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事件驱动型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时延路由协议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韬 李天瑞 谭颖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3期130-133,共4页
针对事件驱动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对时延性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最小时延路由(MDR)协议。该协议利用RTS/CTS消息机制建立路由,避免了复杂的路由算法所带来计算开销,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节点的下一跳可达区域的子区域的数量和对应的后退窗... 针对事件驱动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对时延性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最小时延路由(MDR)协议。该协议利用RTS/CTS消息机制建立路由,避免了复杂的路由算法所带来计算开销,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节点的下一跳可达区域的子区域的数量和对应的后退窗口时间长度来最小化节点的感应数据包到达汇聚节点的时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路由协议有效提高了事件驱动型传感器网络的时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驱动无线传感器网络 最小时延路由 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库驱动认知无线电的位置隐私保护与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明极 赵威 何志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62-1565,共4页
针对数据库驱动认知无线电网络存在位置隐私泄露和GPS欺骗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位置验证机制的基于双布谷鸟过滤器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案。该方案首先通过基站提供位置验证解决GPS欺骗问题,然后采用双布谷鸟过滤器解决位置隐私泄露问题,同... 针对数据库驱动认知无线电网络存在位置隐私泄露和GPS欺骗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位置验证机制的基于双布谷鸟过滤器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案。该方案首先通过基站提供位置验证解决GPS欺骗问题,然后采用双布谷鸟过滤器解决位置隐私泄露问题,同时避免了由误警概率导致的接入被主用户占用频谱的风险。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虽然在数据库端和认知用户端的开销比布谷鸟过滤器方案稍有增加,但比隐私保护的信息查询和频道使用方案在网格数为10 000时数据库端开销减少了18倍,并且无位置隐私泄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驱动认知无线 位置隐私 全球定位系统欺骗 位置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802.11x在CAN总线系统中的无线扩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夏继强 丁瑞全 满庆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260-262,共3页
针对工业控制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系统互连及扩展等问题,提出将IEEE802.11与现场总线系统融合的方案。设计了基于ARM和Linux平台的CAN/WLAN网关,其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以及移动性强,无缝连接了CAN网络和WLAN。对无线扩展的关键环节无... 针对工业控制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系统互连及扩展等问题,提出将IEEE802.11与现场总线系统融合的方案。设计了基于ARM和Linux平台的CAN/WLAN网关,其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以及移动性强,无缝连接了CAN网络和WLAN。对无线扩展的关键环节无线网卡驱动进行了陈述,给出一种USB无线网卡的驱动模型。并针对现场总线的无线扩展,探讨其调度策略,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现场总线 IEEE802.11技术 USB无线网卡驱动 无线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的连续制备及其可视化液体传感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小锐 杨伟峰 +4 位作者 李克睿 李耀刚 张青红 王宏志 侯成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9-1057,共9页
随着柔性电子产品、智能传感器、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兴起,柔性电致发光器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柔性电致发光纤维以其便携性、柔软性及可编织性,为可视化传感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受限于其大多为双电极结构,制备工艺复杂,使其在成... 随着柔性电子产品、智能传感器、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兴起,柔性电致发光器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柔性电致发光纤维以其便携性、柔软性及可编织性,为可视化传感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受限于其大多为双电极结构,制备工艺复杂,使其在成本、器件均匀性、灵敏性及柔软性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开发了一种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通过简单、可扩展和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实现了电致发光纤维的连续制备。且通过无线驱动的方式实现了电致发光,单电极纤维接受无线电场能量,通过接地线与大地、无线发射源形成闭合回路,从而消除了对外部电源的依赖。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由导电层、介质层和发光层构成,发光波长为456 nm,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发光性能及柔软性。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可应用于溶液的可视化传感,其发光强度对于氯化钠浓度的识别度可达到0.001%(质量分数),具有出色的灵敏度,在汗液检测及生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发光纤维可进一步编织成发光织物,其透气性及力学方面均与普通的商用面料相媲美,并可实现不同浓度氯化钠的可视化传感。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无线驱动的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具有实现视觉显示和通信功能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纤维 可视化传感 连续制备 无线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