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肝素透析 出血患者 尿毒症 出血倾向 血流量 平板型 超滤 白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联合无肝素血液透析防治尿毒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计春燕 汪毅 +1 位作者 谭诗云 刘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465-346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无肝素血液透析防治尿毒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联合无肝素血液透析组(治疗组,30例)和法莫替丁联合无肝素血液透析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无肝素血液透析防治尿毒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联合无肝素血液透析组(治疗组,30例)和法莫替丁联合无肝素血液透析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监测给药后第2、4、6天胃液pH值。结果 (1)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组和对照组病死率(6.7%和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给药后第2、4、6天两组胃液pH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和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无肝素血液透析可显著降低尿毒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其胃液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无肝素血液 尿毒症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非计划性结束透析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秦婷 汪红英 +3 位作者 余燕婷 李雪娇 刘立林 刘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发生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的47例次(47例)患者为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组,采取1个病例匹配3个对照法选取计划性结束透析的141例次(141例)患者为计划性结束透析组;...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发生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的47例次(47例)患者为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组,采取1个病例匹配3个对照法选取计划性结束透析的141例次(141例)患者为计划性结束透析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饮水过多、服用降压药、采用无肝素透析、护理人员上机前未进行健康教育、未严格执行如厕管理规范及未定时监测凝血6项为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10~7.124,P<0.05,P<0.01)。列线图模型验证显示,C-index=0.775,AUC=0.814。结论患者非计划性结束透析危险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针对危险因素实施精准干预,尽量减少或避免患者非计划性结束透析,以保障血液透析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非计划性结束 降压药 无肝素透析 健康教育 列线图 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抗凝透析器的制备及动物透析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柳杨 王辉 刘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92,共9页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脏及血液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临床应用的透析器的核心材料主要是聚砜或聚醚砜透析膜,在透析过程中需要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等抗凝剂,而长期高频的肝素注射会引起出血风险以及多种透析综合症,因此无肝素或减量肝素透析...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脏及血液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临床应用的透析器的核心材料主要是聚砜或聚醚砜透析膜,在透析过程中需要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等抗凝剂,而长期高频的肝素注射会引起出血风险以及多种透析综合症,因此无肝素或减量肝素透析是临床上急需的透析技术.分别发展了界面溶胀交联、疏水吸附以及界面植入凝胶策略制备了3种自抗凝聚砜透析器,分别对中空纤维膜表面形貌及亲水性、血液相容性(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蛋白黏附、溶血率、补体激活)进行了表征,通过动物透析实验评价了自抗凝透析器的毒素清除率.3种改性透析器血液相容性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凝血时间延长,蛋白黏附减少,溶血降低,补体激活也得到了有效抑制.界面溶胀交联法制备的透析器毒素清除率略有下降,其余两种方法制备的透析器毒素清除率相对于原膜有明显提高.分别介绍了每种改性方法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最终制备了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自抗凝透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凝 无肝素透析 界面溶胀 疏水吸附 界面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血液透析治疗辅助回血管路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琼梅 钟小仕 +2 位作者 陈文璇 陈兴富 刘岩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4-86,共3页
目的设计一种血液透析治疗辅助回血管路,以减少血液损失。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35例管路凝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19例使用辅助管路回血,另一组16例采用更换静脉管路回血。统计两组... 目的设计一种血液透析治疗辅助回血管路,以减少血液损失。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35例管路凝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19例使用辅助管路回血,另一组16例采用更换静脉管路回血。统计两组的回血成功率。结果使用辅助管路回血组成功率(73.69%)高于更换静脉管路回血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辅助回血管路能提高凝血后回血的成功率,减少患者血液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 管路 血液 无肝素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红梅 张海珍 李淑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2期19-20,共2页
作者报道应用白蛋白涂布法为3例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行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操作方法及护理。认为在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的血液透析中,防止凝血又避免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是血液透析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无肝素血液 尿毒症 患者 脑出血 护理 凝血 白蛋白 合并 作者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19年,伴慢性肾功能不全10年,阴道流血56天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丽 唐晓红 +2 位作者 王飞飞 谭世桥 徐克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95-896,共2页
1病历摘要 患者,31岁,未婚。因糖尿病19年,伴慢性肾功能不全10年,阴道流血56天,于2015年5月6日就诊于我院。患者19年前因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在华西医院诊断为1型糖尿病,一直予以胰岛素治疗。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肾病 血压波动 肾性高血压 尿毒症期 肾功能衰竭 多尿 无肝素透析 血液 醋酸曲普瑞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