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全过程滞回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唐昌辉 倪佳 叶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68,共7页
在已完成的1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了各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深入分析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特性,通过设置刚性短臂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作用等效为外荷载,综合运用'分级加变形&#... 在已完成的1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了各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深入分析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特性,通过设置刚性短臂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作用等效为外荷载,综合运用'分级加变形'和'分级加荷载'的方法,提出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全过程滞回分析方法,编制了MATLAB计算程序.对比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程度良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 低周反复荷载 非线性 滞回曲线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延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永发 宋玉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589,共4页
通过 2 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 ,研究了影响其延性的主要因素 :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和荷载作用方式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受拉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 ,梁的延性逐渐减小 ;随着受压区... 通过 2 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 ,研究了影响其延性的主要因素 :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和荷载作用方式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受拉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 ,梁的延性逐渐减小 ;随着受压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 ,梁的延性逐渐增大 .荷载作用方式对梁的延性有一定影响 ,跨高比对延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 延性试验 预应力筋配筋率 跨高比 荷载作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纤维聚合物筋混凝土梁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程东辉 郑文忠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8年第4期537-542,共6页
目的研究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性能,荷载作用下CFRP筋应力增量、受弯构件变形以及裂缝分布特征.方法设计制作4根简支试验梁,梁中以CFRP筋作无粘结预应力筋、普通钢筋作非预应力筋,对试验梁在两点进行分级加载,根... 目的研究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性能,荷载作用下CFRP筋应力增量、受弯构件变形以及裂缝分布特征.方法设计制作4根简支试验梁,梁中以CFRP筋作无粘结预应力筋、普通钢筋作非预应力筋,对试验梁在两点进行分级加载,根据各梁试验结果对这类梁的受力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试验梁的裂缝分布比较均匀,且主要集中在纯弯曲段;混凝土的开裂对梁的变形及CFRP筋应力增量影响不大,而非预应力钢筋屈服后,试验梁变形及CFRP筋应力增量明显增大,且CFRP筋极限应力增量受综合配筋指标影响显著;提出了以综合配筋指标为自变量的无粘结CFRP筋极限应力增量计算公式.结论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为开展这类梁的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 CFRP筋 应力增量 挠度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钢筋混凝土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扁梁柱节点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季韬 钱在兹 鄢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71,共11页
在四个扁梁柱节点试验的基础上 ,本文通过理论推导 ,得到一套考虑节点内、外核心区内的钢纤维和扁梁中配有的无粘结预应力筋作用的扁梁柱节点内、外核心区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节点内、外核心区混凝土的强度 ,正确考虑了柱轴压... 在四个扁梁柱节点试验的基础上 ,本文通过理论推导 ,得到一套考虑节点内、外核心区内的钢纤维和扁梁中配有的无粘结预应力筋作用的扁梁柱节点内、外核心区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节点内、外核心区混凝土的强度 ,正确考虑了柱轴压力的作用 ,仔细检查了节点的竖向抗剪能力 ;所提出的设计方法的可靠性得到试验数据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 扁梁柱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恢复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唐昌辉 叶林 赵铸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209,共8页
在已完成的1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配筋率的13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根据得到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采用虚梁法编程计算... 在已完成的1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配筋率的13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根据得到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采用虚梁法编程计算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的弯矩-挠度滞回曲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恢复力模型的建立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 低周反复荷载 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 弯矩-挠度滞回曲线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红媛 房贞政 林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5,共6页
本文通过两榀框架梁按不同预应力度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的“强柱弱梁”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 ,探讨其包括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无粘结筋应力变化、位移延性、耗能能... 本文通过两榀框架梁按不同预应力度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的“强柱弱梁”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 ,探讨其包括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无粘结筋应力变化、位移延性、耗能能力、恢复力特性等工作性能 ,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此类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 ,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地震设防区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 拟静力 裂缝 破坏形态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有粘结预应力及碳纤维布对砼梁抗弯设计配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东晖 王海飙 郝铁钢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63,共3页
通过对一根简支粱抗弯配筋设计的计算,分析研究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有粘结预应力以及碳纤维加固技术对受弯构件配筋量及抗裂性能的影响。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关键词 混凝土梁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 粘结预应力 碳纤维布 极限强度 抗弯设计 配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概况及其做为桥梁结构的特性
8
作者 苗丰田 许智勇 苑国柱 《林业科技情报》 2001年第2期83-83,共1页
介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概况,论述其做为桥梁结构的特性。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发展概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