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乳杆菌无细胞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
1
作者 邢国锋 党乙凡 +3 位作者 赵耀 苏帆帆 吴自豪 李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84-1894,共11页
【目的】探究唾液乳杆菌无细胞上清液(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唾液乳杆菌CFCS抑菌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肉汤稀释法测定唾液乳杆菌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亚抑菌浓度(SIC);利... 【目的】探究唾液乳杆菌无细胞上清液(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唾液乳杆菌CFCS抑菌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肉汤稀释法测定唾液乳杆菌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亚抑菌浓度(SIC);利用溶血活性半定量法检测唾液乳杆菌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活性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hla)和AraC/XylS家族转录调控因子rbf基因相对表达量;通过小鼠致病性试验,检测唾液乳杆菌CFCS对小鼠死亡率、脏器载菌量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使用牛津杯双层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唾液乳杆菌CFCS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唾液乳杆菌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31.25 mg/mL,SIC为3.906 mg/mL。经MIC唾液乳杆菌CFCS处理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血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hla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rbf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经MIC唾液乳杆菌CFCS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肝脏、肾脏和脾脏载菌量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肾脏和脾脏脏器组织病变明显减轻。MRS培养基中发酵的唾液乳杆菌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17.64 mm, TPY培养基次之(12.83 mm)。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在初始葡萄糖含量为4%、初始氮源含量为1.1%、初始pH 4.0、发酵时间48 h时,唾液乳杆菌CF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结论】唾液乳杆菌CFCS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血活性,降低其致病性。培养条件的改变可对唾液乳杆菌CFCS抑菌活性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无细胞上清液(CFCS)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活性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无细胞上清液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安祺 杨慧轩 +5 位作者 姚现琦 董鹏程 朱立贤 罗欣 张一敏 刘昀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共8页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生物被膜是导致食品污染和疾病传播的重要原因。该研究选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无细胞上清液(cell free supernatant,CFS)作为抑制剂,探究B.subtilis CFS...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生物被膜是导致食品污染和疾病传播的重要原因。该研究选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无细胞上清液(cell free supernatant,CFS)作为抑制剂,探究B.subtilis CFS在抑制L.monocytogenes野生菌株118(以下简称No.118)生物被膜方面的作用和潜力。首先测定了B.subtilis CFS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接着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了不同亚最小抑菌浓度下B.subtilis CFS对No.118的生物被膜抑制率,发现不同亚抑菌浓度下的CFS对No.118生物被膜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在1/64 MIC时生物被膜抑制率仍可达到47%;同时B.subtilis CFS对No.118生物被膜代谢活性、自聚集率、表面疏水性、群集泳动能力和膜外聚合物分泌也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在CFS作用下,No.118生物被膜结构和细胞分布的变化规律,经CFS处理后,No.118生物被膜结构松散,细菌数量明显减少。综上,B.subtilis CFS可通过影响No.118生物被膜细胞的代谢活性、自聚集能力和群集泳动能力以及膜外聚合物的分泌来抑制其生物被膜形成,对探究益生菌代谢产物作为生物被膜抑制剂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无细胞上清液 单增李斯特菌 生物被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马奶源发酵乳杆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O_8的体外抑菌研究
3
作者 郭雪梅 王纯洁 +3 位作者 斯木吉德 吉米斯 崔银雪 敖日格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56-2865,共10页
为了探究天然发酵酸马奶中发酵乳杆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O8(E.coli O8)的抑菌机理,本试验从酸马奶中分离筛选出抑菌效果最佳的菌株,对其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经NCBI网站BLAST对比鉴定菌种;对菌株进行培养发酵,制备无细胞发酵上清液(CFS)... 为了探究天然发酵酸马奶中发酵乳杆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O8(E.coli O8)的抑菌机理,本试验从酸马奶中分离筛选出抑菌效果最佳的菌株,对其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经NCBI网站BLAST对比鉴定菌种;对菌株进行培养发酵,制备无细胞发酵上清液(CFS);通过排酸、排过氧化氢(H2O2)、不同蛋白酶处理等方法初步确定CFS中的抑菌活性物质性质及其含量;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确定CFS对致病性E.coli O824h生长曲线的最佳抑菌浓度;试剂盒法测定CFS对致病性E.coli O8的细胞膜和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从酸马奶中分离出22株对致病性E.coli O8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对抑菌作用最好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后确定其为发酵乳杆菌属;CFS中主要的抑菌物质为蛋白,含量为399.5μg/mL;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5.0和49.9μg/mL;CFS能使致病性E.coli O8的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在1h内快速升高,之后呈缓慢增长趋势,且使致病菌培养液中的蛋白含量明显升高。综上所述,发酵乳杆菌CFS的主要抑菌物质为蛋白,蛋白浓度越高抑菌能力越强;CFS通过破坏或改变致病性E.coli O8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其释放出AKP和胞内蛋白,从而在短时间内起到抑制致病性E.coli O8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马奶 发酵乳杆菌 致病性E.coli O 8 抑菌作用 无细胞发酵上清(C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