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罪推定的法律效果比较研究——一种历时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长永 闫召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0-137,共8页
无罪推定最初表现为一种富有人权保障价值的证据法原则。但由于产生背景和发展进路的不同,无罪推定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功能定位和法律效果上有一定差别:前者将其作为审判阶段的证明规则,后者则以无罪推定的证据法内涵为基础,充分挖... 无罪推定最初表现为一种富有人权保障价值的证据法原则。但由于产生背景和发展进路的不同,无罪推定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功能定位和法律效果上有一定差别:前者将其作为审判阶段的证明规则,后者则以无罪推定的证据法内涵为基础,充分挖掘其程序法意义,将其塑造为具有多重法律效果的人权原则。二战后,无罪推定的国际化虽然推动了无罪推定法律效果限制和生效范围的一些共同基准的形成,但对各法系无罪推定法律效果的影响并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 法律效果 证明规则 人权原则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罪推定原则渗透下侦查程序之架构 被引量:14
2
作者 樊崇义 刘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前对无罪推定原则的关注与重视基本上停留在审判程序上 ,对于审前程序 ,尤其是侦察程序中该原则的意义、价值的贯彻则相对忽视了。无罪推定原则体现的司法的主体理念确立了嫌疑人在侦察程序中的主体地位 ,嫌疑人不承担有关犯罪的任何... 目前对无罪推定原则的关注与重视基本上停留在审判程序上 ,对于审前程序 ,尤其是侦察程序中该原则的意义、价值的贯彻则相对忽视了。无罪推定原则体现的司法的主体理念确立了嫌疑人在侦察程序中的主体地位 ,嫌疑人不承担有关犯罪的任何证明责任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和沉默权是无罪推定原则涵义的当然延伸和保障。依据该原则 ,侦查行为必须遵循任意侦察为主 ,强制侦查为辅原则 ,强制性适度原则。在具体制度设计上 ,应将无罪推定确立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明确证明责任的分配 ,修正对强制措施性质的认识 ,扩大律师辩护权 ,在侦察程序中引入司法审查机制 ,完善错拘错捕的赔偿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 侦查程序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罪推定的逻辑基础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成敏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56-262,共7页
这是一个关及公民社会人权保障的法律逻辑问题。文章论述:1.推定产生于人类理性的清醒——有清醒才有真正的司法认识困惑;2.无罪推定和有罪推定都是逻辑上的“诉诸无知”(以无知为据);3.对无罪推定的选择主要根源于价值理性,但是也有非... 这是一个关及公民社会人权保障的法律逻辑问题。文章论述:1.推定产生于人类理性的清醒——有清醒才有真正的司法认识困惑;2.无罪推定和有罪推定都是逻辑上的“诉诸无知”(以无知为据);3.对无罪推定的选择主要根源于价值理性,但是也有非常重要的逻辑理性依据。在我国,关于案件的逻辑认知理论以及推定的逻辑观念尚需做社会普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诸无知 无罪推定 疑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罪推定的逻辑形式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庆寅 罗仕国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0,共4页
文章区分了3种关系———事实关系、认知关系和法律拟制关系,认为无罪推定是一种法律拟制,而不是单纯的认知活动。同时对无罪推定的逻辑形式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无罪推定的逻辑形式是一种正确的逻辑论证,而不是“以无知为据”的错误论... 文章区分了3种关系———事实关系、认知关系和法律拟制关系,认为无罪推定是一种法律拟制,而不是单纯的认知活动。同时对无罪推定的逻辑形式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无罪推定的逻辑形式是一种正确的逻辑论证,而不是“以无知为据”的错误论证,无罪推定并不违反实事求是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 认知关系 法律拟制关系 逻辑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解读——一种诉讼法哲学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夏锦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36,共9页
无罪推定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刑事诉讼法原则乃至宪法原则。无罪推定在各国立法例中虽然有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种表述方式 ,但其基本内涵却是相同的 ,即 :任何人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并由法院判决确定有罪之前 ,应作为无罪公民对待。作为... 无罪推定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刑事诉讼法原则乃至宪法原则。无罪推定在各国立法例中虽然有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种表述方式 ,但其基本内涵却是相同的 ,即 :任何人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并由法院判决确定有罪之前 ,应作为无罪公民对待。作为一种关于正义的规范性命题 ,无罪推定原则具有内在的基本特征和诉讼程序规则 ,具有深厚的社会哲学基础和重要的政治法律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 ,无罪推定原则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成为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和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原则 诉讼法哲学 诉讼规则 社会哲学 中国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 犯罪嫌疑人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对待嫌疑人与被告人——建国以来围绕“无罪推定”的讨论 被引量:7
6
作者 谢进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9-181,共13页
无罪推定促使国家对犯罪实现通过程序的治理,催发刑事程序从传统向现代的结构转型与模式变迁,提出一揽子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命题和基准,为如何对待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问题提供了基本的解答。建国以来围绕无罪推定发生过四次大讨论,围... 无罪推定促使国家对犯罪实现通过程序的治理,催发刑事程序从传统向现代的结构转型与模式变迁,提出一揽子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命题和基准,为如何对待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问题提供了基本的解答。建国以来围绕无罪推定发生过四次大讨论,围绕无罪推定是学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无罪推定是否适用于我国、确立什么样的无罪推定原则和如何将无罪推定进行到底而展开。相关的讨论展现了国人对嫌疑人、被告人的地位和权利,对国家对待嫌疑人、被告人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对国家如何对待公民这一根本命题的重视,也展示了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立法、学术与实践的交织激励、相互影响的关系链和作用过程。当下中国,作为任何人均需要的无罪推定,仍然是一项未竟的事业,需要以更为积极、开放和理性的姿态,将其确立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现实目标,实施具体的国家人权行动,从刑事程序领域乃至宪政层面去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 国家与公民 程序治理 任何人的需要 学术与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与无罪推定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华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85,共5页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一项关于刑事责任裁量的政策,它适用于根据实体法已经构成犯罪的人,适用主体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中的侦查人员只是对犯罪嫌疑人提前告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他们并不是适用这项政策...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一项关于刑事责任裁量的政策,它适用于根据实体法已经构成犯罪的人,适用主体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中的侦查人员只是对犯罪嫌疑人提前告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他们并不是适用这项政策的主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本身与无罪推定原则不存在必然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 无罪推定原则 沉默权 中国 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罪推定与刑事诉讼中的“国家权力哲学” 被引量:4
8
作者 徐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0-80,101,共12页
贝卡里亚在社会契约论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无罪推定原则,其主旨在于反对封建刑事诉讼制度中对被告人的刑讯———这一合法暴行。随着人类社会民主、法治进程的发展,无罪推定的内涵在不断拓展。无罪推定原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刑事诉讼制度... 贝卡里亚在社会契约论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无罪推定原则,其主旨在于反对封建刑事诉讼制度中对被告人的刑讯———这一合法暴行。随着人类社会民主、法治进程的发展,无罪推定的内涵在不断拓展。无罪推定原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刑事诉讼制度的宝贵路径,即应如何把握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结构性关系。现代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应遵循的“哲学”是:国家权力的谦抑性、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及国家机关对权利主体的诉讼关照。无罪推定的宪法化与国际化趋势,进一步说明了这一原则在现代刑事诉讼中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原则 刑事诉讼法 社会契约论 国家权力 公民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无罪推定论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建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无罪推定 举证责任 无罪假定 被告人 刑诉法 犯罪嫌疑人 侦查人员 检察官 法律工作者 公诉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确立与完善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启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7-140,共4页
无罪推定原则是世界各国公认的现代刑事司法的理念和准则,在保障公民基本人权、铸造法治社会的权威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诉法修正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发展,从立法... 无罪推定原则是世界各国公认的现代刑事司法的理念和准则,在保障公民基本人权、铸造法治社会的权威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诉法修正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发展,从立法与司法的双重视角贯彻和推行无罪推定原则,不仅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法治进程。首先阐述了无罪推定原则的伦理基础,分析我国刑事诉讼中无罪推定原则的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在刑事诉讼中完善无罪推定原则的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 刑事诉讼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的无罪推定学术观点——关于杨兆龙无罪推定思想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成敏 《政法论丛》 2010年第1期75-86,共12页
20世纪50年代仅有的几篇支持无罪推定的文章显示了诸多学术意义:极端意识形态对法律理性和法治进步的阻碍和迟滞影响未受到充分的理性批判,法学研究之法律逻辑学术基础薄弱,无罪推定的逻辑困惑仍未消除,杨兆龙先生关于无罪推定原则的研... 20世纪50年代仅有的几篇支持无罪推定的文章显示了诸多学术意义:极端意识形态对法律理性和法治进步的阻碍和迟滞影响未受到充分的理性批判,法学研究之法律逻辑学术基础薄弱,无罪推定的逻辑困惑仍未消除,杨兆龙先生关于无罪推定原则的研究所达到的深度尚未被超越,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否能充分吸收无罪推定和沉默权原则,可能的保守倾向令人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 杨兆龙 法律逻辑 清白公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罪推定原则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康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9-61,共3页
论无罪推定原则许康定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刑事被告人在未经法院判决确定有罪之前,只应将被告视同无罪的一种原则。也就是说,在审判机关没有用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确定被告人为有罪之前,都应推定该被告人为无罪。无罪推定原则的... 论无罪推定原则许康定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刑事被告人在未经法院判决确定有罪之前,只应将被告视同无罪的一种原则。也就是说,在审判机关没有用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确定被告人为有罪之前,都应推定该被告人为无罪。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就是在判决没有确定之前,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 被告人 有罪推定 无罪推定原则 资产阶级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主要犯罪事实 刑事被告人 检察院 刑讯逼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无罪推定原则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华 《理论月刊》 2008年第3期147-149,共3页
法国是世界上首次以成文法且以宪法的形式明确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国家,成为欧洲大陆刑事司法民主化一面旗帜。二战后,特别是本世纪初,法国又通过数次改革,不断扩大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法中地位和作用,推动其价值取向转向控制犯罪和... 法国是世界上首次以成文法且以宪法的形式明确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国家,成为欧洲大陆刑事司法民主化一面旗帜。二战后,特别是本世纪初,法国又通过数次改革,不断扩大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法中地位和作用,推动其价值取向转向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无罪推定原则在法国的历史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是我们了解无罪推定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基础和其在当代发展趋势的一面镜子,对于我国无罪推定原则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无罪推定 人权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罪推定”应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原则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美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29-32,共4页
无罪推定是一个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法律术语,虽然我国法学界在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对其进行过两次激烈的争论,但终因政治原因而未得出定论.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被推到了时代前列.那... 无罪推定是一个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法律术语,虽然我国法学界在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对其进行过两次激烈的争论,但终因政治原因而未得出定论.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被推到了时代前列.那么,作为已被世界刑事诉讼发展潮流所肯定的“无罪推定”原则,到底能否为我所用?能否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部分?就成了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原则 被告人 刑事诉讼法 刑讯逼供 司法机关 司法人员 社会主义法制 诉讼权利 举证责任 非法取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的确立与贯彻 被引量:4
15
作者 随庆军 《河南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55-58,共4页
无罪推定是指在刑事诉讼中 ,任何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确认为有罪之前 ,不得认为其有罪 ,或者应推定为无罪。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是我国应当依法履行的义务 ,是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要求 ,是社会主义人权保障的需要 ,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无罪推定是指在刑事诉讼中 ,任何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确认为有罪之前 ,不得认为其有罪 ,或者应推定为无罪。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是我国应当依法履行的义务 ,是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要求 ,是社会主义人权保障的需要 ,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鉴于这一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贯彻得并不彻底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同时 ,在实践中还需要公安、司法人员转变观念 ,摒弃有罪推定思想残余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执法水平 ;严格执行法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无罪推定原则 司法实践 不起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无罪推定看免予起诉的存废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洪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8-40,21,共4页
从无罪推定看免予起诉的存废高洪宾(一)无罪推定,是指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在未被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判定有罪之前,应假定其无罪。这种推定,是一种法律上的假定。它是刑事诉讼的一项原则和制度。其含义:(1)有权确定被告人有... 从无罪推定看免予起诉的存废高洪宾(一)无罪推定,是指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在未被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判定有罪之前,应假定其无罪。这种推定,是一种法律上的假定。它是刑事诉讼的一项原则和制度。其含义:(1)有权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机关唯有法院,即在法院发生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原则 免予起诉制度 被告人 检察机关 检察院 刑事诉讼制度 审判权 刑事诉讼法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罪推定原则的伦理基础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元璋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1-124,共4页
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的人权保障原则,它以保障被告人的权利为最高价值追求。民主和法治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政治伦理基础,司法公正是无罪推定原则的程序伦理基础。无罪推定原则要求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权、控诉权、审判权的运... 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的人权保障原则,它以保障被告人的权利为最高价值追求。民主和法治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政治伦理基础,司法公正是无罪推定原则的程序伦理基础。无罪推定原则要求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权、控诉权、审判权的运作必须以保障公民的权利为出发点。为了保证公民的权利免受国家权力的侵害,刑事诉讼必须实行无罪推定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 权利 国家权力 刑事诉讼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实事求是 扬弃无罪推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崇范 《求是学刊》 1983年第3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无罪推定原则 被告人 实事求 刑事诉讼原则 资产阶级 有罪推定 刑事诉讼法 以事实为根据 无罪推定 以法律为准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刑事诉讼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凯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97-101,127,共6页
无罪批定原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广为采用的一项刑本诉讼原则。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顺应时代潮流,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意义十分重大。综观新刑事诉讼法,我国新确立的无罪推定原则,与其他国家刑本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 无罪批定原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广为采用的一项刑本诉讼原则。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顺应时代潮流,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意义十分重大。综观新刑事诉讼法,我国新确立的无罪推定原则,与其他国家刑本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存在着质的区别,具有其特定的全新内涵,并得到了充分、具体的体现。毋庸置疑,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无罪推定原则必将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无罪推定原则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宪法原则的无罪推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劲松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2-146,共5页
随着法治社会的发展 ,无罪推定在许多国家已从一项刑事诉讼法原则上升为宪法原则。较之作为一般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无罪推定 ,作为宪法原则的无罪推定具有特殊的宪政意义 :它使全体公民平等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成为可能 ,使刑事诉讼领域的... 随着法治社会的发展 ,无罪推定在许多国家已从一项刑事诉讼法原则上升为宪法原则。较之作为一般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无罪推定 ,作为宪法原则的无罪推定具有特殊的宪政意义 :它使全体公民平等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成为可能 ,使刑事诉讼领域的法治成为可能。我国有必要将无罪推定原则纳入宪法。在现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 宪法 刑事诉讼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