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带无线IP系统移动终端的安全接入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铁满霞 吴靖 +1 位作者 唐厚俭 李建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075-2078,共4页
针对目前宽带无线IP系统移动终端的接入现状 ,本文基于公钥密码机制 ,提出了一种宽带无线IP系统移动终端的安全接入技术 .该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密码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不仅解决了目前无线IP系统中移动终端没有接入控制与... 针对目前宽带无线IP系统移动终端的接入现状 ,本文基于公钥密码机制 ,提出了一种宽带无线IP系统移动终端的安全接入技术 .该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密码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不仅解决了目前无线IP系统中移动终端没有接入控制与非安全接入问题 ,而且完成了移动终端的接入控制 ,实现了其通信保密功能 .持有证书的移动终端既可以本地接入 ,也可以异地登录 ,从而保障了其通信漫游功能 .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 ,该方案不仅切实可行 ,而且相比目前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安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无线IP系统 安全接入 通信保密 移动终端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无线IP实验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建东 刘乃安 +1 位作者 黄振海 翁继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7期49-54,共6页
给出了一个宽带无线IP实验系统。该系统由 4~ 6个移动终端、2个无线接入点和 2个无线接入服务器组成 ,可提供 2~ 11Mbps的高速无线传输 ,支持IEEE80 2 .11b协议和移动IP协议 ,具有可靠的信息安全机制 ,可支持在移动环境下的WWW浏览、... 给出了一个宽带无线IP实验系统。该系统由 4~ 6个移动终端、2个无线接入点和 2个无线接入服务器组成 ,可提供 2~ 11Mbps的高速无线传输 ,支持IEEE80 2 .11b协议和移动IP协议 ,具有可靠的信息安全机制 ,可支持在移动环境下的WWW浏览、FTP、VOD等业务。提出了高效的UMPA的多址协议 ,该协议利用自组织算法来确定网络中的用户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移动IP UPMA多址协议 宽带无线IP系统 接入方式 接入技术 移动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切换方案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卫 宋文涛 +1 位作者 董昱 王心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8-1586,共9页
作为实现宽带无线通信高可靠性的关键技术,越区切换的性能优劣将会严重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和用户体验。由于传统蜂窝小区制的通信系统已不再适用于高速铁路,对此利用分布式天线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DAS)和两跳架构,构建适... 作为实现宽带无线通信高可靠性的关键技术,越区切换的性能优劣将会严重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和用户体验。由于传统蜂窝小区制的通信系统已不再适用于高速铁路,对此利用分布式天线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DAS)和两跳架构,构建适用于高速铁路场景的系统网络架构。针对架构中不同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控制的远程天线单元(remote antenna unit,RAU)之间的频繁切换导致成功率低的问题,在考虑同频干扰和阴影衰落的条件下提出一种快速触发切换方案。当列车从当前RAU向相邻CU控制下的RAU移动时,首先为了缩短切换请求及响应的时间以及获得更高的成功率,在低于服务RAU信号质量最高时触发切换准备阶段。其次当切换请求和接入目标RAU的指令发送失败时,可通过多次重传提高重叠区的触发概率和减小切换过程中的失败概率,并与传统切换方案在切换性能指标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网络架构的覆盖范围内具有较高的信号质量,所提出的快速切换触发方案相比于传统切换方案,可以显著提高重叠区内的切换触发概率,确保在切换范围内以更低的失败概率完成切换,并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分布式天线系统 越区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小区搜索算法
4
作者 陈惠民 顾琳 +1 位作者 金彦亮 王勇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4-347,共4页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OFDMA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小区搜索算法.该算法采用新的分级同步序列取代原有的前导序列(preamble),来完成符号定时、频偏估计和小区识别.分析了同步序列结构,给出了具体的小区搜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和TU...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OFDMA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小区搜索算法.该算法采用新的分级同步序列取代原有的前导序列(preamble),来完成符号定时、频偏估计和小区识别.分析了同步序列结构,给出了具体的小区搜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和TU信道下,该算法不仅增加了可识别小区数目,而且改善了原有前导训练序列的相关性能,提高了小区搜索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小区搜索 同步序列 前导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话音业务的动态接入技术
5
作者 徐晓慧 姜红旗 林孝康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2-95,共4页
在简单介绍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之后 ,给出了一个 3.5GHz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MAC实现方案 ,着重研究了话音业务如何动态地接入骨干网 ;最后给出了话音业务通过E1接口接入PSTN的实现框图。本系统工作在 3.5GHz频段 ,采用FDD的双工... 在简单介绍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之后 ,给出了一个 3.5GHz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MAC实现方案 ,着重研究了话音业务如何动态地接入骨干网 ;最后给出了话音业务通过E1接口接入PSTN的实现框图。本系统工作在 3.5GHz频段 ,采用FDD的双工技术、TDM/TDMA的复用多址技术、MAC技术实现了数据 /话音混合传送 ,并且通过动态资源分配保证了带宽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MAC协议 动态资源分配 话音业务 复用多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DS毫米波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6
作者 裴进明 秦达 +1 位作者 赵烨 朱守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94,共4页
0 引言 LMDS系统即本地多点分布式业务系统,是建立在20GHz-40GHz频率范围内的宽带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有基站的室内和室外单元、用户的室内和室外单元等四部分组成.
关键词 LMDS毫米波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宽带数据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 毫米波传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无线Internet接入系统
7
作者 徐玉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1-33,共3页
本文介绍了能提供高速Internet接入的几种宽带无线系统,包括全球宽带卫星系统、本地多点分配业务系统、直接广播卫星系统.
关键词 因特网 无线接入 宽带无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 802.16a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8
作者 牛桂兵 王学东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5年第3期62-64,共3页
IEEE802.16a是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最新国际标准,基于该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在无线传输方面具有调制方式动态选择的特点,可支持多业务;介绍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具备IEEE802.16a建议的物理层、MAC子层、业务汇聚子层、及加密子层等实... IEEE802.16a是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最新国际标准,基于该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在无线传输方面具有调制方式动态选择的特点,可支持多业务;介绍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具备IEEE802.16a建议的物理层、MAC子层、业务汇聚子层、及加密子层等实体,同时描述了一个实际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必须具备的业务接口处理及系统管理等实体,并给出了各实体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802.16A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MAC子层 国际标准 动态选择 调制方式 无线传输 加密子层 系统管理 接口处理 多业务 物理层 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2.16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QoS保证和调度策略 被引量:6
9
作者 宋海波 谈振辉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49,共4页
IEEE802.16(以下简称802.16)宽带无线接入标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其MAC层引入了完整的QoS机制,可以为用户提供电信级的QoS支持,这在宽带无线接入网发展里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描述了标准MAC层的QoS结构及相关的MAC层机制,并对其... IEEE802.16(以下简称802.16)宽带无线接入标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其MAC层引入了完整的QoS机制,可以为用户提供电信级的QoS支持,这在宽带无线接入网发展里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描述了标准MAC层的QoS结构及相关的MAC层机制,并对其QoS机制中的调度策略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MAC层 QOS保证 宽带无线接入网 调度策略 电信级 IEEE 供电 用户 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无线系统中的QoS测试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建如 王萍 +2 位作者 王能 钱红微 魏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6-118,共3页
分析了宽带无线系统中所承载业务的QoS需求,提出了一种用模拟业务来测试网络QoS的技术。在探讨业务特性参数提取的基础上,实现了VoIP业务在Ixia设备上的模拟过程,并用该模拟数据对Wimax设备进行了测试。同基于实际业务的网络QoS测试技... 分析了宽带无线系统中所承载业务的QoS需求,提出了一种用模拟业务来测试网络QoS的技术。在探讨业务特性参数提取的基础上,实现了VoIP业务在Ixia设备上的模拟过程,并用该模拟数据对Wimax设备进行了测试。同基于实际业务的网络QoS测试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定量性、通用性、灵活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无线系统 服务质量 业务模拟 WI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上行定时算法改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祥 陈健 金彦亮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4-567,共4页
对基于IEEE 802.16 e-OFDMA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上行定时算法进行改进.该算法采用了测距信号的时域叠加方法,增强其在频域的信噪比,提高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用户接入和时延估计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该算法相对于原... 对基于IEEE 802.16 e-OFDMA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上行定时算法进行改进.该算法采用了测距信号的时域叠加方法,增强其在频域的信噪比,提高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用户接入和时延估计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该算法相对于原有算法在用户检测性能和时延估计性能方面均有改善,提高了小区边缘用户的上行随机接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随机接入信道 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FDE/MIMO技术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正光 陈小红 宋荣方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1-54,81,共5页
简要介绍了无线宽带接入系统物理层研究的两种重要技术:单载波频域均衡(SC FDE)技术和多入多出(MIMO)技术。然后,给出SC FDE+MIMO系统的模型结构,并重点讨论了该系统模型的频域均衡系数,以及信道估计和信噪比估计的算法实现。最后,给出S... 简要介绍了无线宽带接入系统物理层研究的两种重要技术:单载波频域均衡(SC FDE)技术和多入多出(MIMO)技术。然后,给出SC FDE+MIMO系统的模型结构,并重点讨论了该系统模型的频域均衡系数,以及信道估计和信噪比估计的算法实现。最后,给出SC FDE+MIMO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FDE/MIMO技术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多入多出 信道估计 时编码 单载波频域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级WFQ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QoS架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博 刘琰 刘乃安 《中兴通讯技术》 2005年第2期36-38,42,共4页
文章介绍了加权公平排队(WFQ)分组调度算法和IEEE802.16的QoS架构。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分级WFQ分组调度算法和IEEE802.16协议中所提供的控制机制提出了一种适合于BWA系统的QoS架构。该架构充分利用IEEE802.16提供的控制机制,结合分级WF... 文章介绍了加权公平排队(WFQ)分组调度算法和IEEE802.16的QoS架构。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分级WFQ分组调度算法和IEEE802.16协议中所提供的控制机制提出了一种适合于BWA系统的QoS架构。该架构充分利用IEEE802.16提供的控制机制,结合分级WFQ公平队列调度算法,在主动授予业务(UGS)、实时轮询业务(rtPS)、非实时轮询业务(nrtPS)和尽力传输业务(BE)之间公平分配带宽,并保证各种业务的QoS特性,完成了在IEEE802.16协议中留给用户自己定义的调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QoS WFQ IEEE802.16协议 架构 分组调度算法 种分 加权公平排队 队列调度算法 控制机制 BWA系统 充分利用 公平分配 传输业务 调度策略 文章 轮询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下行链路的TDS-OFDM发送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亮 粟欣 +1 位作者 许希斌 王京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9-44,共6页
本文将主要介绍宽带无线城域网系统(BRadio)中下行链路的TDS-OFDM(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发送方法。TDS-OFDM是针对宽带无线传输信道设计的一种多载波调制方式,既适用于具有多径干扰和多普勒频移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信道,也适用于其... 本文将主要介绍宽带无线城域网系统(BRadio)中下行链路的TDS-OFDM(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发送方法。TDS-OFDM是针对宽带无线传输信道设计的一种多载波调制方式,既适用于具有多径干扰和多普勒频移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信道,也适用于其他宽带数字传输系统。TDS-OFDM技术已经在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DMB-T)传输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对已有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对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帧结构、OFDM符号组成、子载波分配方案进行了改进,使TDS-OFDM能够适用于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满足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宽带无线接入 下行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自正交卷积码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森杰 梅顺良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1-116,共6页
针对T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零星误码的问题,设计了7/8自正交卷积码高效结构的编码器和反馈结构的译码器,7/8自正交卷积码的应用使得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误码性能得到较大改善。针对解调器相位模糊和译码器失步的问题,提出了统一的解决方案... 针对T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零星误码的问题,设计了7/8自正交卷积码高效结构的编码器和反馈结构的译码器,7/8自正交卷积码的应用使得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误码性能得到较大改善。针对解调器相位模糊和译码器失步的问题,提出了统一的解决方案,应用该方案可获得3dB的功率增益,而且可快速地获得译码器和编码器之间的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码 宽带无线接人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译码器 编码器 相位模糊 误码性能 正交 同步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弱特征随机加扰的宽带系统物理层加密算法
16
作者 庞宏伟 金梁 +1 位作者 黄开枝 吉江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3-238,共6页
针对无线宽带系统面临的窃听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道时域弱特征随机加扰的物理层加密算法.发送用户利用特征值分解将非奇异的授权用户信道特征矩阵分解成多个并联子信道,然后选择具有强特征的子信道发送有用信息,将具有弱特征的子信道转... 针对无线宽带系统面临的窃听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道时域弱特征随机加扰的物理层加密算法.发送用户利用特征值分解将非奇异的授权用户信道特征矩阵分解成多个并联子信道,然后选择具有强特征的子信道发送有用信息,将具有弱特征的子信道转化为快时变信道,使授权用户接收信号趋于稳定,窃听用户接收信号质量恶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通过特征选取可降低对授权用户的信道要求,同时降低窃听用户的SINR使窃听保持较高的误码率,从而提高系统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无线宽带系统 信道时域弱特征 保密容量 矩阵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宽带信道模型的仿真与验证
17
作者 陈峥 李亚麟 +1 位作者 许张生 吕星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24,共5页
总结了无线信道模型的发展历程,给出了一套用于验证无线宽带仿真信道正确性的方法,从而为无线算法的仿真与测试提供了与实际无线通信非常接近的仿真信道。概述了TD-LTE通信系统所普遍使用的仿真信道模型,所给出的方法可用于该仿真信道... 总结了无线信道模型的发展历程,给出了一套用于验证无线宽带仿真信道正确性的方法,从而为无线算法的仿真与测试提供了与实际无线通信非常接近的仿真信道。概述了TD-LTE通信系统所普遍使用的仿真信道模型,所给出的方法可用于该仿真信道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宽带系统 时分双工-长期演进系统 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DM系统信号处理方式的高速单载波系统 被引量:9
18
作者 宋铁成 尤肖虎 沈连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在介绍正交频分复用 (OFDM)多载波系统实现原理的基础上 ,针对多载波系统对同步比较敏感和大的峰均功率比 (PAPR)两个问题 ,将多载波系统发送端的反傅立叶变换 (IFFT)模块移至接收端 ,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系统信号处理方式的高速单载波... 在介绍正交频分复用 (OFDM)多载波系统实现原理的基础上 ,针对多载波系统对同步比较敏感和大的峰均功率比 (PAPR)两个问题 ,将多载波系统发送端的反傅立叶变换 (IFFT)模块移至接收端 ,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系统信号处理方式的高速单载波系统实现方案 .基于ITUM .1 2 2 5信道A模型 ,选用BPSK ,QPSK和 1 6QAM等调制方式 ,根据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信息速率要求对提出的单载波系统进行了仿真 .结果表明 :该方案具有多载波系统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高速单载波 多载波 频域均衡 OF-DM 信号处理方式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波形时间保护间隔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国松 周正欧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针对固定波形时间保护间隔OFDM系统信号构成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系统中周期出现的两种伪随机序列(PN和pn)相互配合以完成信道估计和跟踪的算法。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相邻两个OFDM符号的信道特性变化较小的工作环境中... 针对固定波形时间保护间隔OFDM系统信号构成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系统中周期出现的两种伪随机序列(PN和pn)相互配合以完成信道估计和跟踪的算法。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相邻两个OFDM符号的信道特性变化较小的工作环境中,本算法能够很好的对信道状态信息(CSI)进行估计和跟踪,实现OFDM系统的信道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无线宽带接入系统 OFDM系统 信道估计 信道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802.16单载波调制系统的信道均衡技术
20
作者 董自健 王经卓 《电讯技术》 2006年第4期169-172,共4页
简要介绍了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标准IEEE 802.16以及一种用于信道均衡的自适应算法———指数加权RLS,对判决导引信道均衡技术的原理进行了具体描述。最后分别就两种自适应均衡算法(LMS、RLS),结合一种具体IEEE 802.16单载波调制系统推荐... 简要介绍了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标准IEEE 802.16以及一种用于信道均衡的自适应算法———指数加权RLS,对判决导引信道均衡技术的原理进行了具体描述。最后分别就两种自适应均衡算法(LMS、RLS),结合一种具体IEEE 802.16单载波调制系统推荐测试信道进行了仿真,得出RLS算法优于LMS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单载波调制 信道均衡 自适应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