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波和BP神经网络的无线电探测目标识别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桂延宁 焦李成 张福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811-1814,共4页
目标识别是智能弹药研发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采用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理论对无线电探测目标识别技术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分类识别算法 ,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 ,结果表明该识别算法具有很高的目标识别率 .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目标识别 小波变换 无线电探测 分类识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声学探测系统的声源信号形式与性能限制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凡 《现代电子》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声载频及其调制信号的选择是无线电声学探测系统的设计难点,本文给出了声频窗和跳频间隔的表达式,讨论了五种声源信号形式。本文还分析了声波衰减、大气风场和湍流等对温度探测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遥感 无线电声学探测系统 声频 声信号形式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理论和小波神经网络的无线电控制探测仪故障诊断
3
作者 水现辉 白云 +1 位作者 何广军 金凤杰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8期853-855,858,共4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和小波神经网络的无线电控制探测仪故障诊断方法,利用粗糙集处理不确定故障信息的能力,挖掘无线电控制探测仪的故障诊断的知识,通过以S函数为基础的小波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模式识别和容错能力实现对无线电控制探测... 给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和小波神经网络的无线电控制探测仪故障诊断方法,利用粗糙集处理不确定故障信息的能力,挖掘无线电控制探测仪的故障诊断的知识,通过以S函数为基础的小波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模式识别和容错能力实现对无线电控制探测仪的故障诊断。经实例分析、验证,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处理无线电控制探测仪故障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小波神经网络 无线电控制探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构造煤的研究 被引量:74
4
作者 汤友谊 陈江峰 彭立世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4-258,共5页
为提高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了利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探测构造煤的物性前提及电磁波在由构造煤和硬煤组成的瓦斯突出煤层中传播时的电性响应 .以一个采煤工作面构造煤及其分布的探测为例 ,阐明了探测方... 为提高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了利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探测构造煤的物性前提及电磁波在由构造煤和硬煤组成的瓦斯突出煤层中传播时的电性响应 .以一个采煤工作面构造煤及其分布的探测为例 ,阐明了探测方法、资料解释及回采验证的情况和效果 ,说明了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可以成为非接触性探测构造煤的一种方法 .同时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突出 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探测 构造煤 煤突出 资料解释 电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雷达探测与直接测量温度结构系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明煜 陈炎涓 +1 位作者 吕乃平 李诗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6期492-499,共8页
本文用对比方法研究声雷达定量探测温度结构系数的接收因子和衰减因子,分析了接收因子与某些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63米高度上接收因子E=CT,a2/CT,d2与局地稳定度有关,它随稳定度的增大而增大;E值大小还与水汽量有关,E随水汽... 本文用对比方法研究声雷达定量探测温度结构系数的接收因子和衰减因子,分析了接收因子与某些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63米高度上接收因子E=CT,a2/CT,d2与局地稳定度有关,它随稳定度的增大而增大;E值大小还与水汽量有关,E随水汽量的增大而增大;E值大小还与高度有关,它随高度增大而减小。分析结果还表明,在稳定条件下,衰减因子LE(E160/E63)的大小与160米高度上的水平风速有关,它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文中还对气象条件对声雷达定量探测温度结构系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系数 衰减因子 力学因子 无线电探测 雷达探测 声雷达 测量温度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SMIC掩星探测资料的云底高反演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严卫 韩丁 +1 位作者 陆文 雷霄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共15页
本文基于相对湿度廓线进入云层时的突变实现云底高反演的思想,采用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的COSMIC掩星湿空气数据反演全球云底高度,并与探空资料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当温度-40℃<t<0℃时,分别将云看作水云... 本文基于相对湿度廓线进入云层时的突变实现云底高反演的思想,采用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的COSMIC掩星湿空气数据反演全球云底高度,并与探空资料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当温度-40℃<t<0℃时,分别将云看作水云与冰云进行云底高反演,对比反演结果表明,该温度范围内若把云相态当作纯液相将造成高云及多层云的漏检测;(2)掩星对云底较低的低云云底高的反演效果不如探空仪,但对高云及多层云有更好的检测能力,且掩星反演结果普遍大于探空仪;(3)为深入分析掩星与探空仪同时检测到有云时的云底高反演差异,按照云层数相同与不同分别进行讨论.当云层数相同时,通过计算反演结果的平均偏差与标准偏差,发现二者在低纬地区差异最大,而且单层云的偏差较大,但多层云中三层云与四层云的反演结果比较一致;当云层数不同时,掩星检测的单层云在探空仪检测结果中"破裂"为多层云,导致二者反演结果存在较大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无线电掩星探测 探空仪 云相态 多层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晴空热对流泡的风廓线雷达探测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何平 马颖 +3 位作者 阮征 王迎春 李长河 曹晓彦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4-269,共6页
文中将风廓线雷达和无线电-声探测系统探测资料用于边界层晴空热对流探测研究。结合探测事例分析了晴空热对流的演变过程和热对流对上层空气的加热效应。在热对流初期,对流高度逐渐抬高,伴有较强上升速度的热对流泡逐渐升高的现象。在... 文中将风廓线雷达和无线电-声探测系统探测资料用于边界层晴空热对流探测研究。结合探测事例分析了晴空热对流的演变过程和热对流对上层空气的加热效应。在热对流初期,对流高度逐渐抬高,伴有较强上升速度的热对流泡逐渐升高的现象。在热对流旺盛期,热泡合并现象明显,不论是上升还是下沉气流瞬时速度都可以超过1 m/s,可以在约2 km的高度范围内形成一致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并形成闭合环流、周期约1 h。在热对流消退期,对流高度逐渐降低,上升运动变得相对和缓并维持较长时间。在热对流过程中,热泡运动造成气层温度的起伏,热泡与周围温度差可以达到2—4℃。探测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探测到晴空热对流泡。并且,风廓线雷达资料具有很高的时间和高度分辨率,可以精细刻画热对流泡的时空分布和演变,配合无线电-声探测系统还可以精确探测热泡温度分布及其对周围温度垂直分布的影响。通过对晴空热对流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的初步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加深了对热对流泡和边界层热对流运动特征的了解。借助风廓线雷达探测可有效改善低层大气探测,有利于开展低层大气动力与热力过程的数值研究,对于中尺度模式、降水预报的改进等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无线电-声探测系统 热对流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突出煤体探测的物性前提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汤友谊 陈江峰 +1 位作者 李云霞 许伟功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407-410,共4页
介绍了利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进行瓦斯突出煤体探测的物性前提及电磁波在由突出煤体和非突出煤体组成的瓦斯突出煤层中传播时的电性响应 .以一工作面的探测方法、资料解释及回采验证情况 ,说明了实现突出煤体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探测的... 介绍了利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进行瓦斯突出煤体探测的物性前提及电磁波在由突出煤体和非突出煤体组成的瓦斯突出煤层中传播时的电性响应 .以一工作面的探测方法、资料解释及回采验证情况 ,说明了实现突出煤体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探测的可能性及存在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区域预测 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探测 电性响应 物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测温系统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勇 安建平 +1 位作者 卜祥元 贾晓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2-56,共5页
风廓线雷达在气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风廓线雷达基础上增加电声测温系统(RASS)实现大气温度实时探测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办法。文中介绍了已实现的某RASS系统设计,讨论了RASS测温的原理,针对RASS测温的精度、高度、影响因素等进行了... 风廓线雷达在气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风廓线雷达基础上增加电声测温系统(RASS)实现大气温度实时探测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办法。文中介绍了已实现的某RASS系统设计,讨论了RASS测温的原理,针对RASS测温的精度、高度、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性能分析,论述了系统的实现方案,最后给出了该RASS的实际测温结果和测温谱图,验证了该设计满足系统要求,能实现实时测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无线电探测系统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激光测距的极复杂2D光学相控阵
10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2期281-281,共1页
许多人都了解RADAR的概念一无线电探测和测距(Ra—dioDetectionandRanging),该技术通过发射无线电频率波在大气层传输,接触目标后反射回到系统进行处理,从而得出目标距离。近年来,电子扫描阵列使这一技术发生了革命性转变,可将... 许多人都了解RADAR的概念一无线电探测和测距(Ra—dioDetectionandRanging),该技术通过发射无线电频率波在大气层传输,接触目标后反射回到系统进行处理,从而得出目标距离。近年来,电子扫描阵列使这一技术发生了革命性转变,可将无线电波以特定方向传输,无需机械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光学相控阵 应用 无线电探测 RADAR 无线电频率 目标距离 电子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卡车“盲区”控测器问世
11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7年第4期41-41,共1页
最近,美国杰尔科电器公司研制出一种小型无线电探测器。该探测器能够帮助重型卡车司机观察到驾驶"盲区",成为他们的第三只眼睛。通常,使重型卡车司机最为头疼的事情是有时无法完全看清右侧情况,司机在自己的驾驶位上,其右侧... 最近,美国杰尔科电器公司研制出一种小型无线电探测器。该探测器能够帮助重型卡车司机观察到驾驶"盲区",成为他们的第三只眼睛。通常,使重型卡车司机最为头疼的事情是有时无法完全看清右侧情况,司机在自己的驾驶位上,其右侧有一个区域是盲区,美国杰尔科公司研制的无线电探测器解决了这一难题,当其它车辆或行人出现在车右侧的危险距离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探测 卡车司机 盲区 危险距离 研制 现在车 重型卡车 驾驶 右侧 控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侯鸟迁飞之谜
12
作者 金建良 《云南林业》 2004年第4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候鸟 季节 栖息 无线电探测 迁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带附近回采工作面内小构造综合预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娄杰 孟庆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80-182,共3页
构造带附近煤层的厚度、倾角、瓦斯含量、涌水量等参数与正常区域均有较大出入,同时采用物探施工时环境条件、背景值等也存在畸变,给工作面内部构造预测预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通过综合运用三维地震资料重新解释、几何作图分析、无线电... 构造带附近煤层的厚度、倾角、瓦斯含量、涌水量等参数与正常区域均有较大出入,同时采用物探施工时环境条件、背景值等也存在畸变,给工作面内部构造预测预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通过综合运用三维地震资料重新解释、几何作图分析、无线电波透视的方法,准确预测出构造存在位置,为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三维地震 几何作图 无线电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S反演大气虚温的误差及修正研究
14
作者 万应虎 苏轼鹏 邬晓冬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6-290,共5页
依据无线电-声探测技术的原理及方法,对16组RASS虚温数据与探空仪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误差成因,并提出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RASS和探空仪实测虚温数据的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好;RASS测量的虚温误差随着高度的增加,有先降低再增大然... 依据无线电-声探测技术的原理及方法,对16组RASS虚温数据与探空仪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误差成因,并提出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RASS和探空仪实测虚温数据的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好;RASS测量的虚温误差随着高度的增加,有先降低再增大然后再降低的特征;风场、湿度、地杂波等因素对RASS虚温探测有较大影响;利用测得的垂直速度修正RASS探测公式,进行修正计算,发现能够减小误差。该研究可为提高RASS系统的测量精度并开展进一步业务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声探测系统 虚温 探空数据 误差修正 垂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