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纯电动汽车典型无线充电线圈电磁暴露安全评估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海燕
逯迈
董绪伟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4-80,共7页
为评估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充电线圈电磁暴露的安全性,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构建了纯电动汽车使用无线充电线圈充电时对人体的电磁暴露模型。本文研究无线充电线圈频率为10.27MHz,对车体进行静态充电时在人体头部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为评估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充电线圈电磁暴露的安全性,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构建了纯电动汽车使用无线充电线圈充电时对人体的电磁暴露模型。本文研究无线充电线圈频率为10.27MHz,对车体进行静态充电时在人体头部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感应电场强度分布,并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制定的限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脑组织中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为5.94×10^-3μT,占ICNIRP限值的6.46%;脑组织中感应电场强度最大值为24.3mV/m,占ICNIRP限值的0.09%。二者均远小于ICNIRP制定的公众电磁暴露推荐值。说明电动汽车在进行无线充电时,线圈对人体产生的高频电磁暴露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线圈
人体模型
高频电磁暴露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纯电动汽车典型无线充电线圈电磁暴露安全评估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海燕
逯迈
董绪伟
机构
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
出处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4-8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67015
51867014)
+1 种基金
兰州交通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2016006)
甘肃省教育厅项目(2018D-08)
文摘
为评估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充电线圈电磁暴露的安全性,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构建了纯电动汽车使用无线充电线圈充电时对人体的电磁暴露模型。本文研究无线充电线圈频率为10.27MHz,对车体进行静态充电时在人体头部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感应电场强度分布,并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制定的限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脑组织中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为5.94×10^-3μT,占ICNIRP限值的6.46%;脑组织中感应电场强度最大值为24.3mV/m,占ICNIRP限值的0.09%。二者均远小于ICNIRP制定的公众电磁暴露推荐值。说明电动汽车在进行无线充电时,线圈对人体产生的高频电磁暴露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线圈
人体模型
高频电磁暴露
安全评估
Keywords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coil
body model
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exposure
safety assessment
分类号
U461.9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纯电动汽车典型无线充电线圈电磁暴露安全评估研究
李海燕
逯迈
董绪伟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