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终感与浪漫主义音乐美学--以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第三乐章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8-115,共8页
本文试图提炼相关作品中存在的共性审美经验——无终感,并总结其修辞工艺。在无终修辞与“无终旋律”的关联中追溯浪漫主义音乐美学。进而,基于哈尔姆的观点,以布鲁克纳作品中的无终修辞为例,猜想无终感是否为浪漫主义音乐美学所崇尚的... 本文试图提炼相关作品中存在的共性审美经验——无终感,并总结其修辞工艺。在无终修辞与“无终旋律”的关联中追溯浪漫主义音乐美学。进而,基于哈尔姆的观点,以布鲁克纳作品中的无终修辞为例,猜想无终感是否为浪漫主义音乐美学所崇尚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终 音乐修辞 无终旋律 绝对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里斯坦和弦的回响:瓦格纳与尼采《悲剧的诞生》
2
作者 罗仕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3,共12页
尼采成名作《悲剧的诞生》序言标题即为“致理查德·瓦格纳”。该书的创作深受瓦格纳的影响,但在以往研究之中,此线索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瓦格纳复兴北欧神话并以之抵抗现代性的艺术观及其重要代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主导动... 尼采成名作《悲剧的诞生》序言标题即为“致理查德·瓦格纳”。该书的创作深受瓦格纳的影响,但在以往研究之中,此线索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瓦格纳复兴北欧神话并以之抵抗现代性的艺术观及其重要代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主导动机、无终旋律、半音转调等作曲技法所体现的紧张、冲突、不和谐的美学观,对《悲剧的诞生》无论是在写作风格还是具体思想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不过,早期尼采在盛赞瓦格纳的同时,也小心地与其拉开一定距离,他们对神话、悲剧、绝对音乐、叔本华以及基督教等方面理解的细微差别,为两人关系破裂以及尼采哲学转向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斯坦 神话 主导动机 无终旋律 半音转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