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确定性感知的多智能体主动式无线电地图估计
1
作者 张蕴霖 邵晋梁 +2 位作者 陈凯 程玉华 李铁山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0-670,共11页
无线电地图是掌握电磁环境态势的关键要素。针对多机协同监测与构建无线电地图的场景,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性感知的采样轨迹规划协同控制方法,涵盖地图估计、区域探索和邻域探索三大模块。首先,采用高斯过程回归对无线电地图进行周期性重... 无线电地图是掌握电磁环境态势的关键要素。针对多机协同监测与构建无线电地图的场景,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性感知的采样轨迹规划协同控制方法,涵盖地图估计、区域探索和邻域探索三大模块。首先,采用高斯过程回归对无线电地图进行周期性重构,通过后验分布方差表征不确定性,为轨迹规划提供量化依据。其次,利用维诺图动态分配探索窗口,并设计不确定区域的质心检测与评估方法,以引导智能体优先探索高不确定性子区域。最后,智能体抵达质心位置后,结合历史采样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设计基于贪心测量的搜索方法,以实现低采样密度空间的邻域优先采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在短时间内采集高质量的数据,并在地图探索时间以及地图估计精度等方面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地图估计 多智能体系统 协同控制 高斯过程回归 采样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地图辅助的多无人机部署与用户关联离线规划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万诺天 王雨榕 +3 位作者 张恬宁 马骋乾 夏晓晨 许魁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9-1256,共8页
构建基于无人机基站(Unmanned Aerial Vehicle Base Station, UBS)的空地网络是解决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区别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空地网络需要对UBS位置和用户关联进行联合优化。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通过构建二进制无线电... 构建基于无人机基站(Unmanned Aerial Vehicle Base Station, UBS)的空地网络是解决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区别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空地网络需要对UBS位置和用户关联进行联合优化。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通过构建二进制无线电地图(Binary Radio Map, BRM)使得UBS能够有效获取整个任务区域中用户位置关联的信道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BRM的离线多UBS部署与用户关联联合规划方法。该方法以最大化网络效用函数为目标,通过互嵌套的启发式UBS部署位置搜索和基于匹配博弈的UBS-用户匹配实现UBS位置和用户关联的离线优化。在复杂城市环境下,相比于参考方案,所提方法可使得用户和速率性能提升1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地网络 无人机基站部署 用户关联 二进制无线电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感知一体化中的无线电地图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徐靖 杨杰 +1 位作者 高波 金石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1年第6期706-717,共12页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和毫米波技术赋予了通信系统更强的环境感知能力,而感知到的环境信息也有利于帮助该系统克服固有的窄波束传输和高路径损耗的缺点,共同促进通信感知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和毫米波技术赋予了通信系统更强的环境感知能力,而感知到的环境信息也有利于帮助该系统克服固有的窄波束传输和高路径损耗的缺点,共同促进通信感知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无线电地图技术是通信感知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技术利用感知信息与实际物理位置的关系构建出信息地图,使通信感知结果的展现更加直观和清晰,在感知信息的处理、分析与共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综述针对无线电地图领域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将现有的无线电地图技术按照实现方式与环境抽象能力的不同分为基于信道参数、基于通信性能和基于无线环境几何特征的3类无线电地图,选取了各类别中典型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阐述,并且总结了各类别无线电地图的应用场景与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无线电地图 大规模MIMO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无线电地图重构的无人机定位研究
4
作者 樊宽刚 张小根 刘汉森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7-49,53,共4页
针对现有的忽略无线电地图的分段传播结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细无线电地图的测量多个天线的信号强度来定位无人机(UAV)的新方法。基于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模型,通过分段和接收信号强度模型来重建精细结构的无线电地图。采用最大似... 针对现有的忽略无线电地图的分段传播结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细无线电地图的测量多个天线的信号强度来定位无人机(UAV)的新方法。基于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模型,通过分段和接收信号强度模型来重建精细结构的无线电地图。采用最大似然法解决多个参数估计问题,最后通过迭代聚类重建无线电地图。实验结果表明:物理小区标识(PCI)的准确度和RMSE值分别为96.92%和0.2760,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准确度和RMSE值分别为95.81%和1.8634。评估指标的结果表明:与KNN和SVR相比,所提方法使用10000个训练样本达到了更优的重建误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无线电地图 无线电-接收信号强度 物理小区标识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无线电环境地图的路由优化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江 雷云 刘亚利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89-996,共8页
设计认知无线网络路由算法时,需要兼顾主用户保护与路由性能两个方面。为了提高认知无线网络中次用户之间路由的端到端性能,提出了基于无线电环境地图的路由优化机制,该机制中无线电环境地图能够为次用户提供主用户保护有关的无线电环... 设计认知无线网络路由算法时,需要兼顾主用户保护与路由性能两个方面。为了提高认知无线网络中次用户之间路由的端到端性能,提出了基于无线电环境地图的路由优化机制,该机制中无线电环境地图能够为次用户提供主用户保护有关的无线电环境数据。首先,无线电环境地图根据次用户的数据请求将各授权频段的可用概率与功率控制相关信息反馈到该次用户;其次,次用户可以计算出与上一跳次用户之间的链路稳定性以及传输时延;最后,目的次用户通过计算每条路由的端到端吞吐量的期望值,然后选取期望值最大的一条路由。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机制在平均分组投递率、平均端到端吞吐量、平均端到端时延方面均优于对比路由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网路 无线电环境地图 路由优化 端到端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任机制的无线电环境地图重构
6
作者 朱江 刘亚利 +1 位作者 宋永辉 李俊瑶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0-697,共8页
无线电环境地图系统中的感知节点被俘获后会受迫地向数据中心发送伪造数据,导致无线电环境地图精度降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信任机制的空间插值算法改进方案,并阐述了感知节点信任值更新策略。该方案通过改变感知节点的信任度来降... 无线电环境地图系统中的感知节点被俘获后会受迫地向数据中心发送伪造数据,导致无线电环境地图精度降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信任机制的空间插值算法改进方案,并阐述了感知节点信任值更新策略。该方案通过改变感知节点的信任度来降低恶意节点的数据在空间插值算法中的权重,经过信任值的多次更新而最终隔离恶意节点。实验仿真中,均方根误差(RMSE)和误警区域率-正确检测区域率(FAZR-CDZR1)两种性能指标均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有效遏制恶意节点的篡改数据攻击,保障了无线电环境地图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电环境地图 空间插值算法 信任值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频谱地图构建方法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28
7
作者 夏海洋 查淞 +2 位作者 黄纪军 刘继斌 李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5-456,共12页
电磁频谱地图结合地理信息实现电磁环境综合信息的可视化定量描述,是电磁污染防治、电磁频谱管理和电磁频谱作战筹划等应用的基础.本文在简要介绍电磁频谱地图系统构成、功能及典型系统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电磁频谱地图构建方法研究现状... 电磁频谱地图结合地理信息实现电磁环境综合信息的可视化定量描述,是电磁污染防治、电磁频谱管理和电磁频谱作战筹划等应用的基础.本文在简要介绍电磁频谱地图系统构成、功能及典型系统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电磁频谱地图构建方法研究现状,对比和讨论了现有构建方法性能,分析了电磁频谱地图构建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趋势,最后对电磁频谱地图构建技术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频谱地图 无线电环境地图(REM) 构建方法 空间插值法 电波传播模型 发射机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与最近邻的联合定位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胡久松 刘宏立 +1 位作者 肖郭璇 徐琨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78,共7页
针对基于压缩感知的Wi-Fi室内定位算法中,由于信号强度的时变性和多径效应等原因,算法恢复的结果有时并不理想而降低了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与最近邻的联合定位方法。在线定位时,通过条件判断决定是选择压缩感知的定... 针对基于压缩感知的Wi-Fi室内定位算法中,由于信号强度的时变性和多径效应等原因,算法恢复的结果有时并不理想而降低了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与最近邻的联合定位方法。在线定位时,通过条件判断决定是选择压缩感知的定位结果还是最近邻的定位结果。这种联合定位的方式可以使得两种定位方法相互补充各自的不足,定位结果更佳。采集了大量的真实数据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联合定位算法比使用压缩感知和最近邻单项算法分别提高了5%和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指纹识别 压缩感知 加权K邻近 无线电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