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和整体性能,需要对发生拥塞的网络路径展开疏导。因此,提出了分级多层无线传感网络共享数据通路疏导方法。建立分级多层无线传感网络拓扑结构和能耗模型,计算无线传感网络总能耗,获取网络的运行状态;...为提高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和整体性能,需要对发生拥塞的网络路径展开疏导。因此,提出了分级多层无线传感网络共享数据通路疏导方法。建立分级多层无线传感网络拓扑结构和能耗模型,计算无线传感网络总能耗,获取网络的运行状态;对网络节点的拥塞指数展开计算,确定拥塞节点;在拥塞节点位置展开分流调节,根据节点拥塞指数、传输时延、吞吐量和剩余能耗确定理想最优和最差分流节点,并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计算网络中节点与理想分流节点的综合贴近度,将贴近度最大的节点作为下一跳节点,以此完成通路的疏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传输时延整体低于0.35 ms,吞吐量保持在3500 kbit,且节点平均拥塞值低于0.2。展开更多
文摘为提高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和整体性能,需要对发生拥塞的网络路径展开疏导。因此,提出了分级多层无线传感网络共享数据通路疏导方法。建立分级多层无线传感网络拓扑结构和能耗模型,计算无线传感网络总能耗,获取网络的运行状态;对网络节点的拥塞指数展开计算,确定拥塞节点;在拥塞节点位置展开分流调节,根据节点拥塞指数、传输时延、吞吐量和剩余能耗确定理想最优和最差分流节点,并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计算网络中节点与理想分流节点的综合贴近度,将贴近度最大的节点作为下一跳节点,以此完成通路的疏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传输时延整体低于0.35 ms,吞吐量保持在3500 kbit,且节点平均拥塞值低于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