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径成型因子理论的无线信道建模研究
1
作者 李新林 刘生春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1期21-22,24,共3页
介绍了小尺度衰落无线信道多径成型因子理论的概念及其简洁的信道描述,同时给出经典无线信道建模的缺陷,即假设信道的多径波在各方向上均匀分布,并由此提出利用成型因子的定义基础——多径波的角度分布来建模,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径成型因... 介绍了小尺度衰落无线信道多径成型因子理论的概念及其简洁的信道描述,同时给出经典无线信道建模的缺陷,即假设信道的多径波在各方向上均匀分布,并由此提出利用成型因子的定义基础——多径波的角度分布来建模,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径成型因子来衡量所建模型的特性,并给出示例,分析发现其具有简洁且涵盖经典模型的优点,为无线信道的建模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径成型因子 无线信道建模 功率的角度分布 无线信道 角扩展 角收缩 最大衰落方位角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朗桥无线信道建模的时延概率密度函数估计方法
2
作者 李新林 刘生春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1-33,共3页
介绍了布朗桥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无线信道建模中的应用,给出随机桥建模后信道时延分布的概率密度的估计方法,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信道仿真结果及其物理解释。
关键词 布朗运动 布朗桥 无线信道建模 概率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信道建模技术在5G场景下的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魏贵明 刘晓龙 张翔 《移动通信》 2020年第4期19-23,共5页
通过对5G场景下的无线信道建模技术进行分析,给出了不同场景的信道特性和建模方法,并阐述了该技术在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和实际测试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为无线信道建模技术在5G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5G 无线信道建模技术 信道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无线信道语义特征及建模
4
作者 张正宇 何睿斯 +4 位作者 杨汨 张雪剑 戚子羿 元媛 艾渤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演进,6G(6th-Generation)网络作为新一代智能化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将不再仅聚焦信号的传输和复现,更需要基于电磁传播过程实现对周围环境的高效感知和理解,从而获取信道语义知识,协助智能通信体的预测、决策、波...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演进,6G(6th-Generation)网络作为新一代智能化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将不再仅聚焦信号的传输和复现,更需要基于电磁传播过程实现对周围环境的高效感知和理解,从而获取信道语义知识,协助智能通信体的预测、决策、波束成形等.因此,相较于传统信道而言,赋予无线信道模型对物理环境的语义理解、重构、表达能力,已成为智能无线信道模型的重要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线信道语义的分析和建模方法,将信道语义定义为状态语义、行为语义和事件语义3种层级,分别对应信道瞬态多径、信道时变轨迹和信道拓扑结构.此外,基于车载通感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信道测量系统,开展了28 GHz下面向信道语义表征的无线信道测量,基于实测数据对信道语义进行解构、标识、建模,重点分析了3种不同语义下的信道多径分布特性,完成了语义导向的信道生成,结果表明信道语义模型能够在生成较准确信道的同时,表达更丰富的语义信息.本文工作是在语义层面上探索智能信道建模的新方法,通过深入挖掘无线信道的内在语义特征,促进通信系统在理解和认知环境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通信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无线信道建模 信道语义 通信感知一体化 车载信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播图理论的隧道场景无线信道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嘉驰 陶成 +2 位作者 孙溶辰 谈振辉 刘留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6-54,共9页
针对非视距NLOS(Non Line of Sight)隧道环境的特殊性,基于传播图理论提出通过细化散射点间传递函数的方法提高隧道信道建模精度。构建隧道几何模型,并将模型划分为多个散射点集合,电磁波的传播路线可表述为点集合的排列,通过相邻点集... 针对非视距NLOS(Non Line of Sight)隧道环境的特殊性,基于传播图理论提出通过细化散射点间传递函数的方法提高隧道信道建模精度。构建隧道几何模型,并将模型划分为多个散射点集合,电磁波的传播路线可表述为点集合的排列,通过相邻点集合间子传递函数的级联可得到该路线的传递函数。引入点集合间转移概率的概念描述其可视情况,用传播路线上相邻点集合间转移概率之积调整该路线的传递函数。所有路线传递函数之和即为信道频域传递函数,进而得到信道冲激相应CIR(Channel Impulse Response),并与相同环境下实际信道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多天线相关性、角度分布与信道容量,发现隧道中密集的反射会导致天线间相关性较高及信道矩阵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环境 无线信道建模 传播图信道理论 转移概率 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太赫兹无线信道模型研究现状
6
作者 张绍林 王正 武岳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9期2211-2221,共11页
室内太赫兹无线信道模型研究是无线通信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随着物联网、5G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太赫兹频段因其大带宽和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潜力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室内太赫兹无线信道模型及建模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 室内太赫兹无线信道模型研究是无线通信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随着物联网、5G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太赫兹频段因其大带宽和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潜力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室内太赫兹无线信道模型及建模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太赫兹频谱特性、大小尺度衰落等太赫兹信道传播特性。对太赫兹信道中路径损失、信道冲击响应(Channel Impulse Response,CIR)/信道传递函数(Channel Transfer Function,CTF)、功率时延谱(Power Delay Profile,PDP)、时延扩展(Delay Spread,DS)、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角度扩展(Angular Spread,AS)和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等重点参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将信道建模方法归纳为三大类,分别为确定性信道建模、统计性信道建模和混合信道建模。针对每种建模方法,分析了现有相关研究路线的优势及现状。对太赫兹无线信道建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通信 太赫兹信道 室内通信 无线信道特性 无线信道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无线通信系统信道建模的现状和挑战 被引量:22
7
作者 庞立华 张阳 +2 位作者 任光亮 王安义 李建东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7-497,共11页
研究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场景下的无线信道新特征及其对5G关键使能技术的影响是当前亟待开展的工作.文章从5G应用的主要场景和其中部分关键使能技术出发,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结果,阐述了以高频段通信、大规模天线... 研究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场景下的无线信道新特征及其对5G关键使能技术的影响是当前亟待开展的工作.文章从5G应用的主要场景和其中部分关键使能技术出发,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结果,阐述了以高频段通信、大规模天线阵列和终端直接通信技术为背景的无线信道建模的主要需求、当前进展、存在的挑战并指出未来5G信道建模理论发展的五个主要趋势,可能的研究成果将为相关算法在5G连续广域覆盖场景、热点高容量场景、低功耗大连接场景和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下的匹配设计和准确性能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高频段通信 大规天线阵列 终端直接通信 无线信道测量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毫米波动作识别的视觉辅助信道仿真技术
8
作者 任振裕 吉辰卿 +2 位作者 余潮 陈万里 王锐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1,共12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辅助实现包含运动人体散射特征的毫米波无线信道仿真方法。该方法旨在为毫米波无线人体动作识别场景之下,快速且低成本地生成仿真训练数据集,避免当前实测采集数据集的巨大开销。首先利用基元模型将人...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辅助实现包含运动人体散射特征的毫米波无线信道仿真方法。该方法旨在为毫米波无线人体动作识别场景之下,快速且低成本地生成仿真训练数据集,避免当前实测采集数据集的巨大开销。首先利用基元模型将人体建模为35个相互连接的椭球,并从包含人体动作的视频中提取出人体在进行对应动作时各个椭球的运动数据;其次利用简化的射线追踪方法,针对动作中基元模型的每一帧计算对应的信道响应;最后对信道响应进行多普勒分析,获得对应动作的微多普勒时频谱。上述仿真获得的微多普勒时频谱数据集可以用于训练无线动作识别的深度神经网络。该文针对“步行”“跑步”“跌倒”“坐下”这4种常见的人体动作在60 GHz频段上进行了信道仿真及动作识别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仿真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在实际无线动作识别中平均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73.0%。此外,借助无标签迁移学习,通过少量无标签实测数据的微调,上述准确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到9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信道建模 无线动作识别 无标签迁移学习 毫米波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NET无线信道研究及其在IEEE 802.11a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9
作者 龚挺 曹秀英 《广东通信技术》 2010年第5期66-71,共6页
深入研究了OPNET无线信道建模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EX接口的OPNET和MATLAB联合编程方法,对OPNET无线信道模型进行优化和补充,使更能精确模拟实际情况。利用此法设计出了OFDM信道模型,并对IEEE 802.11a无线局域网系统进行了跨层... 深入研究了OPNET无线信道建模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EX接口的OPNET和MATLAB联合编程方法,对OPNET无线信道模型进行优化和补充,使更能精确模拟实际情况。利用此法设计出了OFDM信道模型,并对IEEE 802.11a无线局域网系统进行了跨层仿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NET 无线信道建模 MATLAB IEEE 802.1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大规模天线基站下的多用户性能测试技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晓龙 魏贵明 张翔 《移动通信》 2020年第4期50-53,共4页
在当前5G系统全球商用化的时代,针对基站大规模天线下的多用户技术,对基站和终端进行性能测试是实现产品升级迭代的重要环节。首先,介绍5G多用户技术的主要特点并说明了多用户性能测试的意义。其次,为了实现不同信道环境的大规模天线基... 在当前5G系统全球商用化的时代,针对基站大规模天线下的多用户技术,对基站和终端进行性能测试是实现产品升级迭代的重要环节。首先,介绍5G多用户技术的主要特点并说明了多用户性能测试的意义。其次,为了实现不同信道环境的大规模天线基站下的多用户性能测试,给出多用户无线信道建模技术。最后,通过对建立的信道模型进行实现,给出了大规模天线多用户性能测试的主要技术方案和测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大规天线多用户技术 多用户无线信道建模 多用户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个交大人不一般!艾渤:十年“杰青”路
11
作者 艾渤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6-187,共2页
从2007年博士后出站来到北京交通大学,到201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十年间,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艾渤瞄准高速铁路场景下电波传播与无线信道建模这一领域,刻苦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基础性创新研究成果,为... 从2007年博士后出站来到北京交通大学,到201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十年间,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艾渤瞄准高速铁路场景下电波传播与无线信道建模这一领域,刻苦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基础性创新研究成果,为高速铁路列车控制信号的可靠传输,为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运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位杰青获得者的成长史,可以说是一部“坏小孩逆袭记”: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西北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母亲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前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北京交通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无线信道建模 铁路移动通信 医科大学 准高速铁路 项目资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