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内环境下无线干涉定位系统的多径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彦亮 王妍 +2 位作者 齐崎 唐晨君 刘千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5-139,共5页
无线干涉定位系统(RIPS)通过获得无线传感网络中节点的相位来实现对节点精确定位。介绍无线干涉定位算法,利用多径效应误差模型实现对RIPS定位结果的多径修正。构建RIPS室内定位仿真模型和硬件平台进行多径环境下的室内测距实验,结果显... 无线干涉定位系统(RIPS)通过获得无线传感网络中节点的相位来实现对节点精确定位。介绍无线干涉定位算法,利用多径效应误差模型实现对RIPS定位结果的多径修正。构建RIPS室内定位仿真模型和硬件平台进行多径环境下的室内测距实验,结果显示实测误差远高于仿真误差。对此,从采样方式、反射系数和节点高度3个方面定量分析造成测距误差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方式、反射系数和定位节点高度设置是造成RIPS实际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经过理论修正后测距误差可以降低8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干涉定位系统 室内多径效应 误差分析 采样方式 反射系数 节点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范围无线电干涉定位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苏 张悦 +1 位作者 齐望东 袁恩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98-105,共8页
无线电干涉定位系统(radio interferometric positioning system,RIPS)是一种新型的高精度、低成本定位技术.但是,受到模糊解问题的制约,RIPS难以适用于网络节点在大范围稀疏布设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得到定位精度与测... 无线电干涉定位系统(radio interferometric positioning system,RIPS)是一种新型的高精度、低成本定位技术.但是,受到模糊解问题的制约,RIPS难以适用于网络节点在大范围稀疏布设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得到定位精度与测量频率数及测量系统占据的总带宽成正比的结果.由于RIPS的非模糊解距离与测量频率间隔成反比,上述结果意味着扩大RIPS的节点布设距离就需要牺牲系统的定位精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频率配置方法(two frenquency intervals,TFI).TFI使用大小两种测量频率间隔,其中小测量频率间隔用于扩展非模糊解距离,而大频率间隔用于保证测量精度.大量仿真和野外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相同的频率数和测量带宽的情况下,TFI方式在保持定位精度的同时能够显著扩大节点的布设距离,因此更加适用于构造大范围的无线电干涉定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干涉定位系统 测量参数 频率间隔 非模糊距离 估计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